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与气候的关系_24节气与气候的关系讲解
1.24节气主要反映什么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农事概况?
2.二十四节气与大自然变化的关系是什么?
3.二十四节气主要反映什么地区的气候?
4.二十四节气主要反映什么地区的气候
5.为什么节气和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
6.节气和气温的关系是什么?
目前对月相术语的精确性是明末清初西方天文学的贡献。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中国古代的天文学体系中,月球术语的精确度一直在提高,但是却有着明显的不准确性,这些不准确性是无法消除的,而且由于某些不明原因,使天文学家们感到非常烦恼和沮丧。我们的节气实际上是根据太阳的运动来定义的。最典型的是春分和秋分,夏至和冬至,这是最容易识别和最早形成的。
这是我们理解太阳运动的最重要的时间点。当然,这些现象不仅是中国的节气,也是世界各国在研究天文历法时必须掌握的认识。例如,中国农历十分重视冬至。冬至日太阳移向遥远的南方,并开始返回北方。这实际上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这是一个重要的时间基准。“冬至”是指太阳正午高度从最低点回到北方较高点的时间。我们现在知道,地球实际上是以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的,这意味着它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当然,椭圆轨道离圆非常近。没有非常精确的数学工具,很难实现这一点。
所以根据太阳运行轨道上的24个节气的定义,很难精确地掌握它。传统的中国农历,实际上是用一种近似的方法,即一年365.2425天被分成24个等分。从冬至开始,每过一天就是一个节气。当然,这是一种强迫性的方法,起初人们并不知道其中存在一些错误。尤其令人尴尬的是,尽管冬至的时间算得很准确。其他节气的结果实际上有系统的误差,不符合其原来的定义(即产生这些误差的天文现象)。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误差的存在。但是在传统中国天文学史的框架内,例如天是圆的,地球是圆的宇宙模型,例如依赖于数值计算的数学方法,代数而不是几何,没有办法处理这些误差。
因此,尽管中国传统天文学家早就知道这些误差,但他们不知道如何更准确地计算这些误差。直到明末,徐光启在西方传教士的帮助下,几乎完全进入了西方天文学。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是德国传教士唐。他帮助中国天文学史调整了24节气的定义,将热带年的平均长度调整为太阳轨道长度---- 黄道长度的24等分。根据黄道坐标的经度,它是一个圆形,360度均匀分成24个部分,每15度是一个节气。这就是我们经常在科普书籍中看到的24节气的定义,比如短信或者网站。
24节气主要反映什么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农事概况?
(一)雨水: 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
(二)小暑、大暑、处暑:小暑指还未达最热,大暑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
(三)白露: 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
(四)霜降: 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五)小雪、大雪: 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
(六)小寒、大寒: 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与大自然变化的关系是什么?
二十四节气主要反映的是我国中原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农事概况。
由于历史上我国的主要政治、经济、文化、农业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中原地区,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华夏,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广义上包括今河南省全部、山西省东南部、河北省南部、山东省西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西北部等区域。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
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论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汉武帝时,落下闳将节气编入《太初历》之中,并规定无中气之月,定为上月的闰月。
二十四节气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二十四节气又分为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一一相间。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上半年的节气在6日,中气在21日,下半年的节气在8日,中气在23日,二者前后不差1~2日。
二十四节气主要反映什么地区的气候?
立春:2月4日-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雨水:2月18日—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3月5日(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每年4月5日前后,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谷雨:4月20日前后,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立夏:5月5日或6日“立夏”。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小满:5月20日或21日叫“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6月6日前后,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
夏至:6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7月7日前后,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大暑:23日前后,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立秋: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处暑: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白露:9月8日前后,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9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寒露:10月8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霜降:10月23日前后为“寒露”,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立冬:每年11月7日前后。
小雪:11月22日前后为“小雪”节气。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大雪:12月7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冬至: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小寒:1月5日前后,此时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1月20日前后,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主要反映什么地区的气候
二十四节气主要反映黄河流域的气候,地球上只有中纬度地区才会四季分明,而中国的黄河中下流及至长江流域部分地区符合这个条件。
只有四季分明的地区,才会有明显季节与物候变化,人们才可以观察到不同时期的气候变化与物候特征,而且具有重复的特点,如果它没有持续性与重复的特征,就没有指导意义。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早在东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劳动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
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为什么节气和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
二十四节气主要反映的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也就是中原地区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通过后朝不断的完善,到秦汉年间,24节气就完全确定了。
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廿四节气准确的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更是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
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它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每一旋转周期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在国际气象界,它被誉为“中国的第五明”它将太阳运行在黄道(圆)上位置划分出来的24段时间的总称,每段15度,约长15天。
各个节气的名称依次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这八个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后来到了《淮南子》一书的时候,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这是中国历史上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最早的记录。二十四节气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
节气和气温的关系是什么?
原来某一个地区气候寒暖的程度首先决定于太阳的照射方式。当太阳垂直或接近垂直照射时,地面接受的光和热就多,气候就会热;当太阳倾斜照射时,所受的光和热就少,气候就会冷。当夏天渐渐来到时,太阳的位置越来越高,地面接受的热量渐渐增多,放出的热量也渐渐增多,到达夏至时接受的热最多,但放出的热还要再过1个月左右才到达最多,所以最热的天气不是出现在夏至,而是在夏至后1个月左右。怪不得二十四节气的夏至后为小暑和大暑。暑者,热也。类似的道理,最寒的时候不是冬至,而是冬至以后1个月左右,故为大寒。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就知道了气候变化与太阳位置有关,利用这个依赖关系,古人发明了圭表以观察日影的变化来决定季节。《后汉书·律历志》里记载了二十四节气中每一节气时八尺之表的影长,这是古人以日影长短定季节的记录。
节气的划分是根据天气的来划分的,它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季节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我国自秦汉时代就把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定为: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