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气候变暖主要跟哪些人类活动有关

2.世界的联系与发展选择题

3.一道地理题

4.全球气候变暖与什么排放增加有关

5.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有什么关系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地区_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与气候变化有关

什么原因引起了气候变化?在说明这个问题之前,必须先介绍什么是气候系统,以及气候系统的各部分之间是怎样相互作用并影响气候变化的。

气候系统的构成及其对气候变化的作用

全球气候系统指的是一个由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陆面)和生物圈组成的高度复杂的系统,这些部分之间发生着明显的相互作用。在这个系统自身动力学和外部强迫作用下(如火山爆发、太阳变化、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成分的变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气候系统不断地随时间演变(渐变与突变),而且具有不同时空尺度的气候变化与变率(月、季节、年际、年代际、百年尺度等气候变率与振荡)。

气候系统是地球系统的主要部分之一。地球系统还包括人类与生命系统,社会—经济方面等。它是一个完整的、相互关联的具有复杂的代谢和自身调节机制的系统。它的生物过程与物理和化学过程强烈的相互作用,以此构成复杂的地球生命支持系统。

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

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成自然的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两大类。前者包括太阳辐射的变化,火山爆发等;后者包括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以及毁林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硫化物气溶胶浓度的变化,陆面覆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等。

自然因素与气候变率

气候系统所有的能量基本上来自太阳,所以太阳能量输出的变化被认为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一种辐射强迫,也就是说太阳辐射的变化是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外因。引起太阳辐射变化的另一原因是地球轨道的变化。地球绕太阳轨道有三种规律性的变化,一是椭圆形地球轨道的偏心率(长轴与短轴之比)以10万年的周期变化;二是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地球轨道的倾角在21.6°—24.5°间变化,其周期为41000年;三是地球最接近太阳的近日点时间的年变化,即近日点时间在一年的不同月份转变,其周期约为23000年。

另一个影响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是火山爆发。火山爆发之后,向高空喷放出大量硫化物气溶胶和尘埃,可以到达平流层高度。它们可以显著的反射太阳辐射,从而使其下层的大气冷却。

人类活动加剧了气候系统变化的进程

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包括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硫化物气溶胶浓度的变化,陆面覆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如毁林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等。

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有6种,即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6)其中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是二氧化碳。它产生的增温效应占所有温室气体总增温效应的63%。且在大气中的存留期很长,最长可达到200年,并充分混合,因而最受关注。

温室气体的增加主要是通过温室效应来影响全球气候或使气候变暖的。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完全决定于辐射平衡,温室气体则可以吸收地表辐射的一部分热辐射,从而引起地球大气的增温,也就是说,这些温室气体的作用犹如覆盖在地表上的一层棉被,棉被的外表比里表要冷,使地表辐射不至于无阻挡地射向太空;从而使地表比没有这些温室气体时更为温暖。

自1750年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2005年全球大气CO2浓度为379ppm,目前已经远远超出了根据冰芯记录得到的工业化前六十五万年以来的自然变化浓度范围,是65万年以来最高的。根据多种研究结果证实了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非常可能是由于人为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引起的。

1、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过去的百年海平面上升了14.4cm,我国上升了11.5cm。海平面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海水热膨胀,当海洋变暖时,海平面则升高。全球升温会引起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山融化,这也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低地被淹:

英国加高堤坝应对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使海平面升高,暴风雨频率增加,这使英国人不得政治面目 加高防洪堤坝。据英国官方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在过去的20年中,由于泰晤士河的水位随全球变暖而升高,当地机构不得不先后88次加高防洪堤坝,以保障伦敦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据悉,人们现在平均每年4次加高其堤坝。据估计,在2030年以前,其加高堤坝的频率会达到每年30次。钟和 中国环境报2004-10-19

(2) 海岸被冲蚀

(3) 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城市供水。

(4)地下水位升高。

(5) 旅游业受到危害(海平面上升50米,大连、秦皇岛、青岛、北海、三亚滨海旅游区向后31-366料,沙滩损失24%,北戴河沙滩损失60%。2002年中国国土公报报道,沿海旅游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其产值为2503亿元,占海洋产业总产值的34.6%。

(6) 影响沿海和岛国居民的生活(占世界1/3的人口),使之受到威胁。如果极地冰冠融化,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会被海水吞没,马尔代夫、塞舌尔等低洼岛国将从地面上消失,上海、、香港、里约热内卢、东京、曼谷、纽约等海滨大城市以及孟加拉、荷兰、埃及等国也将难逃厄运。

2、对动植物的影响

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能改变一个地区不同物种的适应性并能改变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种群的竟争力。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而做适应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以往的气候变化(如冰期)曾使许多物种消失,未来的气候将使一些地区的某些物种消

失,而人些物种则从气候变暖中得到益处,它们的栖息地可能增加,竞争对手和

天敌也可能减少。比如说桔子,过去20世纪70年代,它的最北的边界线是在黄

山一线,宣城市也曾经试种过,但到冬天的一场大雪,树木就冻死了。但现在我

们校园里的桔子树都长得很好。又如,扬子鳄只生活在宣城、泾县和南陵这样狭

小的地带,如果北界线北移,扬子鳄可能会自然绝种。这是从我省的局部地区来

讲。从全国来讲,我国把冬季1月0度等温线作为副热带北界,目前这一界线处

于我国秦岭-淮河一带。研究发现,气温升高会使这一界线北移至黄河以北,徐

州、郑州一带冬季气温将与现在的杭州、武汉相似。

3、对农业的影响

一年中温度和降水的分布是决定种植何种作物的主要因素,温度及由温度引起降水的变化将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气候的变化曾经导致生物带和生物群落空间(纬度)分布的重大变化。如公元800-1200年北大西洋地区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1℃,使玉米在挪威种植成为可能,但到了公元1500-1800年,西欧出现小冰川期,平均气温也只比现在低1-2℃,就造成了挪威一半农场弃耕,冰岛的农业耕种活动则几乎全部停止。除此之外,全球变暖还会使高温、热浪、热带风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加重。因此,全球气温升高后,世界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分布状况将会有很大变化。

4、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人类健康取决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全球变暖将成为下个世纪人类健康的一个

主要因素。极端高温将成为下世纪人类健康困扰变得更加频繁、更加普遍,主要

体现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尤其是疟疾、淋巴腺丝虫病、血吸虫病、钩虫病、

霍乱、脑膜炎、黑热病、登革热等传染病将危及热带地区和国家,某些目前主要

发生在热带地区的疾病可能随着气候变暖向中纬度地区传播。

全球气候变暖主要跟哪些人类活动有关

1、海平面上升

气候变暖可能使我国北方地区少量的降水增加,但可能抵不上蒸发消耗,严重的缺水形势将难以缓解,北方旱灾仍在继续波动扩大,干旱发生频率和强度的增加,将加重草地土壤侵蚀,因而将增大荒漠化的趋势。全球变暖使海洋热膨胀和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

2、影响农业和生态

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大。据估算,我国种植业产量在总体上因全球变暖可能会减少5%-10%左右,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减产为主。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气候变暖将使我国作物种植制度发生较大变化。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将大幅度增加。气候变暖后,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造成地力下降,气候变暖,还将导致病虫害增加。农业的化肥、农药施用量将增大,投入增加。

3、加剧其他灾害

气候变暖导致的气候灾害增多可能是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全球平均气温略有上升,就可能带来频繁的气候灾害--过多的降雨、大范围的干旱和持续的高温,造成大规模的灾害损失。有的科学家根据气候变化的历史数据,推测气候变暖可能破坏海洋环流,引发新的冰河期,给高纬度地区造成可怕的气候灾难。

4、影响人类健康

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是不难发现的:热浪冲击频繁加重可致死亡率及某些疾病,特别是心脏、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增加;对气候变化敏感的传染性疾病如疟疾和登革热的传播范围可能增加。极端气候,如干旱、水灾、暴风雨等,使死亡率、伤残率及传染病疾病率上升,并增加社会心理压力。

/iknow-pic.cdn.bcebos/d058ccbf6c81800a899ab12fbf3533fa828b47"target="_blank"title=""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d058ccbf6c81800a899ab12fbf3533fa828b47?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s://iknow-pic.cdn.bcebos/d058ccbf6c81800a899ab12fbf3533fa828b47"/>

扩展资料:

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

从中外专家的一些研究结果来看,总体上我国的变暖趋势冬季将强于夏季;在北方和西部的温暖地区以及沿海地区降雨量将会增加,长江、黄河等流域的洪水爆发频率会更高;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和暴雨也将更为频繁;春季和初夏许多地区干旱加剧,干热风频繁,土壤蒸发量上升。

农业是受影响最严重的部门。温度升高将延长生长期,减少霜冻,二氧化碳的"肥料效应"会增强光合作用,对农业产生有利影响;但土壤蒸发量上升,洪涝灾害增多和海水侵蚀等也将造成农业减产。对草原畜牧业和渔业的影响总体上是不利的。海平面上升最严重的影响是增加了风暴潮和台风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海水入侵和沿海侵蚀也将引起经济和社会的巨大损失。

/baike.baidu/item/%E5%85%A8%E7%90%83%E6%B0%94%E5%80%99%E5%8F%98%E5%8C%96/8955724?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只支持选中一个链接时生效">百度百科-全球气候变化

世界的联系与发展选择题

1、人口剧增因素

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21世纪,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漏油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破坏因素

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农业生产。土壤侵蚀使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下降,从而降低土壤的生物生产力及其保持生产力的能力;并可能造成大范围洪涝灾害和沙尘暴,给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恶化生态环境。

5、森林锐减因素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

6、酸雨危害因素

酸雨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酸雨能毁坏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20世纪,世界上酸雨多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多数酸雨发生在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酸雨也在迅速发生、发展。

7、物种加速灭绝因素

地球上的生物是人类的一项宝贵,而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8、水污染因素

据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质监测项目表明,全球大约有10%的监测河水受到污染,本世纪以来,人类的用水量正在急剧地增加,同时水污染规模也正在不断地扩大,这就形成了新鲜淡水的供与需的一对矛盾。由此可见,水污染的处理将是非常地迫切和重要。

9、有毒废料污染因素

不断增长的有毒化学品不仅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而且对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也将带来危害。

扩展资料

20-21世纪中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四次波动,总的来看气温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21世纪北极平均气温上升了1.6℃以上。

全球大气层和地表这一系统就如同一个巨大"玻璃温室",使地表始终维持着一定的温度,产生了适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在这一系统中,大气既能让太阳辐射透过而达到地面,又能阻止地面辐射的散失,我们把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护作用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

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对太阳短波辐射可见光(3.8~7.6nm,波长较短)具有高度的穿透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如红外线)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这些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氧化物和水蒸气等,其中与百姓关系最密切的是二氧化碳。

近百年来全球的气候正在逐渐变暖,与此同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也在急剧增加。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

百度百科-全球气候变暖

一道地理题

世界的联系与发展选择题如下:

1、世界的联系是什么?A物质联系和精神联系。B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C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D以上都是。答案橡枝或:D。

2、世界的发展是什么?A循环发展。B直线发展。C螺旋式发展。D以上都是。答案:D。

3、世界的联系与发展是怎样的?A相互促进、相互制约。B相互对立、相互排斥。C相互依存、相互转化。D以上都是。答案:C。

4、下列哪一项不是世界的联系与发展的表现?A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联系和互动。B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C一个国家内部的政治和经济联系和互动。D以上都是。答案:B。

5、下列哪一项不是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表现?A全球气候变化对各国经济的影响。B一个城市的发展对其周边地区的影响。C一个人的行为对其家庭和社会的影响。D以上都是。答案:A。

世界的联系与发展是复杂的原因如下:

1、世搭猛界的联系与发展涉及到多个领域。无论是自然领域还是社会领域,无论是物质领域还是精神领域,都存在着联系与发展的现象这些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是复杂多样的,而且往往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测的结果。

2、世界的联系与发展涉及到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的变化、社会政治因素经济梁伍因素、文化因素等等。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得世界的联系与发展变得更加复杂。

3、世界的联系与发展涉及到多个层次。从微观的粒子层次到宏观的宇宙层次,从基本的生物种群层次到复杂的生态系统层次,每一个层次都有其独特的联系与发展规律。这些层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也是复杂多样的,难以用单一的理论或模型来解释。

全球气候变暖与什么排放增加有关

B

参考

高三文科班自然地理部分阶段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写在第10页的答题纸)

读下图回答1——2题

图1

1、图1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突出的主要因素

A、降水 B、暖流 C、寒流 D、径流

2、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

A、2月 B、5月 C、7月 D、10月

3、与北美洲相比,下列气候类型中,亚洲缺失的是

A、极地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读下图,阴影表示黑夜,回答4—5题。

4、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此时

A.M地的白天比N地长 B.M地的白天比N地短

C.当N地为5 日下午7时,M地为6日上午5时

D.M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N地

5、如图所示的日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悉尼正处于一年中的多雨期 B.我国北方多出现大风或沙暴天气

C.塔里木河处于枯水期 D.从波斯湾驶往日本的油轮在途经北印度洋时顺风顺水

下图为某地朝南窗户二分二至日正午阳光入射图。据图完成6——7题

6、当阳光如③所示射入窗户时:

A、我国恰好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月份 B、北京正值昼长夜短

C、北极圈出现极昼 D、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

7、当阳光如图②所示射入窗户时,若此时北京时间为10点,则该地的经度是

A、150?E B、160?E C、105?E D、90?E

读12月22日太阳光照图,回答8——10题

8、A地的时间是

A、12月22日2时 B、12月23日2时

C、12月21日2时 D、12月22日22时

9、此时12月23日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

A、一半 B、1/3 C、2/3 D、一半以上

10、此时某地时间为12月22日13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6?,则此地位于A的

A、东南方 B、西南方 C、正南方 D、无法确定

新华社2000年11月28日北京电:受西南暖湿气流河西西伯利亚冷空气的共同影响,未来3天,青藏高原及我国东部将出现一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据此材料,判断11——12题。

11、这次天气现象属

A、暖锋过境 B、准静止锋过境 C、冷锋过境 D、无锋面过境

12、这次大范围的降水类型属于

A、对流雨 B、锋面雨 C、地形雨 D、台风雨

13、某时,当整个东半球正好全部进入“昼半球”时,一艘科学考察船上的桅杆的影子不见了,且此日以后北京昼开始长于夜。据此判断5题。

这时科学考察船所在的地点的经纬度是

A.23?26ˊN、90?E B、23?26ˊS,90?E

C、0?、70?E D.23?26ˊN、70?E

14、下列图中符合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

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回答15—16题。

15、在图中所示的4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6、6小时后,该飞机到达西6区的芝加哥,芝加哥的区时是

A、8日14时 B、9日2时 C、8日8时 D、9日20时

17、下列三幅等温线图和一幅等压线图,表示北半球7月份的是:

18、某海港位于340N,当北京时间为7月7日6点时,海港为7月6日22点, 它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19、当地中海多雨季节时,在世界等温线分布图上

A、南北半球大陆等温线都向南凸出

B、南北半球海洋等温线都向南凸出

C、北半球海洋等温线向南凸出,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D、北半球海洋等温线向南凸出,南半球海洋等温线向北凸出

20、7月份,一艘船由伦敦经直布罗陀海峡驶向地中海去印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船经直布罗陀海峡时为顺风顺流航行

B.船经直布罗陀海峡时为逆风逆流航行

C.船经印度洋时为顺流航行

D.船经印度洋时为逆流航行

21、 下列各组气候类型中,基本上对应同一种自然带的是:

A、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C、热带沙漠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22、根据大陆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北纬250—350之间的大陆东部的自然带是:

A.热带季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生长在温带的树木茎横断面上的一些同心圆就是年轮。年轮的形成主要与形成层细胞分裂时的气候条件,以及水分、无机盐等有关。春季,气候温暖,营养物质充足,这时形成层细胞的德分裂活动加快,所产生的木质部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壁薄,所以木材的颜色较淡、质地疏松。这部分木材叫做春材。秋季,气温下降,营养物质减少,这时形成层细胞质地致密,这部分木材叫做秋材。同一年内的春材和秋材之间,颜色是逐渐渐变的,中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但是前一年的秋材和后一年的春材之间,界限就十分明显,形成了显著的圆环。由于这些圆环一般一年只发生一次,所以叫做年轮。通常可以根据树木主干上年轮的数目,推断这棵树的年龄。在气温变化较稳定的前提下,降水量的多少与树木的生长成正相关。图2表示某树木年轮截面的一部分,标号①②③分别表示5年时间段的年轮。该树生长地区7月气温最低,但仍高于0?C,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3、植物生长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相关,在气温变化较稳定的前提下,图3中表示①、②、③三时间段逐年降水量的图依次是: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甲、丙 D、丙、甲、乙

24、该树生长地点可能在

A、30?S,118?E B、23.5?S,130?E C、44?S,173?E D、30?N,118?E

25、该树生长地区所属自然带可能为

A、亚寒带针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热带雨林带 D、温带草原带

26、下面的地形剖面图(图b)是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图a)中的哪条剖面线画出的?

A、A—B B、C——D C、E——F D、G——H

27、下图为南半球等压线分布示意图,风向正确的是:

28、读下图,四条曲线中表示海洋表示平均盐度分布规律是

29、下图中四海区海水盐度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0、下列各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高三文科1班自然地理部分阶段测试题 2002.10.30

姓名 学号 总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1、 下图a、b、c为等值线,若数值a>b>c,请回答:(18分)

(1)设该图示为等温线图,则:

①该地位于 半球,若该处是陆地,此图反映的时间为 月,此时太平洋上形成 气压。

②若该图等温线弯曲是由洋流影响,则该洋流按性质分类属于 ;若该洋流位于大西洋中低纬海区,那么按成因分属于 ;

③若该地等温线弯曲是地形所致,则该处地形是 (山谷;山脊)。

(2)设该图示为等高线图,则:

①该地形是 。

②下面所示的剖面图中属CD剖面图的是 。

③B处气压比D处 ,说明气压与海拔的关系 。

(3)设该图示为等压线图,则:

①该处是 。

②若该处在北半球,则A点吹 风。

③该地天气状况 。

(4)设该图示为等压面图,且该处在低空,则该处地面温度比周边温度 ,垂直气流流向为 。

(5)设该图示为大洋表面盐度分布图,则:海轮运行至A、B、C、D四处时,吃水最浅的是 地。

(6)设该图示为等震线图,则:

①A、B、C、D四地中,破坏最严重的是 。

②A、B、C、D四地测得的震级大小有何特点: 。

2、读下面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图,回答:(6分)

(1)沿AB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是 ,沿CD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是 。

(2)在等高线上标出“山谷”和“山脊”位置。

(3)夏季EFGH四个地区中,降水最丰富的地区是 地区,原因是 。

3、下图所示是我国南方地区,读图分析:(6分)

(1)根据地质构造分析,乙处地质构造是 。

(2)该地岩层形成的时间顺序由老到新排列,正确的是 ( )

A、花岗岩一石灰岩一沙岩一沙土

B、石灰岩一沙土一沙岩一花岗岩

C、石灰岩——沙土——沙岩——花岗岩

D、花岗岩一沙岩一石灰岩一沙土

(3)该地区地质演变过程是 ( )

A.水平挤压——岩层下降——外力侵蚀 B.岩层下降——外力侵蚀——水平运动

C、水平挤压——岩层上升——外力侵蚀 D.岩层下降——水平运动——外力侵蚀

(4)若甲、乙、丙三口井深度相同,哪口井水量稳定? 。

(5)在经济规划中,有人主张在甲地营造森林,有入主张在甲地建化工厂,试分析哪个方案是正确的? 原因是 。4、读下图“亚洲1月、7月的季风图”,分析完成下列要求:(4分)

(1)根据图中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在图中用箭头标出①处的风向。

(2)图中②处的风向为 风

(3)据图分析,亚洲季风成因主要有 、 。

5、读右下图回答:(6分)

(1)洛杉矶的地理坐标约为

(2)当地气候属于

气候类型。

(3)经常出现逆温现象是因为这里属于 地形。20世纪初,随着工业、城市面积、人口的发展以及交通运输工具——汽车拥有量的急剧增加,空气污染日益严重。

(4)在上述地形条件下,每当出现大气的逆温现象时,大气的扩散条件 ,空气

中 积聚,其危害便 。

高三文科1班自然地理部分阶段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D

A

D

D

A

A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C

B

B

C

C

B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B

C

A

B

A

A

B

D

C

二、综合题

1、

(1)北 七 高(或副热带高)

暖流 风海流

(2)山地 甲

低 海拔越高,气压约低

(3)高压 西南(或偏南)

晴朗

(4)低 向下

(5)B B 相等

2、

(1)甲 乙

(2)(此问删掉)

(3)E E地地处山地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3、

(1)向斜

(2)D

(3)C

(4)丙井

(5)营造森林合理 地处承压水的补给区,营建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而建工厂则会使得补给区受到污染。

4、

(1) 应为西南风

(2) 西北

(3)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5、

(1) 33?40′N,118?20′W

(2) 地中海

(3) 盆地

(4) 变差 污染物 增大

行不?

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有什么关系

全球气候变暖与什么排放增加有关介绍如下:

全球气候变暖与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有关。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如下:

对环境的危害:

1、冰川融化(主要是大陆冰川融化影响),使全球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海拔较低的国家或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2、可能使得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加,如干旱、洪水、极端气温等,影响生物生存、低纬地区可能降水减少,对农业影响较大。

3、影响全球生态系统,改变生态环境而加快生物灭绝速率。

对人类的危害:

1、气温升高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动能,形成超大的台风,海啸等灾难。每年面临的灾难会越来越多,同时台风海啸还会破坏建筑物威胁人类生命安全,也会带来泥石流以及山体滑坡,给人类造成巨大的隐患。

2、气温升高还会导致内陆地区大幅度的粮食以及饲料的减产,粮食和肉类面临匮乏。

3、气温升高融化的冰山累积速度没有融化速度快回导致冰山不在积累,我们就没有淡水可以饮用。

4、气温升高使得自然界食物链逐渐断裂。

全球变暖的原因:

1、人口剧增因素

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目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目前,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将直接导致淡水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

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人类活动是全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也是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热门话题。

由于近百年来全球气温有变暖的趋势,同时科学家们又注意到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微量气体浓度明显增加,因此,两者之间是否有因果联系等,是各国科学家、公众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问题。

在人类出现于地球后的数万年发展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是被动地适应居住环境和相应的气候条件。

在此期间,人类并未对环境和气候产生足够大的影响,气候仍在其基本因子的作用下变化着。

但在世界工业革命后的200年间,地球上人口剧增,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对气候的影响越来越大,地球表面及大气的自然状态受到破坏。

由于砍伐森林和燃烧矿物燃料,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迅速增加,造成温室效应加剧。

20世纪60年以来,氯氟烃等微量气体的增加,又加速了这一过程。

同时,由于过渡放牧,破坏原始森林及自然植被改变了地表的物理状况,城市的扩展造成热岛效应,大气污染,平流层臭氧受到破坏使南极臭氧洞扩大。

这些都直接或间接改变了气候系统的状况。

目前,这种因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在数十年到百年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中,其影响程度已可达到和自然因子影响同等的程度。

因此,若不加以合理规划和控制,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将日渐加剧,不仅会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居住环境,还将危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活动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许多可以后延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恢复。

如何评价人类活动对气候环境的影响,如何取有效措施存利去弊,以改善人类居住环境和气候状况,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便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摆在各国 *** 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处于世界气候脆弱带,全球变暖必将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人类活动给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不仅直接影响到气候的冷暖与干湿,而且对生态环境、经济贸易仍至国际政治关系产生广泛的影响,同时环境与经济的改变反过来又会影响到气候变化。

可以说当前的全球气候变化是迄今人类遇到的一个最复杂的地球系统科学问题之一。

世界气象组织主持制定的世界气候影响提出了气候对人类影响的十个研究方向:1.人类的健康和工作能力;2.住房建筑和新住宅区;3.各类农业;4.水开发和管理;5.林业;6.渔业和海洋;7.能源的生产和消费;8.工商业活动;9.交通和运输;10.各种公共服务。

其中,由于气侯变化而引起的海平面升降、农业和粮食的供给、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变化、淡水以及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影响问题最受关注。

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增强,是目前最为重要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在寒冷地区的农业生产中,为使农作物如蔬菜等能够在寒冷气候中正常生长,经常建造玻璃(或透明塑料)房屋,将农作物种植在里面。

利用玻璃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通过的原理,保持白天室内足够温暖的温度。

又利用夜晚室内地面长波辐射被玻璃返回地面的原理,继续保持室内夜间温暖的温度。

人们称这样的玻璃房屋为温室。

大气中有些微量气体,如水汽、二氧化碳、氧化亚氮、甲烷等,能够起到类似玻璃的作用,即大气中的这些微量气体能够使太阳短波辐射的某些波段透过,达到地面,从而使近地面层变暖;又能使地面放射的长波辐射返回到地表面,从而继续保持地面的温度。

人们把大气中微量气体的这种作用称为大气中的温室效应,而把具有这种温室效应的微量气体称作“温室气体”。

据研究,如果大气中没有这些温室气体,地表平均温度要比现在低33℃。

所以这些温室气体的存在,对于在地表形成今天这样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是十分重要的。

自从工业革命(1750 年)以来,人类由于使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以及加速毁林和破坏草原,大气中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的浓度分别增加了 30%,145%,15%(1992年资料),这些变化主要归因于人类活动。

许多温室气体可在大气中存在很长时间(例如,二氧化碳和甲烷可存在几十年到数百年),具有增温作用。

因此,它们将在很长时间内起作用。

近百年全球变暖的证据,除气温外,还表现在诸多方面,近几十年的观测记录表明,从地表到对流层低层和中层均存在增暖特征,陆地土壤温度及海洋表层海温也在变暖。

另外,探测资料还显示,对流层高层与平流层低层有变冷的趋势。

此外,全球大部分陆地区域的日最低温度明显变暖,因此日较差明显减小。

近百年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了20~30厘米;全球中高纬度冰雪融化,冰川范围向高纬度收缩,尤以北美与欧亚大陆北部最为明显,高山雪线也明显收缩。

气候变化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全球变暖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在一些农业生产脆弱区,虫害增加和干旱可能造成粮食减产,从而改变粮食贸易格局。

此外,全球变暖对自然地球生态系统影响也十分明显,由此造成的社会经济后果将非常严重,特别是对于生态脆弱区。

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严格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改变,将对粮食、燃料、医药和建筑材料等产生影响,危及人类生存。

全球变暖对水循环的影响,在脆弱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更加明显。

例如,我国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近50年来有明显变干的趋势,一些河流和湖泊已经干枯。

全球变暖将可能使华北地区变暖变干,造成该地区干旱加剧,水更加短缺。

水循环变化,将改变农业、生态系统和其它方面的用水方式,这将对本已处于干旱状态的区域 (如非洲撒哈拉地区)的农业和水力发电等造成严重后果。

一些对水脆弱和敏感的地区,将可能承受不了这种压力。

全球变暖及相应的一系列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也会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变暖,夏季高温日数将明显增加,心脏病和高血压病人犯病和死亡率都将增加。

气候的急剧变化,如寒潮爆发或春季强冷空气的入侵等,对人的健康会有影响,尤其是一些病人和体弱的人群。

全球变暖引起的病虫害增加和细菌繁殖,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极大。

例如高温与高湿可能造成蚊蝇孳生,导致霍乱病、疟疾病和黄热病等发病率增加。

高温与干旱可能导致一些传染病增加,这在人口聚集区危害更大。

温度和降水的变化,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病媒传染的疾病和性疾病的分布,使其移向较高纬度地区,令更多人口面临疾病危险。

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医疗设备和药物条件较差,而面临更大威胁。

全球变暖造成冰雪大量融化和海水热膨胀,将加快海平面上升,改变海洋环流和海洋生态系统,对社会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全球海平面上升将直接危及到低岛屿、低海岸带,及地势低洼地区和国家,许多城市坐落在海岸附近,那里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

海平面上升,海水可能淹没农田,污染淡水供应,还可能改变海岸线。

全球变暖将对人类居住环境、能源、运输和工业等部门产生影响。

人类居住环境对于发展迅速的气候变化的潜在响应是脆弱的,世界上一些三角洲地区对海平面升高的响应很脆弱,这包括埃及的尼罗河三角洲、孟加拉国的恒河三角洲、中国的长江和黄河三角洲、中印半岛的湄公河三角洲、南美的亚马逊河三角洲、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等。

海面上升、海水入侵,还将使巴西、阿根廷和中国等国家沿海人口密集的工业区经济蒙受极大损失。

海面上升:降淹没耕地,迫使人口大规模迁移,同时还会影响渔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