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第一部分

2.科学家为什么坚定地认为气候系统正在变暖?

3.请问国家减产跟什么有关

4.美国重返《巴黎协定》,也许是看了这份地球的“体检报告”

气候变化 政策_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解读

1.最年来的变化情况: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表明,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在1906~2005年期间明显增加,线性增加幅度趋势为0.74℃,考虑到资料的误差,增温幅度范围介于0.56℃到0.92℃之间。其中20世纪10年代到40年代和70年代到21世纪初是两个明显的增温阶段,最近30年的增温趋势尤其强烈。

在过去的100年,中国大陆地区的平均温度也已明显升高,年平均气温增加约0.8℃,其中冬季增暖最明显,夏季变化很小。中国1951~2004年期间年平均地表气温变暖幅度约为1.3℃,比全球同期平均增温幅度高得多,也比近100年来的平均增温趋势强得多,其中东北、华北和西北以及青藏高原北部等地区变暖更为明显。值得说明的是,快速的城市化及其增强的城市热岛效应对中国多数地面台站记录的气候变暖具有明显的影响。在增温明显的华北地区,国家级台站附近1961~2000年间城市化引起的年平均气温增加值占全部增温的39%以上。中国其他地区的增温趋势中也或多或少保留着城市热岛效应加强因素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中国对流层中下层温度变化趋势不很明显,仅为每10年0.05℃,比国家级地面站观测的气温变化小一个量级。对流层上层和平流层底层年平均温度则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中国地面台站记录的增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发展和城市热岛效应加强因素的影响。

当然,即使消除了城市化的影响,中国最近半个世纪地面气温仍呈较明显的增暖趋势,这和迄今报道的全球气候变化是一致的。但是,考虑城市化影响以后,不论中国还是全球陆地平均的地面增温速率,可能都要比目前报道的数值来得弱些。这一判断对于气候变化研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人们关心的气候变化问题是一个年代到世纪尺度的地球大气变暖现象。要了解气候变化的背景和原因,需要有覆盖全球的足够长的观测资料序列。但是,全球陆地上的气象站多数只有不到100年的记录,难以满足科学研究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气候学家采用代用资料恢复过去更长时期的地面气候要素演化过程。常用的温度代用资料包括树轮宽度和密度、历史文献记录、冰芯氧同位素、珊瑚和石笋化学成分等。

中国科学家研究表明,在青藏高原北部,近100年的增暖可能是过去1000年里前所未有的。但对于我国东部冬季平均气温和全国年平均气温的重建则表明,20世纪中国气候的变暖还没有明显超出“中世纪暖期”的温暖程度。中国在公元1000~1310年间表现出了与北半球“中世纪暖期”相对应的温暖阶段,在中国东部尤其明显。从14世纪到19世纪的“小冰期”在全国平均的温度序列中也有清楚反映。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80年代,中国地面气温上升显著,但截止到80年代的近现代增温并未超过“中世纪暖期”水平。 

因此,当前具备的长时间古气候序列还没有表明北半球陆地以及中国现代的增暖是十分异常的。一些科学家认为,太阳活动、火山活动以及气候系统内部的低频振动对过去1000年或更长时期的气候变化可能具有重要影响。显然,从古气候学角度看,现在还不能非常确信地认为,20世纪的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影响造成的。

2.危害和后果

1、气候变得更暖和,冰川消融,海平面将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全球变暖的可怕后果,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系统带来灾难。 2、水域面积增大。水分蒸发也更多了,雨季延长,水灾正变得越来越频繁。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水库大坝寿命缩短。 3、水温升高可能会给南极半岛和北冰洋的冰雪融化。北极熊和海象将灭绝。 4、许多小岛将无影无踪,将感染疟疾等传染病…… 5、因为还有热力惯性的作用,现有的温室气体还将继续影响我们的生活。 6、温度升高,会影响人的生育,精子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3.原因

导致原因

1、人口剧增因素 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目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目前,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侵蚀、沙化等破坏因素 5、森林资源锐减因素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 6、酸雨危害因素 酸雨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酸雨能毁坏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目前,世界上酸雨多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多数酸雨发生在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酸雨也在迅速发生、发展。  7、物种加速绝灭因素 地球上的生物是人类的一项宝贵资源,而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8、水污染因素 据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质监测项目表明,全球大约有10%的监测河水受到污染,本世纪以来,人类的用水量正在急剧地增加,同时水污染规模也正在不断地扩大,这就形成了新鲜淡水的供与需的一对矛盾。由此可见,水污染的处理将是非常地迫切和重要。 9、有毒废料污染因素 不断增长的有毒化学品不仅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而且对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也将带来危害。 10、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的变动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由椭圆行变为圆形轨迹,距离太阳更近。根据某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温度曾经出现过高温和低温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第一部分

全球变暖对中国的影响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国的气候在21世纪将继续明显变暖,其中中国北方冬天的变暖趋势最为明显。

与1961年到1990年的平均气温相比,到2020年,全国年平均将升温1.3℃到2.1℃;2030年,年平均升温为1.5℃到2.8℃;到2050年,年平均升温将达到2.3℃到3.3℃。

作为对比,过去100年中,中国的升温幅度仅为0.5℃到0.8℃。

到2020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将增加2%到3%,到2050年可能增加5%到7%。北方降水天数增加,但受到气温上升的影响,水资源短缺状况还会加剧。

如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030年,中国种植业生产能力在总体上可能下降5%到10%。到本世纪后半期,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以及玉米的产量,最多可下降37%。

在未来20年到50年中,气候变化将严重影响中国长期的粮食安全。

由于气候暖干,三江平原湿地资源及生物多样性都将减少,濒危物种增加,大面积沼泽湿地将变成草甸湿地。

长江三角洲附近的湿地,则将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导致面积减少,质量下降,潮滩地被淹没和侵蚀。

未来50年,青藏高原80%到90%的岛状冻土会发生退化,表层冻土面积会减少10%到15%。

内陆湖泊将加速萎缩,那些依赖冰川融水补给的湖泊,如帕米尔高原上的一些湖泊,可能先因冰川融水而扩大,后因冰川缩小融水减少而萎缩。

预计在未来50年中,中国西部冰川面积将减少27%。

由于气温上升,导致黄河和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能增长15%左右,北方水资源短缺以及南方的洪涝灾害都将加剧。

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厘米到16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沿海滩涂湿地、红树林、珊瑚群都有可能遭到破坏,咸潮入侵以及土地盐渍化都将发生。

随着热浪频袭,极端高温事件引起的死亡人数和严重疾病会增加。此外,心血管疾病、疟疾、登革热以及中暑等疾病发生范围和程度也都会增加。

全球性高温的持续,将刺激中国的空调制冷电力消费,给电力供应带来严峻的挑战。

此外,温度升高导致冻土融化,也会影响到青藏铁路的安全。

(一丁摘自《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科学家为什么坚定地认为气候系统正在变暖?

第一部分 中国气候变化的现状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近百年来,许多观测资料表明,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中国的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的总趋势基本一致。为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通过实施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加强生态建设以及实行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一、中国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与趋势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近50年的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近百年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有关中国气候变化的主要观测事实包括:一是近百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略高于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近50年变暖尤其明显。从地域分布看,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气候变暖明显,长江以南地区变暖趋势不显著;从季节分布看,冬季增温最明显。从1986年到2005年,中国连续出现了20个全国性暖冬。二是近百年来,中国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区域降水变化波动较大。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逐渐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2.9毫米,但1991年到2000年略有增加。从地域分布看,华北大部分地区、西北东部和东北地区降水量明显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20~40毫米,其中华北地区最为明显;华南与西南地区降水明显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20~60毫米。三是近50年来,中国主要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华北和东北地区干旱趋重,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地区洪涝加重。1990年以来,多数年份全国年降水量高于常年,出现南涝北旱的雨型,干旱和洪水灾害频繁发生。四是近5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年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五是中国山地冰川快速退缩,并有加速趋势。

中国未来的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中国科学家的预测结果表明:一是与2000年相比,202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3℃~2.1℃,2050年将升高2.3℃~3.3℃。全国温度升高的幅度由南向北递增,西北和东北地区温度上升明显。预测到2030年,西北地区气温可能上升1.9℃~2.3℃,西南可能上升1.6℃~2.0℃,青藏高原可能上升2.2℃~2.6℃。二是未来50年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将呈增加趋势,预计到2020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将增加2%~3%,到2050年可能增加5%~7%。其中东南沿海增幅最大。三是未来100年中国境内的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可能性增大,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四是中国干旱区范围可能扩大、荒漠化可能性加重。五是中国沿海海平面仍将继续上升。六是青藏高原和天山冰川将加速退缩,一些小型冰川将消失。

二、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199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40.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扣除碳汇后的净排放量为36.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0.7亿吨,甲烷为7.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氧化亚氮为2.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据中国有关专家初步估算,200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6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扣除碳汇后的净排放量约为5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50.7亿吨,甲烷约为7.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氧化亚氮约为3.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从1994年到200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4%,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由1994年的76%上升到2004年的83%。

中国温室气体历史排放量很低,且人均排放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研究结果,1950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量为7900万吨,仅占当时世界总排放量的1.31%;1950~2002年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占世界同期的9.33%,人均累计二氧化碳排放量61.7吨,居世界第92位。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2004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65吨,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7%、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33%。

在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同时,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数据,1990年中国单位GDP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为5.47kgCO2/美元(2000年价),2004年下降为2.76kgCO2/美元,下降了49.5%,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只下降了12.6%,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下降了16.1%。

三、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就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中国政府率先组织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从国情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一,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政府更加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将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推进清洁生产、防治工业污染作为中国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一系列产业政策,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使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1990年中国三次产业的产值构成为26.9∶41.3∶31.8,2005年为12.6∶47.5∶39.9,第一产业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电信、旅游、金融等行业,尽管第二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但产业内部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机械、信息、电子等行业的迅速发展提高了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较大的节能效益。1991-2005年中国以年均5.6%的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支持了国民经济年均10.2%的增长速度,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约为0.5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制定了“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方针,确立了节能在能源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及相关法规,制定节能专项规划,制定和实施鼓励节能的技术、经济、财税和管理政策,制定和实施能源效率标准与标识,鼓励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与推广,引进和吸收先进节能技术,建立和推行节能新机制,加强节能重点工程建设等政策和措施,有效地促进了节能工作的开展。中国万元GDP能耗由1990年的2.68吨标准煤下降到2005年的1.43吨标准煤(以2000年可比价计算),年均降低4.1%;工业部门中高耗能产品的单位能耗也有了明显的下降:2004年与1990年相比,6000千瓦以上火电机组供电煤耗由每千瓦时427克标准煤下降到376克标准煤,重点企业吨钢可比能耗由997千克标准煤下降到702千克标准煤,大中型企业的水泥综合能耗由每吨201千克标准煤下降到157千克标准煤。按环比法计算,1991~2005年的15年间,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中国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约8亿吨标准煤。如按照中国1994年每吨标准煤排放二氧化碳2.277吨计算,相当于减少约18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第二,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加强了水能、核能、石油、天然气和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支持在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使优质清洁能源比重有所提高。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所占的比重由1990年的76.2%下降到2005年的68.9%,而石油、天然气、水电所占的比重分别由1990年的16.6%、2.1%和5.1%,上升到2005年的21.0%、2.9%和7.2%。

到2005年底,中国的水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17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23%,年发电量为4010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16.2%;户用沼气池已达到1700多万口,年产沼气约65亿立方米,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1500多处,年产沼气约15亿立方米;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约为200万千瓦,其中蔗渣发电约170万千瓦、垃圾发电约20万千瓦;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燃料乙醇年生产能力约102万吨;已建成并网风电场60多个,总装机容量为126万千瓦,在偏远地区还有约20万台、总容量约4万千瓦的小型独立运行风力发电机;光伏发电的总容量约为7万千瓦,主要为偏远地区居民供电;在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总集热面积达8500万平方米。2005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已经达到1.66亿吨标准煤(包括大水电),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5%左右,相当于减排3.8亿吨二氧化碳。

第三,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植树造林取得了巨大成绩,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中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0.54亿公顷,蓄积量15.05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全国森林面积达到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13.92%增加到2005年的18.21%。除植树造林以外,中国还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草原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建设与保护政策,进一步增强了林业作为温室气体吸收汇的能力。与此同时,中国城市绿化工作也得到了较快发展,2005年中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06万公顷,绿化覆盖率为33%,城市人均公共绿地7.9平方米,这部分绿地对吸收大气二氧化碳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据专家估算,1980~2005年中国造林活动累计净吸收约30.6亿吨二氧化碳,森林管理累计净吸收16.2亿吨二氧化碳,减少毁林排放4.3亿吨二氧化碳。

第四,实施计划生育,有效控制人口增长。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使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根据联合国的资料,中国的生育率不仅明显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5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为12.40‰,自然增长率为5.89‰,分别比1990年低了8.66和8.50个千分点,进入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中国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用较短的时间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走完了一些发达国家数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走完的路。通过计划生育,到2005年中国累计少出生3亿多人口,按照国际能源机构统计的全球人均排放水平估算,仅2005年一年就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亿吨,这是中国对缓解世界人口增长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做出的重大贡献。

第五,加强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制定。针对近几年出现的新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强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措施。2004年通过了《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草案)。200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中国第一个《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2005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明确了政府、企业和用户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的责任和义务,提出了包括总量目标制度、发电并网制度、价格管理制度、费用分摊制度、专项资金制度、税收优惠制度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2005年8月,下发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2005年12月,发布了《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和《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6年8月,发布了《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这些政策性文件为进一步增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保障。

第六,进一步完善了相关体制和机构建设。中国政府成立了共有17个部门组成的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在研究、制定和协调有关气候变化的政策等领域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为中央政府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提供了指导。为切实履行中国政府对《气候公约》的承诺,从2001年开始,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组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的编写工作,并于2004年底向《气候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正式提交了该报告。中国政府还不断加强了与应对气候变化紧密相关的能源综合管理,成立了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进一步强化了对能源工作的领导。为规范和推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在中国的有序开展,2005年10月中国政府有关部门颁布了经修订后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

第七,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研究及能力建设。中国政府重视并不断提高气候变化相关科研支撑能力,组织实施了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全球气候变化预测、影响和对策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政策研究”等,开展了国家攀登计划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中国重大气候和天气灾害形成机理与预测理论研究”、“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驱动机制研究”等研究工作,完成了“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等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开展了“中国气候与海平面变化及其趋势和影响的研究”等重大项目研究,并组织编写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为国家制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政策和参加《气候公约》谈判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国政府有关部门还开展了一些有关清洁发展机制能力建设的国际合作项目。

第八,加大气候变化教育与宣传力度。中国政府一直重视环境与气候变化领域的教育、宣传与公众意识的提高。在《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强化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文化素质。中国加大了气候变化问题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有关气候变化的知识讲座和报告会,举办了多期中央及省级决策者气候变化培训班,召开了“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等大型研讨会,开通了全方位提供气候变化信息的中英文双语政府网站《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等,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请问国家减产跟什么有关

科学家们断然指出,“气候系统变暖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越来越多的观测数据表明气候变暖是高度可信的。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由各国顶尖气候学家组成,旨在提供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评估。2007年,该委员会发布了第四次评估报告,总结了数以千计的科学研究和不计其数的观测现象,得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政府的认可。报告指出,气候系统变暖“是毋庸置疑的,从全球平均气温和海水温度升高、大范围冰雪融化、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等观测资料中可以看出,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科学基于观测,因此对其结论可做出修订。一方面,不断出现的新证据会减弱现有理

论的可信度。另一方面,正如美国国家科学院在2010年的《推进气候变化科学》报告中所

写的:

一些科学结论或理论经过严谨的思考论证和实验检验,并由很多相互独立的观测结论

支持,所以其错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样的科学理论便成为我们所说的“既定事实”。地球气候系统由于人类活动而逐渐变暖便是典型案例。

科学家们认为全球变暖是既定事实,是因为所有证据均指向这一结论。20世纪80年代曾是地球有史以来最暖的10年,而20世纪90年代打破了这一纪录。气候持续变暖,2000年至2010年又成为有 历史 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1998年、2005年及2010年曾是气候记录中最暖的3个年份,这些纪录在2014年被打破。随后的2015年又突破了2014年的纪录,之后2016年又超过2015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

过去的几十年里,不仅海洋表面温度升高,海水热含量也逐年上升。由于海洋升温、海水蒸发加快,空气湿度不断升高,暴雨、洪水等灾害频发,这与科学家们所观测到的情况相符。植物和动物的生活习性也因为全球变暖而改变。春天比往年都来得早,许多植物开花的时间也不断提前。动物和植物一起开始向两极或高纬度地区迁徙或转移。随着全球平均气温的不断升高,科学家们预测长时间、高强度的热浪将会频繁出现在世界各地。这一推论也已得到证实。

美国重返《巴黎协定》,也许是看了这份地球的“体检报告”

最新公布的IPCC报告第四部分详细预测了全球变暖的前景和恶果。报告表示,全球气温本世纪末可能上升1.1~6.4摄氏度,海平面上升18~59厘米。如果气温上升幅度超过1.5摄氏度。全球20%~30%的动植物物种面临灭绝。如果气温上升3.5摄氏度以上,40%~70%的物种将面临灭绝。

徐影告诉《瞭望》新闻周刊,IPCC报告明确指出,全球变暖将导致气候灾害更加普遍:热带风暴将更频繁、更猛烈地光顾;高温和暴雨天气将危害世界部分地区,导致森林火灾和病疫蔓延;海平面上升将令沿海地区洪涝灾害增多、陆地水源盐化;一些地区饱受洪涝灾害的同时,另一些地区将在干旱中煎熬,遭遇农作物减产和水质下降等困境。

乐施会负责人表示,“今年,南亚、非洲和墨西哥都遭遇洪灾,导致2.5亿多人受灾。这不是反常的一年,而是遵循一种模式,即更加频繁、更加反复无常、更加难以预测和更加极端的自然灾害正影响越来越多的人。”

“尤人”而无须“怨天”

气候变暖已经是“毫无争议”的事实,人类活动“很可能”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IPCC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得出的主要结论已经给出了答案。

专家表示,“很可能”意味着至少有90%的可能。相比较而言,完成于1990年的第一份评估报告表明,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类活动,或二者共同影响造成;1996年完成的第二份评估报告中指出,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已被觉察出来;2001年公布的第三份报告认为,更新、更强的证据表明,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增暖归因于人类活动,有66%以上的可能性。

“报告的结论很有说服力。”徐影的话直截了当,“而所谓受人类活动影响,说白了就是人类的活动造成了温室气体排放的大量增加。”

以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二氧化碳为例,从地球上无数烟囱、汽车排气管排出的二氧化碳,约有50%留在大气里,其余大部分被海水吸收,小部分被植物吸收。有实测资料表明,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25%,远远超过科学家可能勘测出来的过去16万年的全部历史记录,而且目前尚无减缓的迹象。仅仅从1958年到1970年这短短的十多年时间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年平均浓度就从310ppm上升到320ppm。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室科学家麦克·洛克伍德与瑞士全球辐射研究中心的克劳斯·弗洛里斯共同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分析了1985年起20多年来太阳活动及其释放出的能量、宇宙辐射强度等可能影响地球温度的因素,并与同一段期间地球平均气温变化作比较。结果发现,近20年来,在地球气温不断上升的同时,太阳释放的能量是呈现衰减的,这就是说,“在全球变暖的问题上,实际上过去20多年里太阳活动在起着相反的作用。”

“减排”背后的利益博弈

既然“人祸”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自然解铃还需系铃人。因此,人类近年来开始检讨与反省,并共同讨论如何应对。2007年,气候之风吹遍了许多重大国际会议。八国峰会上,各方在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所达成的协议,被认为是此次峰会最引人注目的成果;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非正式会议上,全球气候变化首次成为讨论的焦点;而在第三届东亚峰会上,气候变化也是核心议题之一。

作为前期国际气候谈判标志性成果的《京都议定书》将于2012年到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围绕着如何规划“后京都”时代的温室气体减排机制,以及如何确定各国的“减排”义务等敏感问题,开始进行艰难的利益博弈。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前夕,一向对“减排”十分冷淡的美国总统布什,出人意料地提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长期战略”,表示将邀请全球十几个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国,从今年秋天开始举行一系列会议,并争取在2008年年底前共同设立温室气体减排的长期目标。而一向被视为“减排先锋”的欧洲,更是借八国峰会之机“逼迫”美国妥协,同意“认真考虑”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降低50%的建议。

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指导性文件的IPCC第四份气候变化报告指出,各国政府可采取“多种政策措施延缓全球变暖趋势”,其中列举的许多措施如征收更高的温室气体排放税、制定更高的排放标准和更严格排放限制等,也都是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关。

“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温室气体增加,的确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而且目前的情况确实也比较严重,因此‘减排’肯定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之所以如此关心温室气体排放,甚至想把‘减排’作为各国的一项义务,决不仅仅是因为气候问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刘军红副研究员告诉《瞭望》新闻周刊,“一方面,发达国家是想主导新一轮的产业竞争;另一方面,一些国家想借此改变现有国际秩序的某些规则,并且在新一轮规则的制订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

“‘减排’或者是依靠技术进步,或者是依靠改变现在的生产方式或生产规模。如果是依靠技术,则涉及相关产业发展的问题。目前,许多高新技术节能减排的效果虽好,但实际应用的范围很有限。如果国际上将‘减排’通过某种安排确定下来,则必然会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技术实力存在巨大差异,大部分技术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因此无疑有利于发达国家主导新一轮的产业竞争,并为它们的相关产业提供稳定的市场。”

“如果是依靠后者,则必然导致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发展受到抑制。纵观当今世界各国产业结构的特点,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恰恰是主要依靠‘双高’产业,一旦承担‘减排’的强制性义务,则必然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对而言,西方发达国家对此类产业的依赖度较低,因此‘减排’不会对其经济产生太大影响。”

“90后”不敢看自己的《体检报告》

上了热搜

5亿人讨论

人类也对地球的《体检报告》

视而不见

有人管吗?

近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了一份关于地球的《体检报告》——《与自然和平相处: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污染危机的科学蓝图》(下简称为“报告”)。

这个报告建议:

人类应彻底改变对地球“身体 健康 ”的看法。

这份长达168页的报告针对当前和预计未来由人类活动引发的地球环境变化,提供了“诊断分析”。

报告指出, 在人类追求财富和安全的过程中,必须立即学会珍惜地质、土壤、空气和水等基本的“自然资本”。

许多人就新出炉的报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报告的作者之一——挪威环境署的伊瓦尔·巴斯特说:“我们占用了3/4的土地和2/3的海洋——我们完全主宰了地球。”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发布报告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在对自然发动一场愚蠢的、自杀性的战争…… 其结果是产生了三种相互关联的环境危机:气候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污染 ,而这些危机则威胁到我们本身的生存能力。”

发布该报告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厄·安诺生表示:“我们正在破坏地球,将我们自己的 健康 和繁荣置于危险之中。”

正如相关人士所指出的,世界远未实现其保护地球的目标,尽管全世界都在承诺要尽力保护自然环境,但物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生态系统也在逐步恶化。

譬如,报告显示,以目前的速度,全球平均气温将在2040年左右甚至更早升高1.5 C。

尽管臭氧层正在慢慢恢复, 但人类已偏离了《巴黎协定》所设想的改善全球变暖的轨道。

事实上,除了近几年频繁出现的极端气候,人类也已付出了其它惨痛的代价。 目前全球四分之一的疾病与环境相关 ——包括野生动物疫源疾病或因暴露在人类丢弃的有毒废物环境而产生的疾病,且污染每年导致约900万人过早死亡。

但这一切真的是完全不可逆的吗? 报告也指出,现在是时候对此做出改变了。全世界都在试图从一场颠覆一切的流行疾病中复苏,各国政府在考虑采取重大政策重启经济的同时, 也可以抓住这一独特的 历史 时刻,优先考虑保护地球。

“新冠疫情危机为人们重新思考如何加速向可持续未来转型提供了动力。”

“医治”地球的棘手现状并不意味着降低生活水平或停下脱离贫困的脚步,比如报告就指出,人们可以考虑通过一些政策来达成改变,比如英国财政部(UK Treasury)本月委托进行的一项研究就建议用 反映自然真实价值的指标取代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经济指标

报告显示,“经济和金融体系并没有考虑到人类从自然中获得的基本利益,也没有为人类明智地管理自然环境和维护其价值提供激励。

像国内生产总值这样的传统指标夸大了进步 ,因为此类指标未能充分反映环境水平退化背后的成本或以地质、土壤、空气和水等为代表的‘自然资本’的减少……如果将自然环境的价值排除在外,会使投资与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扩大可再生能源和更可持续地利用资源的经济解决方案背道而驰。”

古特雷斯也举例说明此时经济思维的转变有多么重要,他指出,“当看到过度捕捞时的GDP增长,我们认为这是在积累财富,但其实我们是在破坏自然……我们砍伐森林、破坏自然时亦然。”

所以,如果人类开始 把环境的价值以及环境退化对我们的 健康 和安全造成的代价 都纳入开展经济活动的考量范围中,那么人们的决定可能会有所不同。

联合国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科学评估的负责人、该报告的另一位主要作者罗伯特?沃森教授认为,这意味着要挑战在化石燃料领域获得既得利益的企业和国家——政府必须有勇气采取行动;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停止为化石燃料、砍伐森林的企业和大规模单一农作物栽培的农业提供资金来发挥巨大作用;积极进取的企业会意识到如果能够持续发展,那么他们就可以成为行业的先行者进而获得利润。

再譬如,2019年粮食和土地利用联盟发布的《更好的增长:粮食和土地利用的十大关键转型》报告显示,每年给农民的7000亿美元补贴中,只有1%用于改善环境,而其余的大部分钱则加速了家畜的温室气体排放、森林破坏和过度使用化肥造成的污染等。

因此, 向化石燃料和“破坏性”农业提供的数万亿美元补贴须向绿色能源和粮食生产转移 。除了系统性的改变,富裕国家的人们也可以采取行动, 减少肉类消费,避免浪费能源和水

同时, 对碳排放征税也需要提上日程。

改善地球的生态环境并不只是某一国家或机构的责任,而是需要所有地球人携手努力的。

今年计划举行的几场全球会议也有望作为改变现状的契机——联合国环境大会将于下周在线召开,随后《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和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也将举行。

不过在沃森看来,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人们远未达到2010年制定的生物多样性目标, 今年的峰会不应只聚焦在目标上,行动才应是真正讨论的关键。

去年,中国宣布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今年2月1日,中国生态环境部颁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正式施行。

在美国当地时间19日,美国正式重新加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表示,“现在,与我们曾于2016年加入该协议一样,我们今天重新加入该协议同样重要,我们在未来几周、几个月和几年内所做的工作更为重要。”

尽管改变生态现状仍是任重而道远,但重要的是各国人民行动起来,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正如古特雷斯所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确实没有先例, 但如果2020年是一场灾难,那就让2021年成为人类开始与自然和平共处,以确保公平和可持续未来的一年。

本文编译自CNN报道A new UN report urges a radical shift in the way we think about nature与卫报报道Human destruction of nature is 'senseless and suicidal', warns UN chi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