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气候对光传输的影响_复杂气候
1.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复杂的气候?主要受了哪些因素的影响?说明了什么
2.复杂气候对我国生活的影响
3.气候复杂多样的影响
4.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是什么
5.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有那些主要原因?
这主要是有下列几个原因
首先是位置的影响。从我国所处的纬度来说,最南端的曾母暗沙位于北纬4度附近,距离赤道只400多公里。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广东、广西和云南四省区,在此线以南的地方约占全国面积4%。我国的最北端是黑龙江省漠河附近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那边的纬度是北纬53度多。从最南端到最北端,共占纬度约49度多,南北相距约5500多公里,这样南北遥远的距离是世界少有的。所以难怪在冬天北方是冰天雪地的时候,南方的广州依然是鸟语花香。至于从海陆位置来说,我国东部滨海,常受到海洋潮湿空气影响,春秋季节,这里是冷暖空气交锋的场所,降雨较多,夏秋之交,这里台风又多,也增加了雨量;西北的新疆和青海、甘肃等地,已深处内陆,从海洋来的湿热空气已不易深入,在到达此地以前,因在长途跋涉中多次降雨而变干,因此雨水较少,在气候上就要显得干燥了。
其次是地形的影响。一般地说,地势越高,气候越冷。例如西藏自治区和江苏省的纬度大致相同,但气候相差很大。江苏省夏季非常炎热,但西藏自治区的拉萨夏季却很凉爽。此外山脉延伸的方向对气候的影响也很大,特别是东西走向的山脉。因为山脉可以阻挡气流的运行,以致它的两侧冷热干湿状况会有显著的差别。我国的山脉很多是成东西走向的,在它的南北两面,气候的差别十分显著。例如秦岭山脉以南四川盆地,冬季温和湿润,大部分树木都不落叶;但秦岭以北的黄土高原,冬季就非常寒冷干燥,除了松柏等针叶树以外,树木都是落叶的,大地呈现出一片灰黄的景色。
再次就是季风的影响。由于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东临着广阔的太平洋;由于海陆之间受热和散热的快慢不同,在夏季,我国的西北内陆受热快,使空气的密度变小,气压降低;同时东南海上因受热较慢,空气的密度大,气压较高,因此空气就向西北内陆流动,形成东南季风。由于这种风是从湿润的海上吹来的,因此在夏季我国的东部地区普遍高温多雨。相反,到了冬季,由于陆地比热小,在西伯利亚和蒙古形成高气压,因此大量的冷空气就从西北向东南方面吹袭,这就是西北季风。因为这种季风是从寒冷的亚洲大陆吹来的,因此在冬季,除了秦岭以南的地区影响较小外,全国各地普遍寒冷而干燥。
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复杂的气候?主要受了哪些因素的影响?说明了什么
亚洲!
气候最复杂的大洲是亚洲~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复杂多样,在各大洲中是最齐全的
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
1、南北跨的纬度多,热量条件相差大.
2、东西跨的经度多,降水条件差异大.
3、地形复杂,地形类形多样,海拔高差大.
地形也是亚洲最复杂!
亚洲的大陆海岸线绵长而曲折,海岸线长699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一洲.海岸类型复杂.多半岛和岛屿,是半岛面积最大的一洲.阿拉伯半岛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加里曼丹岛为世界第三大岛.亚洲地形总的特点是地表起伏很大,崇山峻岭汇集中部,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洲面积的3/4.全洲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地势最高的一洲.全洲大致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方伸出一系列高大的山脉,最高大的是喜马拉雅山脉.在各高大山脉之间有许多面积广大的高原和盆地.在山地、高原的外侧还分布着广阔的平原.亚洲有许多著名的高峰,世界上海拔8 0 0 0 米以上的高峰,全分布在喀喇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地带,其中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 8 4 4.43米.亚洲有世界陆地上最低的洼地和湖泊--死海(湖面低于地中海海面3 9 2 米),还有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亚洲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洲.东部边缘海的岛群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地区.东部沿海岛屿、中亚和西亚北部地震频繁.亚洲的许多大河发源于中部山地,分别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内流区主 要分布在亚洲中部和西部.亚洲最长的河流是长江,长63千米;其次是黄河,长5464千米;湄公河长4500千米.最长的内流河是锡尔河(2991千米),其次是阿姆河和塔里木河(2179千米).贝加尔湖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湖和世界最深的湖泊.
复杂气候对我国生活的影响
1.我国南北跨纬度广,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
2.地势西高东低,复杂多样(气温),还受夏季季风的影响(降水),
3.并且在青藏高原地势极高,导致我国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
气候复杂多样的影响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
1.我国面积广大,跨经度和纬度广
2.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整体西高东低。
3.背靠最大的大陆,面临最大的大洋,季风气候显著。
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多样化。例如秦淮以北主要种植小麦,甜菜,秦淮以南主要种植水稻,甘蔗。东北一年一熟,海南地区可一年三熟。
2.但我国气候分布不均,大部分位于亚热带和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例如:东南沿海为季风气候,水热充足,西北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中的温带草原和温带沙漠气候,水缺乏。
3.局部地区水热搭配不当。例如:华北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但春旱严重,风沙天气多。南方季风气候,洪涝灾害严重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是什么
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殖生长,使我国的动桔物比较丰富。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我国农、林、牧、渔各业综合发展。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域辽阔,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
中国气候特点和成因
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冬季,我国是世界同纬度上最冷的地方;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又是世界同纬度上除沙漠地区以外最暖热的地方。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偏大。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也都较大。这些都说明我国的季风气温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点。
2.雨热同期: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温,而且比世界同纬度的许多地区气温偏高。夏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使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多,雨热同期。
3.气候复杂多样:我国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我种多样的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有那些主要原因?
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
1、亚洲南北跨纬度多。从北极圈内的北地群岛(北纬81度)到赤道以南的罗地岛(南纬11度)跨了92纬度。大陆东至白令海峡的杰日尼奥夫角(169°39′7″W,66°4′45″N),西至巴巴角(26°3′E,39°27′N),北至莫洛托夫角,跨越经纬度十分广,东西时差达11~13小时。
2、东西跨经度多,从太平洋西岸到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中间还有广阔的沙漠,横跨169°40′W ~ 26°3′E, 降水条件差异大,
3、地形复杂,地形类形多样,海拔高差大,既有广阔的平原,也有大片的丘陵、山地、沙漠、湖泊、河流、草原,造成气候各地都不一样。
扩展资料:
亚洲气候
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东亚东南半部是湿润的温带和亚热带季风区,东南亚和南亚是湿润的热带季风区。中亚、西亚和东亚内陆为干旱地区。以上湿润季风区与内陆干旱区之间,以及北亚的大部分为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亚洲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很低,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地区约占全洲面积的2/3,上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一带,1月平均气温低达-50℃以下,奥伊米亚康极端最低气温曾低达-71℃,是北半球气温最低的地方,被称为北半球的寒极区。
夏季普遍增温,最热月平均气温除北冰洋沿岸在10℃以下外,其余地区均在10~15℃之间。20℃以上的地区约占全洲面积的50%。
百度百科-亚洲
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十分显著。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中部和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气侯;西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式气候;北部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极地气候。青藏高原和高山地区为高寒气候及垂直气候带. (Asian climate)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下垫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了亚洲复杂的气候。 基本特征 亚洲气候具有大陆性气候强烈、季风气候典型,气候带俱全和气候类型复杂等突出特征。 大陆性气候强烈 亚洲是世界大陆性气候最强烈的大洲。主要表现在冬季寒冷、夏季暖热,春温高于秋温,气温年较差大。冬季1月平均气温有2/3地区在0℃以下,大陆东北部的维尔霍扬斯克—奥依米亚康为北半球的寒极,1月均温在-45~-50℃,绝对最低气温-71℃。夏季7月均温多在20℃以上,西南亚干荒漠区均温在35℃以上,绝对最高气温达55℃。年较差很大,寒极地区达60℃以上,绝对年较差高达101℃。此外,广大地域降水量年内季节分配不均也是大陆性强烈的反映。 季风气候典型 亚洲季风气候以范围广、类型多、强度大而著称。季风气候的范围,北起俄罗斯远东南部,经日本群岛、朝鲜半岛及中国东部地区,直至东南亚和南亚。季风气候类型包括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每一类型又可分出大陆性和海洋性两种季风气候。在亚洲季风区,盛行风向随季节而有显著的变化,1月与7月盛行风向的变化超过120°,盛行风向的平均频率超过40%。我国高校和中学地理教科书中,仅在亚洲列出了季风气候这一类型。 气候带俱全、气候型复杂 亚洲大陆拥有赤道带至(北)极地带的世界上所有气候带。同时,亚洲拥有除温带海洋性气候类型外的世界所有主要气候类型。亚洲高山气候的垂直带和气候类型也是最齐全的,在世界各洲中,只有北美洲可与亚洲相比,其他洲均逊色得多。 形成因素 亚洲主要气候特征的形成,是由其地理位置、面积轮廓、大气环流、洋流及地形结构诸因素相互作用、综合影响的结果。 位置、面积和大陆形状 特定的空间位置和庞大地域是亚洲气候特征形成的前提条件。地域所跨经、纬度之广,不仅是气候带全、气候类型复杂的基本条件,而且也导致了气候强烈的大陆性特点和季风气候的形成。巨大面积、完整轮廓,一方面使亚洲具有广大内陆,使大陆性、干燥气候范围扩大,加剧了大陆性程度;另一方面,造成了陆面与广阔洋面的巨大热力差异,进而导致季风气候的形成。亚洲中纬地区西接欧洲,远离大西洋,因此缺乏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气环流 气候特征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大气本身的状况,因为其他因子的影响都是通过大气环流活动而起作用的。亚洲的大气环流位置处在从极地到赤道的所有气压带和相应的大气活动中心及完整的北半球行星风系中。对亚洲气候起主要作用的有4个大气活动中心:即冬季大陆上的西伯利亚高压;夏季大陆上的印度低压;全年存在于北太平洋的阿留申低压(北太平洋副极地低压)和夏威夷高压(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和阿留申低压都非常发育,西伯利亚高压几乎控制了全部亚洲大陆,成为大陆反气旋的中心和秉性干冷的极地大陆气团的源地,在其控制下形成的冬季风势力强盛,由陆地吹向海洋,加之冰洋气团南侵,致使寒潮频繁南下,多寒冷干燥晴朗天气。阿留申低压则成为西来气流的总汇,因其与西伯利亚高压间巨大的气压梯度,使东亚的冬季风势力特别强盛。夏季,大陆高压崩溃,印度低压形成,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团由海洋吹向大陆,热带辐合带和极锋给陆地带来丰沛雨水,天气暖热湿润,多阴雨天气。冬、夏秉性迥异气团的不同影响,导致气温巨大的年较差和季风气候的形成。使亚洲大陆气候具有强烈的大陆性、典型的季风性特点。 地形结构 亚洲中高周低的地形结构一方面加剧了气候类型的复杂程度,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大陆性气候和典型季风气候的形成。亚洲中部的高大山原和纵横分布的庞大山带,使气候类型更趋复杂化,山地高原本身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类型和复杂的垂直气候带。同时,中部青藏、帕米尔高原,由于其巨大高度,使其冬为冷源,夏为热源,加强了冬、夏季风的势力,季风更加活跃强盛。高原对南亚夏季的西南季风也有很大作用,因为由于高原对西风急流的分支作用,位于青藏高原南侧的南支急流,控制着南亚西南季风的进退,只有当南支急流北跳后,西南季风才能迅速地推进到整个印度半岛。所以南亚西南季风有突发性的特点。中部被边缘山地围绕的盆地、高原,都具有典型大陆性气候特点,因此,扩大了大陆性气候的范围,加剧了大陆性气候的强度。 洋流 对亚洲气候影响较大的洋流有二支,一支是黑潮暖流,另一支是季风漂流。势力强大的黑潮暖流一方面使其流经的西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气温升高,另一方面,使途经其上的太平洋气团增温增湿,加强了东亚夏季风的势力,使其影响范围更广、程度更深,从而突出了东亚季风气候的特色。印度洋的季风漂流对南亚和中南半岛的西南季风也有很大影响。夏季,印度洋北岸的季风洋流对南亚等地气候的影响和作用与黑潮暖流所起作用基本相同。 气候类型区 亚洲的气候类型十分复杂,中学地理课本共划分出9个气候类型区,即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式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和高山气候。和地形组合区的划分一样,气候类型区可以包含有不同的气候类型,每一气候类型也可以进一步划分出若干亚型。 亚洲各气候类型区的气候特点与其他各洲的同类型区具有共性特征(见热带雨林气候等),同时,在分布区范围、气候要素具体特点等方面又有特殊性。如亚洲的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群岛等地,与南美洲和非洲同类型区的气候相比,具有海洋性和季风性特色,年均温25~27℃,年较差更小,普遍在1.5℃以下,最大不超过3℃;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甚至出现年降水量只有几百毫米的半干旱区,这在南美洲和非洲的同类型区是没有的。亚洲的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类型区,与北美洲和欧洲的同类型区相比,都表现出强烈的大陆性。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