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气象局招聘_东莞气象局电话号码
1.求东莞近十年气候变化情况
2.东莞市翔云防雷工程有限公司怎么样?
3.东莞市人民的组成部门
2020年11月。东莞(Dongguan),广东省辖地级市、特大城市,院批复确定的珠江三角洲东岸中心城市,东莞市气象局于2020年11月发布寒潮影响气温将急剧下降,并伴有6-8级偏北阵风过程降温幅度9-11℃,所以11月降温,是一个非常好的城市。
求东莞近十年气候变化情况
东莞最早开展气象活动,可追溯到1911年,1911年,建立了测候站,1920年,石龙水文站设立雨量观测点。由于时局动荡,一直处于时断时续,停滞不前的状态。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10月1日,广东省气象局与省林业厅在樟木头林场,设立气候站,记录了该市第一组气象数据,1958年10月气候站搬迁到莞城镇新华陀的掘笃山,即城区莞太大道23号,建立了东莞县气象站,1992年2月成立了东莞市气象局和东莞市气象台,2008年3月搬迁到东莞植物园内。
东莞市翔云防雷工程有限公司怎么样?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在东莞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东莞本地气候已悄然发生了变化。近五十年来的气象资料分析表明,东莞气候已呈现出气温升高、湿度降低、日照减少、能见度下降的趋势,从而导致了极端天气气候频繁发生,大暴雨、强雷暴、高温、灰霾等灾害天气多次出现,“秋老虎”和暖冬天气越来越明显。2003年的台风“杜鹃”造成我市3人死亡,30人受伤;2006年7月14~17日的持续性暴雨过程,造成了超过10亿元的经济损失。气候变化已在悄然改变东莞的自然生态系统,影响我市公共安全、人们的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有必要对此引起高度重视,取综合措施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
东莞气候变化特征
随着东莞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东莞的地表性质发生了改变,大量的水泥和柏油路面,以及各种建筑墙面等,有效地吸收了大量太阳辐射,地表含水量也随之减少。随着东莞人口、工厂、车辆的增加,各种燃料的燃烧增多,空气中的粉尘也越来越多,这对于吸收环境中热辐射的能量也非常有利。东莞市的城市热岛效应已经呈现出来,主要表现如下:
1. 平均气温升高
从历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可以看到,在80年代以前,东莞年平均气温变化缓慢,而80年代以后气温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已经连续18年偏暖,特别是进入90 年代以后,气温升高更为显著。从1957年开始有历史纪录以来,年平均气温最高的20个年份之中,有19年出现在1987年以后。2002 年平均气温高达23.6℃,为历史最高记录。
2. 相对湿度降低
平均相对湿度由1959~1985年的76.5%下降到1986~2006年的73.6%,下降了2.9个百分点,下降幅度最大出现在80年代中期以后。年平均相对湿度最大值为80%,出现在1959年,最小值为71%,出现在1995年。
3. 日照时数减少
年平均日照时数由1963~1969年的2161小时减少到1985~2006年的1910小时,减少了251个小时。年日照时数最大值为2320.8小时,出现在1963年,最小值为1558.1小时,出现在19年。
4. 能见度下降
从历年平均能见度变化曲线可以看到,80年代以前能见度几乎都在18公里以上,而进入80年代以后,能见度迅速下降,2006年平均能见度下降到9.3公里,为历年最低。
气候变化对东莞的影响
1. 极端异常天气增多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东莞极端异常天气增多。东莞已经连续20年出现暖冬,高温(大于35℃)天气也显著增多,“秋老虎”现象明显。强降水和强雷暴增多,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越来越大。灰霾现象日趋严重,能见度降低。
1.1 东莞连续20年出现暖冬
从历年冬季(12-2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可以看到,80年代中期以前,冬季气温变化平缓,80年代中期以后,冬季气温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我市已经连续20年出现暖冬。
除了暖冬以外,我市高温(大于35℃)天气也显著增多。从历年高温天数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到,80年代中期以前,每年高温天数一般在10天以下,从80年代中期开始,高温天数急剧增加,一共有16个年份高温天数大于10天,都出现在1986年以后。
我市“秋老虎”现象也越来越明显。从80年代开始,历年10~11月(秋季)平均气温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一共有9个年份平均气温超过23℃,都出现在1990年以后。
1.2. 强降水和强雷暴增多,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越来越大
最近几年的资料分析表明,东莞的强降水和强雷暴增多,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越来越大。2005年5月25日,莞城地区出现局部性大暴雨,03~04时一个小时的雨量达109.3毫米,刷新了东莞有气象记录以来1小时雨量的历史最高纪录,造成局部地方严重内涝;2006年7月14~17日我市出现持续性暴雨过程,石龙自动气象站录得日最大雨量达到399.6毫米,为有历史纪录以来的第二高值,这次暴雨过程造成了超过10亿元的经济损失,寒溪河内涝严重。高温天气增多,导致雷暴强度增加,强雷暴频繁发生,致使一些建筑物以及电子设备遭雷击,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每年都有人员因雷击死亡。
2006年5月21-22日我市大暴雨,寮步广场前一辆货车被淹在隧道里,仅露出车顶
1.3. 灰霾现象日趋严重
随着东莞城市规模的扩大,工业快速发展,人口和汽车增多,城市污染进一步加剧,灰霾天数也明显增多。
1957到1989年的33年里一共只出现了12天灰霾天气,而90年代灰霾天数已经达到25天,进入2003年后,灰霾天数急剧增加,2003年灰霾天数为121天,此后年灰霾天数就一直超过120天,到2006年达到最多,为192天。伴随着灰霾现象的日趋严重,我市能见度逐年下降,到2006年平均能见度只有9.3公里,为有历史以来的最低值。
2. 影响天气气候的因素更加复杂
影响天气气候的因素本身就很复杂,它是由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生物圈这个综合系统中各种因子相互作用而造成。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大量温室气体,使得影响天气气候的因素更加复杂,异常灾害天气频繁出现。以东莞近几年的天气气候为例:2004-2005年出现秋冬春的连续大旱,为近年罕见;2006年雨量达到2412.4毫米,为有历史纪录以来雨量最多的一年;2006年9月上半月我市出现四场暴雨,其中有三场大暴雨,总降雨量达到了506.6毫米,为历史同期最大值;2006年11月份雷暴日数达到4天之多,为历史同期最大值。这些小概率的预报是目前科学理论和技术的难点。
3. 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是渐进的,但却是不可逆转的,它虽然不像一次灾害天气过程造成的危害那么直接,但它给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带来的却是难以承受、持久的严重影响。目前我市的气候监测系统正在建设之中,气候变化与各行业的相互影响研究还有待加强。从国内外监测数据和我们现有的资料评估分析已初步表明,气候变暖造成海平面升高、气候带北移、物种分布改变、病虫害增多、新不断产生等等,同时气候变暖也使灾害天气频繁发生,旱涝增多,冷暖加剧,天气更加恶劣,直接影响着社会公共安全、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包括交通、环境、健康、能源、水、城市规划、保险、农业等各行业。
3.1. 对交通的影响
交通受到暴雨、雷暴、大风、灰霾、雾、高温等气象条件的影响。如暴雨使地面打滑、积水,冲跨路基,产生低能见度,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英国曾统计过,雨雪天气交通事故比晴天要多25%;在美国每年680万起交通事故中,20%发生在雨、雪或冰雪的恶劣气象条件下。夏季高温引起路面温度升高,也容易造成机动车爆胎,导致车毁人亡事故。大雾影响视程,也容易造成交通事故。以东莞为例,2006年7月14~17日我市出现持续性暴雨过程,东部快速路被淹没,导致交通中断。特别是随着我市高等级路的长度、密度和车辆增长率、数量都已跃居全省前列,交通气象安全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工作。
3.2. 对环境健康的影响
气候变暖加剧昆虫对传染性疾病的传播,疟疾、猩红热、黄疸、脑炎等恶性传染疾病的发病率提高。最不可忽视的是,气候变化造成部分旧物种灭绝的同时,也必然产生出新的物种,物种的变化可能打破、细菌、和敏感原的现有格局,产生新的变种,带来的另一种危险是可能激活某种新。世界卫生组织一份研究报告证实,至少有30种新的传染病在过去20年里出现。在人类活动的进程中,新的在今后还将不断地被发现,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2003年爆发的SARS就是最好的例证。
灰霾天气增多,空气中有害的颗粒物也增多,可直接或诱发呼吸道、肠胃等疾病,滋生各种、细菌。日照减少又使佝偻病增多,对人们健康造成直接影响。
3.3. 对能源水的影响
气候变暖导致高温、干旱、大风、暴雨等极端异常天气增多,社会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所需能耗进一步加大,供电、供油、供水矛盾更加突出。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东莞年用电量一直位排在广东省第一位,供电形式非常紧张。据调查,我市用电峰值一般出现在6月、7月和8月,而2月份用电量最少。我市一般6月下旬开始受副高控制,高温天气增多,用电量也逐渐增加。
气候变暖也使能源消耗进一步加大,汽车用油量增多,近年几度出现的汽车用油紧张的局面就是一个例证。
高温天气的增多,也使城市的需水量进一步加大。据统计,东莞人均水量只有322立方米,不仅低于每人1750立方米的国际用水紧张线,而且低于5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线,与广东省人均水占有量2594立方米也有很大差距。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东莞的供水形势依然比较严峻。
东莞空中水非常丰富,如果以年均1770毫米降水量计算,每年来自空中的水就达到近44亿立方米,相当于一个大型水库储水,如何利用一些设施引导收集处理雨水加以利用,也是一个具有生态和经济效益的举措。
3.4. 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
在东莞建设生态绿城的过程中,城市规划与气象更是密不可分。首先是城市热岛效应导致气温升高,而水景和绿化能有效的降低温度,因此城市规划建设需充分考虑绿地面积,即城市的发展与大气环境影响的分析。其二,城市的功能区规划与环境适宜性的分析,如城市主导风是什么,有污染的产业不适宜规划在上风方;如果某地域风速较大,则有利于污染的扩散,较适宜作为产业发展带。其三,城市建设是否能适应已经产生的气候变化及带来的恶劣天气的影响,如越来越多的强降雨对城市道路和排洪系统的影响,强雷暴对电子设备、高楼建筑的影响等。
3.5. 对保险业的影响
气候对保险的影响主要集中在4月到9月汛期期间,一般是由雷击、大风、台风、暴雨以及因暴雨引起的突然性塌方造成。随着大暴雨、强雷暴、灰霾等灾害性天气的越来越频繁,特别是对天气敏感的一些产业,保险业的风险也有所增加。据平安保险公司和人保财险公司统计:2006年财产损失赔偿主要因暴雨引起,尤其是7.16大暴雨,仅此一场暴雨平安保险就支付了一千多万元。2006年因需保险理赔到气象局开气象证明210人次。
3.6. 对农业和林业的影响
气候变暖也会对东莞的种植业、水产养殖业等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例如:日照减少,可以减缓农作物的生长;暴雨引发洪涝,使农作物受灾严重,鱼塘淹没;气温偏高,使花期提前,农业病虫害增多。以东莞拳头产品荔枝和香蕉为例,长时间的低温、高温、阴雨、大雾以及酸雨对其生长非常不利。
东莞市人民的组成部门
简介:东莞市翔云防雷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在东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的专业从事各类防雷工程、智能化工程、网络通信工程、监控工程、机房工程、地网工程、安防工程等检测、设计、施工、验收,电子产品、防雷设备销售,防雷技术咨询服务的高科技企业。现公司在江西吉安、江西赣州、江西景德镇、广州市等地都设有相关公司。东莞市翔云防雷工程有限公司依托东莞市良好的高科技环境和充裕的科技人才,立足东莞本土、放眼全国。公司对各类建筑物、生活小区、化学危险品仓库,油库和气库、厂房、弱电设备(电源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电话交换机系统、闭路电视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及电脑主机房等)的综合防雷有着丰富的经验;对于各种国内、外避雷器材(件)的技术参数和应用范围有一定的研究与实际安装经验。公司具备了国家气象局颁发的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资质证和市公安局批准颁发的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施工的资质证书。公司秉承“安全第一、防雷专业、优质服务”的宗旨,专心、专注地为广大用户提供各类防雷工程、智能化工程的检测、设计、施工、安装优质服务;并销售各类国内、外避雷器材(件),欢迎广大客户上门洽谈或电话咨询。质量观念和服务观念已经贯穿于我们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可以在任何时间里为您快捷地提供优质服务。东莞市翔云防雷工程有限公司紧紧把握“安全、技术、服务”三大要素,紧贴客户需求,与客户一道共创平安和谐环境。“科技创造梦想,安全成就未来”是翔云人不懈追求的目标!公司业务范围·工业与民用建筑防直击雷工程·化学危险品仓库,油库和气库防直击雷工程·数字程控交换机系统防感应雷工程·计算机网络及通讯系统防感应雷工程·机房系统防雷·联通基站、移动通信基站、电信基站防直击雷及感应雷工程·智能化小区系统防雷·闭路监控系统及报警系统防雷·门禁系统、考勤系统及一卡通系统防雷·停车场管理系统防雷·可视对讲系统防雷·系统防雷·浙江雷泰防雷产品代理商地址:东莞市莞太路34号软件企业园B座5楼TEL:076923668519
法定代表人:冯加林
成立时间:2010-05-31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1900000814323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东莞市莞城莞太路34号联丰工业区B座5楼5H
一、市委工作部门及下属单位 单位名称东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局)东莞市委办公室东莞市委组织部东莞市委宣传部东莞市委统战部东莞市委员会东莞市委政策研究室东莞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东莞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东莞市委党校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市社会工作委员会二、市府工作部门及下属单位 单位名称市人民办公室市行政服务管理办公室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东莞生态产业园区管委会东莞市虎门港管理委员会市发展和改革局市物价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教育局市科学技术局(市知识产权局)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市人力局市社会保障局市国土局市土地储备中心市环境保护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卫生和生育局市审计局市外事局(市侨务局、市港澳事务局)市体育局市统计局市林业局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城乡规划局市城市综合管理局市新莞人服务管理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人民台湾事务局市房产管理局市公路管理局市人民驻广州办事处市驻北京联络处市城建工程管理局市旅游局市供销合作联社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市产业合作办公室市公路桥梁开发建设总公司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东莞市委员会市口岸局市法制局东莞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市人民经济协作办公室省渔政总队东莞支队三、人大机关、政协机关、法院机构、检察院机构 单位名称市人大市政协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四、群团组织 单位名称市妇女联合会共青团东莞市委员会市总工会市工商联市文联市侨联市残疾人联合会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市科学技术协会市红十字会五、中央、省属及现役副处以上单位 单位名称市邮政公司市公安消防局市公安边防支队市国家税务局市地方税务局中国人民银行东莞中心支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东莞监管分局国家外汇管理局东莞中心支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太平海关市海事局东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市航道管理局市气象局市邮政管理局东莞电信市烟草专卖局市盐务局东莞军分区市武警支队国家统计局东莞调查队东莞海关六、镇街 单位名称莞城街道党委、街道办事处石龙镇党委、镇人民虎门镇党委、镇人民东城街道党委、街道办事处万江街道党委、街道办事处南城街道党委、街道办事处中堂镇党委、镇人民望牛墩镇党委、镇人民麻涌镇党委、镇人民石碣镇党委、镇人民高埗镇党委、镇人民洪梅镇党委、镇人民道滘镇党委、镇人民厚街镇党委、镇人民沙田镇党委、镇人民长安镇党委、镇人民寮步镇党委、镇人民大岭山镇党委、镇人民大朗镇党委、镇人民黄江镇党委、镇人民樟木头镇党委、镇人民凤岗镇党委、镇人民塘厦镇党委、镇人民谢岗镇党委、镇人民清溪镇党委、镇人民常平镇党委、镇人民桥头镇党委、镇人民横沥镇党委、镇人民东坑镇党委、镇人民企石镇党委、镇人民石排镇党委、镇人民茶山镇党委、镇人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