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方案_气象局迎接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检查
1.市气象局年度工作情况报告
2.气象的气象服务
3.如何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服务
4.阜阳市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阜阳市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防灾)
5.矫梅燕副局长在年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6.3.1 工作程序
1)每日接收气象部门的当日实际降雨量数据、未来24h预报降雨量数据以及双方约定的其他数据,如气象部门初判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区域及预警预报等级数据等。接收时间一般为当日15:00~16:00。
2)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作分析处理,根据各预警区的判据模型,自动判定未来24h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区域和等级,形成初步预警结果(预警区域和等级)。
3)针对初步预警结果与下一级预警预报业务单位或对应的气象部门进行会商。
4)综合分析各单位的会商意见,对初步预警结果进行订正,形成最终预警产品。
5)主管领导审定、签发预警产品。
6)于当天16:20通过适当方式(电缆专线、FTP、E-mail等)把预警产品发回气象部门。
7)气象部门接收预警产品,并和天气预报产品统一制作,发送电视台。
8)当达到预报等级(3~5级)时,在当地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中播出;在相关网站或其他媒体上发布。
6.3.2 数据传输内容和方式
6.3.2.1 气象数据传输
每天15:30以前,气象部门负责向国土部门提供预报区内未来24h(当日20:00至次日20:00)降雨预报数据和当日实际降雨数据。文件名和文件格式双方自行约定。
国土部门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资料制作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产品,并以图像和文字形式传送给气象部门,由气象部门加工制作,与天气预报一起向社会发布。文件名和文件格式双方自行约定。
6.3.2.2 国土系统内部传输
每日17:00以前,负责本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的单位将区内各级预警产品传输至所建立的地质环境信息网,供各级及国土部门浏览和下载。
在预警预报信息发布后72h内,各级国土部门应将预警效果(包括实际降雨量,地质灾害灾情、有效避免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等)传输至预警预报产品制作单位。为下一次预警预报产品制作提供参考资料。
6.3.2.3 数据传输方式
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可用铺设光缆专线、FTP、E-mail、传真、电话等多种形式与气象部门、国土部门各级预警预报业务单位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6.3.3 业务会商
6.3.3.1 目的
为了提高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的准确率,充分发挥国家、省(区)、市(地、州)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业务单位各自的优势作用,不断地提高防灾减灾成效,更好地为社会防灾减灾服务,有必要实施预报业务会商制度。要求在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形成预警产品前必须开展预警预报会商。
6.3.3.2 会商方式和内容
当双方确定的预报区域和等级不同时,应开展会商,特别是发布5级警报时,需经双方会商后确定预警区范围。会商时间为每日16:20~16:40,有特殊需要时,可随时电话会商。
根据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性质决定会商方式(或范围)主要有国土系统内部会商、气象部门内部会商、国土系统与气象部门联合会商、各系统上下级(或指定地区)会商等。会商内容为前期降雨情况、预报降雨情况、地质灾害预报范围和等级等。会商后,根据需要对预报范围和等级进行必要的修正。
6.3.3.3 会商形式
会商形式可用小型会议、可视化远程会商、FTP式数据传输、E-mail数据传输、电话或传真等方式。
通过会商,了解预警区地质环境特征、历史发灾情况、当地气象部门的降雨预报数据和前期实际降雨数据等。各预警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电子邮件或传真的方式提供省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情况,作为全国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的参考。
6.3.3.4 修正完善,形成正式发布产品
认真研究省级预警预报单位作出的预警结果,并对关键问题进行不同形式的会商,争取达成共识,最终形成国家级正式发布的地质灾害预警产品。
6.3.4 审定与发布
6.3.4.1 填写“预警预报产品签发单”
填写“预警预报产品签发单”,报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中心主任和主管领导审批,领导外出时电话请示审批。若出现5级地质灾害警报,及时向部、局、院领导报告请示。地质灾害预报等级达到4级及以上时,编写“地质灾害预警快报”,由环境司上报部领导。
6.3.4.2 预警产品发布
将预警产品通过FTP或E-mail的方式发送至国家气象局气象中心。如果出现达到预报等级3级以上的区域,则在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上发布;如果出现达到预报等级4级以上的区域,则在中央电视台19:30的天气预报节目中向社会公布,警示预警区群众注意地质灾害的预防和躲避。
6.3.4.3 报送预警产品
按程序报送当日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产品,特别是发布5级警报时一般要经主管部门同意,并征求预警地区有关部门的意见,以便于应急响应。
6.3.4.4 填写“预警预报情况记录表”
填写“预警预报情况记录表”,记录每日预警预报信息发布情况。
市气象局年度工作情况报告
萧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的通知
根据气象局最新预报,受台风“暹芭”减弱后的低压环流影响,5日白天到夜里我县阴天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地区大暴雨,6日白天阴有阵雨或雷雨并渐止转多云。此次降雨过程累计雨量30-70毫米,个别乡镇已经超过90毫米,降水仍在持续。
经会商,根据《萧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规定,县防指决定于2022年7月5日19时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各乡镇防指负责同志要坐镇指挥,督促防汛包保责任人下沉一线、履职尽责,要加强强降雨期间中小河流、危旧房屋等重点部位、薄弱环节巡查防守,组织力量对超警堤防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堤查险,确保险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一旦出现灾情险情和极端降雨情况,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果断撤离危险区内所有人员,坚决避免人员回流;做好抢险救援队伍备勤,落实基层隐患排查人员和抢险救援人员安全防护措施,及时处置突发险情灾情,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水利部门要密切关注水库、河道水位情况,切实做好水库调度、水利工程防守、抢险技术支撑、中小河流洪水及山洪灾害防御等工作,重点做好险工险段和薄弱环节防守,就近预置抢险力量和物资,加强抢险技术指导。
气象部门要加强监测预报,深化汛期气象服务“一盘棋”思想,围绕会商机制、信息通报机制、数据共享等,加强与县应急、水利、自然、城管等部门的对接,把握天气变化趋势,科学有效安排部署防范应对工作,第一时间将临灾预警信息传递到乡镇、村、基层防汛责任人。
城管等部门要做好城区易涝点、沿河道路桥梁、下穿道路、地下空间防守工作;及时对雨水篦、下水井是否存在破损、缺失,下水是否通畅等问题进行检查,及时疏通排水口,设置安全警示标识。
住建部门要对危旧房屋、建筑工地、户外广告牌等易倒伏和易坠落物体取防护措施,防止出现坠落、倒塌、刮落伤人等事故;要督促各在建项目施工单位严格落实施工安全主体责任,立即停止危险作业,将人员、机械撤到安全地带。
自然规划部门要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工作,针对重要隐患点和风险较高区域、部位、路段,要及时向和有关部门提出防控建议,对危险区和受威胁人员要切实做到该封尽封、该撤尽撤等。
农业部门要针对农村沟渠进行摸排,加强机具和人力调度,及时疏通沟渠、抢排明水、排涝降渍,着力保障粮食安全。
文旅部门要提前关闭涉山涉水旅游景区景点、农家乐等,做好景区内人员安全服务管理。
教育部门要做好重点区域的师生安全管控。
各乡镇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提高警惕、压实责任,按照各自职责分工,细化防范措施,做好本行业本领域重点部位防范工作;要严肃防汛纪律,强化值班值守,加大督查力度,及时处置突发情况,加强信息报送,做好救灾物资和应急抢险准备工作。
萧县防汛抗旱指挥部
2022年7月5日
气象的气象服务
我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省市气象局和XX市委市的工作部署,围绕气象现代化建设,强化气象服务,深化县级气象综合改革,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务实创新狠抓落实。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入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
(一)
1、按照“十二五重点工程”项目的六个分项工程,稳步推进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一流”气象台站基础建设等工程的组织实施。主动向当地汇报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效,落实了 “十二五重点项目”地方配套全部经费。
2.监测评价气象现代化进程。按照省市气象局和统计局联合开展气象现代化指标进程监测评价的文件要求,和XX市统计局一起,开展气象现代化进程监测。结果表明,江阴在气象工作纳入地方绩效考核和地方财政保障方面,达到了气象现代化工作目标。在科研成果转化和对业务科技支撑上,尚有不足。
3.项目带动气象现代化建设。新建会议系统一套,安装交互式电子白板一套,提高了预报员业务培训和农村信息员培训硬件装备水平。完成业务大楼安全监控设计、招标、安装。“大气环境气象监测项目”列入地方项目库。
(二)提升气象业务现代化综合能力与水平
1.着力增强综合观测能力,探索装备保障社会化。新改建4个中尺度自动站。在全市新建4个大气电场仪。在新桥镇选择了一名气象信息员,承担自动站设备日常维护。组织成立XX市气象志愿者团队,开展灾害性天气观测。完成国家观测场草坪整理修补工作。新建水泥场地、黑色路面、自由大气、草地等4类特种温度观测方式。
2.着力增强预测预报能力。按照省市气象局部署,实施现代天气预报业务流程,气象业务一体化平台投入业务应用。加强新进预报员学习培训,提高综合业务工作能力。
3.着力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拓展直通式为农气象服务新渠道,增加服务产品。新建直通式气象为农服务qq群。 “江阴气象”官方微博、微信在腾迅和新浪上线。
召开新闻发布会,利用公共媒体传播气象防灾减灾信息。7月17日,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召开出梅新闻发布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市应急办、公安、民政、国土、建设、水利、农林、卫生、环保、安监、城管、港口、园林、公用、供电、海事等19个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参加。气象台介绍了今年的梅雨情况,各部门汇报了他们职责范围内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和取的措施。
(三)提高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保障能力
作为合作单位,参与XX市气象局“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提升大气污染气象条件研究和服务能力。发表核心刊物文章一篇。承担“XX市气象物联网示范应用工程”中的'部分项目,将投资建设城市生态气象综合观测站、气溶胶激光气象雷达、激光雨滴谱仪。新申报XX市科研项目三项。新进研究生一名,提高了气象业务能力。
二、认真做好汛期、“三农”等气象服务
(一)切实加强关键时段气象服务
高质量完成防汛、春运、护林防火、中高考、大气污染信息发布等各阶段的气象服务工作。抓住每一次天气过程,在暴雪、连阴雨、大雾等灾害到来时,通过多种渠道,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和预防建议。全年制作发布天气公报和各类服务材料125期。气象服务领域,除了防汛以外,扩展到护林防火、春运、长江捕捞、节能保供、海事救援、安全监督、农业种养殖、110治安管理、交巡警道路管理、教育系统、卫生系统、节日出行、社会重大活动等。目前,全市免费手机短信预警覆盖群,人数已经达到5000多。
(二) 强化“三农”气象服务
按照中国局气减函〔2014〕25号《关于组织做好2014年“三农”服务专项工作的通知》,认真开展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组织需求调研,完成为农服务调研报告。更新了农村气象信息员、镇协理员信息,完善了乡镇防灾减灾分管负责人。在县市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制定了全部乡镇的应急预案。修订镇街绩效考核指标,并开展半年度、年度考核。应年度绩效考核要求,组织镇街科普和防灾减灾培训,并于3月和7月8月9月五次开展了农村气象信息员培训。总结报送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情况、统计表;开展了面向农民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的“直通式”气象服务,开通直通式服务qq群、微信、微博。开展气象服务效益调查。开展信息员/志愿者观测。接待南信大长望班社会实践、社区夏令营、小主人报、学校科普教育等20批次。新桥社区防灾减灾科普馆正按照规范流程招标,将于近期开标。
(三)积极开展环境气象服务
在市组织下,签署了《XX市2014年度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书》,承担大气污染预警及信息发布、完善预警应急工作方案、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气象保障等三项工作任务。与XX市环保局签署了大气污染气象条件研究和资料共享合作协议。一、建立大气环境监测和信息共享机制;二、建立大气环境污染预报预警联合会商和服务产品联合发布机制;三、建立重大大气环境污染联合调查和评估机制;四、建立科研开发和业务交流、培训合作机制;五、建立双方联络和协调机制。协议的签署,有效实现了共享、整合了部门优势。
三、加强科学管理和党建工作
(一)参与地方行政管理
气象局承担职能的领导小组: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指挥部办公室,防雷减灾办公室。
气象局作为成员单位,参与地方领导小组。主要有:危化品安全生产攻坚工作领导小组,XX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市秸秆综合利用和禁止秸秆露天焚烧领导小组等。
参与XX市一系列文件和应急预案的修订、讨论、发布工作。主要包括:《XX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实施细则》、《XX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XX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XX市突发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XX市突发工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XX市冰雪灾害应急预案》、《XX市突发供水事故应急预案》等。
(二)加强气象社会管理
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稳定发展传统媒体、新兴网络、行业社会自有渠道转播等三大类气象信息发布渠道。修订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完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开展基层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更新灾害防御组织人员网络,开展市级、镇街、村社区等多层次科普宣传和防灾减灾教育。
气象工作再次纳入市委市对镇(街)的年度绩效考核体系(澄委办〔2014〕28号);与民政局联合开展基层社区(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认证合格单位已达12个。
落实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及时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为市发文组织防御提供了第一手信息。
落实探测环境保护条例,加强周边建筑物高度设计审核、环境管理。严格执行《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对观测场周边建筑物,从立项设计阶段就参与高度控制,积极与地方领导和部门沟通,争取支持和理解,保持观测环境评分稳定不降低(89.6分)。及时修剪清理气象大院内外植物和堆放物。
与地方港口、安监、公用事业等部门联合开展防雷防静电、汛期时段、燃气行业等各类安全检查。防雷中心对燃气行业500多家充气加气站的安全检测,正在洽谈过程中。
围绕世界气象日、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周的主题,组织开展社区防灾减灾讲座、参与广场宣传。
(三)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按照职权法定原则、简政放权原则、便民高效原则、公开透明原则,梳理出行政许可事项4项,相关联行政服务两项,承接行政许可和相关联行政服务2项。在市的组织协调下,调整了行政审批流程和服务方式,实现行政技术分离,一票制收费。梳理审核《行政事业性收费清单》、《涉企经营性收费清单》
(四)深化气象改革工作
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及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全面深化气象改革的意见,按照苏气发〔2013〕90号文要求,认真组织实施《XX市气象局机构编制调整方案》,调整了内设机构和直属业务单位,明确了工作职责。按照政事分离原则,调整了下属事业单位法人和财务流程。按照规范流程新录用2名编外人员。
(五)内部管理和离退休管理
落实离退休职工的政治、生活待遇。尊重离退休职工,每年通报气象发展成就,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帮他们订阅报纸、刊物,方便他们了解党和国家法规政策。按时发放离退休金,及时按照有关政策调整数额,认真组织年度体检,在生病住院、高温、年节组织看望。
充分利用社会,做精做细内部管理,保安、卫生、食堂、水电、绿化、设备维护均用外包形式,提高了内部管理的专业水平和科学化水平。
开展摄影活动、歌唱比赛、三农摘活动,提高职工集体意识,和谐团队关系。
(六)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化党建创建和反腐败工作
按照省市局部署,扎实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召开了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和总结大会。按照“XX市气象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先后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三个环节的活动,组织学习活动12次,召开座谈会4次,开展谈心21次,梳理出“四风”方面问题31 条,上级督导组反馈意见9条,组织专题会议讨论2次。组织专题民主生活会1次。
在机关党工委的领导下,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深化年”和“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坚持服务中心、建设队伍,拓宽思路、创新手段,用好、培育品牌,不断提高机关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严格考察流程,完成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和材料上报工作。
回顾今年工作,存在如下问题:
1、气象现代化进程的力度、广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2、防雷图审和验收费进入地方财政专户,但离综合预算进入地方财政体系还有距离。
3、党风廉政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工作
1、做好汛期、秋收秋种、冬季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工作;
2、进一步完善市、镇、村(社)防灾减灾体系,促进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加强气象社会管理;
3、在环境空气质量气象条件监测和服务方面有进展。
如何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服务
暴雨是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据了解,这一年汛期,我国暴雨灾害多发频发,区域性暴雨过程多,突发性、局地性暴雨点多面广,部分地区降水强度大、致灾损失重,在华北、西北等传统干旱区也发生了多次暴雨灾害,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针对这一年的暴雨灾害,各级气象部门高度重视,强化监测预警服务,取得了很好的防灾减灾效益。水浸街、“积水潭”、城市“看海”,面对频频袭扰百姓的暴雨,气象服务该如何跟进?
2012年9月24日,暴雨灾害防御气象服务交流研讨会在京召开,40余名来自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以及北京、河北、广东、甘肃、深圳等省(区、市)的气象专家共聚一堂,交流各地暴雨灾害防御气象服务的典型经验和做法,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暴雨灾害防御气象服务能力。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矫梅燕出席会议。
许小峰表示,气象部门要认真梳理气象服务面临的新形势,围绕防灾减灾工作需求,从预报服务的组织管理、业务技术等方面凝练总结各地暴雨灾害防御气象服务好的做法和经验,要认真分析存在的薄弱环节,抓住机遇,努力予以改进和完善;要进一步加强预警信息发布、暴雨灾害风险评估,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等工作;要以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和基层气象机构综合改革为契机,把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推上新台阶。
矫梅燕指出,在新形势下,防灾减灾气象服务的社会属性越来越强,要强化认识,转变思路,努力适应外部需求,更多地将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与防灾减灾行动结合起来。一要苦练“内功”,围绕需求,进一步提高灾害易发区,脆弱区和敏感区的长、中、短期、短时临近预报预警和实时监测能力,努力提高预报预警准确率和针对性,在当前预报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要特别强化实时监测预警服务;二要努力完善外部机制,要在支持协调下,充分利用社会,以推动国家突发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为抓手,建立多手段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和快速发布机制,扩大预警信息的覆盖面和时效性;三要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预警业务,实现灾害性天气预报向气象灾害影响预报的延伸,提高防灾减灾气象服务的针对性。
阜阳市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阜阳市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防灾)
一要紧紧围绕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进一步加强天气气候预测预报和灾害性天气预警工作。要针对防灾减灾的重点和难点,围绕建立无缝隙气象预报服务和提高气象服务时效,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在提高突发性局地强降水天气预报的精细化、精准化和提前量上狠下功夫;特别要重点关注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及时准确做好滚动预测预报和预警;要认真做好气候趋势滚动预测,充分利用国家突发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各种社会,做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覆盖面。
二要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核心,以暴雨、台风等高敏感天气为重点,认真抓好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和服务。要重点加强山区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城市工地、中小河流汇水区、病险水库、矿区、交通干线等的强降雨监测预报预警工作,强化高影响天气可能诱发的次生灾害风险预报预警服务;要重点做好重点人群和薄弱环节的气象灾害预警服务;要在预报预警用语通俗化上下功夫,推进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进农村、进学校、进工地;要做好重点行业气象预警服务,主动了解需求,提高气象服务针对性。
三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排查气象业务系统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隐患。针对自查和检查发现的问题要立即整改,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流程、健全机制,加强重点岗位、重点业务的人员培训和值班值守,确保汛期气象服务万无一失。
四要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各地各单位要把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作为最重要的工作,主要负责同志在出现重要天气、重大灾害等关键时刻要靠前指挥,深入一线,重大气象服务材料要亲自组织,亲自把关,第一时间报告地方领导,重大及时上报上级部门。
五要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努力做到将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工作和抓好气象改革发展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矫梅燕副局长在年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应急响应具体内容
根据阜阳市气象台预报,预计6号台风“烟花”将对阜阳市产生风雨影响,主要影响时间在7月26日-7月29日,累计雨量40~80毫米,部分地区100毫米以上,同时风力增大至4级左右,阵风7级左右。雷雨时可能伴随雷电、大风和短时强降水等局地强对流天气。
经综合研判,阜阳市气象局气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气象局立即进入III级应急响应状态。各单位要严格按照气象灾害III级应急响应工作流程做好各项工作,特别要加强强降水、雷雨大风的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工作,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城乡积涝等次生灾害,及时将响应情况报告市局。
影响建议
1.今天到29日台风“烟花”将对阜阳市产生风雨影响,提请做好风雨防范工作。由于台风路径复杂多变,其未来走向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气象部门将密切监视,及时滚动发布最新台风动态及预报预警信息。
2.目前阜阳市已进入雷电、大风和短时强降水等局地强对流天气的高发时段,提请注意防范强对流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关注最新的气象预报预警信息。
(2013年4月18日,根据录音整理)
尊敬的汪民副部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全国即将进入汛期之际,国土部组织召开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部署今年汛期地质灾害防御工作,非常重要。下面我代表中国气象局就做好今年汛期地质灾害防御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御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从过往经验看,我们不可掉以轻心。受我国特殊的自然地理、地貌地质和气候变化影响,由气象条件诱发的地质灾害呈现多发、频发、重发趋势,地质灾害不可预见性越来越强,影响越来越复杂,应对难度越来越大,地质灾害已呈现出常态化发展趋势。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是国土和气象两部门共同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不可掉以轻心。
从气候预测看,我们不能麻痹大意。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汛期我国气候为中等偏差年景,汛期降水呈显著的阶段性特征,盛夏(7月至8月)辽河流域、海河流域、黄河中游将可能出现汛情,汛前期青海、四川西北部、陕西北部、山西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发生山洪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今年地质灾害防御形势严峻,容不得有丝毫麻痹大意。
从服务能力看,我们不能有丝毫松懈。当前,气象业务服务能力与地质灾害防治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对突发性高影响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和暴雨诱发山洪地质灾害风险预警服务水平亟待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与地质灾害防治群测群防的要求还有差距。面对地质灾害防治服务能力的差距,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的松懈。
从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看,我们需要常抓不懈。十八大提出的“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既是对气象和地质灾害防御科学发展的支持,也对气象和地质灾害防御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党中央、院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们要深刻认识做好气象和地质灾害防御的长期性、艰巨性和紧迫性,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标准和更强有力的措施推进灾害防治工作。
二、认真总结两部门合作经验,持续推动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工作
2003年以来,以国土部和中国气象局签署的《关于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的协议》为开端,两部门深化合作,有力促进了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业务的发展。今后,我们要以打基础、强基层、健机制为重点,持续推动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工作科学发展。
第一,要打基础,共同推进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一是共同推进易灾地区和主要灾害隐患点自动气象站、暴雨监测站和雷达等组成的气象综合观测网络建设,实现对关键地区雨情、水情的实时监测,确保及时发现险情。二是针对地质灾害短历时、局地性和突发性强等特点,深化地质灾害精细化气象预报特别是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提高定量降水预报水平,确保准确做出预报。三是联合制定地质灾害易发区致灾临界雨量指标体系,深化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确保防御端口前移。
第二,要强基层,共同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地质灾害群策群防体系对接融合。一是结合国土部关于地质灾害防御“十有县”和“五到位”建设要求,以及中国气象局关于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十二到”的具体要求,深入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实现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地质灾害防治群测群防体系对接。二是重点推进基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与农村气象信息员的共建共用,国土部门与气象部门灾害预警发布手段的共建共享,基层地质和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有效衔接,实现灾害早发现、早通气、早部署、早防御。
第三,要健机制,共同推进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工作的长效发展。一是要健全“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机制,建立有利于气象和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发展的保障机制,形成政策支撑有力、运行保障可靠、经费投入稳定、地方支持力大的发展格局。二是建立健全国土、气象全方位合作机制。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气象资料等信息共享,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应急联动,建立重大灾害的联合会商和应急响应机制。加强科研合作和标准制定,推进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报业务的规范化发展。
三、全力以赴做好今年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
各级气象部门要根据党中央和院的总体部署,按照此次会议的有关精神,全力以赴做好今年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
第一,要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做好地质灾害气象保障服务,责任落实是前提。各省(区、市)气象局要严格遵守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气象服务规章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任务分解到岗,保证各个环节有效衔接。各级气象部门主要负责人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气象服务上,要在预报服务第一线靠前指挥。
第二,要进一步强化监测预报。做好地质灾害气象保障服务,监测预报是基础。各级气象部门要狠抓地质灾害多发区、易发区的灾害性天气监测和预报两个环节,努力做到监测到位、预报准确。要密切监视重点地区灾害性天气变化,掌握雨情、水情和隐患点实况信息。要充分发挥雷达、卫星、自动气象站、实景观测等在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警中的作用,强化面向地质灾害的短时临近天气预报业务。
第三,要进一步强化预警服务。做好地质灾害气象保障服务,灾害预警和有效发布是关键环节。要联合国土部门将地质灾害条件等级预报升级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共同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预警。要通过广播、电视、电话、互联网、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农村大喇叭等多种手段和气象信息员队伍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健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流程和机制,提高预警信息的发布时效和覆盖面。
第四,要进一步强化联动联防。要加强与各级国土部门的联动联防,建立两部门应对恶劣天气特别是突发强降雨天气的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切实发挥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的消息树作用。要加强部门内灾害性天气联防协作,建立区域性快速反应机制,完善天气上下游影响站台之间灾害性天气监测实况、灾情、预报、警报信息通报机制。
同志们,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党中央、院关心,各级党委关心,人民群众关心。衷心希望各级国土部门和气象部门本着开放融入式发展理念,携手把地质灾害防御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最后,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国气象局向国土部和各省(区、市)国土部门长期以来对气象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谢谢大家!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