国家卫星气象中心_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招聘
1.中国气象局是部级单位吗
2.张鹏的简介
“风云”气象卫星系列的发展可以说是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30年中国人坚持不懈地奋斗和自主创新,气象卫星已成为现代气象业务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科技支撑。”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杨军说。
在历届党和国家***的重视和关怀下,我国已成功发射了9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目前,仍有5颗在轨稳定运行,为气象、海洋、农业、林业、水利、航空、航海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了大量的公益性、专业性和决策性服务,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今,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已成为我国民用遥感卫星效益发挥最好、应用范围最广的卫星之一。
从试验应用型到业务服务型
“气象卫星的工作,我们是白手起家,没有人去告诉你如何去做,要靠实践凝练,要花代价去换取经验和知识。”风云一号A星地面应用系统总指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原主任钮寅生说。
在气象卫星取得斐然成绩的同时,人们都不会忘记那曾经刻骨铭心的痛:
1988年10月15日,成功在轨稳定运行39天的我国第一颗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姿态失控,整星失败。
1991年2月14日,风云一号B星在正常在轨运行165天后,由于星载计算机内存储数据跳变,导致卫星姿态再次失控。
1994年4月7日,即将成为我国第一颗静止气象卫星的风云二号01星在发射前8小时的模拟测试中,肼系统发生泄漏,导致厂房失火,卫星被烧毁。
1997年6月10日和2000年6月25日分别发射的风云二号A星和B星,在在轨运行10个月和8个月之后,也都因各种问题无法正常工作,均未达到设计寿命。
回望历史,正是这些在心头久久挥之不去的痛,为我国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研制和技术积累了经验;也正是这些痛,在时时刻刻激励着气象卫星科技工作者以更加“严、慎、细、实”的工作态度投入到卫星的研制和应用中。“面对这项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高回报的工作,我们来不得半点马虎。”杨军说。
不平凡的历程势必造就一个不平凡的卫星平台,势必培养出一批勇于克服困难、迎难而上、锲而不舍的气象卫星科技人员。在经历了挫折之后,一个个神话在航天人和气象人的手中书写。
1999年5月10日和2002年5月15日,分别成功发射了风云一号C星和D星。风云一号C星在轨正常业务运行4年9个月,大大超出2年的设计寿命,而D星到2009年仍稳定运行。
2004年10月19日和2006年12月8日,分别成功发射了风云二号C星和D星,首次共同实现了“双星运行、互为备份”。其中,风云二号C星及地面应用系统还荣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8年5月27日,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A星被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2008年12月23日8时54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二号”06星送入
预定轨道。
从第一代气象卫星到第二代
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气象卫星已实现了业务化、系列化,并率先实现了我国应用卫星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的目标。然而,面对成绩,我国的航天人和气象人的目光并没有仅仅停留于此。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上装载的5个通道的1个仪器已早已无法满足气象现代化的需求。防灾减灾、气候变化、环境生态保护等一个个问题亟待气象卫星人为其破解之路提供科技支撑。
就在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发展逐步走向正轨时,发展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的议案又摆在大家面前。“上世纪90年代,正是气象卫星发展最艰难的时候。但尽管如此,大家还是满怀希望,很多人都是在研制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同时,又再为发展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谋划着。”杨军说。
经过8年的“艰苦抗战”,我国航天人和气象人并肩完成了美国用40年才走完的路。2008年5月27日,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A星被成功送入预定轨道。随着卫星一同被送入太空的还有星上装载的11个先进的遥感仪器及99个光谱探测通道,其中有5个通道的分辨率达到250米。而在30年前的风云一号A星上,仅有1个仪器及5个通道。
除了量上的突破,风云三号A星更注重在质上的突破。它实现了我国气象卫星从单一遥感成像到地球环境综合探测、从光学遥感到微波遥感、从公里级分辨率到百米级分辨率、从国内接收到极地接收的四大技术突破。
在我国极轨气象卫星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时,静止气象卫星的更新换代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目前,我国第二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已进入立项阶段,将于2013年前后发射首颗卫星。
“气象卫星事业是几代人奋斗的结果,这条路走得很难、很艰苦,但是很有成效。我们相信,只要团结起来,不断改进,未来中国的气象卫星一定会更好。”中国工程院院士、风云二号地面应用系统总师许健民说。
从蹒跚学路到天地一体化的楷模
作为卫星工程的五大系统之一,地面应用系统是充分发挥卫星应用效益的坚实保障。“为了充分发挥卫星的效应,要求是地面应用系统的发展要略超前于卫星的发展。”钮寅生说。伴随着卫星的发展,我国气象卫星地面应该系统的建设也在不断推进中:地面接收站从无到有,从3个到5个,从国内走向国外;地面应用系统从无到有,从一个系统运行到多个系统并行。
“风云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的技术含量和工作量,不亚于甚至超过卫星本身,它不仅是国内最好的系统,而且在世界上也是先进的。” 中科院院士匡定波说。
回首卫星气象人走过的30年,许健民感触最深的不是那些令人耀眼的成就,而是当初难以想像的各种困难。他连连用“其中的不确定性太大了,现在回过头来看,都觉得后怕”来形容他现在的心情。他说:“科研人员承受了来自各方面的埋怨和压力,我们只能一点一点从基础做起,一步一步地去解决问题。”
如今,风云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成功解决了海量、高速气象卫星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异地间实时远程传送问题,突破了卫星资料接收处理、预处理、产品处理、存档、分发、应用等关键技术,克服了国内双星和国外多星业务化接收处理给应用系统带来的技术复杂性和兼容性的难题,实现了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年运行成功率保持在99.5%。
特别是风云二号地面应用系统中的高精度图像定位技术破解了我国航天事业“要命”问题,受到了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麦克·格瑞芬博士的称赞,被国际同行专家公认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星地一体化的共同发展模式也被我国航天界誉为“天地一体化的楷模,地面应用系统的典范”。
从无从应对到成竹在胸
“浣熊”、“凤凰”、“森拉克”、“黑格比”、“蔷薇”……2008年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较常年同期偏多,台风登陆强度强。但由于预报准确,防御措施到位,台风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较2000年以来同期偏轻。而在其中,气象卫星时刻密切监测,追踪台风动向,为预报人员及时提供最新卫星云图,可谓功不可没。
然而,思绪回到了建国初期,台风肆虐、干旱横行、强寒潮突至,自然灾害给新中国的发展设置了一道道障碍。特别是1968年,台风频袭我国东部沿海,损失惨重。“当时,由于气象部门在台风的监测手段上还很缺乏,特别是对于台风的移动路径和强度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许多老同志回忆道。
肩负重任的风云气象卫星没有让人们失望。自2005年1月以来,中国风云系列卫星对太平洋生成的92个影响或登陆我国大陆的33个台风全部进行了全程监测。
近年来,气象卫星在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奥运气象服务保障和空间环境监测预报等方面都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2003年的淮河特大洪涝灾害、2006年的大兴安岭特大森林大火、2006年的北京特强沙尘暴、2008年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每年初冬袭击我国大部地区的大雾等灾害性天气的气象服务中,都可以找到风云卫星的资料和产品;在我国夏季风、干旱、积雪监测,全球臭氧及海冰变化趋势分析中,气象卫星资料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残奥会气象服务中,风云系列卫星更发挥了重要作用。气象卫星在密切监视台风、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的同时,积极为北京市热环境、大气气溶胶、臭氧监测提供科学数据,为青岛奥帆赛海域浒苔治理工作提供每日浒苔分布图。
气象卫星资料和产品除了服务与现代气象业务外,还积极服务军队、水文、海洋、农业、林业、民航、交通、电力等部门。据统计,目前,接收与利用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资料及产品的用户已超过2500家。
从依靠国外资料到为国外同行提供资料
随着中国静止和极轨气象卫星的相继成功发射和投入业务运行,风云一号C、D星,风云二号C、D星,风云三号A星都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全球业务应用气象卫星序列之中。中国气象卫星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大量国际用户直接接收或利用中国的风云气象卫星资料。
“特别是在风云三号A星成功发射之后,我们仿佛成了‘香饽饽’,很多发达国家的气象部门都主动与我们联系,希望共享风云三号A星资料。”杨军自豪地说。
短短的30年光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的关怀和关注下,中国已成为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极少数国家之一,并且在地球观测组织(GEO)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3年5月,中国气象局向朝鲜提供了一套极轨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这是中国向国外出口的第一套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为了加强卫星数据共享工作,中国成功开发了FENGYUNCast接收系统,并于2006年和2007年分别向亚太地区17个国家赠送了该接收设备,使得风云卫星数据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朝鲜、伊朗、阿曼、新西兰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也都在不同程度地接收和利用风云二号卫星数据。
中国气象局是部级单位吗
作者 周亚非
1988年9月7日凌晨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气象卫星。创造了三个第一,第一颗中国的气象卫星、第一次公开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另一个第一是我加的,是第一次以现场解说的形式报道发射实况。
风云一号A星是中国研制的第一代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 是试验型气象卫星。 1988年9月7日凌晨4时30分19秒,风云一号A星在山西太原发射成功,1988年10月15日失效,运行39天。‘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首次发射成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卫星上装载的遥感器,成像性能良好,获取的试验数据和运行经验为后续卫星的研制和管理提供了有意义的数据。
后来,该电视新闻被评为当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全军新闻一等奖。获奖是始料未及的,据说是较大的奖,也是我东渡归来,从事短暂军事电视新闻工作的高光时刻。不久后我工作的单位将改为文职,为了授衔,也因极舍不得已经近20年的军旅,我离开了这个岗位。因为离开新闻专业,获得的大奖没有成为今后评职称的依据条件,但有人据此获得新闻类高级职称而从此风生水起。
研发背景
自20世纪70年代起,中国就已具备接收国外卫星云图的能力。但只能接收图像,并未定量处理,无法挖掘原始数据或推算出各种气象要素,没有充分开发其利用价值。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中国气象卫星事业发展乘上了改革开放的东风。气象部门引进了气象卫星资料处理软件,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运算速度不及如今个人电脑百分之一的“大型机”上,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团队下苦功夫,熟练掌握了卫星资料定量处理技能。研发历程1969年1月29日,周恩来总理在接见中央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原名)等单位的代表时指示,一定要采取措施,改变落后面貌,应该搞自己的气象卫星。 1970年2月16日,卫星研制任务下达到刚刚组建的上海航天基地。 1977年,国防科工委在上海召开气象卫星大总体方案论证会,会议正式上报中国第一颗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命名为“风云一号”,从此开启了中国风云气象卫星的新纪元。 1985年,得益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发展中国家的NOAA卫星资料应用援助项目,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业务人员自主开发了一套完整的卫星资料处理系统,为风云一号地面系统的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在风云一号发射前半年,包含14个软件包、40万条程序的风云一号地面资料接收处理系统正式开发完成,达到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 软件日益进步的同时,硬件也在全速构建,自1974年起,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开始组织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的可行性研究,经过两年选址、8年建设,北京、广州、乌鲁木齐三地气象卫星地面站拔地而起。1987年12月26日,风云一号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通过国家验收。 1988年6月25日,在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风云一号A星通过评审出厂,运往发射基地。 这是风云一号A星发射成功后提供的首图
那是1988年的9月4号一早,我们赶往北京西郊机场搭乘执行任务的专机前往五寨机场。到达西郊机场时已经人头攒动,当时搭乘专机是没有机票的,只见时任司令部办公室秘书的孙保卫手中拿一摞纸质名单,于是我们上前询问我们的名字居然没有?原来同行的江海同志前些天电话报名时说的是中央台记者站两人,被后来成为一方诸侯的孙保卫同志理解为CCTV派来的人,一个小插曲差点没能登机。通过安检门走向停机坪,是一架空军的图-154,又见旁边一架从未见过的漂亮的小型喷气式飞机,据说是挑战者号专机,是中央刘华清副主席亲临发射场。这是百度百科描述的发射经过1988年9月4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卫星发射进入倒计时,发射塔上,运载火箭燃料加注完毕。西至喀什、南至海南的测控网站,也已全部打开。指挥员发出命令:“5小时准备!”就在这关键时刻,发射控制中心的控制台上,突然失去了A星所有的遥测信号。指挥部不得不决定停止发射。 我们的计划是当天下午完成拍摄任务即乘专机返回,争取能赶上7点的新闻联播,如果赶不上就上10点的晚间新闻,是下策;出发前天与中央电视台军事部新闻组负责人韩金渡同志商定的拍摄方式和播出方案。谁知突发状况,卫星故障,发射无期,唯有等待;刘副主席及科工委的领导都在等待。候机时遇到的被邀请参观发射的总政军纪委的同志,及各路人马都只能等待。开始时,基地招待所餐厅的自助餐还算丰富,后来改成了几菜一汤的桌餐,记得到了第三天餐桌上就只有简单的荞麦面和简单餐食了。突然来了这么多人物,地处晋北贫困山区的基地供给保障有限,太原采购的车未归……等待时间之久,是始料未及的。来自方方面面的人,除了等不了地离开了。基地安排了参观,发射场、总装车间……岢岚县城,到处是涌动地人群,在那壮观的发射竖井爬上爬下,虽然是已经放弃的工程,仍可见当年的刻苦攻坚。还见到发型和着装都很整齐讲究的当时的航天部部长林宗棠和大家一起攀爬着。突发状况,措不及防,各路参观及工作的人太多,只能住下,不太大的基地招待所住得很满。发射的前夜,我们的双人客房又搭了个折叠床,一问是中办的一位处长,见我们一人一床没有给他让位的表示,一脸的疑惑地走了,估计这位从未受到过这样的待遇。谁知我们熄灯后他又回来了,只能睡在折叠床上,好在睡不了几个小时了。焦急等待,因为火箭已经加注,加注的燃料是有腐蚀的,火箭只能坚持72个小时;终于等到好消息,通信链路修复、7日凌晨有发射窗口。凌晨三点按照我们提前查看过的路线和在发射塔架对面山坡的最佳拍摄位置,并按照商定预案顺利到达拍摄报道地点,一切准备就绪,只等一声号令!我在心里一直默念着酝酿了许久的拍摄手法和声音的控制,因为火箭发射升空时的巨大轰鸣声可能会引起自激共鸣,需要我一手操作摄像机拍摄同时一手调整录音旋钮控制音量,待火箭起飞后声音远去,再腾出一只手操作挂在胸前的相机连续拍摄几张照片,一气呵成。火箭紧急升空远去,消失在黑夜。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硝烟气味,基地陪同的同志让我们迅速撤离,告诉我们燃烧后的火箭燃料有剧毒。准备好的那辆北京吉普冲出烟雾迅速撤离。忘记是哪个工种的一个基层的女同志因有急事去基地想搭我们的车,情况紧急不容久留,我们的车已经满员只能超载了,深秋的晋北夜晚天寒都穿着大衣,车后座装不下四个大人,于是只能让她坐在我的腿上,一路颠簸中回到基地,她是再三感谢,突然回想起来都是趣事。北京时间1988年9月7日凌晨4时30分19秒,中国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发射升空。卫星准确进入901公里高度的太阳同步轨道,姿态控制系统仅用了122.6秒,就完成了对地球的初始捕获。随后,国内卫星首次使用的折叠伸展式太阳帆板按预定程序解锁、伸展,为整星提供能源。按程序扫描辐射计的四个可见光通道顺利开通,探测信息经过卫星传输信道源源不断地发往全球气象卫星地面站。至此,第一颗气象卫星发射成功。
接收图像
1988年9月7日,“风云一号”A星星箭分离后14分钟,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率先收到几百帧云图信号,并实时传送到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由于是凌晨,天还没有亮,光照条件差,可见光通道图像是黑的,这便是中国气象卫星最早的信息。 1988年9月7日6时9分,资料处理系统的图像终端上,出现了气象卫星发回的第一幅云图照片。这是一幅苏联、亚洲地区上空的卫星云图照片。在场的专家们分析认为,照片图像清晰,纹理清楚,层次丰富,初步表明中国第一颗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有较好的技术性能。 3小时后,在世界气象组织二区协第九届会议上,时任世界气象组织主席、中国国家气象局局长邹竞蒙手举该卫星云图,向与会代表展示了风云一号A星提供的首图。 卫星失效1988年10月15日下午,“风云一号”A星传回的图像发生扭曲,证明卫星沿滚动轴方向严重偏转,卫星姿态失控,导致整个星失效,卫星未能达到考核寿命半年的要求。这时,距离该卫星升空39天。 研发团队总设计师:孟执中。工程总师:任新民。 功能参数卫星本体是1.4 1.4 1.2米的六面体,星体外侧对称安装六块太阳能帆板,卫星总长度为8.6米,星重750千克,三轴定向稳定,卫星高900公里,倾角99 ,周期102.86分钟,每天卫星绕地球为14圈。卫星携带多光谱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仪,它有五个通道,用于获取昼夜可见光、红外云图,冰雪覆盖、植被、海洋水色、海面温度等。卫星资料发送方式有:甚高分辨率传输(HRPT),低分辨率图象传送(APT)和延迟图象传输(DPT)。
卫星意义
1989年1月,国防科工委召开了“风云一号”气象卫星首次飞行试验技术总结会。时任中央气象局局长邹竞蒙讲道:“无论从中国的空间技术的发展,还是从中国的气象科学技术发展,‘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首次发射成功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第一,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第一次打成了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第二,‘风云一号’第一颗卫星在中国国内首次采用了不少先进的关键技术并首先得到了考核,例如可伸展的大面积折叠式太阳电池阵,反作用飞轮全数字的姿态控制系统,首次使用了磁带机记录云图信息,首次采用了五通道扫描辐射计,而且实现了辐射致冷技术; 第三,可见光云图质量很高,博得国内外的良好评价。” 风云一号A星的成功发射,是中国气象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中国卫星和地面系统建设从无到有的重要节点。从此,中国告别了完全依赖外国气象卫星数据的 历史 ,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卫星体系。在风云一号A星研发过程中,中国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面应用系统,为后续改良和创新打牢基础;形成了一支有实力的研发队伍,成为日后研发壮大风云卫星家族的中坚力量。这也是后来风云卫星在轨服务时间普遍超过卫星寿命期,甚至运行长达10年的基础所在。这位邹竟蒙局长是著名民主人士邹韬奋的儿子,也是曾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的弟弟,1999年初,一日自驾前往双榆树当代商场遇到一伙毛贼企图抢劫在与之搏斗中遇刺死于非命。悲乎!
发射升空了,各路人马集合在招待所时天色渐渐亮了,大家在一起互致庆贺,并合影留念。人群中见到我家邻居刚来基地任政委的马奔叔叔于是合影,见到我们政治部的组织部部长罗健,他看到我挂着相机便请我帮他与他的老同学合影,后来发现是时任上海市秘书长的曾庆红,风云一号是上海航天局研制的。发射成功,欢天喜地,早餐就会餐上酒。按照报道计划,发射成功后请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讲几句话,配合发射升空后。于是我们与丁主任的苏秘书联系,因为主任从不接受电视采访,因为我曾经帮苏秘书调过电视算是熟悉,人称说话挺冲的苏秘书没有当面回绝。后又几次三番地请示,丁主任答应对着摄像机讲一段我们准备的稿子,主任是认真的,看他一直在背诵。拍摄是顺利的,我能从摄像机的寻像器中可以看到主任的面部在抽搐,原来领导也紧张。录像同时江海同志跟主任说能否发射成功后即飞回北京,争取当天晚上7点的新闻联播让全国人民都知道当天的发射成功了。丁主任说你们找谢光副主任他在这里负责,原来他是主要陪同刘副主席。专机计划是要飞两个航次,一个是飞北京送观摩和参试的诸侯、工作组、新闻媒体等,另一个是送任新民老总去西安看数据。我们一干人马坐在五寨机场停机坪的草地上,等待起飞。从一点等到四点,心里焦急,军报记者李亚丹大姐直接躺在草地上,她是曾经旅法勤工俭学的原四川省委书记李大章的女儿,她弟弟原总政文化部的李忠后来成为我的朋友。李兄曾经放弃做官,要求去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当个编辑的举动,被总政领导表扬。现在姐弟俩都在美国。我们聚在一起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部的记者潘红星讲他曾经的战友的一起惊心动魄的劫机事件,焦急地等待着。后来潘台长随他的同事刘长乐去创建了凤凰卫视。终于有消息,秦岭大雨有雾先飞北京。到达西苑机场已经5点多了,登上准备好的车,直奔中央电视台,好在提前准备好了车证、记者证,下车直奔三楼军事部那仅有两个房间的办公室。你怎么才来?以为不来了。联播马上就要开始啦?老韩一连串的问话。我答是刚下飞机就赶来了,我的片子不用编,按顺序拍的。好吧,赶紧去二楼看看吧!新闻部在二楼,老韩派一同志送我去的,此后再没有见过此人,也不记得姓名,估计是实习的。马上就要开始联播了?晚间吧?值班总编说。我还是说按顺序拍的,不用编的。交给张宏民吧。一会儿张配了一句话出来:本台刚刚收到的消息。总编看了一下样片,国内最后一条吧。张宏民兴奋地说:这才叫新闻!问我你怎么不解说?于是模仿着江海的安徽口音。我说只有我们两人,他不会操机。总编说你可以送太原用卫星传过来?其实基地距离太原还有几百公里呢。走出有武警守卫的新闻采编播出大厅,从士兵的眼神中发现,我身上的军大衣和9月初的时令是那么不相称,走到一楼大厅时电视墙上传来新闻联播开始的音乐,7点整!紧张的心一切释然,脚步一下轻松起来。这次任务的完成令我难忘,运筹计划好每个环节,事情总是能办好的。如今发达的卫星通信,网络传输,5G直播都不在话下,这与30年前的电视技术不可同日而语了。
风云插曲
1988年10月是科工委成立30年的纪念日,表彰了一批模范,党和国家***在中南海的怀仁堂接见,我们也提前准备和提前到达了。参加接见的中央首长有最先到达的国家副主席王震,科工委政委伍绍祖曾任王老秘书上前问候寒暄。迟一会儿杨尚昆主席来到休息室,豪爽的大嗓门儿,我迟了一点。这时领导来了,丁衡高主任走向领导报告说,风云一号卫星抢救无效失控了,我们向中央写报告。领导云淡风轻地说,科学试验吗,这没有什么。丁主任还想说什么,只能打住了。(风云一号失控是10月15日,这次接见应该是之后的16日。记得中南海怀仁堂接见也有照片,没在我的云盘里,回北京再找补)这次中南海接见完后,我们又是一系列的报道,其中就有到我国两弹一星的统帅聂荣臻元帅驻地,聂帅刚刚写了一首诗,歌颂国防 科技 成果。这是我的风云一号发射经历,也是短暂从事军事电视新闻报道工作时的一段经历,不久就离开了这个领域,30多年过去,至今回忆起仍然很有趣。那时年轻无畏,单纯无邪,一切都在有意无意之间,青春无悔,应是我人生的高光时刻吧。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海南猫冬,闲暇时光,回首往事,跃然纸上,分享亲朋,其乐融融。
2021年2月28日,在海南龙栖湾补记
张鹏的简介
一、部门简介
中国气象局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它的前身是中央气象局,成立于1949年12月。1994年由国务院直属机构改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后,经国务院授权,承担全国气象工作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负责全国气象工作的组织管理。全国气象部门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气象部门与地方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我国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宗旨。200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开始施行,之后颁布实施了《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施放气球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天基、空基和地基相结合、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的现代化大气综合观测系统;基本组成了由天气预报、气候预测、人工影响天气、干旱监测与预报、雷电防御、农业气象与生态、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构成的气象服务体系,气象服务领域涉及工业、农业、渔业、商业、能源、交通、运输、建筑、林业、水利、国土资源、海洋、盐业、环保、旅游、航空、邮电、保险、消防等多个行业和部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大气成分分析与预警预报、空间天气预警、沙尘暴天气监测与预报、防雷装置检测和工程专业设计、健康和医疗气象、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响应等气象保障业务和服务也迅速发展。目前,气象服务已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各个领域,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投入与产出比达到了1∶40。 我国形成了气象科学技术基础性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体系。中国气象局拥有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等9个国家级科研院所。2004年科技部批准中国气象局成立了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是我国首批开展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的部门之一,并通过了国家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的验收,初步形成了新型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中国气象局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国内牵头单位,开展了一系列气候变化科学、影响与对策的研究。 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围绕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和外交战略,积极开展与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的多边和双边气象科技合作,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双边气象科技合作与交流,与21个国家签署了气象科技合作协议,向7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设备和技术援助。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多位气象局长及高级官员来华考察。中国是世界气象组织(WMO)的成员国。1973年以来,中国气象局局长一直为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成员。1983年中国气象局局长邹竞蒙当选为WMO第二副主席,1987年当选为主席,1991年连任主席; 2001年我国官员在WMO秘书处任助理秘书长,2004年任WMO副秘书长。我国国家气象中心是WMO区域专业气象中心之一,承担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气象预报服务,我国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是WMO全球气象电信系统区域通信枢纽之一,参加全球气象探测资料的交换。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积极参加全球变暖及气候变化的国际活动,中国科学家长期担任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的联合主席,为推动气候变化研究和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科学家还积极参与WMO和台风委员会各领域的活动及有关国际研究计划。二、机构设置与主要职责
中国气象局内设机构:办公室、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预报与网络司、综合观测司、科技与气候变化司、计划财务司、人事司、政策法规司、国际合作司、直属机关党委、监察室、审计室、离退休干部办公室。 中国气象局的主要职责是: (一)拟定气象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制定、发布气象工作的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和规范并监督实施;承担气象行政执法和行政复议工作。 (二)组织拟订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参与政府气象防灾减灾决策,组织指导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组织编制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组织气象灾害防御应急管理工作;组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建设,负责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承担国家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工作;负责重大活动、突发公共事件气象保障工作;组织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跨地区、跨部门的气象联防和重大气象保障;组织气象灾害风险普查、风险区划和风险评估工作;组织对国家重点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城乡建设的气象服务;管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三)对国务院其他部门设有的气象工作机构实施行业管理,统一规划全国陆地、江河湖泊及海上气象观测、气象台站网、气象基础设施和大型气象技术装备的发展和布局,审订气象信息采集、传输、加工的质量评价方法并监督实施;组织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和质量监督、气象计量监督,审核全国大中型气象项目的立项和方案。 (四)管理全国陆地、江河湖泊及海上气象情报预报警报、短期气候预测、空间天气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和气候影响评价的发布;组织论证并审查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五)组织气候变化科学相关工作;组织气候资源的综合调查、区划,指导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组织并审查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城乡建设规划的气象条件论证。 (六)组织指导气象部门的科技体制改革、组织气象领域重大科研攻关和成果的推广应用,协调气象科技开发、技术合作和技术推广;组织宣传、普及气象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气象防灾减灾和气候资源意识。 (七)管理气象外事工作,代表我国政府参与世界气象组织及其他国际气象机构的活动,开展与外国政府(地区)气象机构间的合作与交流。 (八)统一领导全国气象部门的工作;以中国气象局为主管理省级气象部门的计划财务、机构编制、人事劳动、队伍建设、教育培训和业务建设;指导地方气象事业的发展。 (九)协助地方人民政府指导地方气象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十)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中国气象局主要直属事业单位: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行政管理局、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中国气象局机关服务中心、中国气象报社、气象出版社、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 全国气象部门(不含港、澳、台地区)设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14个副省级市气象局(含4个计划单列市气象局,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气象局),318个地(市)气象局和2300个县(市)气象局(站)。 全国气象部门现有正式职工52988人,有两院院士6人,博士生导师26人,拥有高级技术职称的4415人。1998年毕业于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并获得大气物理博士学位,2001年底开始工作于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至今。曾先后以博士后、访问学者等身份工作于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EORC/NASDA)、法国气象局(CMS/Meteo-France)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CIMSS/SSEC/UW-Madison)。现任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卫星气象研究所所长,2013年7月起,担任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
张鹏长期从事气象卫星应用系统工程设计工作和卫星资料遥感应用研究,是风云三号应用系统工程设计和建设的主要参加者,先后担任风云三号卫星应用系统副主任设计师、主任设计师,组织编写各类工程技术设计文档20余份。目前任风云三号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负责星上10个遥感仪器产品的顶层设计、工程实现和应用示范,为风云三号卫星资料的遥感应用和技术推广做出了贡献。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