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众说纷纭,关于服装的起源有哪些学说?

2.气候学的发展动态

3.全球变冷这新闻是真的吗?不是温室效应吗?为什么会变冷

4.地球运动三大学说

5.魏格纳是不是气候变化论的提出者?

气候学说_气候学具体使用什么理论

热带地区生物群落多样性高于温带和极地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进化时间学说:热带群落相对较古老,进化时间较长,群落有足够的时间发展到高多样性程度。而温带和极地群落地质年代比较年轻,故多样性较低。

2. 生态时间学说:物种从多样性高的地区向多样性低的地区扩展需要足够的时间,而且要求路途通畅。温带地区的群落与热带的相比是未充分饱和的。

3. 空间异质性学说:从高纬度的寒带到低纬度的热带,环境复杂性增加,空间异质性增加,提供的生境类型增多,导致动植物群落的复杂性增高,物种多样性也越大。

4. 气候稳定学说:气候越稳定,动植物的种类就越丰富。热带气候最稳定,所以通过自然选择形成了大量狭生态位和特化的种类,故物种多样性高。而在高纬度地区,气候不稳定,自然选择只有利于广适类型的生物,故生物多样性低。

5. 竞争学说:在气候温和而稳定的热带地区,生物之间的竞争则成为进化和生态位分化的主要动力。由于生态位分化,热带动植物要求的生境条件往往很狭隘,食性特化,物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也比较多,能为更多的生物提供生存空间,因此,热带动植物较温带的常有更精细的适应性。

此外,还有水分和热量条件、自然环境复杂性、环境变迁与突发、天敌与外来物种的干扰、以及人类活动的破坏与干扰等因素影响热带地区的生物群落多样性。

众说纷纭,关于服装的起源有哪些学说?

气候学 气候学是大气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任务是研究气候的特征,气候的形成,气候的变化,以及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并进行气候预报和气候应用服务。气候学对于社会的作用和天气学不同,天气服务是短期的战术性的服务,而气候服务是长期的战略。例如:人们在建造房屋、桥梁、大坝、水库、农田规划等百年大计时,显然,仅仅考虑当地几天、几个月的天气状况是不够的,必须考虑当地长期的气候背景条件,以趋利避害,充分利用该地的自然。 根据进行气候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差别,可以分为地理气候学,天气气候学,统计气候学,物理气候学,动力气候学和天文气候学。 地理气候学 从地理角度出发,把气候看成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部分,也是大气和地理环境各部分(包括纬度,海陆分布,地形,冰雪,生物等)相互联系和影响的结果,用分析法和综合法探讨气候的发生、变化及空间分布规律,这就是地理气候学。这是一种最古老和成熟的气候学。但随着气候系统的引入,地理气候学也注入了新的活力。 天气气候学 通过研究大气环流的结构,组成和天气系统的变动规律来研究气候的方法叫天气气候学。例如:从气团和极锋的南北移动可以分析我国季风和雨季的进退;从大气活动中心的移动和消长可以研究气候的四季变化和异常。 统计气候学 由于气候受多种因素影响,很难用有限的自变量和数学方程组准确地表达它的发展演变,但它又确实存在一定规律,为此,人们设想把气候要素看作是一组随机变量,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研究气候,这样一种以气候学为主,应用数理统计理论来分析气候的分布规律,气候异常,气候变化和进行气候预报的科学叫统计气候学。我国著名气候学者么枕生在这方面倾注了他的毕生精力。 物理气候学 从气候系统唯一的外来能源--太阳辐射出发,应用物理原理及数学分析方法,讨论地球大气系统及其下垫面之间的辐射平衡、热量平衡、水分平衡、能量平衡状况,根据能量场的特征和变化,揭示气候分布规律,气候形成与变化的原因,人们把这种研究方法叫物理气候学。 动力气候学 运用动力学和物理学来研究气候形成,气候异常和气候长期变化趋势叫动力气候学。动力气候一词始于30年代,人们试图探索气候形成的动力机制。但由于条件限制,当时实际上只是天气气候学方法。60年代开始国外气候专家转向气候数值模拟的研究,并在模拟气候和解释气候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尤其在气候敏感性试验方面取得的结果引起各国和人民的密切关注,为了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气候学家正在进行全球范围的研究和合作,动力气候学的发展方兴未艾 天文气候学 以天文因素或地球轨道的自然变化来解释地质历史上气候变迁的科学称为天文气候学。它以20─30年代南斯拉夫学者米兰柯维奇提出的《米兰柯维奇理论》和1981 年澳大利亚学者威廉斯提出的《大旋回学说》为基础。他们认为以天为周期的气候变化是由地球自转运动造成;以年为周期的气候变化是由地球公转运动产生;而以2~3 亿年为尺度的气候变迁是由地球的黄道倾斜的自然大波动所致,这就是地质历史上非冰期和大冰期的交替出现;另外以10万年为尺度的气候变迁是由地球轨道3要素(黄道倾斜,偏心率,岁差运动)的自然小波动形成,这也为第四期大冰期中冰期和间冰期反复交替所证实。因此,天文气候学家认为:天文因素或地球轨道的自然变化是气候变迁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在这方面,我国的徐钦琦,任振球等已做了不少工作。 参考: ://.pzhqx/net/qixiangkepu/QXZS/QHX/QHX.HTM

气候学的发展动态

服装的起源说法,称为久体防护学说,是最普遍的说法。但有不少学者指出,此说法的逻辑必然性虽然不容否认,但解释的理由并不十分充分;因为人类的行为模式,定有此心理因素存在,不能从单纯的生理需求来作解释。因此,有不少人提出一些补充的装饰等学说。但这些学说也不尽令人信服,每种论调都有强力的反对意见。现在举出九种不同的说法,并将其反对论调合并说明如下:

一、羞耻说: 所谓羞耻说,即是出现於他人的面前会感到羞耻,为了遮羞而产生衣服的说法。这种说法脱胎於基督教的旧约,在伊甸园申的亚当与夏娃(原始人类),吃了智慧果(进化)之后,对生活感到羞耻。但持反对论者认为,动物都,并无羞耻感,人类如都,也应该无羞耻感。换句话说,羞耻感的产坐;应在衣服产生之后。

二、武装说: 人类驰骋於荒野深山与野兽搏斗,为了保护身体不受外物的伤害而使用衣服,此为武装说。这些原始衣服,是使用自然物如树叶、树皮、兽皮等著於身体某些部位而成。

三、迷信说: 原始信仰,认为生老病死、天灾地变和野兽的侵害,是魔鬼神灵生气时对人类的惩罚。为了避免生命财产受害,在身体的一部位配戴某些东西,如野兽的骨牙,皮肤上割青,或破坏身体的某一部位,作为避邪祷福的符物,认为如此则魔鬼神灵或可息怒而避免疾病、野兽的侵害,及天灾的发生,此即迷信学说。

四、气候说: 所谓气候说,是因气候寒冷而著衣服,或为避免暑气而身上缠布的学说。

五、装饰说: 爱美乃人类之天性,将美丽的羽毛,有光泽的贝壳等装饰於身上,或在身上做纹身,刀痕等最原始的装饰方法,为装饰面产生衣服的学说。

六、雌雄淘汰说: 此说是达尔文的主张,动物有雌雄之分,人类亦有男女之别。动物以其鸣声或身上美丽的羽毛,引诱同伴,而人类装饰美丽来引诱异牲,获得求偶方面的胜利。

七、贞操观念说: 此德德国温德博士的学说。观察未开化民族的西龙岛别打族男女结婚时,双方彼此互赠腰带结身。并发誓不让别人染指,就是用结身意味著契约。具有保持贞操的意义,足以成为衣服起源的原因之一。

八、标帜说: 为达标帜目的,而产生衣服的学说。原始民族或未开化民族中,勇者、强者的象徵,用装饰物配戴身上,或在皮肤上施以色彩、刀痕等象徵各人的身份、地位与力量,或作为其他民族区别的手段',达到标帜的作用。

九、礼礼仪说: 即衣服的起源,来自人类仪式的学说。但持反对者。认德人类婚礼、丧礼等仪式是产生於文化较进步的时候,故此学说不能成立。南太平洋有一个叫做泰极族的民族,其风俗为新郎要向新娘投掷衣服,此意昧著衣服与仪式之间,有其不平凡的关系。

全球变冷这新闻是真的吗?不是温室效应吗?为什么会变冷

1.经验积累阶段

2.学科建立阶段

3.近代以来的发展阶段

人类对气候的认识和研究,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经验积累阶段

主要指16世纪以前。人类最初凭着经验逐渐认识天气和气候。例如,中国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周代的《诗经》,已有很多天气和气候知识的记载。秦汉时代出现的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开始以自然物候的季节变化预报农时,一直沿用至今。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通过物候现象的地区差异说明了各地气候的不同。古希腊时代的亚里士多德曾著《气象学》(约公元前340)一书,对当时的天气和气候知识作了系统的总结。公元2世纪,托勒密将气候从赤道到北极划分为 24个气候带。

学科建立阶段

主要指16~19世纪。气候学成为一门学科是在有了气象仪器观测以后的事。16~17世纪,温度表、气压表等仪器相继发明,并普遍使用。利用这些仪器的观测记录,开始了系统的气候研究。1817年,德国A.von洪堡首次绘制了全球等温线图,成为近代气候学研究的开端。1883年,奥地利J.F.von汉恩编著了《气候学手册》一书,提出较完整的气候学研究的方法体系,并为研究全球气候提供了资料。1884年,俄国А.И.沃耶伊科夫著《全球气候及俄国气候》一书,分析了太阳辐射、水分循环、下垫面等对气候的作用。以后E.布吕克纳等曾根据太阳黑子数变化周期预测未来气候。这一时期主要是分析研究气候要素的地区分布,定性描述区域气候的特征。

近代以来的发展阶段

19世纪后期,世界气象观测网逐渐形成。到20世纪初,气候学研究从描述性为主发展到以理论研究为主,出现了气旋模式、锋面理论,气团学说等,积累了许多天气图资料,开始进行气候形成及变迁的研究,气候学在各方面的应用受到重视。1900~1936年,德国W.P.柯本根据气候同植物的关系,对世界气候进行了分类(见柯本气候分类)。1920~1925年,苏联Е.Е.费奥多罗夫创立综合气候学。1930年,柯本和R.盖格发表《气候学手册》,对气候学作了较全面的评述。

30年代初,T.H.P.伯杰龙和T.海赛尔贝格开创了天气气候学。在30年代和40年代C.W.索恩思韦特、Б.П.阿利索夫等都进行了各自的气候分类(见索恩思韦特气候分类、阿利索夫气候分类)。20世纪中期,随着高空气象观测、无线电技术、气象卫星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以及用人工气候模拟等方法,气候学迅速发展。50年代,N.A.菲利普斯第一次用流体力学方法在电子计算机上模拟了气候的形成。随着对海洋与大气相互关系的研究,一些学者从动力学角度研究地-气系统的辐射收支和能量转换,探讨气候形成原因。1950年,英国C.E.P.布鲁克斯研究了地质时期和各个历史时期的气候。70年代初,世界范围的气候异常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从而广泛地开展了气候变化的研究。12年,中国竺可桢发表《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此后,中国学者又发表了中国五百年旱涝历史资料等。美国学者用数值方法模拟了 1万多年前的古气候状态。并广泛开展了对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研究。随着气象卫星的应用,气候资料的数量激增,用电子计算机快速处理气候资料的业务也随之发展,并提出了监视地球气候变化征兆的气候监测。从70年代起,气候学已扩展到同时涉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的气候系统的研究。

地球运动三大学说

是真的,全球变冷在20世纪70年代初曾成为学术主流,气候的暖期已接近尾声。俄罗斯科学院普尔科夫天文台宇宙研究实验室主任哈比布尔洛·阿布杜萨马托夫在2007年发表论文称地球在1998年到2005年度过了全球变暖的高峰期,全球变暖主要是太阳几乎在整个20世纪持续保持不寻常的高发光度造成的,太阳的发光强度逐渐下降,大约在2041年会降到最低点,正是这一点成为地球显著变冷的原因,但海洋会推迟地球显著变冷的过程,全球变冷的高峰期将出现在2055年到2060年。

?全球变暖是个!”当各国***在哥本哈根大会上聚首,讨论新的减排目标时,会场外却有人打出了这样的标语。在这个最终只达成了不具法律约束力的条约的气候峰会结束后不久,仿佛为了印证这一标语,罕见的严寒席卷了几乎整个北半球。

? 2009年12月中旬,暴风雪横扫欧洲,部分地区积雪深度超过50厘米,交通瘫痪;2009年12月19日至20日,美国东部普降暴雪,华盛顿地区的积雪深度达61厘米,创下1932年12月以来之最;2010年1月6日,北京最低气温达零下16.7℃,突破11年以来1月上旬最低气温纪录。

实际上,“全球变冷”并不是一个新理论。1947年-16年的全球性寒冷天气,就曾让许多气象学家惊呼“小冰期到来”

时间回到20世纪40年代,南斯拉夫科学家米兰科维奇提出,分别以10万年、4万年和2万年为周期的地球轨道偏心率、黄赤交角及岁差这三种地球轨道变化,使新生代最后一个纪(即第四纪)地球气候产生了冰期和间冰期的变化。到了20世纪70年代,包括深海岩芯、珊瑚礁、花粉、树木年轮、冰芯等一系列地质资料证明了这一周期的存在。

秦大河院士认为,气候变暖会导致极端天气明显增多。近年来,国内外极冷天气明显增多就是例证;支持“小冰期来临”的克罗利则说,在冰期和间冰期,地球的温度都很稳定,但是在过渡区,地球上的气候就会变得很极端,极端高温的天气和极端寒冷的天气可能会毫无障碍地更迭。“地球正在进入一个自然的"翻转点",你不知道它会突然转向哪个极端,我只想说,极度冰河纪和全球变暖同样棘手。”IPCC则在报告中明确指出,对包括寒潮在内的极端天气频率、强度之类的评估,目前认识水平尚低。

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的话,或许可以让我们对两种气候变化学说进行重新审视:“气候变化从年际到百万年以上的时间尺度上都在发生。不同尺度的气候变化就像俄罗斯套娃那样层层重叠;不但重叠,它们还通过相互作用纠缠在一起,以至于不考虑长过程就无法正确理解较短的过程。”他认为,目前还不能根据米兰科维奇周期理论判断地球现在处于什么时期,还需要更多的勘测来支持。

陈文研究员则透露:“北半球的寒潮给了我们提示,让我们改进气象预测模式。”因为这次涛动的信号是从平流层传导到对流层的,而现在预测天气主要关注对流层,很少注意到平流层,“以后改进了模式,将平流层纳入研究范围,可能预测会更准确一些”。

或许,面对引起气候变化数量巨大的复杂因子以及仪器和资料的偏差和不足,科学家们能做的只有不停地研究,让得出的结果不断接近事实。

国家气候委员会主任委员秦大河的答案是否定的:“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事实,绝非随意猜测!仅以中国的气候变化为例,就足以证明这一点。”他认为,对于全球变暖,人们有一个认识误区,即全球变暖就应该表现为气温升高。实际上,全球变暖既可能导致气温升高,也可能造成气温下降,而且波动幅度较大。

“北极涛动负异常是气温偏低的主要原因”,这是一种天气现象,而非气候现象。2010年1月14日国家气候中心召开了“北半球极端冷及我国冬季气候预测技术研讨会”,十几位气候专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涛动是两个地区的气压此起彼伏的变化。“我们可以把北极和周围中高纬度地区看作一个装满水的茶杯”,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主任陈文研究员形象地比喻:“用勺子按逆时针一搅,茶杯里的水就会形成一个漩涡,这个漩涡就是气压较低的北极极涡,而周围转动的水就是围绕北极的中高纬度的西风带,而勺子的搅动则是大气波动等扰动。”搅动得快,极涡的气压低,中高纬度的气压高,西风强,这是北极涛动的正位相,这时冷空气不容易从极地出来。相反地,搅动得慢,极地的气压就没那么低,中高纬度的气压降低,西风较弱,这是北极涛动的负位相,此时,北极的冷空气就容易到达中高纬度地区,造成寒潮。

“这些扰动中包括波长达几千千米的大气波动,其波长尺度几乎可与地球半径相比拟,我们将它称为行星波。”陈文介绍道,有一个高压和一个低压就能形成一个行星波,有这么两个行星波,刚好可以绕北半球一周:一个波从由西伯利亚高压到阿留申低压;另一个波从加拿大高压到冰岛低压。行星波有两个传播方向,一支是从对流层下层向上层传播,同时慢慢偏向热带;另一支在向上传播的过程中则慢慢偏向极地,并一直传播进入平流层。往平流层传递的波较多,往热带传递的就少。“如果按照平常情况,对流层的行星波主要是从中高纬度向热带传播,如果向热带传播的波少了,就是异常情况,和正常情况做一个减法,就好像是负向的波在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和极地传播”。这种负向的波会减弱极涡,使极地气压升高,这与北极涛动有很大相关性。

陈文还告诉记者,他们在研究时,将环绕地球的气流的多年平均值定义为基本气流,“除了行星波之外,还有波长尺度为几千米的波,以及时间尺度为几天的波”,对于气象预报来说,这些不同尺度的波之间以及波与基本气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难以进行长期预测。但普遍认为,北极涛动是大气的一种自然波动,并不能证明全球气温是变暖了还是变冷了。大部分气候学家也认为,极端气候频发本身也不能直接证明全球变暖。

魏格纳是不是气候变化论的提出者?

地球运动三大学说

一、 大陆漂移说 :

大陆漂移说是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Afred Wegener)1912 年提出的。魏格纳1880 年11 月1 日出生于柏林,1930 年11 月 在格陵兰考察冰原时遇难。

1915 年魏格纳的《大陆和海洋的形成》问世,在这部著作中,魏格纳根据拟 合大陆的外形、古气候学、古生物学、地质学、古地极迁移等大量证据,提出中 生代地球表面存在一个泛大陆(Pangea),这个超级大陆后来分裂,经过二亿多 年的漂移形成现在的海洋和陆地。

他根据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两个大陆在海岸线的形状、地层、构造、 岩相、古生物,以及古气候、大地测量、地球物理的证据的相似性和连续性,认 为由硅铝层组成的大陆,能够象船一样在较重的硅镁层上漂浮。 由于当时科学水平的限制,有些证据说服力不强,理论上也不够完善,所以 存在着漂移和反漂移的争论。

到了五十年代中期,由于发现了新的强有力的证据,大陆漂移说重新被重视, 并得到新的发展,成为板块学说的一部分。例如,大陆和海底大规模平移断裂的 存在,古磁极的迁移等都证明存在着大陆漂移,这样大规模的水平运动。根据最 近一套完整的大陆漂移图证明,二叠纪时,地球上只有一个联合古陆,大西洋和 印度洋还不存在,非洲的东岸与南极相连。

联合古陆自三叠纪开始分裂以后,南 北美洲,南极洲和印度大陆、澳大利亚分别向西、向南、向北漂移。侏罗纪时, 北大西洋和印度洋继续发展;侏罗纪末期,南美洲和非洲开始分裂,南大西洋开 始出现。白垩纪时,北大西洋向北延伸,南大西洋扩展,西班牙半岛向左旋转, 形成比斯开湾;马达加斯加岛由非洲裂出;澳大利亚与南极洲脱离;印度大陆继 续北移。新生代时,澳大利亚北移很快,新西兰岛由其东部分开;大西洋继续向 北延伸,将格陵兰岛从欧洲分裂出来;非洲略向北移,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汇合 形成喜马拉雅山系。

大陆为什么能在硅镁层上漂移,海底扩张说回答了这个问题。

二、海底扩张说(sea-floor spreading hypothesis)

海底扩张说是六十年代初期由美国的赫斯(H.H.Hess)和迪茨(R.S.Dietz) 提出的。 他们根据大量的大洋地质、地貌和地球物理调查资料分析,发现地壳厚约 70~100 公里的岩石层下面是厚为几百公里的软流层。

对流作用发生在软流层内,对流速度每年约一厘米至几厘米,对流所产生的 拽力,作用于岩石圈的底部,而不是地壳的底部。深部物质在大洋中脊处涌升, 形成新的大洋岩石圈。它们从中脊的轴部向外作对称运动或扩张,到汇聚区又流 入地下,熔化在软流层中。 这个循环系统可达几千公里。海岭是对流的上升区,海沟是下降区。海岭两 边地形非常崎岖不平;海岭上热流较高;离大洋中脊愈近,沉积物愈薄;基底地 层愈近中脊愈年轻;海底死火山和平顶山离海岭愈远,年龄愈老;具有交替变化 的极性磁异常带,在中脊两侧作对称排列,记录了各时期玄武质岩浆的磁场方向; 这些都是海底扩张的证据。

由于海底扩张,整个海底每三、四亿年就要更新一次。 这就是海底沉积很薄和海底没有比中生代更老的岩层的原因。 对流的形态决定于地球内部的情况,而与大陆的位置无关。大陆随硅镁层一 起流动。当大陆达到对流的汇聚点时,因大陆较轻,便相对稳定。而硅镁层由大 陆下部拐入地下,所以一般说,大陆常座落在对流汇聚的地点。但如果一个新的 对流循环,恰恰由一块大陆下面上升,则大陆将被冲破而形成新的断裂。所以, 大陆常处在压性应力之下,从而产生褶皱,逆掩断层和其他挤压型构造;海洋盆 地则处于张性应力之下,从而海岭、海沟常被转换断层所切断。

另外,若大陆随 硅镁层一起漂移,它的前缘并不受力,因而比较稳定,这相当于大西洋海岸的形 式,若硅镁层由大陆下部拐入地下,由于拽力,将在大陆边缘形成山脉和岛孤, 这相当于太平洋海岸的形式。

三、板块构造说:

又称全球大地构造学说。1968 年由法国科学家勒比琼(X.Lapichon)提出。 他根据大量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海底地貌等资料,经过综合分析认为:岩 石圈不是一块整体,它被一些构造活动带所割裂,形成不连续的单元,这些不连 续的单元叫做板块。地球表层就是由岩石圈板块拼合起来的,板块学说认为,板 块内部相对稳定,而其边界是比较活动的地带,板块的边界是大洋中脊,转换断 层,俯冲带和地缝合线。

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可以分为三种方式:

(1)张裂运动:使板块增生扩大, 形成大洋中脊、裂谷和海洋。

(2)挤压碰撞:板块在俯冲带消亡,形成海沟、 岛孤、褶皱山脉。

(3)板块互相剪切平推:形成转换断层。

板块受地幔对流的 驱动,由洋中脊向两边扩张,在海沟地区或地缝合线处沉入地下,通过软流层完 成对流循环。因此,大地构造活动是由板块相互作用引起的。 全球共分为六大板块、亚欧、美洲、非洲、太平洋、澳大利亚和南极板块, 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完全是水域外,其他板块都包括部分海洋和大陆。 板块构造学说比较好地解释了火山地震活动的规律及全球性大地构造问题、 矿产分布规律,但对板块运动的驱动力及大陆中板块构造理论的应用还存在争 议。

是的。

魏格纳(1880-1930)是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1880年11月1日生于柏林,1930年11月在格陵兰考察冰原时遇难。

19世纪以前,人们尚未开始系统地研究地球整体的地质构造,对海洋与大陆是否变动,并没有形成固定的认识。1910年德国的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一个奇特现象: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北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如果从地图上把这两块大陆剪下来,再拼在一起,就能拼凑成一个大致上吻合的整体。把南美洲跟非洲的轮廓比较一下,更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远远深入大西洋南部的巴西的凸出部分,正好可以嵌入非洲西海岸几内亚湾的凹进部分。

魏格纳结合他的考察经历,认为这绝非偶然的巧合,并形成了一个大胆的设:推断在距今3亿年前,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和岛屿都连结在一块,构成一个庞大的原始大陆,叫做泛大陆。泛大陆被一个更加辽阔的原始大洋所包围。后来从大约距今两亿年时,泛大陆先后在多处出现裂缝。每一裂缝的两侧,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裂缝扩大,海水侵入,就产生了新的海洋。相反地,原始大洋则逐渐缩小。分裂开的陆块各自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了今天人们熟悉的陆地分布状态。

魏格纳少年时便向往到北极去探险,由于父亲的阻止,他没能在高中毕业后就加入探险队,而是进入大学学习气象学。1905年,他以优异成绩获得气象学博士学位后,致力于高空气象学的研究。1906年,他和弟弟两人驾驶高空气球在空中连续飞行了52小时,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后来他又参加了去格陵兰岛的探险队,岛上巨大冰山的缓慢运动留给他的极其深刻的印象可能催化了后来他面对世界地图迸发的联想和兴趣。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搜集地学资料,查找海陆漂移的证据。

1912年1月6日,魏格纳在法兰克福地质学会上做了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演讲,提出了大陆漂移的说。此后,由于研究冰川学和古气候学第二次去了格陵兰。在随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的研究工作中断了,在战场上身负重伤,养病期间他于1915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系统地阐述了大陆漂移说。他在《大陆和海洋的形成》这部不朽的著作中努力恢复地球物理、地理学、气象学及地质学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因各学科的专门化发展被割断——用综合的方法来论证大陆漂移。魏格纳的研究表明科学是一项精美的人类活动,并不是机械地收集客观信息。在人们习惯用流行的理论解释事实时,只有少数杰出的人有勇气打破旧框架提出新理论。但由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大陆漂移由于缺乏合理的动力学机制遭到正统学者的非议。魏格纳的学说成了超越时代的理念。

大陆漂移说一提出,就在地质学界引起轩然大波。年轻一代为此理论欢呼,认为开创了地质学的新时代,但老一代均不承认这一新学说。魏格纳在反对声中继续为他的理论搜集证据,为此他又两次去格陵兰考察,发现格陵兰岛相对于欧洲大陆依然有漂移运动,他测出的漂移速度是每年约1米。1930年11月2日,魏格纳在第4次考察格陵兰时遭到暴风雪的袭击,倒在茫茫雪原上,那是他50岁生日的第二天。直到次年4月,搜索队才找到他的遗体。

1968年,法国地质学家勒比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6大板块的主张,它们是——欧亚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板块、南极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板块学说很好地解决了魏格纳生前一直没有解决的漂移动力问题,使地质学在一个新的高度上获得了全面的综合。随着板块运动被确立为地球地质运动的基本形式,地学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大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海洋时而扩张、时而封闭,已成为人们接受的地壳构造图景。到了20世纪80年代,人们确实相信,从大陆漂移说的提出到板块学说的确立,构成了一次名副其实的现代地学领域的伟大的革命。

魏格纳去世30年后,板块构造学说席卷全球,人们终于承认了大陆漂移学说的正确性。由此可见:一种正确的理论在其初期阶段常常被当作错误抛弃或是被当作与宗教对立的观点被否定,后期阶段则被当作信条来接受。但无论如何,人们至今还纪念魏格纳的,不是他生前冷遇与死后热闹,而是他毕生寻求真理、正视事实、勇于探索和不惜献身的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