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研究雷达方向信号处理的著名高校有哪几所

2.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中国地质科学院重点实验室

3.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附近有什么大学

4.安徽合肥有什么旅游景点和好玩的地方吗安徽合肥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

5.科技活动总结

6.合肥骆岗国际机场的管理特色

7.“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专家介绍

合肥气象科普馆_合肥气象科技创新园项目弱电智能化工程

简介:飞友网隶属于合肥飞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个专门为飞行旅客服务的网上平台,为用户提供机票代理商B2C平台、机票比价、酒店等网上电子服务。

法定代表人:郑洪峰

成立时间:2005-10-28

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40100000255411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合肥市蜀山区经济开发区振兴路自主创新产业基地一期7栋5层575室

我国研究雷达方向信号处理的著名高校有哪几所

我给你回答详细一点!

高新技术产业

一.创业的历程

科技工业园区从本世纪五十年代起步以来,对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培育创新型的高科技企业和企业家,孕育新的技术革命和新兴产业,推进新经济的发展进程发挥了根本性的推动作用,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和重要手段。

1998年8月,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火炬开始实施,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明确列入火炬的重要内容。在火炬的推动下,各地纷纷结合当地特点和条件,积极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1年以来,先后共批准建立了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区以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得到了超常规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道路。

二.鲜明的特色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智力密集和开放环境条件为依托,主要依靠国内的科技和经济实力,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资金和管理手段,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和各项改革措施,实现软硬环境的局部优化,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建立起来的集中区域。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中国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高新技术产普的有效途径。现阶段要进一步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强化功能建设,营造吸引优秀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者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重要基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

三. 丰富的内涵

1. 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

2. 加速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创业的示范区;

3. 深化改革和加快体制创新的试验区;

4. 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和对外开放的展示区;

5. 培养、造就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的学校;

6. 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辐射源;

7. 体现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的新社区。

四. 发展的领域

1.电子与信息技术

2.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技术

3.新材料及应用技术

4.先进制造技术

5.航空航天技术

6.海洋工程技术

7.核应用技术

8.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

9.环境保护新技术

10.现代农业技术

11.其他在传统产业改造中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

五. APEC科技工业园区

自19年至今,先后批准北京、西安、苏州、合肥、烟台、武汉、上海、深圳、成都和杨凌十个高新区向APEC成员特别开放的科技工业园区,以促进APEC成员与中国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显示出中国高新区走向世界的决心。

六. 国家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

选择有条件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是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重要内容。发挥园区内高新技术产业集中、机制灵活、人才密集的优势,充分利用园区的良好发展环境,积极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加快园区的国际化进程。2000年以来,科技部和外经贸部联合认定北京、天津、上海、深圳、苏州等20家国家高新区为"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

七. 火炬软件产业基地

为加速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科技部自1995年开始依托国家高新区组建国家火炬软件产业基地。集中地区软件产业优势,创造适合软件产业发展的优化环境,推进软件技术创新、产品开发、企业孵化、人才培训和出口创汇。先后认定东大软件园、齐鲁软件园、西部软件园、长沙软件园、北京软件园、天津华苑软件园、湖北软件基地。杭州高新软件园、福州软件园、金庐软件园、西安软件园、大连软件园、广州软件园、上海软件园、南京软件园、长春软件园、厦门软件园、合肥软件园和南软件园等19个园区为国家火炬软件产业基地。这些基地已经成为全国软件产业的支柱力量。

八.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名单

编 号 高 新 区 名 称 编 号 高 新 区 名 称

1 中关村科技园区 28 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29 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 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0 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 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1 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 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 32 惠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6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3 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7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4 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8 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35 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9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36 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0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7 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1 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8 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2 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9 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3 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0 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4 广州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1 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5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2 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6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3 包头稀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7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4 襄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8 桂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5 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6 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 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7 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1 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8 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2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9 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3 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0 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4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1 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5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2 鞍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6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53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27 海南国际科技工业园

九. 科技创新孵化体系

中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是在吸取国外孵化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建立的一种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训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为科技企业创业发展提供必需的各项服务,推动科技企业快速成长的社会公益性科技服务机构。

中国高新区以各种类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为核心,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应设施与机构,提供包括研发、信息、投融资、贸易、法律、担保、财务、评估、人才、国际交流与培训、产权及技术交易等多种创业发展所需要的服务,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

创业中心已成为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的基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的学校;联结创业者与大专院校;联结创业者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业的纽带;科技创新孵化体系的核心和高新技术产业支撑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 高新企业与人才

企业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以自主研究发创新为主,以引进吸收创新为辅"的产业发展方针,在加强与境外机构合作的同时,重点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园区内诞生了一批以联想、方正、海尔、长虹、华为、远大等为代表的著名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形成了具有各自优势和特色的支柱产业。至2000年底,高新区内技工贸总收入超亿元以上的企业已达1252家,其中超十亿元企业已有143家。一大批机制灵活,适应市场经济需求、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中小高新企业在园区迅速发展。截止2000年底,据统计国家高新区内有企业20796家。

人才荟萃

高新区是世界新技术革命和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以人为本,依托引导和市场机制发展。高新区拥有一大批具有开拓创业精神、高速事业心和责任感、团结精干的高素质管理团队和高素质人才。高新区聚成了56万科技人员,吸纳了52103名硕士,9358名博士和5615名留学人员,建立了一批博士后流动站和250余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一批批经过拼搏创业,专业技能强、有创造性、有经营管理经验、志向远大的复合型人才和职业企业家在高新区茁壮成长。

十一.新世纪的曙光

在高新区完善体系、优化功能、促进产业发展基础上,国家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将保持在平均年增长30%的速度,2005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367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0%,其中基础研究经费135亿元。年末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720万人。全年国家安排了288项科技攻关课题和911项“863”课题。新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9个。新安排国家重点实验室改造项目16项,累计达到143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达到361家。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3.6万项。全年受理国内外专利申请47.6万件,其中国内申请38.3万件,占80.5%;受理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17.3万件,其中国内申请9.3万件,占53.8%。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6.5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510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全年成功发射卫星5次。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一些重要科技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05年末全国共有产品检测实验室18932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293个。全国现有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177个,已累计完成对4.7万个企业的产品认证。全国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4037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3491万台(件)。全年制定、修订国家标准1304项,其中新制定673项。全国共有各类气象台站9881个,其中自动观测站7246个;天气雷达观测站点258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440个。全国共有地震台站1253个,地震遥测台网31个。全国共有8376个海洋观测站、监测站位。测绘部门公开出版地图1667种,测绘图书4种。(2006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

2010年,国家高新区的建设日臻成熟,创业和产业发展环境良好,创新体系和整体功能齐备,自主创新和发展能力强劲,拥有独特的创业文化氛围,基本完成创新建设阶段的主要任务,全面实施高新区、产业带和密集区的发展战略,若干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和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工业园区将脱颖而出,10余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将蓬勃发展,4个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将初显轮廓,基本实现高新区点、线、面的纵深战略发展,形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强大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从整体上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经济总量将占到我国工业增加值、出口创汇的20%以上,为解决就业、保持社会稳定、融入经济全球化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中国地质科学院重点实验室

1、哈尔滨工业大学

据2016年7月哈工大信息显示,哈工大参与了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中的14项,在航天、机器人、小卫星、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

学校先后成功抓总研制并发射“试验一号”“试验三号”“快舟一号”“快舟二号” “紫丁香二号”卫星,创下了中国国内高校研发小卫星五战五捷的纪录。

先进微小卫星平台技术研究、空间机械臂技术、星地激光链路试验、快舟星箭一体化技术、神光III激光装置中的靶场光电及控制系统等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2、上海交大

在一百二十余年的办学历史中,交通大学创造了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的诸多“第一”:中国最早的内燃机、最早的电机、最早的中文打字机等。

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核潜艇、第一艘气垫船、第一艘水翼艇、自主设计的第一代战斗机、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例心脏二尖瓣分离术、第一例成功移植同种原位肝手术、第一例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手术。

3、清华大学

科研项目是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也是引领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科技(专项、基金等)是清华大学科研项目和经费的重要来源。

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立项29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4项,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基础研究专项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校立项604项,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等部委项目201项。

北京市各类科技基金项目87项,全年合同额近35亿元。文科院系新增课题812项,到款经费超过3亿元。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14项,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

4、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电是国内最早建立信息论、信息系统工程、雷达、微波天线、电子机械、电子对抗等专业的高校之一,开辟了中国IT学科的先河。先后为国家输送了20余万名电子信息领域的高级人才,产生了120多位解放军将领,成长起了19位两院院士。

5、国防科技大学

据2017年5月学校信息显示,学校着力攻克和掌握攸关国家安全利益和军队发展的核心技术,在一些尖端领域创造了中国国防科技史上许多第一,刷新了一项又一项记录,取得了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

18年以来,获国家级科技奖特等奖5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48项,军队及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245项,取得了以“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系统、“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关键技术、“天拓”系列微纳卫星。

激光陀螺、超精加工、磁浮列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为中国“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等重大工程作出重要贡献,学校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连续六次摘得世界超算桂冠。

百度百科--哈尔滨工业大学

百度百科--上海交大

百度百科--清华大学

百度百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百度百科--国防科技大学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附近有什么大学

1.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应力测量与监测重点实验室

2013年,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4项,其中科技支撑项目1项,公益性行业专项项目1项;地质调查项目4项,其他工程和市场服务类项目8项。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32篇,其中英文SCI/EI检索论文14篇,中文SCI/EI检索论文7篇。现有固定工作人员21人,客座研究人员1人,引进硕士研究生2名,在站博士后1名;在读研究生3名。组织召开学术会议2次,学术委员会会议1次,参加国内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7人次。

与瓦努阿图气象与地质灾害局达成“瓦努阿图典型俯冲区地应力分布特征研究”合作协议,并开展了研究工作,首次在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俯冲带上实施了地应力测量与监测,初步获取了板块俯冲过程中地应力变化特征,为研究其与伴生地震的关系积累了数据;在北京及周边地区持续开展地应力测量与监测,初步构建了首都圈地应力实时监测网;在新加坡南北传输电缆隧道开展了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标志着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技术得到国际认可。

BCA和Kiso-Jiban公司检查力学所在新加坡地应力测量的试验现场

2.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下水污染机理与修复重点实验室

有技术人员27人,其中研究员5人、副研究员4人;硕士生导师5人,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年地质英才1人,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的中青年人才6人。2013年,实验室发表各类论文42篇,其中SCI检索论文2篇,EI检索论文3篇,核心期刊论文12篇,会议论文25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项。参加国际性学术交流12人次。毕业硕士1名,韩占涛副研究员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下完成英国纽卡斯尔大学为期一年的考察和学习。

2013年,实验室负责开展了地调项目“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综合研究”、环保部公益项目“华北平原典型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与防治分区方法研究”、环保部全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子课题“典型农业区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水利部全国水保护规划专项研究专题“区域浅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技术方法与示范研究”等多项,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嵌段聚合物悬浮纳米零价铁在复杂孔隙含水层中的运移研究”、地调项目“油气勘探的现代微生物技术及应用研究”、地方合作项目“星宇化工有限公司吴桥分公司厂区及原渗坑对拟建吴桥水库污染风险调查评价”并通过验收。

天津蓟县某复合有机污染场地直推钻探土壤以及多级监测井取样

3.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元素微区与形态分析重点实验室

2013年是实验室建设的第一年,承担科技支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公益性行业专项3项,地调项目6项,其他项目3项,累计经费2050万元。发表论文22篇,其中英文SCI检索论文10篇(1篇第一作者,5篇通讯作者),中文SCI检索论文1篇,核心期刊论文11篇;获批实用新型专利4项。培养博士2名、硕士8名;与中国地质大学联合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大四学生4名。参加了所重点实验室建设及研究进展交流会,实验室研究方向、目标、组织机构及取得的成果得到了充分肯定,领导和专家对实验室在扩充微区原位同位素分析技术能力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5名成员在部系统培训班上作技术讲座;邀请了德国马普化学研究所和法国CAMECA公司的专家进行微区分析技术和仪器讲座;承担了欧盟第七框架项目。新购置的193nm激光器、超高线性范围高分辨等离子体质谱仪等投入运行。

成功研制多轴可调精确定位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样机,并初步建立了Li、B、K等轻元素的定性与半定量分析方法。基本建立了可应用于橄榄石、辉石等单矿物中单个熔体包裹体LA-ICPMS分析方法;用均相沉淀和锍镍试金技术制备的含贵金属等元素的硫化物微区分析校准标样的均匀性和实用性得到国际相关专家的好评;建立了HPLC/ICPMS快速测定天然水样品中无机砷形态的方法。

新投入使用的实验室和仪器设备

研制成功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原位分析系统(样机)

4.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表层碳—汞地球化学循环重点实验室

2013年,通过对我国150万平方千米不同时期(20世纪80年代与2000年间)土壤有机碳密度的计算显示我国西南、华中、华东、西北和华北的土壤有机碳表现为大气CO2的汇,而东北和华南的为负值,土壤有机碳表现为大气CO2的源。20年间,全国主要农耕区0~20厘米土壤有机碳库累计增加358.5Tg。

我国主要农耕区表层土壤碳源汇变化图

建立了土壤碳呼吸与全球升温的预测模型。预测全球气温预期升高0.5℃,我国红壤、草甸土、褐土、潮土、沼泽土和黑土中土壤有机碳分解释放的碳为519Tg,相当于我国2010年固体化石燃料燃烧释放量的31.7%。

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在全球气温预期升高0.5℃情况下,土壤有机碳释放的CO2

5.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塌陷防治重点实验室

岩溶塌陷动力监测系统集成

2013年,实验室共承担项目2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公益性行业专项1项,地调项目1项、工作项目5项,社会服务项目5项,公开发表论文8篇。派团参加第13届岩溶塌陷国际会议;邀请客座研究员、瑞典MALA公司(中国)和SenseFly公司专家开展钻孔雷达探测、无人飞机应用等方面的学术交流;协办“岩溶环境问题与对策学术讨论会”;组织“岩溶塌陷调查技术方法讨论会”以及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

在我国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发育趋势与对策分析、岩溶塌陷调查和防治系列规范编写、岩溶塌陷动力监测系统集成开发和大型矿山疏干区岩溶塌陷动力变化规律的捕捉方面取得了进展。

钻孔雷达和无人机培训

6.中国地质科学院页岩油气调查评价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承担国家重大专项1项,地质调查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和青年基金2项,公益性行业专项1项,其他3项。发表论文13篇,其中国外8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5篇,SCI及EI检索论文共5篇;出版专著2部。有固定人员17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2人;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6人,助理研究员7人;实验技术人员3人,管理人员3人。流动人员6人,客座院士1人。2013年12月在京召开了“中国地质科学院页岩油气调查评价重点实验室2013年年会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参加了AAPG年会,发表摘要4篇,并作学术报告;参加第一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发表会议论文2篇;参加第六届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中国石油地质学术年会和全国沉积学大会。承担了与吉尔吉斯斯坦合作项目“中吉天山成矿带成矿构造背景对比研究”。

用浅表层构造变形的地面调查与深部构造的重磁电震联合反演解释相结合,厘定了黔中隆起及周缘3个一级变形单元和8个二级变形区。首次在黔中隆起东部中三叠统发现了透镜状油砂体,说明黔中隆起这一大型古隆起带是油气运移的有利聚集区。此外,在黔中隆起西部石炭系组内发现了厚度大于50米的黑色炭质泥页岩,提出黔中隆起油气地质条件需要重新认识。证实了柴达木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发育良好的烃源岩,是一个新的烃源岩层系。

中国地质科学院页岩油气调查评价重点实验室

7.中国地质科学院Re—Os同位素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2013年,实验室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组织了Re-Os同位素分析技术研讨会,邀请了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就碱性Os稀释剂的制备标定和存在问题、普通硫化物Re-Os同位素前处理、Re-Os同位素稀释剂标定、低含量Re-Os定年标准物质预研究、岩石样品Os同位素精确测定等前沿科学问题开展了讨论;实验室成员前往英国杜伦大学和开放大学开展学术交流,邀请了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Judith Hannah 教授和Holly Stein 教授前来讲学。实验室继续加强标准物质的研制,富钴结壳Os同位素(GBW04476)和成分标准物质及铜镍硫化物Os同位素和Re及Os成分标准物质(GBW04477)获批成为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近年来,实验室在富有机质地质样品的Re-Os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入选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

实验室成员访问开放大学

实验室成员访问英国杜伦大学

实验室成员与美国来访学者

8.中国地质科学院年轻沉积物年代学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

2013年,实验室承担各类项目14项,包括公益性行业专项课题1项,地调项目5项,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5项,与其他单位合作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新获批各类科研项目7项,其中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发表论文5篇,其中SCI检索论文2篇;出版专著1部。引进人才2名,培养硕士2名,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人员1名。举办学术会议1次,参加学术会议、出访及邀请专家进行学术讨论共计20余人次。新建了独立的植硅体实验室、总有机碳/总碳实验室。

阳原盆地西部湖相地层火山灰层分布特征及年代地层序列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选择梨益沟等六个剖面进行了样品集和年代及环境指标测试分析工作,对地层沉积序列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基本建立了五龙峰剖面28.2ka至149.5ka的年代序列,研究表明剖面整体上为风成相沉积,反应的气候以冷干、凉湿为主,主要经历了3次较大规模的古气候冷暖旋回,每个旋回又包括了若干个次一级冷暖干湿旋回。

包头市麻池钻孔第四纪地层综合研究取得进展。首次在河套地区实施的贯穿第四系的第四纪标准钻孔,建立了完整的第四纪年代地层框架及古气候、古环境演变序列。

回灌试验场地层对比图

梨益沟剖面样

承办2013年孢粉学术会议

9.中国地质科学院——合肥工业大学矿集区立体探测重点实验室

2013年,实验室正式进入建设期,依托单位为矿产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有固定人员39人,其中研究人员36人、技术人员1人、管理人员2人;客座人员9人。

2013年2月4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常印佛、合肥工业大学校长徐枞巍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董树文共同为立体探测重点实验室揭牌

实验室定位及研究方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重要成矿带地质过程与三维结构探测,矿集区立体探测与三维建模技术,区域成矿系统与成矿规律和深部矿床勘查技术方法与示范研究。通过深部探测技术进步和理论创新促进深部的持续发现,为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提供理论、技术支撑和服务,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2013年5月2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合肥工业大学矿集区立体探测重点实验室建设审查会在合肥工业大学召开

2013年,在研项目89项,包括3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1项、国家科技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3项、国土部项目3项、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项、依托单位项目7项、其他项目52项;经费总额4412万元。发表论文99篇,其中SCI检索论文24篇,EI检索论文8篇;出版专著1部;申请专利5项。

代表性成果:提出3D填图(建模)思路和技术流程,实现了狮子山—铜官山矿田地壳结构的“透明”化;建立铜陵矿集区综合找矿标志,提出深部成矿预测靶区;通过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及典型矿集区深部结构探测,发现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发生岩石圈拆沉和幔源岩浆底侵的地震学证据,证实存在多级岩浆活动,诠释了巨型成矿带成岩成矿的动力学成因;获得了铜陵、庐枞矿集区3D结构框架,对区域构造变形、岩浆系统结构提出了一批新认识、新观点,揭示出重要岩体和控矿地质体的空间分布,为深部找矿提供重要信息;深部钻探获得重大找矿线索,庐枞矿集区2000米钻探发现厚度较大的铀异常,发现4米厚的铜矿化。部分成果在《Geophysics》、《Tectonophysics》上发表。

安徽合肥有什么旅游景点和好玩的地方吗安徽合肥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

合肥最好的大学是中科大(C9 + 985 + 211),各类国内综合排名中一般是 6 --15 名,数学、物理、化学、核能、生物、计算机、软件工程、电子等学科突出;

其次是合肥工业大学(教育部直属,211 + 985 平台高校,有汽车“黄埔军校”之称)、安徽大学(安徽省属,211 高校),普通院校中的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合肥研究院等也还不错,都有各自比较突出的学科和专业。

知名军事院校:中国电子工程学院、中国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天津大学合肥创新发展研究院、合肥科技产业园(北京**学院协力打造和管理)

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年5月7日,合肥市人民、北京外国语大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合肥市政务中心举行,双方将在中德合作、产学研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高水平合作。北京外国语大学与合肥市签署战略协议,在合肥经开区共建北外合肥校区项目,包括北外德国中心(合肥)、北外合肥产学研基地、合肥北外人才培养基地,筹办合肥北外附属学校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7月25日上午,安徽省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合肥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借力安徽区位、、创新要素聚集等优势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优势,深化省校合作,加快推进安徽省建设创新型“三个强省”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2016年11月,北航合肥科学城项目在新站高新区少荃湖北岸正式奠基。

北京师范大学。2016年6月26日上午,合肥市与北京师范大学战略合作座谈会在市政务中心举行。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光巨表示,合肥具有科技、人才等优势,希望双方发挥各自优势,深化战略合作,以巢湖生态治理合作为突破口,进一步拓展延伸合作领域,积极推动建立协同创新平台,为市校合作开创新典范。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7月10日上午,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项目签约仪式在肥举行,这标志着哈工大机器人项目正式落户合肥经开区。据了解,哈工大机器人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由哈工大机器人集团(HRG)与合肥经开区共同建设。项目位于合肥经开区“智能装备科技园”内。

复旦大学。2018年4月3日,合肥市召开招商引资大会,从招商引资大会上获悉,投资6亿元的复旦大学科技创业园和复旦附中合肥校区项目已经与合肥进行两轮对接,并有望落户合肥。

北京化工大学。2017年6月5日,合肥市发改委召开合肥市与北京化工大学战略合作座谈会,希望以多种形式的合作方式扩大合作领域,推进合肥与北京化工大学合作的项目落地。此前,合肥曾多次对接北京化工大学,双方初步达成在合肥建设生物质能源与新材料研究中心的共识。

国防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防信息学院、西安通信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以及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为基础重建,校本部设在长沙,内设学院位于长沙、南京、武汉、合肥等地。坐落在合肥的原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现在即为新国防科技大学的一个内设学院。

科技活动总结

1.安徽合肥有啥好玩的地方吗

合肥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虽然不是著名的旅游城市,但还是有很多值得一去的地方。

首当其冲的地方应该是包公寺,它位于风景秀丽的包河公园内。包成,世界闻名的廉洁代表人物。走进包公寺,你不仅可以追忆宝城的故事,还要受到廉政教育。

其次,晚清名臣、洋务运动主要***之一李鸿章的故居李府,位于繁华的淮河路步行街中段。在古色古香的老院中,不仅可以感受到历史建筑浓郁的文化魅力,还可以领略到清末洋务运动对当时宫廷发展的推动作用。

安徽名人馆位于巢湖之滨,这里陈列着大量安徽名人的故事。值得参观学习。

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自2011年巢湖市区划调整后,成为合肥的内湖。风景优美,湖光山色是合肥玩水的首选。

大蜀山,位于合肥西部,不高,但却是合肥人游玩健身的好地方。

三河古镇,距离合肥40-50公里,是合肥为数不多的5A级景区。它古朴的建筑和美味的小吃令人难忘。

其实合肥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比如滨湖湿地国家森林公园,融创中心等等。如果你有空,欢迎来合肥!

2.安徽合肥哪些地方好玩

合肥推荐惠园园和园滨湖湿地公园。还有万达吕雯城的包河公园和三河古镇的包河陵园,都是合肥最著名的景点。包拯陵园和逍遥津公园是合肥最重要的地方,逍遥津公园也是张辽和孙权攻打逍遥津的地方。还有三河古镇,国家5a景区,也很有历史。

3.安徽合肥有哪些地方好玩的地方

合肥一些有趣的室内景点:

南面:汇源花园、明珠广场、崔飞湖公园、欧陆风情街、欢乐岛、阿联酋湾水世界、湖畔渡江战役纪念馆。

西:蜀山森林公园、植物园、天鹅湖、安徽名人馆、科技岛。

北:瑶海公园、生态公园、丰乐生态公园、三国遗址公园。

市区:包河公园、逍遥津公园、兴华公园、李福、明教寺。

东边:华冲公园

周边:紫蓬山、岱山湖、三河。

远的:皖西大裂谷、金寨天堂寨、牯牛降、天柱山、巢湖、南京夫子庙、芜湖方特。

:4.安徽合肥有啥好玩的地方吗一日游

1.乘船游巢湖路,巢湖水上一日游。以前是68,现在好像涨了一点。2.去西部后期的绝壁大峡谷,好像是88.3。可以去汤池泡个温泉,98.4。你可以坐15元的车去,卢安。需要一个半小时。

5.安徽合肥市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有这些好玩的:包陵园(含清风亭)、寿春路16号、逍遥津公园、芜湖路72号、庙、包拯陵园芜湖路58号、傅庄芜湖路、李鸿章合肥市淮河路208号路415号李鸿章故居陈列馆s响堂野生动物园、蜀山森林公园、合肥市大蜀山南麓、安徽名人馆、大蜀山南麓、合肥市明教寺、淮河路、安徽科技馆、天乐路、合肥高新区、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紫蓬山旅游开发区、肥西县、瑶海公园、双启博物馆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杨振宁合肥市安庆路268号、三合古镇、姚岗村、肥东县厝镇、三河镇兴隆庄孙仲德纪念馆小南河游船岱山湖、肥东县岱山湖旅游度区兴华公园、蒙城路、合肥植物园、合肥市科技馆、合肥市环湖东路125号、三国遗址公园、庐阳区黄山路446号、三十岗科学岛、合肥气象科技园、1

6.安徽合肥有什么地方好玩的

古刹龙泉寺、明觉寺、包公寺、宝莲寺、城隍庙、尧公寺、月坛寺、开福寺、吴王寺、西麓寺等自然景观包括牙茶山、丰乐生态公园、紫蓬山、舜耕山国家森林公园、巢湖、童渊山、四顶山、周公山、大蜀山、双峰湖旅游度区。景观逍遥津、三国遗址公园、包拯陵园、包s祠堂、袁树谷堆墓、合肥大剧院、安徽省博物馆、刘家畈古民居、欧陆风情街、五福墓石刻群、三河古镇、李鸿章故居、安徽名人馆、清风阁、瑶岗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在建)、大陈墩遗址。景观淮河路文化商业步行街、天鹅湖、翡翠湖、安徽科技馆、汇源公园、瑶海公园、杏花公园、华冲公园、逍遥津公园、文物古迹、明珠广场、人民s广场、和平广场、合肥野生动物园、环城公园、蜀山烈士陵园、合肥科技馆、合肥植物园、合肥国际科技创新展览馆等。游乐场所:稻香楼游乐园、合肥瀚海极地海洋世界、风云回春动漫体验中心、胜利广场欢乐城(在建)、合肥欢乐岛、合肥阿九湾水上乐园等合肥万达广场、万达万千百货、百大鼓楼购物中心、合肥百货、安徽商都、金鹰国际购物中心、国购广场、袁遗国际购物广场、百大乐普生、百大CBD购物中心、合肥百盛购物。世纪金源购物中心、合肥法明商业广场、合肥新天地购物广场、新都市国际广场、合肥城隍庙小商品市场、松枝万象城、合肥温莎国际广场、国际购物广场、合肥华润万象城(在建)、合肥华润五彩城(在建)、合肥天汇商业广场(在建)等游览路线一:从火车站往西南方向走260米到汽车站,乘坐226路公交车,如果是坐公交车来合肥的,那么沿着明光路向北走310米左右,到胜利路,然后左转到滁州路站或者右转到蓝鲸大厦站,乘坐226路(南行)公交车。1小时左右在汇源站下车。附近景点有:惠园园、合肥欢乐岛、合肥海洋世界、合肥阿九湾水上乐园。徽州园林被称为徽州文化大观园。公园里美丽的人工自然景观,如黄山的美景,巢湖的范颖,李白的月光,佛祖九华之光,琅琊之醉,不仅反映了安徽的伟大成就和人文景观安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反映了安徽人民热爱自然、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它们也展示了安徽在新世纪的新形象。徽园是一座集徽派展示、观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纪念观光园。门票价格:合肥欢乐岛大型旅游度基地,30元,集素质教育、现代休闲、培训于一体。欢乐岛开创了安徽省新概念旅游的先河。它是旅游市场上最引人注目的新奇而美丽的风景。它是一种新概念旅游模式,目的是创造、运动、美学、教育和训练,可用于观光游览,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完全不同。门票价格:30元,部分项目需要额外收费。合肥海洋世界集海洋科普教育、海洋生物研究、驯养展览、休闲于一体。同时,为了提高游客环保意识,用了贴近自然的多物种多栖息地展示模式,这在国内水族馆尚属首创。以水为主线,向你展示不同水域不同物种之间的奇妙联系,以及奇妙和谐的生活方式。你的旅程会经过溪流、湖泊、雨林、河流和浩瀚的海洋,你会近距离接触各种有代表性的动物及其栖息地,从而体会到大自然的和谐的生活。

白天:合肥海洋世界内景(7张)景区开放时间:淡季:11月26日至次年2月25日:9:00至16:30;旺季:2月26日至11月25日:8:30至17:00;成人票:80元儿童票:1-1.4m身高60元。1m以下人员免票优惠人群:全日制在校大专生70元/人,军人60元/人,残疾人60元/人,60-70周岁老年人随其高龄证60元/人s卡或,70岁以上免票。门票说明:门票包含所有正常游览线路和五场专场演出。不含餐饮和自助的:开放时间:时间为7月1日晚至8月28日。每周五、六、日18:00-21:00。优惠:演出期间,门票价格为:成人60元(含1.4m以上儿童),儿童40元,1米以下儿童免费。晚上增加表演:海豚喂食训练,18:40,19:20美人鱼舞蹈,19:50鲨鱼舞蹈,20:20海狮舞蹈。合肥阿九湾水上公园是安徽省第一个大型水上主题公园。基于合肥欢乐岛和紫蓬山嬉笑乐园的成功开发,借助《加勒比海盗》元打造的海盗主题乐园,为安徽游客奉上现实版的海洋探险。带着公园以高科技特色和参与式游乐为设计理念,以回归自然为背景,以自然生态环境和海盗社区为设计主题,引入最新的旅游理念,形成高科技、现代艺术、休闲的最佳结合,再次引领安徽旅游的潮流和时尚。门票价格:成人票:80元儿童票:60元开放时间:10:00-19:00(7、8月周末09:30-21:00)。您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旅程。我推荐合肥欢乐岛,既经济又好玩。也可以选择徽园,感受徽派文化。当然,合肥海洋世界和合肥阿九湾水上乐园也有很多有趣的项目。体验徽派文化或水刺激后,可在惠苑东侧的松谷路惠苑站乘坐20路(北向)公交车,约40分钟后在HKUST创新站下车,换乘801路公交车,约15分钟后在野生动物园站下车,步行约100米即可到达合肥野生动物园。或者乘坐20路公交车,50分钟左右在蜀山森林公园站下车。向北走约180米到蜀山森林公园门口。大蜀山森林公园是以大蜀山为主体的大型园林,占地7000多亩。满山苍松翠竹,苍翠欲滴。远远望去,孤峰巍然,云蒸霞蔚。据《合肥县志》年的记载,山上原有开福寺、元吉龙王庙、水镜等古迹。根据《庐州府志》年,有蜀地僧人驻足于此,偶有思乡之水,随濯之地、泉水而出,尝屈,唯三峡之味,故名。因此蜀山得名,蜀山之井如今已不在,蜀山之名流传至今。大蜀山林木茂密,青翠欲滴,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蜀山四季的景色冬天最美,银装素裹,雪海茫茫,还有蜀山薛稷是庐阳八景流传至今。合肥野生动物园的园区内林木茂密,溪水潺潺,身临其境,给人一种山韵和园冶情趣的感觉。去公园的交通很方便,市内有很多公交车。建设合肥野生动物园的构想是地球是人类和动物共享的空间,它的设计风格是自然质朴,原野情趣,山韵。根据不同动物对不同环境的需求,人工模拟动物在野外的生活环境,将动物的展厅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园内建筑小品用天然或仿天然材料,通过人工造景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整个公园起伏不平,森林环绕,绿草成荫。动物自由进入一个

门票价格:成人儿童35元内身高1.2-1.4m17元内(60岁以上老人、合肥市劳动模范、现役军人、残疾人、身高1.2m以下儿童免费)开放时间:9月29日-10月5日8:00-18:00开放时间:7:0018:30看完。也可在野生动物园站乘坐801路公交车,1小时左右在逍遥津站下车。逍遥津占地31.3公顷。整个园林被水系自然分为东花园和西花园。公园里有很多景点,变换着风景。东园是青少年活动区和儿童的操场。中间一大片草坪是供游客聚集的广场。东南角是动物园,里面有珍禽异兽和各种水生动物,不过现在大部分都搬进了合肥野生动物园。在东北角,有一个供游客品茶休息的村落,还有一个供划船的游船码头。西园以植物造景为主,配以建筑和园林小品。有梅花山、牡丹园、杜鹃园、藏园、盆景园、独秀峰等美景,各种奇花异草争奇斗艳。园中奇峰怪石,小桥流水,水榭亭台,楼阁都用台阶隔开。游客进入园区,探索曲径通幽,如入仙境。整个公园免费参观。游乐项目是收费的。沿着逍遥津南门正对面的逍遥津路向南走约120米,即可到达淮河路步行街。向东走大约100米,就可以到达明觉寺。向西走大约380米,就可以到达李鸿章故居。淮河路位于合肥市中心,是合肥著名的商业街的历史,也是一条充满人文气息的老街。市于1993年启动的为民办实事的淮河路改造工程,被喻为合肥改造的点睛之笔这是一座古老的城市。1998年,市对淮河路东段进行拓宽改造,使之成为集购物、旅游、文化、休闲、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文化商业步行街。明寺,原名铁佛寺,又名明寺、曹操点将台。该寺始建于南朝梁朝,但到隋末废弃。公元766-779年,废墟中挖掘出一座铁佛,庐州刺史佩娟奏至朝廷,获准重修。它被命名为明教院。它被重新命名为明觉寺在明朝。屡经之后,兴废必兴。到1853年,它被战争摧毁。光绪年间重建。1937年冬天,部分寺庙建筑被日本飞机炸毁。建国后,有关部门多次拨款对其进行修缮。1983年,该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庙。明教寺历史悠久,建筑宏伟。清代居合肥寺庙之首。现存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殿、地藏殿、客堂、寮屋等。票价:李鸿章生平展览被安排在前厅的10元这是李鸿章的故居的多变的生活与大量珍贵的和实物,即少年科举,壮年兵役,中年边防,晚年西化。中厅和**楼,以复原和展示的形式,展现了李氏家族接待的宾客及其家属的日常生活,充分展现了江淮地区的建筑风格。在东边,淮西集团与中国现代化展是在充实李鸿章的基础上开辟的充分展示了晚清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实力的群体——三三五四淮西集团在李鸿章的领导下,对近代军事、经济、文化和国防做出的突出贡献。故居自开放以来,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大批游客,成为十大景点在合肥和市民心中的首选景点。票价:Afte

包拯陵园占地30.5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5公顷。总体布局开阔,主要由包公庙、包公陵园、清风阁、服装等景点组成。门票:50元/人1.2-1.4m儿童s门票:25元/人1.4m以上儿童s门票:20元/人1.2-1.4m儿童s门票:10元/人1.4m以上儿童s门票:所有门票包公陵园含:含清风亭(合肥市物价局合肥价服[2007]121号)大门门票:35元1.4m以上儿童:浮村大门全票:1.4m以上儿童5元/人:全票包拯陵园门票含包公庙、包公陵园、清风亭、浮村,夏季17:00,冬季16:30闭园。1.2m以下儿童免费。(3)本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代金券免费。在包拯陵园站乘坐226路(西行)公交车,约40分钟到达惠苑。网上已经介绍了旅游景点。然后在繁华大道的汇源站乘坐126路公交车,约40分钟后在三孝口站下车,向北步行约100米到达安徽省博物馆。你也可以沿着樊华大道向东走大约720米到金寨路,然后向北走大约150米到明珠广场。可以选择在明珠广场吃饭购物。也可乘坐30路、901路、快速公交2路(北行),约30分钟到达安徽省博物馆。安徽博物院展览楼占地11580平方米,文物库房4156平方米。馆藏文物104684件,包括铜、陶、瓷、金、银、玉、货币、字画、民俗、砖雕、文房四宝、革命文物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物。其中古籍109126部(含善本8000余部),一级馆藏135部。藏品中最具特色的是安徽历年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如寿县蔡侯墓出土的莲瓣铜壶,高80厘米,器型高大,顶部镂空莲瓣状,颈部对称兽形耳,造型生动。是春秋时期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寿县楚王墓出土的楚鼎,高113厘米,直径87厘米,重约400公斤,是周朝以来现存最大最重的鼎,仅次于1939年河南安阳出土的司母戊鼎。该馆收藏的古代瓷器包括1963年在宿松县北宋元佑墓中出土的青花瓷器和碗。注高20.2cm,碗高13.9cm,是景德镇青花瓷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也是宋代瓷器断代中珍贵的标准器物。铁画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之一,具有立体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清初著名铁画艺术家梁在邦的作品集《芦蟹图》是铁画的代表作。注:周一休息,其他时间免费。然后在博物馆站坐2路公交车,10分钟左右到逍遥津。逍遥津附近的旅游景点网上已经有介绍了。过了一天s剧,你会对安徽有所了解s文化,爱合肥!同样的,你也可以选择坐火车离开,或者就近住宿。游3号火车站西南步行260m,到达公交车站,乘坐801路公交车,约1小时10分钟在野生动物园站下车。网上已经介绍了合肥野生动物园。然后到达新华学院,乘坐紫蓬山专线。到达紫蓬山大约需要1个小时。紫蓬山,一望无际,山环水绕,林密林密,自然人文景观丰富,尤其以奇岩、奇树、碧水、珍禽四大特色,构成了庐阳独特的立体景观画卷。常言道,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僧侣。袁宏模,著名的太平战士,致力于西麓获得名称童渊,并建立了124个寺庙。山上有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如始建于三国时期的西路寺、宋代的白云寺、五百罗汉雕塑、周瑜西燕湖,文昌阁,李典汤姆

注意事项相信你对合肥有一定的了解,也可以根据提供的信息制定更适合的旅游路线。合肥公交票价为:普通公交1元,空调车2元,3、4、10、11月所有票价均在1元。如果来合肥度,公交车会有点挤。请保管好你的物品。如果你自己去合肥旅游,请关注合肥的信息美国交通道路的时间。因为有些路段可能正在施工,或者上下班时间道路可能会很拥挤。

:7.安徽合肥有啥好玩的地方吗多少钱

1.三河古镇

亮点:游黄山,吃三河。

2.逍遥津公园

推荐理由:逍遥津是合肥的老公园,也是合肥必去的景点之一。

3.李鸿章故居

推荐理由:李鸿章s故居是合肥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名人故居。

4.安徽地质博物馆(新馆)

推荐理由:省博物馆新馆是安徽中国文物丰富,是中国文物大省之一。

5.合肥包小素寺

推荐理由:在中国众多包公寺庙中,知名度最高,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

6.合肥包拯公墓

7.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

推荐理由:它是安徽省省级森林湿地公园,享有安徽省西溪县。

8.合肥汇园

推荐理由:在公园里可以看到世博会的安徽馆,还可以体验安徽印象为了你自己。

9.大蜀山森林公园

亮点:蜀山春晓是著名的合肥十景。如果你在合肥,你只会去蜀山。

10.巢湖

推荐理由:巢湖被锦江环绕,大江大湖交汇,江南与江北文化交融。

合肥骆岗国际机场的管理特色

  范文一:科技活动总结

 一年一度的科技月活动即将结束,回顾这一阶段的工作,认真总结,以便今后更好的提高工作效果。

 本学年我校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坚持校内外教育相结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坚持科技活动与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相结合,与学科融合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实践,增强了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使科技活动有效开展。活动中我们力求通过全方位的教育、教学活动,努力加强对少年儿童的科技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一、加强管理,抓好领导队伍建设

 1、为了搞好学校的科技教育组织开展好科技活动,学校成立了科技活动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同时,学校在经费上给科技组开展各项活动予以优先的保障。

 2、学校克服困难,抽出老师参加科技辅导员的培训,为科技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扩大科技辅导员队伍,把一位劳技教师和一位自然教师吸收到科技辅导员队伍中来,充实了科技活动的力量,为科技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在配备校科技辅导教师的基础上,我校把科技活动纳入学校的校本课程。老师们在学期初制定一套完整的教学,每课时都有详尽的备课,这样为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平台。除此之外,还在四、五、六年级各班通过开展小干部培训建立班级科技活动小组。各小组根据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这为全校科技活动的切实有效的组织开展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3、在管理上,学校有明确的工作指导思想和总体规划,并把科技工作列入学校的整体工作,并由此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科技教育。

 4、学校科技组在校领导的指导下定期开展科技教研活动,并分别组织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科技活动:魔方、科幻画比赛、电脑绘画竞赛、金鹏论坛、青少年自然科学知识竞赛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科学素养。尤其魔方比赛,学生兴趣十足,和老师一起比脑力比速度,大家在比学赶帮超的气氛中参与了活动,愉悦了心情。同时活动的开展也带动很多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及求知的欲望,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完善机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

 1、多年来,学校形成了一系列的奖励机制,并且还在不断完善和健全,使学校的科技教师受到很好的激励,大家鼓足干劲,团结一致,把学校的科技工作搞得有声有色。

 2、学校领导的重视,使科技经费专项专用,保证了各项科技活动、科技竞赛的正常举行。科技教师的队伍也在不断的壮大。

 3、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激发学生自信。凡是参加科技活动竞赛的同学,学校利用每周的升旗仪式时间为所有参赛学生提供展示平台,让他们在国旗下把自己的参赛经历、参赛体会、参赛作品等进行交流,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找到兴趣点、成功的愿望,增强自信,同时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于提高。

 三、重视常规,落实科普教育工作。

 1、学校经常利用校班黑板报、宣传栏、校广播站等多种形式对全校师生进行科技教育,从而使科技意识深入人心,为学校科技教育的普及打下坚实的舆论基础。

 2、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组织师生去科技馆参观,组织科技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大家不仅增长了见识,而且也在活动中提高了科普环保意识。

 3、与此同时,我们认真组织训练,积极参加丰台区组织的各项科技竞赛活动,争取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各项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意识,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服务。

 四、因地制宜,抓好品牌项目建设。

 1、在科普活动方面,每年都要举办学校科技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特色,学生喜欢,真正做到了参与。今年,学校组织了模型比赛、计算机多媒体制作比赛、科幻画比赛、金鹏论坛、自然科学知识比赛等项目,激发了学生的环保意识科学创新意识。

 2、学校举行的各类科技比赛中,我们始终做到有布置、有发动、有评比、有表彰,从而使每次活动开展得富有成效,并力争年年有进步,年年有提高。而且科技组各位教师每人都有各自的特色项目,负责美术教育的韩丽曼和刘增老师每次指导的科幻画都能以较高的水平参加比赛,并获得较好成绩。

 计算机小组的同学积极准备电脑作品比赛,孩子们上网搜集材料,整合素材,为比赛作了充分准备。每天都抓紧时间练习,努力要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

 多年来,我校在科技教育上一直紧紧围绕“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依托课堂,把科技教育融入课堂,广泛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打造科技项目品牌创设了科技教育的良好环境。我们相信,有上级领导的关心,有学校领导全力的支持,有一支乐于奉献的科技辅导员的努力拼搏,我们的学校的科技工作会不断进步。

  范文二:科技教育活动总结

 科技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育人的一块沃土。它对少年儿童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各种能力的培养,身心健康的发展和劳动技术的增强具有重要的意义。回顾一年来的科技教育工作,我校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领导重视、管理到位

 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科技教育活动是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领导一贯对科技教育工作十分重视,坚持把该项工作纳入到学校的工作内,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组长,教导处副主任负责具体工作的策划和实施,对每一项科技活动都做到有组织、有、有实施方案,每一层次、每一环节有责任人、有活动情况总结,这样保证了每一项科技教育活动能在全体师生中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保证了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学校在经费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使各项科技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活动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投入大量的资金作为购置科技教育的硬件设备及津贴、奖励之用。包括①增添购置科技教育设备、光碟、软件、书籍等②组织学生外出参观或竞赛④奖励学科获奖的学生、教师⑤请专家到校作报告⑥辅导教师培训费等。目前,学校拥有较完备的计算机网络教学系统、多媒体语音教学系统。硬件设施的不断充实完善,为科技活动的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科技活动丰富多彩,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1、开设讲座

 我们请来了许多颇有知名度的科技老前辈为学生们做报告,开讲座,使同学们多方面、多层次地了解、认识当前科技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学生们听后大为惊叹,兴趣倍增。

 2、开展科技兴趣小组活动

 我校除认真抓好课堂教学这条素质教育主渠道,扎扎实实开展了电脑绘画、计算机编程、科幻画、创新作文等多个全校性的科技兴趣小组,按照自愿报名、老师推荐的办法,做到师资、课时、场地、学生、器材五落实,取"学校调控,年级负责,责任到人的方法,确保科技兴趣小组顺利开展。通过活动,学生的科技素质和创造力普遍得到了提高,科技意识增强了,知识面扩充了,动手能力增强了,特别是有些在学科方面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科技活动课上也表现了极大的积极性。

 把计算机的普及教育引入课堂,作为一门指定课程,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三年级全部开设计算机课程,每周每班2节,课程列入课表,确保上机时间。学校自成立微机课外活动小组以来,计算机科技教育活动长盛不衰,学生获奖不断。

 3、组织读科普书籍活动

 学校推荐科普课外读物目录,让学生在暑期阅读,开学后召开读科普书体会交流专题班会,推荐优秀读书积极分子,全校进行总结;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班级、个人进行表彰奖励。通过学习交流,让学生更热爱科学、学习科学、钻研科学,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

 为了鼓励我校在中小学生中普及科普知识所做的工作,中国信息产业部向我校捐赠科普图书1000册、笔记本电脑两台。

 4、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内容包括科技小发明、小创造、科技小论文、创新方案设计、科幻四方面。每年我们都有地组织和辅导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创作,撰写科技论文。每年选送参赛的作品数量多,获奖率高,如今年选送参赛的科技发明作品《同质同型矿泉水异化》获得全国三等奖。

 5、组织开展科技、环保教育与实践活动。

 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周活动:通过校会、升旗仪式、班会、团队活动等进行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校性活动,如:组织少先队环保小卫士;评选科技环保小明星、科技环保值周生;开展绿化角创建;利用植物净化室内环境、进行环保知识竞赛等。

 6、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科普宣传

 学校利用广播、墙报、橱窗、主题班队会等宣传手段对学生宣传科普知识、科技信息。我校的红领巾广播站定期向学生播送科技信息、科普故事,受到同学们的喜爱,成为学生增长知识和才干的良师益友。学校要求全校各班每学期召开两次以科技为主题的主题班队会,要求活动由学生自行设计、自行组织,都是小参谋,都在努力地开动脑筋,搜集资料,献计献策。

 7、时机教育

 我们还十分重视时机教育,给学生更为广阔的科学天地:植树节,我们带领学生去园林所了解树的生长过程,了解绿色对人类生活的帮助,激发学生去思考,如何使这绿色成为永恒;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时,我们在学生中开展嫦娥一号书画展,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出绚丽多彩的书画作品。

 8、参加各项竞赛

 组织学生参加省、市、区组织的其他各项科技活动和学科竞赛。如组织学生参加南昌市教育局组织的`网上冬令营和夏令营活动、智力大冲浪竞赛。活动中,学生多人次获奖,学校也被授予优秀组织奖。此外,我校还为东湖区和南昌市小学自然(科学)学生实验操作竞赛提供了竞赛场地。

 9、开展科技活动月活动

 在科技活动月期间,进行了形式生动、青少年乐于参与、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主要活动内容有:开展科普宣传活动、三小(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科技竞赛活动、科幻画。三小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各种技能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辅导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学生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三、努力提高科技辅导员的水平

 提高教师辅导水平,是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关键。我校重视科技辅导员的培养,拨出款项让科技辅导教师购买有关书籍、VCD学习资料等,学校还先后选派了科技辅导教师参加市教育局、教研室东湖区科协组织的培训、参观学习活动。

  范文三:科技创新活动总结

 组织师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我校为配合每年的全国创新大赛,每年先组织全校性的创新大赛,从中选拔优秀作品参加参加区级科技创新大赛,最后经过层层选拔,参加市级、省级创新大赛。由于自身实力不够,未能有作品入选全国创新大赛,但我校每年组织老师观摩,提升科技辅导老师的自身功力。

 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每年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有一个主题不变,那就是创新活动。或学生创新作品展示,或老师作品展示;有时我们围绕当年九月份的全国科技创新周活动主题开展活动;有时我们围绕三月份的全国气象日开展活动;有时围绕着如何预防地震开展活动;有时我们围绕着每年的世界环境日开展活动;有时开展“百名科普专家进校园讲科普活动”如科大教授孙立广教授的《两极归来看两极》讲座;丰富的科技活动,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让我校学生享受美妙的精神大餐。

 为更好灌输创新意识,校长积极动脑,布置了一道特殊的寒暑作业。即每年的寒暑创新“金点子”活动,至今已经举行两年,为创新意识的培养起了一个很好的厚积薄发的作用。学校将学生的“创新金点子”的部分作品装订成册,成了我校一道独特的创新之景。

 营造创新教育氛围。为更好将创新意识根植学生心中,根植老师心中,还是校长运用其智慧想到将校园环境尽量布置成创新氛围,为此,将教室走廊上的伟人画换成了学生每年获奖的创新作品,行走在走廊上,印入眼帘的是创新作品,行走在走廊上,印入眼帘的是学生自己的作品,让学生产生冲动,让学生产生创新意识,我也要创新。这几年我校的创新作品虽然获奖层次不是很高,但参加人数却不断增加,这与我校不断营造创新氛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成果收获。几年来,在科技创新方面,我校一路探索一路收获:学校先后成功地组织了“合肥之水”夏令营、“生态科技”夏令营、XX年科技夏令营、英国夏令营、日本夏令营,夏令营归来的日子里,科技兴趣组的同学们递交了生物类科技论文一百多篇,如《蚯蚓有眼睛吗?》、《跳舞草“跳舞”的秘密》、《沼虾的特别特征》、《蚂蚁》、《枯叶蝶》等等;在合肥市科技创新各届大赛中,陆云龙同学的旋转式牙膏,谢蒙辰、陈禾同学的科技论文《甲醛的绿色客星》、李衎同学的《人民币灭菌的新方法》、柴路同学的《一支黄花的再利用》,丁冬刘琪同学《一次性笔心的调查报告》,周立川同学《中学生心理调查报告》等科技论文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关注。

 蒋君楷、王婷婷、孙韵君同学的科幻绘画均荣获合肥市一等奖,吴金瑶同学的《冷光源的设计》获市一等奖、张中太同学《节能热水器》、胡智奇同学的《防腐蚀瓶盖》、王川同学的《防臭鞋垫》、马惠婷同学的《新型节水装置》、詹望同学的《好鞋刷》、彭宽同学的《防摔钢笔》、徐宏洋同学的《新型垃圾房》等荣获市二等奖,其中,XX年中考,谢蒙辰同学享受科技创新加分,进了合肥一中。XX年中考,李衎同学被合肥一中以科技创新特长生破格录取。以XX年为例,纪博翰电脑动画作品《登月》,在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中获一等奖,合肥市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中获一等奖5人,合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5人获奖,包河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25人获奖。XX年丁冬刘琪同学被保送到合肥一中就读。

 正是由于学校抓住了教育转轨的契机,主动迎接挑战,科学地处理好抓基础、抓常规、抓科研与创特色的关系,创造性地把科普宣传和科技创新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从而有效地推进了学校的特色教育,学校的各项事业都达到了较高水平。据不完全统计,学校成果有:国家级5项、省级10项、市级29项、区级26项;XX年以来,学校教师取得的成果有:国家级19项、省级66项、市级62项、区级143项;学生取得的成果有:国家级22项、省级321项、市及6项、区级507项。

 “雄关漫道坚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只要行动,就有收获。近年来,通过坚持不懈的实验探索,走出了一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特色的办学之路,近年来中考创下的佳绩,充分肯定了这一特色教育的可持续性,为学校的发展构建了起飞的平台。体验成功的喜悦,追求超越的梦想,必将更为激励48中学全体学生在创新中跃上新的高度!

  范文四:科技创新大赛活动总结

 今年开展的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历时几个月,领导高度重视,精心安排,美术教师积极努力,班主任认真实施,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参与率达到80%,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基本达到了学生动手、动脑的目的,激发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现将活动情况小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积极宣传发动师生

 接到大赛通知后,立即成立以孙振安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先后召开多次全体体教师会议,给各个教师布置任务,任务落实到人,安排一些骨干老师对学生进行大会宣传发动,并通过黑板报的形式向学生宣传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规则,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老师向学生重点讲解创新大赛的规则和方法。整个活动做到了有,有组织地进行,学校领导全程关注。

 二、师生认真准备,积极参与。

 在这次活动中,全校师生全员参与,我们共进行了技术发明、科技论文、科技幻想画、优秀科技实践活动等比赛项目的角逐,通过认真评比,层层推荐,学校集中初赛进行选拔,共向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推荐了作品十多件。

 在这次活动中,许多老师都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认真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项目制作训练,表现特别突出的科组有科学、美术、数学等。

 三、取得的成绩

 由于领导的重视,我校在这次活动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同类学校中,我校名列前茅

 1、广大师生踊跃参与,热情极高。表现在两个方面:

 (1)学生竟相观看,取长补短。

 (2)学生勇于展示本班的成果。

 2、作品形式多样,数量基本达到要求。

 3、展出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有些作品有较好的创意。

 4、从总体上来看,高年级展出的作品比低年级要好。

 5、科幻画数量比较多,质量高。

 四、存在问题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发现在科技创新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认识、指导不够。

 2、对培养小学生科技创新兴趣的力度不够。

 3、作品重量轻质,高质量的作品数量不多。

 五、补救措施

 1、加强素质教育,利用科学课教学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开放、创新的思维方式,动手操作、学以致用的能力等方面着力加强。

 2、结合实际,经常性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创新的兴趣。

 3、为了使此项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达到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班主任和美术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修改补充作品。学校今后还要展出。

 4、为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学校决定广泛开展科技创新三个项目“六个一”活动,即:听一次科技讲座,想一个小发明,读一本科普图书,写一篇科技小论文,看一部科幻**,画一幅科幻画。

“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专家介绍

合肥骆岗国际机场积极发展以航空客运为主线,以航空货运、航空快运、工业航空、农业航空、科研测试航空以及航空电子、航空广告、航空寻呼、航空配餐、航空旅游等多元化发展格局,积极配合地方和有关部门完成抗洪救灾、飞播造林、喷洒农药、地质勘探、航空拍摄、航空测试等多项工作,为加快安徽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第九个五年规划期间,合肥骆岗机场开展创建文明卫生机场、文明行业、文明售票处、青年文明号等精品样板活动,装备了现代化的旅客离港系统、货运离港系统和航班信息系统,逐步与国际民航机场运输服务标准接轨。以“美化、绿化、净化”为特色营造文明空港环境,建成大型污水处理站,新建机场旅客宾馆,引进市内公交汽车进入机场,不断完善机场综合服务保障功能。开展“旅客零投诉服务”、“老弱病残特别服务”、“无人陪护儿童特别服务”、 24小时售票、夜间售票、市内免费送票上门、送货上门等系列文明服务活动,先后荣获了中国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先进单位、“花园机场”、安徽省级文明标兵单位、民航华东局级文明机场等称号。

航空安全是民航永恒的主题,也是民航发展的生命线。合肥骆岗机场始终不渝地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截止2000年,合肥骆岗机场连续创造42个航空安全年,空防安全连续创造40个安全年。

民用航空是高科技密集型产业,中国第九个五年规划期间,合肥骆岗机场积极实施“科教兴业”战略,加大机场空管导航、机务维修、运输服务、素质培训、科研开发、计算机系统等科技投入,提高机场高科技综合保障能力。先后引进了意大利先进的二次雷达系统,基本实现空中交通管制由原来的程序指挥转变为监控指挥,扩大了空中飞行流量,增强了空中区域安全飞行系数。更新装备航空气象自动观测系统、次方向仪表着陆系统、卫星地面站、航空管制电报信息处理系统等空管导航指挥高科技尖端设备,完成异地雷达信号引接科技项目,提高了机场气象、雷达、通讯、导航等综合保障能力。引进国际先进的旅客交运行李安全检查系统和安全监控系统,购置价值100多万美元的美国T-3000和奥地利水牛消防车,增强了机场空防安全和应急救援能力;并发挥自身科技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组织科研课题攻关,《航管信息自动处理系统》荣获全国职工重大技术成果奖,《雷达信息处理终端显示系统》等项目分别荣获民航华东管理局技术进步一等奖和全国民航科技三等奖。

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组委会专家介绍

孙家栋,男,1929年生,辽宁省瓦房店市人,党员,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天研究院院长。1958年毕业于苏联茹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飞机设计专业。历任国防部五院一分院火箭总体设计部研究室主任、七机部五院院长、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主任等职。现任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国家航天局特别顾问、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9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在中国的航天史上,孙家栋是中国第一枚导弹总体、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刘经南,男,1943年7月生于重庆,汉族,湖南长沙人,研究生学历,1967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武汉大学校长。主要研究卫星定位理论与应用、数据处理及相关软件开发。

刘经南院士长期从事大地测量理论及应用研究与教学工作,在大地测量坐标系理论、软件开发和重大工程应用方面成就显著,特别是在GPS技术应用和工程领域有卓有建树。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前苏联等国家的全球定位技术发展以后,他全心致力于全球定位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应用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深入钻研GPS技术与思想,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具有独特见解的一系列理论方法,广泛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隋起胜,男,1956年出生,1981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现任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总指挥。在“神舟”四号发射时,担任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神舟”六号七号连任着陆场系统总指挥。

沈荣骏,高级工程师。安徽合肥人。1956年加入中国***。1958年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历任国防科委基地助理员、组织处副处长,国防科委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国防科工委研究所所长、干部学校校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是第七届代表。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晋升为中将。参加了导弹、卫星发射试验的技术工作。 航天工程管理与测控技术专家。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1958年毕业于测绘学院。曾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顾问,国防科技大学和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

李祖洪,男,1942年生,莆田莆田涵西街道青年街人。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科学委员会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

1967年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七机部(即航天部)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从事技术研究。从此,他在中国航天事业工作近20年,其间于年任所书记、第一副所长。1991年,调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会长。1992年被评为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并享受专家津贴。李祖洪主管中国几个型号卫星的研制、生产、发射、在轨运行,并担任国家重要、重点卫星型号发射总指导与调度。近年,由他主管发射的3个型号4颗卫星都发射成功并运行正常,其中为世人所熟悉的有中星22号、2号、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等;他还指挥并参与发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

杨元喜,男,1956年生,江苏泰县人。大地测量专家。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7年入郑州测绘学院,1987年获该校大地测量硕士学位,1991年在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历任国际大地测量协会第四委员会秘书,中国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测绘学报》编委会副主任、常务副主编等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德国洪堡奖学金获得者。主持完成了“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数据处理工程”和“全国天文大地网与空间网联合平差工程”,使我国国家大地网控制网步入国际先进行列。出版学术专著2部,合著3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收30篇(23篇为第一作者),曾获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和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李济生是我国第一代航天测控科技工作者,主要从事人造卫星轨道动力学研究工作。196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此后,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工作,曾任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总工程师。李济生曾获国家级和部委级科技进步奖多项,编著有《人造卫星精密轨道确定》和《航天器轨道确定》等著作与教材。1992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5年获首届中国航天基金奖,19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

谭述森,男,1942年生于重庆开县。1960年9月入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雷达系学习,1965年9月参加中国,历任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北斗试验系统工程地面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北斗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从事卫星导航系统及应用研究20余年,主持完成了中国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地面应用系统和中国卫星导航增强系统的研制建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多项。发表专著有《卫星导航定位工程》、《广义RDSS全球定位报告系统》。

樊士伟,男,中国卫星导航工程中心主任,研究员。1961年出生,1982年获郑州测绘学院学士学位,2001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获国防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航天工程的总体论证和项目管理工作,参与多项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重大专项论证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屠善澄,自动控制技术专家。我国人造卫星工程开拓者之一。中国自动化学会的创建人之一。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导弹、卫星、载人飞船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工作。为《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研制与发射试验做了突出的贡献。为促进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发展和国际间的友好往来做出了重要贡献。长期担任兼职教授,首批博士生导师,培养了许多自动控制科技人才。

梁思礼,之第五子,导弹控制专家。广东新会人。1945年毕业于美国普渡大学,获学士学位。1949年获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博士学位。1987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顾问。历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副所长、七机部总工程师、通用测试设备总设计师、航天部总工程师、航空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际宇航联合会副等职。

戚发轫,男,1933年生,空间技术专家,神舟飞船总设计师。辽宁省瓦房店市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分配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作。16年调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从事卫星和飞船的研制,曾任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同时担任过多个卫星型号和飞船的总设计师。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副。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第九、十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委员。

夏国洪,1939年10月生,江苏金坛人。中国***党员。1966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自动控制专业毕业后,任七机部二院26所技术员、工程师。19年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任访问学者,后为美国加州大学自动控制专业博士研究生。1983年后任航天部二院二部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年任航天部、航空航天部二院25所所长。1993年任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国家航天局)副总经理、党组成员。1999年后历任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兼科技委主任。兼任全国自动化学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全国企业家协会执行理事,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副理事长,清华、北航、华中、东南等大学兼职教授。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

范本尧,男,1935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原籍上海市人,卫星总体技术专家。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硕士学位。曾任通信卫星总设计师、中国宇航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导航卫星领域首席专家、导航卫星总设计师。

负责研制成功卫星再入防热结构,突破了卫星返回时的复杂防热技术。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代通信卫星,在卫星总体技术、结构优化设计和抗空间电磁干扰等方面作出了成绩。主持研制了我国新一代通信卫星,制定了全新的卫星方案,用了多项先进技术,达到了国外同类卫星先进水平。主持研制成功我国新一代导航定位卫星,制定了利用两颗静止轨道卫星实现区域导航定位的卫星方案,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和自主创新。并首次实现了“双星共位”运行。三十多年来主持研制了十多颗应用卫星,在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上发挥了指导和决策作用,为我国卫星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6项。

陈俊勇,浙江宁波人,1933年5月生于上海,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55年考入天津大学土木系,后调归武汉测绘学院,1960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大地测量专业,1964年被录取为该校的研究生;1981年完成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卫星大地测量专业的学习,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测绘界的第一位博士。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测绘局科技委员会主任。

陈俊勇同志在几何大地测量、卫星大地测量、地球重力场参数计算及地球动力学等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就和贡献。推导出大地测量中许多重要公式。他首次利用卫星大地测量资料对我国参考椭球定位进行详尽研究,为后来形成的我国“1980西安坐标系”作出了重要贡献;担任15年我国珠峰高程计算组组长;主持推算和提供我国首次民用地心坐标转换参数并在全国用;推导的世界“1980年大地参考系”全套参数计算公式被国际组织IUGG于1980年通过并用至今,这是中国人首次为全球测量基准提供数学基础。他在建立、完善我国测绘基准、大地测量科技发展、完成国家重大测绘任务等方面做了大量组织协调和技术指导工作。

张履谦,雷达及航天电子技术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早年研究雷达抗干扰为抗美援朝作出了贡献,并为中国电子对抗事业作了开创性工作。1957年从事航天技术工作,主持研制成功中国第一代地空导弹制导雷达装备了部队,并领导完成了其改进型号的方案设计,是60年代国防科研系统科技干部标兵。任总设计师研制了微波统一测控系统和超远程雷达,成功地用于中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的测控。他参与中国多种卫星和航天型号的技术方案制订和关键技术攻关以及航天电子领域的工作,为中国雷达技术进步与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1985年获1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 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

张锡祥,1933年5月19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雷达对抗专家。1958年毕业于中国通信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系。现任信息产业部第29所高级工程师、所长顾问。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雷达有源干扰领域的带头人,先后两次参加了对我国不明空情的分析,找出了原因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曾获得1985年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1990年一等奖、19年二等奖,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两项。发表论文50多篇,专著两部。整理内部资料约400万字,培养博士、硕士生数名及一批科研技术骨干队伍。曾获成都市、四川省、全国电子行业劳模和成都市优秀党员称号。

闵桂荣,工程热物理学及空间技术专家。福建莆田人。1956年毕业于南京工院。1963年获苏联科学院动力研究所副博士学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2年被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4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从60年代起,长期从事空间技术工作。开创了空间热物理分支学科,解决了中国各类人造卫星的热控制等一系列科学技术问题,创造性地完成各次飞行任务。80年代,领导和主持了中国摄影定位卫星总体的研究和发展工作,以及返回式卫星微重力搭载试验的总体工作,完成空间飞行任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90年代,主持国家863航天领域工作,完成了大量创新科研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工程热物理与空间技术专家,中国航天器热控制技术学科创建人之一。

许厚泽,1934年5月4日出生于安徽歙县,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1962年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理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许厚泽原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从事近代外部重力场逼近理论研究。模型逼近方面,发展带约束条件的高逼近级高异常与垂线偏差统一逼近理论和截断误差估算;算子逼近方面,提出虚拟单层密度表示的概念。在中国开拓固体地球潮汐形变研究,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重力潮汐基准,发展顾及侧向不均匀性、椭圆、滞弹性、自转地球的潮汐理论,为在国际和中国建立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的交叉新领域——动力大地测量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许其凤,1936年1月出生,是我国著名卫星导航定位专家,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8年从解放军测绘学院大地测量专业毕业留校执教至今。先后担任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天文学会卫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

庄钊文,男,1958年6月生,福建省南安市洪梅人,国防科大77级学员,本科毕业后继续在国防科大读硕士研究生,年8月毕业后在国防科大电子技术系任教,1989年在北京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

长期从事目标识别、卫星导航定位等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持“3”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863”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0余项科研任务,多项成果已直接应用于武器装备系统中,为我军武器装备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全军及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二等奖5项,全军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奖和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2005年签署命令给庄钊文少将记一等功。已培养博士33人、硕士61人,1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4人获湖南省优秀博士论文。

叶叔华,女,著名天文学家。原籍广东顺德,生于广东广州。194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1981-1993年任台长。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届、第五届副(现是荣誉委员)、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六届、第七届荣誉委员、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志愿者协会。第三届中国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委员。1998—2003年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十届中国人大常委会常委。

主要从事综合世界时的精确测定和地球自转等方面的观测研究。50-70年代建立并发展了中国的综合世界时系统,在各天文单位的合作下该系统精度从1963年起一直保持国际先进水平。18年以来组织中国各天文台参加国际地球自转联测并推进有关新技术在中国的建立,负责中国甚长基线射电干涉网的建设。90年代开拓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负责“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研究”重大攀登项目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发起和创建“亚太空间地球动力学”国际合作项目,1996年担任首届,1985年当选为英国天文学会外籍会员。1988-1994年当选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副。

艾国祥,1938年生,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体物理专业。党员。历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台长,北京天文台太阳物理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怀柔站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国家高技术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任19-2000年度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十委员会。

独立发明并主持研制的太阳磁场望远镜,获198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太阳磁场与速度场研究,其研究成果被评为1994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发明以双折射滤光器为基础的两维同时光谱仪,将太阳磁场测量方法连续推进了三代。主持研制的太阳多通道望远镜,获得1995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获何梁何利奖。

王礼恒,1938年生, 导弹动力技术和航天工程管理专家。江苏省镇江市人。196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曾任航空航天部总工程师、副部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副主任。

魏子卿,1937年4月15日生,河南省睢县人。西安测绘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测绘学会大地专业委员会委员。1960年毕业于郑州测绘学院,1981任副研究员,-1986年在美国俄州大学进修卫星大地测量,1987年晋升为研究员。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的重大课题攻关,是我国卫星大地测量学科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童志鹏,1924年8月12日出生,宁波慈溪(今属江北)人,电子信息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4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50年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博士学位,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电子工业部电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部科技委常务副主任,兼任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是中国军事电子高新技术开拓者、奠基者与带头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