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万个为什么?

2.十万个为什么是什么书籍?

3.云南气象博物馆的博物馆的来历

4.气象作文

5.急求竺可桢爷爷的资料!

气象科普作品创作大赛_气象科普作品

曾任中国及江苏省气象学会理事,江苏气象学会大气物理委员崐会主任,中国气象学会气象科普工作全国委员会主任,江苏气象学崐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在大气物理学研究中,主要研究宏微观云崐雾降水物理学,天气道变(人工影响天气)学,大气光、声、电学,崐大气污染学,普通气象学等。有上述诸方面的讲义、著作及研究活崐动和论文。50年代即进行科普活动,在全国性科普刊物《科学大崐众》代表气象学会主编《大众气象》专摘。60年代后,在全国及崐江苏气象科普进行理论及实践指导,作品宣传,评议及组织科普书崐刊文摘等活动。

十万个为什么?

影片《流浪地球》正在热映,并以超高的讨论热度以及出色的票房成绩,成为我国科幻**中的里程碑之作。

影片改编自科幻作家刘慈欣在2000年发表的一部同名短篇小说。作为一部“硬科普”作品,“大刘”天马行空的世界观设定中,蕴含了许多科学知识,或是依据现有科学认知所进行的假说。

我们不妨开下“脑洞”

试想一下

在逃离太阳系的2500年间

“气象局”这个机构还会存在吗——

01

地球去流浪 气象局会关门?

直接揭晓答案:气象局不仅会存在,而且重要性会非常之高。

首先来看下小说《流浪地球》的世界观设定——

3个多世纪前,天体物理学家发现太阳内部氢转化为氦的速度突然加快。科学家判断,在四百年内,太阳会发生一次叫“氦闪”的剧烈爆炸。之后,太阳将变为一颗巨大且暗淡的红巨星。氦闪会吞没整个太阳系,包括地球在内的行星将被汽化。

那么,为何要带着地球逃离太阳系呢?小说中同样描写了主张制造巨型飞船星际移民的“飞船派”,与主张将地球推离太阳系的“地球派”的争论。

结论是,距离地球最近、拥有行星的恒星,在850光年以外,飞船需要行驶17万年,再大的飞船都无法耗时如此之久,维持如此庞大的生态系统;而将一个拥有完整生态系统的地球推离太阳系,寻找距地球最近仅光年外的恒星——半人马座比邻星,航行用时只需要2500年、100代人。地球上的资源(如重元素聚变所需要的岩石、地下蕴含的氧气等)足以支撑这次航行。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天气气候系统,其能量来源便是太阳发出的光和热。在流浪时代,对于需要集中资源“办大事”的联合政府来说,为何会保留气象机构?

02

安全千万条 气象第一条

逃离太阳系,首先是“刹车时代”。人们先是用行星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自转。

小说中,耗时42年,地球才完成“刹车”。停止自转后,东西半球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分别处于永恒的白昼或黄昏(并非黑夜,因为地球发动机会发出巨大的亮光)之中。

小说如此描述:“刹车时代刚刚结束,其对地球的影响已触目惊心,地球发动机加速造成的潮汐吞没了北半球三分之二的大城市,发动机带来的全球高温融化了极地冰川,更使这大洪水雪上加霜。”人们所熟悉的春、夏、秋、冬四季已不复存在。因此,相信在“刹车时代”,气象部门的气候预测业务,应当被暂时取消了。

但是,由于自转逐渐停止,以及地球发动机所带来的酷热,地球天气开始极端恶化。小说中提到:“户外气温高达七八十摄氏度,必须穿冷却服才能外出。在这样的气温下常常会有暴雨,而发动机光柱穿过乌云时的景象简直是一场噩梦。”不少人就是因为淋了被高温炙烤过的雨水,最终伤重不治。

在“刹车时代”,大部分人类仍需在地表生活。在那时,一场降雨,就算是直接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重大灾害”。在这一时期,气象局责任重大,必须对突如其来的强降雨作出及时预报、预警。

简单分析可知,随着地球停止自转,季风将消失;沿海地区常有百米级大浪,基本属于不宜居住区。那么,这些形成威胁的降雨,其大气活动主要能量来源就是发动机所产生的热量。

这类降雨就类似夏季午后常出现的对流性降雨。在我们这个时代,这种空间尺度小、大气短时活动剧烈的天气现象,是预报的难点。但在“刹车时代”,相信随着数值预报技术完善,精准预报将有望实现。

人们唯一要做的,就是严格遵循气象部门所给出的出行提示。所谓:“安全千万条,气象第一条;预报不记牢,亲人泪两行。”

03

为加速逃离提供气象保障

“刹车时代”结束后,地球进入“逃逸时代”。人们将全功率开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

**所选取的,正是地球在“逃逸时代”,借助木星引力将自身甩向外太空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故事。不过,在抵达木星之前,地球还需要绕着太阳运行15圈——也就是所谓“变轨加速”阶段。

这一时期,地表环境严重恶化,人们搬入地下城生活。地下城的生态系统是人工模拟的。人类模拟了自然光,并会从土壤中提取氧,制造生命所需的空气。

地下城中自然没有阴、晴、雨、雪及四季变换,看似气象局似乎没有必要存在了呢!

但此时,尽管地表气象条件恶化更为严重,人类在地表的活动并没有停止。他们对气象信息服务的需求一点也没有降低。比如,人们还需要为地球发动机运输燃料;各地下城之间也要进行物资交换。影片中的“姥爷”韩子昂,就是这样一位运输司机。

变轨加速的过程中,地球绕行太阳的轨道越来越“扁”。每次到达远日点时,地球都会距离太阳更远一些。因此,在远日点,地表大部分地区会遭遇极寒,空气也更为稀薄。气象部门要做好部门联动,密切监测地球发动机附近,是否有雪崩等灾害发生。

而地球每次驶向近日点时,“荒芜已久的大地上,野草在大片大片地钻出地面,各种花朵在怒放,嫩叶给枯死的森林披上绿装”。这段时间,地表气候较为适宜,不少地下城的居民会来到地表踏青、游玩——享受在太阳系的最后一丝欢乐时光。不过,随着距离太阳越来越近,酷热、暴雨和飓风也将接踵而至。气象部门会及时提醒市民不要再到地表冒险。

准确预测远日点到近日点期间的“地表适宜活动期”,给人们带来难得的踏青旅游时期;在接近远、近日点时,为极端天气频繁发生环境下的运输工作提供保障,这些都是“逃逸时代”的气象部门所需要承担的重任。

04

空间天气监测护佑漫长航程

“逃逸时代”后期,地球通过变轨加速得到足够的速度,随后借助木星的“引力弹弓”再次加速,最终驶出太阳系,从而开启漫长的“流浪时代”。

书中这样写道:“地球发动机将不间断地开动500年,到时地球将加速至光速的千分之五,然后地球将以这个速度滑行1300年。之后地球就走完了三分之二的航程,它将掉转发动机的方向,开始长达500年的减速。地球在航行2400年后到达比邻星。再过100年时间,它将泊入这颗恒星的轨道,成为它的一颗卫星。”

在“流浪时代”,由于地球失去恒星所提供的光和热,除了地球发动机附近温度较高,其余地表区域将趋近“绝对零度”。此时,大气层将消失,地面上会布满奇怪的、黄绿相间的半透明晶体块。这是固体氧氮,是已冻结的空气。

因此,在“流浪时代”,雨、雪、风以及雷电等,都会成为历史教科书中的名词,只待2500年后的人们再去验证。

那么,此时,气象局会被裁撤吗?

答案依然是否定的。气象部门还有一项业务,叫做“空间天气”。

空间天气,是指近地空间或从太阳大气到地球大气的空间环境状态的变化。过去,空间天气业务主要监测太阳风的风速和密度,以及电磁扰动、靠近地球的星际物质或空间垃圾。离开太阳系后,地球仍会穿越可怕的小行星带,遭遇诸多太空“干扰物”。

同时,气象学科作为地球科技文明的重要一部分,也不会在漫长的流浪生涯中消失。当我们来到比邻星后,半人马座三颗“太阳”会从地平线上依次升起,固态空气融化,大气层恢复,人类将重新拥有碧蓝的天空。

到那时,每晚7点半,我们的第一百代子孙还会听到25个世纪前那首《渔舟唱晚》——

“下面,播送具体城市天气预报。”

十万个为什么是什么书籍?

《十万个为什么》的名字就来源于苏联流行的一本小册子。那本中文译名为《十万个为什么》的科普读物,作者是苏联著名科学文艺作家伊林。

《十万个为什么》是中国第一本普及版的百科全书,分物理、化学、天文气象、农业、生理卫生5卷,初版即发行五百多万册。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于1961年1月出版。它并不是一本书,而是以“套”出版的作品。其内容非常广泛,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介绍各类科学知识,文字不长,深入浅出,非常符合青少年读者的认知方式和阅读特点。它在传播知识、普及科学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影响几代青少年走上了科学的道路。

十万个为什么以少年朋友为对象,当然要充分体现少年读物的读物,考虑到少年时期正是全面打基础的时期,因此,各个分卷的布局上希望有一定的系统性,能帮助读者初步形成或把握若干基本的科学概念。

在提出问题时,要从满足少年朋友好奇心理的特点出发。回答问题时,要从满足少年朋友好奇心理的特点出发。回答问题时,避免平铺直叙,多用科学发展史、发明发现史、科学家故事、战例、医例以及科学上的轶闻趣事等各种属于科技本身的生动材料来说明为什么。

同时尽力减少年专业工作者习惯采用的名词、术语和专业性语言,努力应用浅显、生动、活泼的口语,增加可读性和亲切感。

出书背景

1956年,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以后,作为当时仅有的两家专业少儿出版社之一的少儿社,编辑们很受鼓舞,一心想为孩子们出一些科普好书,打破当时科普读物非薄即少的现状,然而1958年,他们和全国人民一样经历了一场令人难忘的“”,由于各方面都不成功,编辑们也从只讲速度、不讲质量的图书生产上停下来,思考只有注重质量才是唯一的正道。

1959年,他们就着手准备为高小、初中学生编一套自然科学“百科”式的回答各种问题的书,经过一段时间的组稿实践,才逐步确立了突破教科书和课堂教学框框的编辑思路,为今后十万的编辑工作定了调。

《十万个为什么》的名字就来源于苏联流行的一本小册子。那本中文名是《十万个为什么》的科普读物,作者是苏联著名科学文艺作家伊林。这套旨在“打破教科书式束缚”的科普图书,起初以物理、化学、天文气象等学科划分成册,但出版时又加上了“农业”分册,时任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三编辑室编辑的洪祖业解释说,“因为正是的时候”。

“这部书一直跟国家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在2011年底举办的启动仪式上,韩启德院士指出,“1956年,党中央号召‘向科学进军’后,《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出版;1995年,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十万个为什么》新世纪版(第五版)出版。”

历史版本

第一版:1961年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十万个为什么》的成功,还在于“套”字上。《十万个为什么》在策划初版时,就注意到配套的问题。初版分物理、化学⑵、天文气象、农业、生理卫生5册,九百多个“为什么”。后来增加了数学、地质地理、动物3册。1962年12月出齐8册。这时,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共收1484个问题,105万字。第一版共印了五百三十多万册。

这本起初只有32开大小的丛书,一经问世就引起轰动。《人民日报》用“不胫而走”来形容畅销的场面。到了第二版时,仅仅是审稿人就网罗了各个领域的大家——李四光、竺可桢、华罗庚、茅以升、钱崇澍、苏步青等。

第二版:1964年~1965年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第二版剔除了初版中一些不够好的题目,充实内容,进一步提高质量,分为14册,按学科门类分册出版,即数学一册、物理两册、天文一册、气象一册、自然地理一册、动物两册、植物两册、生理卫生两册。每册大约一百五十至二百个“为什么”。所以,第二版的内容比初版本更加丰富,更加系统。

第三版:1970年~1976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1970年为适应当时形势,修订的《十万个为什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在“文革”中,少年儿童出版社并入上海人民出版社。在十年浩劫中,从1970到1978年,出版了《十万个为什么》文革版,共21册,三十二开本,1—14为**封面,15—21为蓝色封面,内页都刊有语录,最后一本由于当时已将步入改革开放,故取消了语录刊载。原计划出到二十三册也因后来形势而取消。由于少年儿童出版社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削离,这最后有两本(18和21册)是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

各册的主要内容如下: ⑴数学 ⑵物理 ⑶物理 ⑷化学 ⑸化学 ⑹天文 ⑺气象 ⑻地理地质 ⑼动物 ⑽动物 ⑾植物 ⑿植物 ⒀医药卫生 ⒁医药卫生 ⒂体育 ⒃体育 ⒄军事 ⒅军事 ⒆人类史 ⒇天体史 (21)地球史

第四版:1980年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1980年,《十万个为什么》开始进行第三次大修订,推出第四版。这次大修订,肯定了初版本的特色,否定了“文革”版本,大体上保持第二版的规模和创作特色,仍是14分册,仍是保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风格。第四版仍为14个分册,包括数学1、物理2、化学2、动物2、植物2、地学1、天文1、气象1、医学2。

自1980年4月起至1981年10月出齐。这一版除拨乱反正了第3版受“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影响的内容外,还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1990年初,又着手编辑10个分册的“续编本”,于1993年3月一次出齐,同前14个分册合在一起,至此,《十万个为什么》第四版共计24个分册,包括数学2、物理3、化学3、动物3、植物3、地学2、天文2、气象2、医学4。

新世纪版(第五版):1999年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在1999年,少年儿童出版社经过5年的修订,推出了第五版——新世纪版《十万个为什么》。可以说,在历次修订工作中,第五版是最认真的。第五版从原先的14册缩减为12册,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动物、植物、人体科学、地球科学、宇宙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工程科学、索引资料。

第六版:2013年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2011年9月27日,由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启动大会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从2013年起,包括360万字,5000余幅,共18卷16开本的全彩色图文本《十万个为什么》,以及黑白普及本、网络电子版等将陆续面世。8月13日,《十万个为什么》将由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第六版。

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以全新的问题、全新的体系、全新的内容、全新的样式,以及数字化时代全新的技术手段来呈现,加入了“钢铁侠的盔甲是怎样炼成的”;“牛奶里为什么要加入三聚氰胺”、“为什么要用瘦肉精来喂猪”等有趣的问题。[1]

获得荣誉

1998 年,《十万个为什么》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殊荣。

新中国成立50周年前夕,这套书被千千万万的[4]读者推选出来,成为“感动共和国的50本书”中的一种。

2008年,《十万个为什么》[5](新世纪版)被授予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社会影响

虽然《十万个为什么》系列是以少年儿童为目标读者,但是由于其文字生动活泼、内容深入浅出,所以青年人乃至成年人也很喜欢读它。尤其是在文革期间,可读的图书非常少,第三版《十万个为什么》发行量达到上千万册。另外,《十万个为什么》中非常多的“为什么”,都来自于日常生活,也使它极具实用性。许多人从中汲取了大量科学知识,取得了参考资料,甚至由此获得了科学的启蒙。

自从1961年初版首印以来,这套丛书的发行量超过一亿册。1998年,这部科普读物甚至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这个由设立的奖项中,他是第一个以科普图书的身份登上领奖台的。

由此派生出了多种类似的科普类图书:如《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幼儿十万个为什么》、《新编十万个为什么》、《社会科学十万个为什么》等等。

云南气象博物馆的博物馆的来历

《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介绍了一些生活中常见、但不知道它发生或形成原因的现象或事物。

它是中国第一本普及版的百科全书,分物理、化学、天文气象、农业、生理卫生5卷,初版即发行五百多万册。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于1961年1月出版。

它并不单指一本书, 而是以“套”出版的作品。其内容非常广泛,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介绍各类科学知识 ,文字不长,深入浅出,非常符合青少年读者的认知方式和阅读特点。

扩展资料:

此书由米·伊林始创作于1927年,两年后正式出版。不到五年,在科学尚不发达的中国几乎同一时间就出现三个不同的译本,是一个小小的奇迹。

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一些大城市文化呈现出奇特的繁荣景象,“五四”以来知识精英们所提倡的“科学”也开始进入市民阶层的眼界。

参与推进伊林《十万》中译本传播的出版单位甚多。此书不但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50年代,其重印和再版又达高潮,不但开明书店一再印刷,异军突起的中国青年出版社也接手再版的工作。“文革”结束直至21世纪,还有一些新的版本推出。

百度百科-十万个为什么

气象作文

在昆明城中,只要你抬头向西边眺望,就可以欣赏到著名的西山睡美人自然景观,这就是昆明西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所在,而云南气象博物馆就伫立在“睡美人”的腹部位置—太华山美人峰之巅。

云南气象博物馆始建于1927年,于1937年迁至现址,海拔2360米,是由云南气象、天文、地震科学事业的先驱者、中国自然科学家陈秉仁(号一得)先生创办,前身为“私立一得测候所”、省立“昆明气象测候所”,其气象探测业务工作延续至今。

在早期的云南建设、昆明城区授时、测定昆明经纬度(测点位于今云南大学校内)、保护滇池、抵抗日寇、天文观测及云南天文台选址、地方志编纂、地震初步研究与城市防灾建设规划、日食观测等多方面,一得先生、一得测候所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93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将“一得测候所”列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后相继被授予“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云南省委省政府)、“云南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云南省政府)、“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国科协),“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中国气象局)等称号,2008年挂牌成立了云南气象博物馆。

馆内详细展示了一得先生在云南气象、天文、地震、地方志编纂、保护滇池等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陈设有早期气象仪器设备及办公生活器具、历史气象资料图册、龙云主席签发的土地文书、楚图南等的题词、一得诗选、关于陈一得的书法作品等展品,并专门介绍了一得先生面对法国人、日本人、美国人或高价购买、或威逼利诱,然先生却“三拒洋人”的爱国壮举等历史事件;同时配合运行中的现代气象大气探测设备、探测业务,为公众提供了解云南气象、天文、地震自然科学发展历史、普及气象科普知识、学习气象知识、熟悉气象工作的好平台。

陈秉仁,字彝德,号一得,云南昭通盐津人,祖籍四川,生于1886年,卒于1958年,享年72岁。他自幼好学,1902年参加科举童子试,县考名列头十名,至院考,名额早满而未被录取,停科后保送昆明高等学堂习法语,在校期间,就公开反对修筑滇越铁路、写诗抨击,1910年毕业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公费留学比利时、欲留洋攻读铁路之际,又逢清政府出卖云南“七府矿权”,他愤然登台演说而被取消留学资格,故留学受阻。一心求学的秉仁欲自费留学,便只身远赴上海筹集资斧,恰遇辛亥革命爆发,对清政府早已绝望的秉仁毅然投笔从戎、直接参加了攻克南京的战斗。革命“成功”后,返昆,考入云南优级师范数理化专科学习,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即进入云南教育界、教书育人,他以教学严谨、为人正直著称,正如曾师从秉仁的楚图南先生所题“治学认真、教育晚辈负责、为人笃实”,后曾任昆明市教育课督学、云南教育经费委员会委员等职。期间,秉仁认识到气象、天文等自然科学“事关国际民生”、非常重要,遂努力钻研,并学有所成。

1926年,陈秉仁“被省教育会选充第十二届全国教育联合会云南代表”,由昆明乘滇越铁路火车、经越南河内直达海防,转乘轮船经香港抵达上海登岸,赴南京参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往返行程不下二万五千里”。期间,他几次跨长江渡黄河,详细考察了江、浙、直、鄂四省教育、文化、商业、交通、城市建设、农业、气候、名胜古迹等,并受到时任中央观象台台长的高鲁先生“勉励”,遂自费从上海购买部分气象、天文观测仪器运回昆明。1927年春,秉仁在昆明市钱局街53号自家院内、自费创办了“私立一得测候所”,秉仁遂号一得、取《史记》中“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之意,至此,在中国的西南边陲——昆明,诞生了云南第一个、中国第二个国人自办的“气象站”。于是,陈一得一家人就开始了白天观气象、夜间观天文,坚持长达十年之久,“从未间断”。所获取的气象实测资料免费送给政府、学校等机关使用。同期,测候所开始负责施放午炮、校对街钟等工作。一得测候所的影响与日俱增,因此引起洋人的注意,并在后来相继发生了“三拒洋人彰显爱国”之壮举。

1934年11月,“一得测候所”被中央大学地理系考察团誉为“科学化之家庭,硬干苦干的机关”。

1936年5月30日,时任中华民国行政院院长的蒋中正,下令云南省政府“克日设法筹办测候所”。这个任务自然就交给了一得先生,他选定了昆明西山—太华山美人峰,于是由省政府出资国币壹佰万元,从昆明太华寺手中把美人峰“买下”,用来建设测候所。于是,一得先生亲手设计并带领民工,靠人背马驮、用时不到一年,即使省立昆明气象测候所(主要包括一得楼和观测场)耸立在美人峰之巅,随即龙云主席亲自任命陈一得为第一任所长,测候所于1937年6月1日正式开始气象观测、发布气象报告。同时,位于钱局街53号的“私立一得测候”停止运行。

1950年云南解放,先生把测候所及全部资料交给人民政府,测候所更名为太华山气象站。直到1971年建设、启用气象雷达开始,一得楼逐渐变成了职工宿舍之用。1993年昆明气象测候所被云南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相继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国科协)、“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云南省委省政府)、“云南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云南省政府)、“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中国气象局)等称号,2008年挂牌成立了云南气象博物馆。

陈一得所长任期直到1950年云南解放,先生把测候所及全部资料设备交给人民政府后,已过花甲之年的他却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更广阔的新中国边疆建设之中,先后担任云南省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博物馆第一任馆长、中国气象学会云南分会主席、中苏友好协会副主席、昆明市政协副主席等职。1958年9月,先生赴北京参加了全国第一次职工科学普及工作积极分子大会,会上当选为全国科协理事,返昆后拟选为云南省科协主席,正当人民寄厚望于先生时,他却在实践其“人生,当积极努力,用有限的生命,努力为人类谋幸福”的征途中病逝了,享年72岁。

由于先生在气象、天文、地震、地方志编纂、保护滇池、科学普及、考古等多领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中国自然科学界的鲁殿灵光。

急求竺可桢爷爷的资料!

蚂蚁搬家晴必雨

大自然是个奇妙的世界,地球上的天气变化无常.我们聪明的祖先,经过五千年的观察、积累,终于编成了成千上万条有关气象的谚语.一次,我在一本关于气象的书上看到这样一条谚语——“蚂蚁搬家晴必雨”.我将信将疑,是不是蚂蚁忙着搬家,就一定会下雨呢?于是我便抱着强烈的好奇心去验证这条谚语.

夏天的一个下午,我在一棵大树下乘凉,正巧发现了一群正在搬家的黑蚂蚁.它们个个脚步匆匆,有的的带着乳白色的蚂蚁卵,有的带着灰褐色的蚂蚁蛹,有的带着老蚁、伤蚁,还有的带着各种各样的食物……我突然想到那句谚语,就静下心来观察验证.我抬头望望高高的蓝天,现在是晴空万里,太阳火辣辣的,毫不留情的把光和热洒向大地,而且天边还飘着几朵白云.好奇心驱使我沿着蚂蚁们的队伍去观察,我发现蚂蚁在往高处搬.

过了几个小时,蓝天开始晴转阴.过了一会儿,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不久就下起倾盆大雨.这下,我哑口无言了.心里暗暗称赞,小小的蚂蚁啊,你们真是一个会呼吸的晴雨表!

通过了这件事,我懂得了这些谚语都是有科学根据的.我为我们有这样的祖先而感到骄傲、自豪.

5月16日,今天我参加了杭州网的小记者活动去了杭州气象局。||| 进了气象局,有个很大的展览厅,里面有3D播放器,只要你戴上特制的眼镜,就觉得东西一下子出现在眼睛前,特别是有很多很多小石头,浮在面前,我抓呀抓,呵呵,都是空的呢。||| 我觉得最有意思的还是参观演播室知道了天气预报道主持人怎么样主持的。走进演播室,前面有个播报牌,上面写了播报的内容,还有一台电视,从上面你可以看到自己。就象面前有面镜子。一位叔叔说,你们可以上去试一试。我们大家都跃跃欲试。我和他们一起试了试。我因为眼睛近,只好悻悻地离开了。很伤心。||| 其实我一直很想看看天外的星星和太阳是怎么样的。不过参观下来感觉没有想象中的很大很多望远镜,有个房间是气象局的“头脑”是很多计算机。天气内容就是从这里被叔叔阿姨们整理出来的。||| 看过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看来诸葛亮也懂天气预报呀。||| |||

走进气象台

你们想知道天气预报是如何产生的吗?那就跟我一起走进重庆市气象台吧!

我们首先参观气象局11楼的气象科普馆。这里有人工增雨模拟器风云2号观测仪、城市雷击模拟器地面观测模型, 墙上还有天气预报制作流程图。展馆中央有可供参观者自己动手查阅气象知识的电脑。电脑里的软件知识性、趣味性都很强,老少皆宜。最令我兴奋的是,亲手感受了**里见到的发报。

气象数据的产生是在17楼。各种气象卫星和气象装置产生的数据就是在这里进行汇总和分析,最后由值班员对外公布。由于天气受人类活动影响很大,所以有时难免会出现“天气乱报“。这里现在可预报14天以内的天气状况。

至于平时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天气预报节目,是根据气象员的判断报告,经过配音等编辑制作的。参观者在18楼可以亲眼目睹整个气象节目的制作过程。

回家以后,我对气象谚语产生了兴趣,希望有一天我也能象诸葛亮那样巧“借”东风!

参观气象台

参观气象台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今天,老师要带我们去参观气象台。我们整齐的排好队,迈着轻盈的步伐奔向目的地。显然,同学们好久都没有这么高兴了,一个个笑容满面,好像去参加盛大的宴会。一路上,阳光洒满了大地,同学们地欢笑声,伴随着脚步声,仿佛在奏一曲美妙的音乐。来到气象站,我一眼看见了一座已脱皮的烂楼房,它里面会有什么呢?怀着好奇的心,我们迫不及待的进入楼房。你别小瞧这座楼房,它虽不高,我们却整整走了七层,只见老师把我们引到一个宽广的大厅,大厅墙壁上的大屏幕中放映着气象观测中鲜为人知的故事:当初美国成立了第一个气象站,那时设备不先进,经过屡次改进才发明出今天的仪器。每一天晚上的天气预报,都是工作者用汗水换来的。气象台的播音员对气象历史、气候的形成、气温的检测、人类与气候的密切关系做了详细的讲解。我四周张望,发现工作者完全不受我们喧闹的影响,仍辛勤的工作着。不久,简短的影片放完了,我们静悄悄的往外走。楼下有许多有关气象知识的宣传板,我们像沙漠中的饥渴者一样趴在宣传板上,不停地抄着、讨论着:什么是极端天气,雷电天气是怎样形成的,什么是太阳黑子的活动……我突然觉得这座房子不是破破烂烂,那些仪器并不是笨笨重重,因为它们是劳动者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它们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多大的便利呀!天仿佛格外蓝,阳光好像更加灿烂,我已暗下决心,好好学习,长大发明出更先进的气象仪器给人类造福!真是一次难忘的气象台参观!评语:孩子,你用手中流畅的笔描写出了去气象台参观的所见所闻,并写出了自己的感悟,很好。希望你以此为契机,奋发向上,长大用你所学到的知识,真正如你所说,为人类发明出更先进的气象仪器给人类造福!太原市小店区水工学校四年二班徐梓涛指导老师岳华

参观气象局

文 / 柠檬草 叙事 类作品 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中尽情飘动,舒展着自己纤细的腰肢。迎春花张开了报春的小喇叭,向我们报春。蓝天上,一朵朵柔柔的微云在漂浮。今天,老师带领我们五年级的同学去参观气象局,我们高兴极了! 老师带我们绕来绕去,一路上,迎面吹来一阵阵凉爽的风,吹动了我的头发,我的衣襟,纯净的,柔柔的,吹得我心都醉了。下午4点25分才到达山顶——气象局。 一位阿姨过来欢迎我们,为我们简略地介绍了一些气象知识。随后,我们上了一个楼梯,又有一位阿姨来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了“探空仪器”。工作人员通过收到“探空仪器”的数据,由于现在的气象设施先进了,每天的工作人员由4个到了3个。这时,一个叔叔来给我们介绍“地面观测场”,在“地面观测场”上,有“风塔”、“风杯”、“雨量器”、“百叶箱”、“蒸发器”、“采集桶”、“风向标”等,都是专门通过地面探测天气的。 通过气象局门口的那些资料,我了解到了许多的气象知识,如闪电的:闪电是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出现同时伴有雷声,也称之为雷电。雷电是雷雨云中放电通道形成的强光现象,闪电有黄白色,金**和紫红色…… 这次参观气象局,让我知道了很多很多的气象知识,我真高兴!

地理学家竺可桢(1890—1974年)

竺可桢是我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建国前他先后执教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和中央大学,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1936年出任浙江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他担任中国科学院第一任副院长,同时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他还当选为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并于1962年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他为发展我国科学和教育事业,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真正做到了鞠躬尽,呕心呖血,他不愧是我国近代科学家、教育家的一面旗帜,气象学界、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

竺可桢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市人。于1890年出生在东关镇一个普通家庭里。他的大哥是一位从事语文教学的秀才。在家庭的影响下,他从小就在私塾里读书,学习十分勤苦。中学阶段,读书于上海澄衷学堂和复旦公学,后又到唐山路矿学堂读书。由于他学习努力,成绩卓著,五次考试都名列全班第一。191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公费留学生,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学习农学。后又转入哈佛大学地学系专攻气象。哈佛大学求实崇新、自由探讨的学风,给他深刻影响。1918年他以台风研究的优秀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时年28岁。他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回到了祖国,先后执教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0年他受聘担任南京高师地学教授,次年,学校改称东南大学,在竺可桢主持下,建立了地学系,下设地理、气象、地质、矿物四个专业,并新任系主任。这是我国高校建立地学系之始。1927年学校又改名中央大学。在此期间,他一面担任地理系主任,主持日常行政工作;一面教授地学通论。气候学,气象学等课程,培养了我国第一批气象学和地理学研究及教育人才。张宝堃、吕炯、黄厦千、沈孝凰、胡焕庸等,都是这个时期培养出来的优秀学者。他还积极参加中国科学社,做了大量宣传工作。

在东南大学任教期间,他积极筹建校南农场气象测候所。1922年他主持购买了各种仪器设备,定期观测温度、湿度、气压、雨量、日照等项目。逐月发行南京气候报告。这是我国自建和创办气象事业的起点和标志。

1927年北代胜利,政府筹建中央研究院,下设观象台筹备委员会,分设天文、气象两研究所,担任中国气象学会副会长的竺可桢,又被任命为气象研究所所长。这时的气象研究所,既是全国的气象学术研究单位,又是领导全国气象事业建设的国家机构。竺可桢白手起家,克服了重重困难,努力发展我国气象事业,他首先领导了中国气象台站网的建设,提出了《全国设立气象测候所计划书》计划在十年的时间内,全国建立气台10处,测候处150处,雨量测候所1000处。在气象所成立的当年,就首先建成了南京北极阁气象台,这是我国近代气象科学事业的发祥地,也是当时中国气象科学研究中心和业务指导中心。在此期间,还开展了天气预报业务,拟订了《气象观测实施规程》,统一了观测时制、电码型式、风力等级标准、天气现象的编码等,开展了气象资料整编的出版业务。先后出版了《中国之雨量》、《中国之温度》、《中国气候资料》以及《气象月报》、《气象季刊》、《气象年报》等。1934年他发起成立中国地理学会。

1936年4月,他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历时13年。他以“求是”为校训,明确提出中国的大学,必须培养“合乎今日的需要”的“有用的专门人才”的进步主张,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团结全校师生,携带图书仪器,先后经浙江建德,江西吉安、泰和,广西宜山等地,于1939年底迁至贵州省遵义和湄潭。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他一面组织师生上课,一面以实际行动支援抗战,并为当地群众服务。在民主爱国的学潮中,他始终站在进步学生一面,保护浙大师生的爱国正义行动。办学中,他十分重视学生的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注意培养学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广博的知识,注重学生的实践训和智能培养,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

1949年4月杭州解放前夕,竺可桢领导浙大师生,积极准备迎接解放。同时电告国民党政府,坚决拒绝迁往台湾。他一个人隐居上海,闭户谢客,迎接解放。解放后,他高兴地出席了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积极投身新中国的建设。新中国成立后,竺可桢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同时兼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主任、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务。还被选为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

作为新中国地学界的组织者和教育家,他倡导建立了许多新的研究机构,并培养了大批地学骨干力量。强调地理学一定要摆脱单纯描述,用最新的科学成果和仪器设备,进行定位观测,建立实验室,采用现代化的工作方法,综合运用生物、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科学方面最新的理论来进行研究论证。

竺可桢于1956年领导创建了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并一直兼任主任职务。他多次指出:要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发展国民经济,必须进行大规模的综合考察工作。综合考察应为国家和地方编制国民经济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其任务首先是调查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与数量、质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的科学方案。早在解放初期,他就急国家之所急,积极投身于海南岛、雷州半岛和广西南部以发展橡胶为目的的地理调查研究工作。1951年又组织筹建了西藏工作队。为治理黄河,他主持组织了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此后,中科院专门成立了综合考察委员会,组织开展了四项重大考察任务。其一是西藏高原和康滇横断山区研究;其二是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地区的考察研究;其三是热带地区特种生物资源的研究;其四是主要河流水利资源的考察研究。在他的支持下。仅 1956—1957年两年间,就先后建立了6个综合考察队。它们是:黑龙江综合考察队,新疆综合考察队,华南与云南热带生物资源综合考察队。长江、黄河流域土壤调查队,柴达木盐湖科学考察队等。此外,还组织了治沙考察队,南水北调考察队等。到他去世时为止,在他领导下,中科院先后组织了25年规模不同的综合考察队,参加工作的达100多个单位,1万多人次。积累了大批珍贵资料,取得了丰硕科研成果。

竺可桢热情地倡导和组织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农业区划、中国国家地图集等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在他的建议下,设立了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总局和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他关心地质、地震、古生物、土壤、植物、动物、遗传、生理等学科的发展。他重视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把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比作科学的两翼,并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仍撰写了大量科普文章,宣传科学知识。

作为卓越地理学家和地理教育家的竺可桢,不仅创建了我国最早的地理系,培养了一大批地理科学专门人才,而且在许多地理学重大领域和重大问题上,提出了创造性意见。他认为:地理学是经济建设事业中的基础科学,是研究现代地面环境的科学。因而应着重研究现代地表面的岩石圈、水圈、气圈与人类的相互作用,研究地球外壳结构及其组成部分的发生、发展、分布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转换的科学。我国的地理学,正是沿着这一方向健康发展的,在地理学研究方法方面,他十分重视地域分异规律的研究,早在1929年他就发表了《中国气候区域论》,开创了这方面研的先例。1958年他发表了《中国亚热带》一文,指出:不应将热带北界移至南岭,也不应将华北各地、东北南部和新疆南部都划归亚热带。他说:亚热带的气候可以这样规定:即冬日微寒,足使喜热的热带作物不能良好生长。每年冬季,虽有冰雪,但无霜期在八个月以上。作物一年可以有两造收获。他不仅提出了划分的标准,同时明确指出了亚热带的北界和南界。他的见解,得到学术界的公认。

竺可桢在气象气候学研究中的成就,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他早年就从事台风和东亚季风的研究,在气候变迁领域的研究中,更有着卓越的贡献。他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数十年如一日,研究了大量经、史、子、集,及中外文献,研究中国和世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1961年他撰写了《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1972年他又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等学术论文。前者依据北冰洋海冰衰减、苏联冻土带南界北移、世界高山冰川后退、海面上升等有关文献资料记述的地理现象,证明了二十世纪气候逐步转暖,并由此追溯了历史时期和第四纪世界气候、各国水旱寒暖转变波动的历程,发现十七世纪后半期长江下游的寒冷时期与西欧的“小冰期”相一致。最后指出: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可能是引起气候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而为历史气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论据。后一篇论文,可说是他数十年深入研究历史气候的心血的结晶,是一项震动国内外的重大学术成就,他充分利用了我国古代典籍与方志的记载,以及考古的成果、物候观测和仪器记录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研究,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文章指出: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的二千年间,黄河流域的年平均温度大致比现在高2℃,一月温度约3—5℃;此后的一系列冷暖变动,幅度大致在1—2℃,每次波的周期,历时约400年至800年;历史上的几次低温出现于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1200年和1700年;在每一400年至800年的周期中,又有周期为50—100年的小循不,温度变动的幅度0.5—1℃;气候的历史波动是世界性的,但每一最冷时期,似乎都是先从东亚太平洋沿岸出现,而后波及欧洲与非洲的大西洋沿岸。大变动的原因主要受太阳辐射的控制,小变动的原则与大气环流活动有关。这项研究,博大精深,严谨缜密,为学术界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赞扬。我国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每读一遍使我觉得此文功夫之深,分量之重,为多年所少见的作品,理应侧身于世界名著之林。”日本气候学家吉野正敏说:“在气候学的历史中,竺可桢起了巨大的作用。……经过半个世纪到今天,他所发表的论文,仍然走在学术界的前面。”

在气象科学研究中,竺可桢一向十分重视气象气候与生产及人类生活的联系。早在1922年,他就发表过《气象学与农业之关系》的学术论文。1964年他又发表了《中国气候特点及其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他运用植物学的原理,以太阳辐射总量、温度、雨量三个气候要素为依据,分析了我国气候的特点,气候与农作物生产的关系,论述了我国粮食作物在各地区发展的潜力及限度,为改革栽培制度提出了方向性的意见。这篇论文,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竺可桢也因之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竺可桢又是我国物候学研究的创始者。他从1921年起就观察记录物候。1963年和宛敏渭合著《物候学》出版。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普及了物候学知识,提倡因地制宜,利用物候规律安排农事活动。此书一出就迅速销售一空。

竺可桢热爱中国***,热爱社会主义事业,1962年6月他以七十二岁高龄,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实现了他多年的夙愿。他品德高尚,大公无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他治学严谨,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实事求是;他关心青年,奖掖后进,待人诚恳,平易近人;他工作深入,认真细致,鞠躬尽瘁,艰苦奋斗;他坚持原则,追求真理,不畏强御,刚直不阿;他勤奋好学,联系实际,锲尔不舍,始终如一。他不仅在创建近代地理学和气象气候学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他追求真理、公而忘私的精神,他的治学态度和工作态度,也为青年一代树立了光辉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