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提高新时期决策气象服务质量

2.冬季最宜居避寒城市,不是三亚海口,也不是西双版纳北海,你知道是哪里吗?

3.“中国天然氧吧”名单公布,都有哪些城市入选?

4.中国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为什么要从黄山出发?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董丹蒙_中国气象服务协会

由深圳市防雷协会、上海市防雷协会、中国气象服务协会防雷减灾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的2017第二届中国防雷行业发展与创新高峰论坛将于10月24日在深圳召开,论坛得到了各省市防雷相关机构的积极响应。“中国雷电防护高峰论坛”、“首届中国防雷行业发展与创新高峰论坛”分别于去年6月、10月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和上海隆重召开,共有近700人次各行业代表出席大会。两届防雷行业高峰论坛是务实和具有前瞻性的行业高峰论坛,是我国防雷体制改革关键时期的重大行业盛会。当前,中国防雷体制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绝大多数已经落地,原有的市场规则在悄然演变,企业的“转型升级”初见端倪。一方面,一些强制性政策下形成的商业泡沫被瓦解,另一方面,日新月异的科技和社会需求也在不断催生新的市场机会。这期间,有人不忘初心,在坚守中前行;有人不舍本行,又另辟蹊径;也有人坦然放弃,另谋他就。在这个希望和焦虑交织的时期,行业组织应如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论坛主办方认为,新的政策、新的市场环境下,有必要对防雷行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定位和现状做一番梳理,为企业的抉择提供参考。

如何提高新时期决策气象服务质量

敖振浪

敖振浪,男,二级正高工,现任广东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主任,院特殊津贴专家。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探测设备研发、气象观测方法研究、信息处理技术、设备防雷技术、重大工程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广东省气象局学科带头人。2016年,获中国气象“十大风云人物奖”,主持的《广东省新一代天气雷达组网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中文名:敖振浪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

职业:教育科学研究人员

毕业院校: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主要成就:主持开发新型自动气象站,在广东省内布点应用

主要成就:致力于新一代天气雷达组网应用研究,使广东雷达组网水平名列前茅

研发自动气象站设备大大推进了地面观测自动化

致力于气象探空技术研究,全面提高探空质量

代表作品:综合气象观测技术保障培训系列教材

人物经历

敖振浪,男,现任广东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主任,二级正高工,院特殊津贴专家。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气象专用计量器具计量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气象海洋水文仪器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常务理事、科技部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中国气象局气象工程咨询专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广东省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专家、广东省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专家、广东省气象局学科带头人、广东省网络空间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2016年获中国气象“十大风云人物奖”。

主要贡献

从事气象观测方法研究、探测设备研发、信息处理技术、设备防雷技术、重大工程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主持开发DZZ1-2型自动气象站,取得中国气象局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使用许可证并在业务中广泛应用。致力于新一代天气雷达组网应用研究,在雷达组网同步技术、一致性标校、雷达防雷技术、雷达产品生成及应用等取得突破和成效,使广东省雷达组网应用水平名列全国前茅;致力于地面气象观测技术方法研究和仪器开发,研发的自动气象站设备大大推进了地面观测自动化,为地面观测业务无人值守发挥了重大作用;致力于气象探空技术研究,发现业内普遍存在的探空气球在雨天和潮湿天气条件下的施放高度严重偏低的原因并经试验找到了相应解决方法,全面提高探空质量。对广东全省探测设备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开发提供技术支持,主持参加课题共20多项,其中主持国家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5项,国家关键技术项目1项,中国气象局新技术推广项目1项,广东省科技2项。

此外,主持的《广东省新一代天气雷达组网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还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成果奖1项;中国气象局科技进步四等奖1项、科技成果奖1项;获得国家专利11项;出版专著(主编)6部,副主编1部,内部业务培训教材1部;发表论文56篇,其中EI和核心期刊37篇。同时担任《高原气象》、《热带气象学报》、《气象科技》、《气象水文海洋仪器》、《广东气象》审稿人。

学术专著

1、主编,CINRAD/SA雷达实用维修手册,2008,中国计量出版社。

2、主编,综合气象观测技术保障培训系列教材-新一代天气雷达,2017,气象出版社。

3、主编,综合气象观测技术保障培训系列教材-自动气象站,2016,气象出版社。

4、主编,综合气象观测技术保障培训系列教材-L波段探空雷达系统,2016,气象出版社。

5、主编,综合气象观测技术保障培训系列教材-土壤水分自动观测,2017,气象出版社。

6、主编,综合气象观测技术保障培训系列教材-台风过程天气雷达应急保障手册,2017,气象出版社。

7、副主编,自动气象站技术与应用,2013,中国质检出版社。

荣誉

1、2016年获中国气象“十大风云人物奖”。

2、《广东省新一代天气雷达组网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获201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3、《广东省地面气象资料实时集系统应用软件开发》获广东省人民2009年度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

4、《自动气象站风速传感器自动化检定系统》获2009年度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成果奖。

5、《大气探测设备全网实时监控与保障平台的系统软件开发》获广东省人民2008年度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

6、《地面气象综合探测自动化系统的研制》获广东省人民2005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

7、《高速无线/有线数据通信系统》获1995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冬季最宜居避寒城市,不是三亚海口,也不是西双版纳北海,你知道是哪里吗?

主要抓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着力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

气象灾害防御形势严峻,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要切实履行基本职责,不断加强能力建设,着力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水平和效益。

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努力做到重大气象灾害与衍生次生灾害预报准确,预警及时,信息传播快速,确保预报预警信息发布不出现失误。进一步完善“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强化与各级防灾减灾及应急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深化防灾减灾整合与协调配合。切实发挥国家突发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设效用。

加强基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落实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着力推动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融入式发展。推进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逐步纳入地方基层组织体系和公共财政预算,纳入地方“三定”方案和绩效考核体系。推进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发布手段融入地方社会治理体系和基层网格化管理体系,融入各部门减灾示范社区、智慧社区创建,融入各类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发布手段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和安全运维。推动将气象信息员纳入地方公共服务组织管理体系,加强管理与效能考核。

依法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强化依法履职意识和责任,扎实推进气象防灾减灾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依法规范、部门、社会和公民在防灾减灾中的责任和义务。推动建立主导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的社会应急响应机制。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单位极端天气公共安全的依法监督职责。引导和鼓励社会志愿者参与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进一步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工作。

提高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水平。强化风险防范意识,逐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加强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建设灾情信息管理系统,初步实现灾害信息实时、快捷、综合集。开展台风、暴雨、干旱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灾害风险区划试点,发展定量化的灾害风险评估业务,着力提高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设施农业、交通气象的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的针对性、有效性。发挥保险机构、红十字会等组织在气象灾害风险转移中的作用,建立重大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跨部门联合调查制度。发展防灾减灾与公共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业务,逐步建立国家、省两级气象服务白皮书制度。

(二)全力做好各项气象服务

气象服务是立业之本。要始终把做好气象服务放在首位,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全力做好各项气象服务。

努力提升气象服务“三农”的水平。创新气象为农服务机制,融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联合会商和产品制作发布机制,加强国家级与省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技术指导和支撑反馈,强化关键农时、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实时监测和定量影响评估服务。服务国家农业对外合作,继续做好国内主要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产量预报,并逐渐向国外重点农产品和重点农业产区拓展。推进中央财政“三农”服务专项建设与现代农业示范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等的融合,深化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发展试点,推动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可持续发展。

全力提高公众气象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方式,发展更加适应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专业化公众气象服务。继续加强气象服务品牌建设,强化按需服务、移动式交互、智能定位信息发布,推进新媒体技术在公众气象服务业务中的应用。继续推进气象服务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事业单位、进工地,进一步扩大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的覆盖面。

做好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活动气象服务。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大气污染防治等重大任务,优化需求导向的服务机制,强化专项气象服务业务。做好大型运动会和2022年冬奥会申办等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工作。

加强各项专业气象服务。完成全国交通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深入推进交通气象沿线精细化预报和高影响天气短临预报试点。继续推进与住建部城市内涝防治合作。加强流域气象中心业务能力建设,发挥服务防汛抗旱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等职责。与国土部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示范区建设。继续做好海洋、森林草原防火、旅游、电力等专业领域气象服务。加强安全生产气象保障服务。

(三)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支撑工作

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攸关当前和长远利益的大事。要切实发挥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科技支撑作用,有力保障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

强化气候变化适应工作。加快建设中国气候服务系统,强化传统天气气候服务与气候变化应对需求的融合。推进省级气候变化适应工作。做好能源设施、城乡建设、交通基础等关键领域的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建立极端气候预警指数和等级标准,继续开展气候变化对特色产业和行业的影响评估。

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决策支撑。做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的支撑工作,围绕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气候变化立法、我国二氧化碳峰值排放路径和气候变化适应等开展决策咨询。积极参加IPCC未来规划,科学支撑气候变化公约谈判,参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深入开展气候变化规律研究。强化气候变化基础数据建设,稳步推进全球气候系统模式和区域气候模式研发,继续开展气候变化检测归因研究,启动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式研发。做好气候变化最新科学进展和热点问题的分析解读工作。

更加重视气候安全工作。根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确定中长期气候安全目标,减轻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水、生态、能源、城镇化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气象服务。加强国家级、区域和省级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业务能力和运行机制建设。推进与环保部门联合开展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和空气质量预报。发展污染源减排措施效果评估业务。继续做好生态脆弱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加快推进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工程立项建设。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业务能力建设三年行动。促进气候合理开发利用,开展全国贫困县光伏发电评估与服务,组织开展风能经济开发潜力评估研究。加强城市规划、重大工程等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

(四)全面深入推进气象现代化

气象现代化是兴业之路。要大力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气象工作法治化,并将气象业务现代化作为核心重点任务来推动,落实目标任务和主体责任,全面深入推进气象现代化。积极发展现代气象服务业务。认真贯彻第六次全国气象服务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现代气象服务体系的目标和要求,制定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指导意见,集约化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核心业务能力。强化决策气象服务业务能力建设。研发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发展基于影响预报的专业气象服务业务。面向个性化服务需求,研发快速循环预报服务产品加工和产品检验监控系统。优化完善全国公共气象服务共享产品库。依托数据分析技术和新媒体,发展智能化公众气象服务业务。

深入推进现代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制订现代天气、气候业务发展指导意见,着力提升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推进数值预报发展与应用,实现GRAPES全球模式业务运行,区域数值预报重点做好资料同化和产品应用工作。着力提高灾害性天气、局地性天气的分析能力和预报技术。开展全国10公里分辨率的精细化格点全要素预报业务试验。加强海洋气象、空间天气预报业务能力建设。实现第二代季节预测模式业务运行,进一步提高动力与统计相结合的客观预测技术水平。加快推进MICAPS4.0、SWAN2.0和CIPAS2.0系统建设,继续推进县级综合预报预警业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召开第七次全国气象预报预测工作会议。

大力推进现代气象观测业务。强化综合观测业务的自动化、集约化、标准化,着力提高观测质量和效益。开展国家天气观测网台站遴选,加强国家基准站网建设,实现国家级台站和其他台站的分级管理。完成县级综合观测业务平台的试点工作并推广。统一各类自动气象站技术标准和数据格式,开展自动气候站设备选型,提高观测数据可同化水平。组织开展风廓线等观测资料的应用试验和观测预报互动科学试验,提高现代观测资料的应用水平。规范温室气体等大气成分业务,提高业务稳定运行能力。完成风云二号G星在轨测试并投入业务运行,统筹在轨气象卫星管理,优化地面应用系统设计,进一步提升气象卫星和雷达观测业务应用水平。加强国家级和省级计量检定能力建设,启动国家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分中心(新疆)建设。严格执行气象专用技术装备许可制度。

着力加强气象资料业务和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制订气象资料业务发展指导意见。加强气象资料基础工作。加快推进气象数据格式标准化工作。以推进全球气象再分析资料工作为抓手,优化气象数据集、收集、质控、存储和应用业务流程。重点推进卫星、雷达等资料质量评估业务应用和同化工作。规范各类气象资料质量和时效的考核评估。提高全国气象广域网传输能力。加快推进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系统(CIMISS)业务化,推进国家、省两级集约化数据环境建设。国家级气象业务内网和中国气象数据网上线运行。启动实施国家级高性能计算机二期建设和气象业务异地应急备份中心(上海)建设。

进一步强化责任考核。出台《全国气象现代化发展纲要》,完善气象现代化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切实推进各项保障政策落地。国家级业务单位要积极主动履责,加强与相关单位互动对接,完成气象现代化实施方案年度任务。省级气象部门要强化责任担当,着力推进省级气象业务现代化,有序推进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发展。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将气象现代化工作纳入各级绩效考核中。

加强试点经验总结与推广。组织开展江苏、上海、北京、广东、重庆以及浙江杭州和宁波等第一批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试点总结评估,推广试点经验。加大对河南作为中部地区于2018年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试点省份的工作推进力度。针对东中西部各自不同发展特点,把握好东部率先,中、西部赶超的节奏。

(五)着力深化气象改革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源泉。要凝聚共识,密切跟踪国家改革进展,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倒逼,以气象服务体制改革为重点、以防雷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气象科技体制改革为抓手,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认真落实气象服务体制改革部署。要按照《气象服务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部署,以国家级和部分省级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为试点,创新发展气象服务业务体制、服务供给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专业气象服务实体规模化发展机制,更好地发挥气象事业单位在公共服务中的主体作用。推进中央和地方气象防灾减灾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健全购买气象服务制度。以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及大城市社区气象防灾减灾为试点,培育基层气象服务多元化提供主体。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纳入地方公共服务和保障体系试点。成立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中国人工影响天气协会。以上海自贸区气象服务管理和气象协会组织为抓手,制定出台气象服务管理办法、标准和规范,建立部门与社会组织对气象服务的市场管理机制。

加快推进防雷体制改革。依法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职能,发挥防雷减灾在保障公共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作用。以激发市场发展活力,提升服务能力和创新方式为重点,试点带动,加快推进防雷体制改革,依法有序开放防雷检测市场,强化法规标准建设和市场监管。统一准入标准,制定出台全国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清理与改革要求不相适应的规范性文件,完善防雷相关法规标准及业务规范,加强防雷服务市场监管。重庆、广东、浙江等试点单位要重点推进防雷工作政事企分开,发挥防雷服务行业协会作用,建立现代防雷企业制度,培育骨干企业。

稳步推进气象业务科技体制改革。按照信息化、集约化、标准化的发展要求,改革气象业务体制,优化气象业务布局、业务系统和业务流程,提升气象业务的效率和水平。通过试点建立省市县集约化的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制定气象业务系统平台集约化发展指导意见。落实精细化气象预报服务产品制作向国家级和省级业务集约的气象服务业务技术体制。规范全国数值预报业务布局,制定数值预报业务发展改革指导意见。强化预报预测质量检验考核工作。建立预报员团队定量考核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改革科研组织管理方式,进一步集中聚焦核心技术突破。深化气科院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以技术突破与业务贡献为导向的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强化中试基地与业务用户参与成果评估,发挥学会等第三方机构在项目管理、科技奖励和成果评价中的作用。完善合作共赢机制,引导利用国内外优势参与重大核心任务协同攻关。

密切跟踪落实国家各项改革。及时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科技体制、人事制度、财税制度及其他改革政策。配合中编办制定地方气象管理权力清单指导意见。继续推进气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分类指导、上下协调、有序承接,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审批程序和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做到放管结合、监管到位。深化部门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管好用好财政资金。完善双重体制和相应财务渠道,积极争取地方财政解决气象部门职工的地方性津补贴。

认真组织并推进改革试点工作。总结省级气象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推进省及省以下气象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切实抓好各试点单位经验总结,查找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创造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改革成果。

(六)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始终是推动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大力实施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着力推进气象信息化建设,有力保障和支撑气象现代化。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核心攻关任务。发挥中央财政科技资金效益,落实四项研究重点任务。做强部门科研院所,优化学科布局,构建科研业务紧密结合的学科体系和协同攻关机制。加强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围绕区域重大业务核心技术进行攻关。优化气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强化野外科学试验基地的开放共享。建立气象科技成果认定和分类评价制度。推动成果转化应用和向技术标准的深度延伸。完善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的激励制度。深入推进科技研发任务法人责任制落实。

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强化人才工作“一把手”责任制。围绕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组建核心技术领域创新团队。完善人才和团队的评价激励等政策措施。深入实施“双百”、强基工程和青年英才培养。加强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培训。开展人才政策执行情况评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联合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加强气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强西部欠发达地区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推进气象信息化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完成气象信息化总体规划编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气象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统筹气象业务、服务、科研、教育培训和行政管理等的信息和数据,逐步构建高效利用、数据充分共享、流程高度集约的气象信息化新格局。加强气象信息化工作统一领导,开展国家和省级气象业务信息化建设试点,推进气象信息化总体规划实施,推进“气象云”工程建设。建立气象信息化社会运行保障机制。

提升开放合作质量效益。制定新常态下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合作及方案,深化省部、部际合作。围绕国家“一带一路”等总体外交大局和气象事业发展全局,做好第十七次世界气象大会参会等重要国际气象合作机制建设工作。多渠道、多方式加强多双边气象合作,提升国际引智和培训工作水平。加强气象援外工作。继续做好港澳台及周边区域气象交流合作工作。进一步规范外事管理,加强国际合作队伍建设。

切实抓好规划实施和编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做好气象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结评估,积极参与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重大专项规划起草,组织编制“十三五”规划,提出未来五年气象事业发展重大工程和建设任务。加快《海洋气象发展专项规划(2014-2020年)》、气象卫星应用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强化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等项目的统筹建设与管理。开展气象监测与灾害预警工程、国家突发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一期工程竣工验收。组织召开全国气象部门西藏工作会议。完善对口支援西藏和四省藏区、新疆及艰苦台站工作方案。扎实推进新疆兵地气象融合发展。重视和支持基层气象台站能力建设。

(七)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

气象工作法治化是新时期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要坚持依法发展、依法行政、依法履职,全面提高气象工作法治化水平。

推进气象立法和标准化管理。积极参与全国人大常委会涉气象法律草案和院涉气象行政法规起草。继续推进气象灾害防御法和气候开发利用和保护条例的立法进程及《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修订。突出各地气象事业发展特色,加快推进地方气象立法步伐。切实提高气象标准质量,不断强化标准执行。加快霾等重点标准的制修订,建立以标准为依据的业务管理工作机制,清理修订完善现有业务规范,制定标委会绩效评价指标,开展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提升依法履行气象社会治理能力。全面梳理气象行政管理职能,制定气象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完善并实施气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管理办法和指导标准,做好气象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及时制止和查处违反气象法律法规的行为。继续开展防雷综合治理督导检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提高依法管理气象事务水平。完善学法、用法制度,增强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动改革发展的能力。完善重大决策法定程序,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积极推进国家和省级气象部门法律顾问制度。突出抓好局党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事业发展重点目标、深化改革各项任务等的落实。改进目标管理,完善综合考评体系。重点解决不落实、难落实问题。强化职能调整和下放的衔接和后续工作。

(八)全面加强部门党建和文化建设

加强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和深化改革的重要保证。要强化责任,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廉政和制度建设,营造奋发有为团结和谐氛围。

把从严治党要求贯彻各项工作始终。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明党的各项纪律。自觉把维护党中央权威、遵守党的政治规矩落实到全部工作中去。持续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有关制度。进一步精简公文数量,提高公文质量。强化会议管理监督,提高会议质量效率。厉行勤俭节约,严肃查处违反“约法三章”问题。持续反对“四风”,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专项检查,巩固拓展活动成果,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继续抓好机关作风建设月活动。

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是政治责任、直接责任。各级党组(党委)要统筹谋划,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全过程。要紧紧抓住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级级落实责任,强化党组(党委)责任担当,细化主体责任,建立责任台账,对主体责任不落实或落实不力的要严肃问责,要分级开展基层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轮训工作

“中国天然氧吧”名单公布,都有哪些城市入选?

说起冬季最宜居的避寒城市,是不是第一反应会想到三亚、海口、云南、西双版纳、广西、福建.........

但其实这些城市并不是被官方认可的避寒宜居地。(被官方认可即中国气象局认可)

在三个月前,这座小城凭借优质气候条件与康养优势,被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授予“中国避寒宜居地”称号,成为全国首个“中国避寒目的地”。

自然生态丰富多样

这里森林覆盖率达到53.%,是国家森林城市,也是拥有森林小镇数量最多的县区市。

冯文锋

空气质量良好

这里空气质量非常好,夏日满满负氧离子,冬季空气质量更是高于其他季节,优良日数高达85天;

黎健锋

良好的地热温泉

这里是首个“中国温泉之乡”、首个地热国家地质公园,境内四个天然地热泉点,有的温度高达70—80摄氏度。

吴雅静

常年气温在25℃左右

常年无冬日为83天,占冬季总日数达98%,且常年平均气温在25℃左右,冬季在20℃左右,非常适合避寒。

梁俊杰

这里的地理位置对广东人来说非常友好,珠三角出发3小时内必达,这里还曾凭借一池天然清泉和一碗蔡澜推荐的濑粉上榜央视。

这里不仅是粤中粤西的交汇地,而且是著名的侨乡。这里还有樱花花海每年5000多棵樱花的开放,吸引周边的人来这里游玩。

这里有著名的网红铁路,有21公里的浪漫海岸线纳入眼中,可以目睹了中国侨都沿途的浪漫美妙。

徐俊铭

这里是恩平

恩平,古称“恩州”,濒临南海,毗邻港澳,是粤港澳大湾区西部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珠三角生态环境极佳的地方,是一座被青山绿水环绕的城市。

恩平很小,但它是南粤千年古邑,广东省建县时间最长的20个县之一,是“中国航天之父”冯如故里也是中国著名的侨乡。

恩平是一座康养山水之城

温泉蕴厚

恩平市也是中国温泉之乡之一,这里境内有丰富的温泉,温泉以水温高、自涌水量大、水质优、地质特点明显、经地质探查,较大的温泉有4处。

这里的温泉,每天近万吨的出水量,水温常年保持在60-80℃,富含钙、镁等数十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听着都觉得皮肤已自动变好。

锦江温泉

这里也随处可寻各种主题、各种风格、乐园的泡池。很多小红书的体验者都来到这里打卡,还有不少附近的人周末驱车来泡个温泉,度个。

河排森林公园

河排森林公园位于恩平市西部,是省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动植物和山水丰富。

陈能斌

河排森林公园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极佳,是天然的大氧吧。公园内可观赏到瀑布、奇石、古树,也可泛舟湖上,绿意盎然。

园内有锦江、凤子山两大水库,其中锦江水库库区四面青山翠绿,山水相映,迷蒙的白云烟雨缭绕山水之间,令人仿佛进入蓬莱仙境。

李渊深

红树镇海

镇海湾8000多亩的红树林由于得到良好的保护和发展,在恩平市横陂镇21公里的海岸线上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像母亲一样保卫着、孕育着这片海岸的生态。

何焕华

这里是恩平的景色之一,镇海湾红树林种植有秋茄、木榄、桐花、海漆等,长势旺盛,蜿蜒连篇,形成一道美丽的景观。

陈栋

七星古林

七星坑原始次森林位于恩平市西部,是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8060.3公顷,动植物丰富,有植物种类1000多种、动物种类160多种。

冯慧茜

七星坑原始次生林山高水秀林密,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目前珠三角地区唯一一片保护完好的原始林。

山峦绵延起伏,林海苍苍莽莽,溪谷流水潺潺,沿着山涧前行,一种宁静致远的自然景致,让人感觉备受轻松。

陈能斌

恩平是一座侨乡之城

恩平碉楼

说到广东的碉楼,你可能听过《让飞》**里面的开平碉楼,也许还知道台山有碉楼,却不知道恩平也有碉楼。

恩平原有碉楼780多座,保存完好的有460多座,其中包括孕育出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以后第一位联合国副秘书长唐明照的唐氏碉楼。

恩平各种碉楼建筑结构和造型设计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建筑材料有的以黄泥、河沙、石灰、混合黄糖、糯米饭构成,非常坚固,这些碉楼至今仍固若金汤。

石头村

云礼石头村位于恩平市那吉镇,这里的房屋、祠堂、农舍、塘基、水渠等都是就地取材,用石头堆砌而成。在是很罕见的一个石头村庄。

石头村历史悠久,布局别致,石径通幽,古榕参天。这里流传着许多古老而神奇的故事,走进石头村,可领略到最古朴的民俗民风。

如今的石头村已经是人去留空,只剩断壁残垣,变成了原生态的旅游地。

歇马村

歇马村位于恩平市圣堂镇,建于元朝至正年间,明、清时期培养出670多位功名人士,其中举人285人,朝廷官员430多人,是远近闻名的“举人村”。

完好保存有功名碑林、皇帝敕命、旗杆夹、祠堂、祖训碑石等,这里有”男巷女巷“和以”马“为主题丰富民间传说,可以体验一场独具特色的乡村之行。

恩平是一座美食之城

央视《走遍中国》栏目曾到恩平实地拍摄,《探索·发现》栏目也曾在恩平开机拍摄《食不厌精》系列恩平纪录片。

来恩平一定要吃一碗恩平濑粉,蔡澜曾在尝过恩平濑粉后表示:做个恩平人吃濑粉也太幸福了。

在恩平,很多人的习惯是无论是早餐还是宵夜,都选择一碗美味的濑粉。用开水烫过,兑进上汤,就是一碗独具一格的濑粉。

中国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为什么要从黄山出发?

我国许多地区和城市都是特别适合居住的地区,我国气象服务协会就设立了中国天然氧吧这样一个评选协会,目的就是为了经过审查和综合评议之后,最终评选出符合条件的地区,之所以叫中国天然氧吧,是因为这些地区符合人均居住气候舒适度不少于三个月,而且每年的负氧离子平均浓度不低于1000/cm3,旅游设施齐全、服务管理规范基本符合基本条件,所以就会对这些符合条件的领域进行筛选,并颁发奖牌和证书同时向社会发布。此次入选的地区有249个地区,覆盖27个省市区域。这样一项评选可以说是带动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尤其是许多人在看到评选的结果之后,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这些地区,根据有关数据显示,这样的一个评选对这些地区的有力地促进了各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且经过不断地发展,中国天然氧吧的品牌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慢慢地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当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我国的各个地区都存在一些优良条件的地区。在如此之多的入选地区当中云南、浙江、黑龙江、陕西、湖南、江西这些地区入选的地区相对而言比较多,而且与往年相比,每年都会出现更多的天然氧吧地区,这也说明我国的社会和环境正在变得越来越好,有越来越多的地区符合了中国氧吧的要求。对于中国天然氧吧的筛选,其实条件还是比较严格,符合基本条件的地区可以自动选择申报,然后由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根据评价标准,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生态保护,以及旅游设施等等配套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最终通过评审的地区可以获得这样一个荣誉称号,这样的一个荣誉可以说已经是我国气候的一个代表,是贯穿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一个创新举措。

1月19日,中国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工作启动会在安徽黄山召开,在会上,黄山风景区正式启动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据了解,这也是中国首批试点建设的国家气象公园之一。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秘书长屈雅介绍,“气象公园”是指以气象旅游为主体,包括天气景观、气候环境、人文气象,具有生态保护、观赏游览、科学及文化研究等功能,并且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风景和环境条件的特定空间地域。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是中国知名的山岳型旅游景区,集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于一身,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其中的“云海”和“冬雪”是气象景观。黄山风景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黄林沐表示,黄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其气象景观的丰富多样性。

屈雅认为,气象公园是促进全社会树立生态保护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以国家气象公园为载体,来让更多的人认识气候、了解气候,提高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认知,并付诸行动,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实践中来。

黄山风景区管委会规划土地处处长刘一举介绍,黄山风景区为参与创建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在旅游基础服务设施不断提升的基础上,通过逐步完善旅游气象服务系统、开展全国山岳型景区旅游气象服务示范基地建设、进行气象景观普查等等措施,已经具备了开展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的优势。

刘一举介绍,未来黄山风景区将开展高山气象博物馆功能建设,进行气象旅游普查分类等,不断完善推进国家气象公园建设工作。

中国国家气象公园后续还会有更多的名胜景点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