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哪个好

2.史料研究与全新世气候环境

3.ecological indicators好中吗

4.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作出力争多少年前实现碳达峰

5.环境生态工程就业如何

6.当你调高温度冲突上升了,是咋看对气候变化和招募之间关系的跨学科研究呢?

气候与环境研究投稿经验_气候与环境研究好投

自然地理学好就业。

1、自然地理学研究范围广:自然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环境,还包括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地球大气层的研究,因此在环保、管理、城市规划、旅游开发等领域具有较高的需求。生态学主要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自然地理学应用领域广:自然地理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到多个领域,如城市规划、交通运输、旅游开发、地质勘探、环境保护、开发等,因此自然地理学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比较大。生态学应用领域相对较窄,主要涉及到环境保护、生态修复、自然管理、气候变化等领域。

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哪个好

环境设计在考研阶段一般会分为室内和景观两个方向,在设计类考研当中环艺属于大专业。报考人数占艺术类很大比重,因此招生名额是很重的,但是近两年考研热居高不下,因此竞争非常激烈。

环境设计专业考研到底有没有前景呢,我觉得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得先了解这个专业。你可能会说,我读了这么久的大学难道连这个专业都不了解吗。其实很多人可能只看到了表象,真正的背后的深入的内容还真没有了解清楚。环境设计专业大概包括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两各方向,当然也包含其余细分方向。总体而言,这个专业是偏向于实践类学科,以建筑系为基础的专业。那么考研究竟有没有必要呢,毕竟这个专业以实践为主。我想说明的是,考研是非常有必要的,毕竟时代在变,对人们的要求也在变,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也在逐步变高。

其实读研很大程度上是让自己学的知识更加细化,更加深入某一领域进行探索。我们现在提到的环境设计可能只是一个大的方向,之后说到的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也是一个小方向,但其实在小方向中也会有更多更加细分的具体研究方向。如果我们没有具体,就只是停留在了宽泛的表面,虽然看上去我们什么都会,但是其实我们什么都做不精。就比如说环境科学这个专业,下属环境工程、生态学等等小方向,但是每一个小方向下面又有很多要研究的领域。比如水、土、肥料、大气等等。在公司招聘人才的时候,你觉得他会愿意招聘一个什么都懂但是不精通的本科生呢,还是愿意招收一个经过三两年更加深入学习之后的研究生的?答案不言而喻。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环境设计考研的前景非常好。

另一方面,如果你发现这种实践类专业不适合自己,自己还是更适合搞理论研究,那么读完研究生直接读博士生进入到理论学习阶段就好了。相当于是给自己多一个选择。但如果你本科直接找工作了发现在既不喜欢实践,辞去工作在考研或者跨专业考研都是很耗精力而且风险很大的事情。

最后一个方面就是,尽管你深入某一更加细分的领域进行了学习,但是你其实做到了触类旁通,而并不是仅仅局限于这一小方向,因此未来可能工作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因此,我给出的建议是环境设计专业考研前景非常好,需要个人自己去把握。

最后的决定还是你自己的,所以加油,做出服从内心的选择!谢谢!

史料研究与全新世气候环境

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都是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学科,并且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它们都关注地球上的自然环境,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

地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地质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和行星科学等分支。它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变动、气候系统、海洋生态等方面,旨在揭示地球的演化过程和自然规律。地球科学对于理解地球的起源、地质灾害的预测与防范以及勘探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科学则专注于研究环境与人类的相互作用。它关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要素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响应,旨在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环境科学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管理、气候变化等问题。

所以,无法简单地说哪个学科更好,而是要根据个人的兴趣、职业规划以及对于地球和环境的关注程度来选择。如果你对地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自然灾害的机理等问题感兴趣,可以选择地球科学。而如果你对环境污染治理、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更感兴趣,可以选择环境科学。

ecological indicators好中吗

7.8.4.1 重大历史与全新世气候环境

刘东生、丁梦麟等依据史书记载“阪泉之战”、“涿鹿之战”、“禹伐三苗”等资料,对全新世气候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1)“阪泉之战”、“涿鹿之战”与全新世气候环境的变化

上述全新世中期的暖期气候环境,尤其是期间鼎盛的大暖期气候环境,大气降水量增加、冰川大幅消融、海平面上升。据N.Morner(16)研究结果,全新世中期其鼎盛时期,全球海平面比现在高出约2m,中国东部滨海平原普遍遭受海侵,称之为黄骅海侵。天津、黄骅、利津等均被淹没,渤海湾一带海侵达天津以西乃至白洋淀西一带,东部平原成为一片泽国。

这时期生活在东部平原的黄帝、蚩尤帝等各部落,正面临着洪水的劫难,生存环境变得严重恶化,迫使他们的族民须向西方的黄土高原迁徙,或是就地向山林、高地转移才能安然生存。

古史传说的“阪泉之战”与“涿鹿之战”史书多有记载,史学界也比较认定,“阪泉之战”在前,“涿鹿之战”在后,这是五帝之始一系列征战中的两次最为著名的战役,位于河北西北部的涿鹿、怀来一带。

“阪泉之战”,系黄帝与炎帝一战,黄帝由东部平原即一级阶梯向西迁徙,进入黄土高原即二级阶梯,与生活在那里的炎帝部落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并形成了黄土高原各部落联盟的雏形。

在北方,原本生活在滨海地带的东夷族,由其首领蚩尤率领族民也由一级阶梯向二级阶梯的黄土高原开始大规模的迁徙,与炎、黄二帝在河北涿鹿一带展开了殊死的“涿鹿之战”,以蚩尤被擒杀,而被融合。

苗族亦以蚩尤为始祖,古歌中记述,从前的“五支奶”、六支祖都“居住在东方,挨近在海边,天水相连接”。后来“经历万般苦,迁徙到西方”。

东夷族、苗族长期定居生活在东方,即东部平原一级阶梯,原本生产力水平胜过黄土高原华夏氏族一筹,向西进入黄土高原,从一级阶梯向二级阶梯——黄土高原的迁徙,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一定有着关乎族民生存的根本性原因。从第四纪气候环境的波动变化研究的结果来看,刘东生、丁梦麟等认为,这个根本性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全新世中期的暖期气候环境,尤其是鼎盛的大暖期气候环境使得气温升高、降雨增加、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造成大范围灾难性水害所致。

安芷生等(1990)在《最近2万年来中国古环境变迁的基本特征》一文中也提出全新世距今9~5ka为温暖多雨期。施雅风等(1992)在《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的基本特征》一文中,也指出中国全新世距今8.5~3ka为大暖期气候,其中距今7.2~6ka为稳定的暖湿鼎盛期阶段。

近年来,在湖南澧县彭头山和河南平原西部舞阳发现的距今9~8ka的稻作遗存都突然中断消失,直到距今5~4ka才又重新再现,不失为佐证。

(2)“禹伐三苗”与全新世气候环境的变化

当全新世晚期,距今约4ka前后寒冷气候开始来临,海平面逐渐后退,这可由后退过程中有4次停顿遗留下4道贝壳堤得到佐证。这时候上述情况发生截然相反的变化,中国古文明则由二级阶梯——黄土高原,转回向一级阶梯的东部平原区迅猛扩展,导致“禹伐三苗”战争的爆发(刘东生,丁梦麟,等,2004)。

三苗族的原住地,一般根据史载“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解释为在长江中游江汉平原一带,是以衡山认作南岳衡山(今湖南衡山县北),这可以说是狭义的三苗族所在地(谭其骧,1998)。

广义的三苗族居地,是以衡山但不是指南岳衡山,而是指古有衡山之称的河南平原地区的西部伏牛山、外方山。即三苗族的活动范围,由江汉平原向西北伸延至河南南部及西部的南阳盆地和嵩山地区,并进入秦岭东南丹水-汉江流域,使原本仰韶文化吸收了长江中游屈家岭文化,这方面得到了考古学文化的证实(李学勤,王宇信,等,19;李学勤,江林昌,2001)。

这就表明狭义的三苗居地——江汉平原地带,是其祖居地;广义的三苗活动范围,则向西北方延伸达到黄土高原东南部,应该是在仰韶文化晚期受全新世大暖期洪水灾害时向西北方、向黄土高原二级阶梯迁徙留居的地区。

“禹伐三苗”就是由黄土高原南下直插三苗的心脏——江汉平原,灭三苗国,并进而巡狩长江下游直至会稽的一场长时期大规模的战争。

尧舜禹时期都有伐三苗的战争,其三苗族的活动区在黄土高原的东南边缘,即河南嵩山周边地带,与鲧禹的封地嵩山之北伊洛河一带相交接,并始终未能融合。在帝尧时曾有丹水之战,并追击迫使其一支向西一直逃亡到敦煌一带,史称“窜(迁)三苗于三危”,“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刘东生,丁梦麟,2004)。

尧舜时,三苗族开始受到来自黄土高原华夏族的追击,渐渐南迁,到禹伐三苗则是直逼江汉平原,被华夏族融合。

从伊洛河流域、中岳嵩山周围,南下淅川河、湍河、唐河、向河流域,由南阳盆地,逐汉水南下,直到长江之滨,散布在广阔地域上的座座废弃遗址,显示出河南龙山文化取代长江中游石家河文化的景象,犹如古道上的驿站,既标识出禹伐三苗的进军方向(李学勤,江林昌,2001),也标志着华夏族由黄土高原二级阶梯向东部平原一级阶梯战略性迁徙的胜利。以湖北天门石家河城址为代表的石家河文化,是迄今所知龙山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一般认为此即三苗或三苗国之都,不仅很大的城垣内大面积建筑废弃,而且从长江中游屈家岭文化继承下来的与中原龙山文化有异的特征消失,呈现出中原龙山文化对石家河文化的取代,这一考古文化的巨变正是“禹伐三苗”历史的真实写照(刘东生,丁梦麟,等,2004)。

“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则是禹乘伐三苗胜利的战功,进而展开对长江下游地区东夷或九夷族的一次和平方式的大融合,标志由二级阶梯黄土高原向东部平原一级阶梯第一次大转移的开始(刘东生,丁梦麟,等,2004)。

“禹伐三苗”的年代,根据新近“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综合研究资料,夏王朝由禹启父子所建立,夏代开始年代为公元前2071年,是禹在位的20a后(禹在位共45a,即从禹在位中期算起)。则“禹伐三苗”应从公元前2071年再加上35a,当为公元前2106年(李学勤,江林昌,2001)。其时,正值距今4ka前后的一次寒冷时期。而这时期,东部平原一级阶梯相对西部黄土高原二级阶梯地区的人类生存环境要好一些。因此,爆发“禹伐三苗”的战争也就在所难免了。

第四纪气候环境演变研究表明,当全新世大暖期过后,于距今4ka前后有一次新的降温,并具有全球性特征(吴文祥等,2001;许靖华,1988)。这次降温和干旱是世界上许多地区全新世人类演化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导致古埃及、两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等地区世界古文明衰落的主要原因。在中国,这次降温导致中原周围地区五大新石器文化的衰落和终结,加速和促进中原地区以夏朝文明建立为标志的华夏文明的诞生(吴文祥,等,2001)。

古史传说的“大禹治水”之所以取得成功,恐与这次全球性降温和干旱有关。大禹治水是在公元前22世纪,即舜执政时,禹在“试用期”所建立的功绩。其时距全新世大暖期的大洪水相去已远,而距今4ka前后的寒冷期已近,即已进入这次全球性的降温和干旱少雨时期,因此大禹治水13年的水情,现在看来只是寻常年份的水灾,这可能就是大禹治水取得成功的重要背景条件(刘东生,丁梦麟,等,2004)。

从“涿鹿之战”至“禹伐三苗”,由暖(温暖期)到冷(寒冷期),“一上”即由一级阶梯进到二级阶梯;“一下”即由二级阶梯走向一级阶梯,是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使然,是重大历史与气候环境变化的真实契合,是第四纪距今2.6Ma以来数十次气候冷(冰期)—暖(间冰期)波动变化中的一次颤动的再现(刘东生,丁梦麟,等,2004)。

全新世气候波动变化与中国重大历史的契合情况,详见表7.1。

7.8.4.2 古气候文献记录与全新世挽近时期气候的变化

竺可桢(13)从我国历史文献中大量的古气候记录着手,对全新世后半期的气候变化进行了研究。他认为过去5ka中总共有4个寒冷期与温暖期交替出现。王邨(1987)则研究了同期气候干湿变化的状况(图7.4),主要结论如下:

1)第1温暖期(公元前3000~1100年),相当于仰韶文化时代至安阳殷墟文化时代。在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了獐和竹鼠等喜暖湿动物骨骼,这些动物目前只生活在长江流域。山东历城县两城镇龙山文化遗址曾出土炭化的竹子,表明竹类曾分布到了黄河流域(北纬35°25′)。安阳殷墟亦发现有犀牛、象、貘、水牛、四不像鹿、獐、竹鼠等亚热带动物的存在,其14C年龄为3340±155a~3200±160a。在殷墟甲骨文中还有猎获大象和犀牛的记载。这一时期相当于全新世中期暖湿时期的后段。当时气候湿润多雨,平原地区洪水泛滥,经常危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而产生了尧舜时期大洪水的传说。在公元前1710~1324年之间,受洪水的影响,商王朝5次迁移都城,直至到了殷墟才稳定下来。

2)第1寒冷期(公元前1100~前770年),相当于西周时代。《竹书记年》中记载,周孝王时期长江支流汉水曾经有2次结冰,分别发生在公元前903年和8年。其中还提及在结冰之后,紧接着就是大旱。《史记》中则有更多的关于干旱灾害的记载,据《国语·周语》载:“殷纣三十三年(公元前1066年)河竭而商亡,周武王十五年周大饥。”“殷帝辛五年雨土于亳。”西周后期的历、宣、幽、平王时期的150a里,干旱则更甚,关于旱灾的记载就更多了。例如“历、宣之世,天旱地拆”,等等。

3)第2温暖期(公元前770~0年),相当于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和秦、西汉时期。此时气候转暖,《左传》中提到,鲁国在冬天时,冰房得不到冰,在公元前698年、590年和545年尤其如此,并常提到当地有梅树、竹子等亚热带植物的生长。秦和西汉时代比较温暖,从《吕氏春秋》等书中提到的物候现象来看,当时的物候期比现在要早20d左右。《史记》中载汉武帝刘彻时(公元前140~87年)谈及多种亚热带作物如橘、桑、竹、漆,比现在的分布范围要更偏北些。但是,这个时期的降水状况波动比较频繁。

4)第2寒冷期(0~600年),相当于东汉、三国、晋和南北朝时期。从公元初的东汉时代,就有气候转冷的记载,当时的国都洛阳晚春时还降霜雪,冻死不少穷人。三国时代,曹丕于公元225年到淮河广陵(淮阴)视察10多万士兵演习,由于气候严寒,淮河结冰,演习被迫停止。这是目前所知的淮河最早一次结冰。这种寒冷气候一直持续到3世纪后期,特别是280~289年达到极点,当时每年阴历四月还降霜。南北朝时期,南朝曾在南京覆舟山建立冰房,可见当时河流曾结冰可供用。北朝著名文献《齐民要术》中记载,当时河南、山东的物候比现在要晚15~30d,足见气候之寒冷。但是这个时期的前半期比较湿润,后半期比较干旱。

5)第3温暖期(600~1000年),相当于隋、唐和五代时期。从7世纪起气候明显转暖,而且湿润多雨。据记载,650年、669年和678年的冬季,国都长安无雪无冰。唐玄宗时(712~756年),长安曾种梅花和柑橘。751年,皇宫中几株柑橘曾结果实,其味道与江南蜀道柑橘一样。武宗时(841~847年),皇宫中也有柑橘树结果的记录。农业耕作记录也表明,唐代时生长季节比现在要长些。

表7.1 中国古文明重大历史与全新世气候环境契合状况分析表

(据刘东生,丁梦麟,2004)

图7.4 中国东部5ka以来的气候波动变化图

a—气温变差(竺可桢,13);b—降水量状况(王邨,1987)

6)第3寒冷期(1000~1200年),相当于北宋和南宋时期。公元11世纪初期,华北地区已没有梅树生长了。12世纪初期中国北方气候严寒而且干旱,水草缺乏,北方游牧民族(辽、金)南下,宋朝迁都杭州。1111年太湖湖面全部结冰,冰上可行车,杭州降雪频繁,春季尚有降雪,寒冷天气使得太湖洞庭山著名的柑橘果树全部冻死。1153~1155年靠近苏州的运河冬天时常结冰,行船时必须备有铁锤以破冰开路。据研究,1110年和1178年,福州一带的荔枝树曾两度被全部冻死。但是在后期气候似乎迅速向暖湿转变。

7)第4温暖期(1200~1300年),相当于南宋后期或元代的早期。在南宋后期,杭州未出现冰雪。北京的物候期与现代相同。关中和河南一带重新种植竹子,元代初期这些地方都有官方设立的竹子管理机构——“竹监司”。可见这个时期气候又转暖了。但是在北方这一时期似乎比较干旱少雨。这个延续一百多年的暖期是全球性的,在欧美和格陵兰冰心中都有记录。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气候相对冷湿的地区,这个时期的温暖湿润气候却带来了灾难。多雨和洪水使得许多庄园被废弃(Sandnes,11)。在泥炭沉积物剖面花粉谱上,显示挪威中部南代伦地区在1250年前后,谷物种植被完全放弃,人们离开此地,云杉林得到恢复。

8)第4寒冷期(1300~1900年)主要相当于元末和明、清时代。1329年和1353年,太湖结冰,厚达数尺,人可在冰上行走,湖周围柑橘树皆被冻死。这是历史上太湖第二和第三次结冰的记录。1351年11月山东黄河上有浮冰出现。这一时期以1650~1700年寒冷最甚,其中太湖、汉水和淮河结冰4次,洞庭湖也结冰3次,鄱阳湖亦曾结冰。江西的橘园在1654年和1676年2次被寒冻毁坏。1670年(康熙九年),我国东部沿海大雪20d不止,平地冰厚数寸,海水拥海冰到岸边,数十里积冰若堤坝。这个暑期的气候恶化也是全球性的。欧洲学者提出所谓的“小冰期(1550~1900年)处于这一时期。当时气候很不稳定,干湿波动比较频繁。

综合分析近5ka的气候变化历史,他们认为:近5ka来,我国温暖时期愈来愈短,温暖程度越来越低,而寒冷时期则愈来愈长,寒冷程度越来越严重。

我国用物候方法测得的温度曲线和格陵兰冰心的温度曲线进行比较后发现,1700a以来两者的变化趋势几乎是平行的,只是在时间上稍有差异(图7.5)。

图7.5 格陵兰近1700a温度波动变化图

A—格陵兰Crete冰心δ18O;B—冰岛气温记录;C—英格兰中部气温记录)

1400年以来的600余年气候变化,其中前500a同小冰期,后100a中前40a同20世纪温暖期,后60a气温有所下降。总体上看,似乎是小冰期多次振荡的延续。

在近500a中,气候发生过多次振荡,张家诚研究了我国物候记录,至少有4次变冷和3次回暖,其中气候变冷的时间分别为:1470~1520年、1620~1720年(特别是1650~1700年)、1840~1890年和1945年至今,特别是1963年以后(图7.6)。

第1次冷期(1470~1520年),气候寒冷,1493年我国东部沿海出现特大暴雪和强烈寒潮,降雪达5个多月,苏北沿海结冰,1513年洞庭湖封冻。

图7.6 我国近500a温度波动变化图

(张家诚,16;W—暖期;C—冷期)

第2次冷期(1620~1720年),气候严寒,是最近600a来最寒冷时期。1653年淮河封冻,1655年北京冬季均温比现在低2℃,1670年东部沿海大雪20d,海水拥冰至岸,形成冰堤;

第3次冷期(1840~1890年),极寒冷,1845年黄河、淮河结冰,长达40余天。

第4次冷期(1945~1995年),寒冷,1969年渤海海面出现几十年罕见的封冻现象。

以上对全新世气候变化的研究,竺可桢指出从仰韶文化至殷墟时代(距今5000~3000年)为温暖期,在这之后的寒冷期出现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400年和1200年、1700年。

1985年,刘东生等根据全新世发育的多层黑垆土特征,提出距今8100~9900年,距今4600~7400年,距今2000~3000年和距今500~1500年为相对温暖的成土期。并根据仰韶文化新的年代数据,对竺可桢划定的仰韶文化的温暖期修改为距今约8000~5000年。

国际上,Post把全新世细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以日益温暖为特征,第2阶段气候最温暖,第3阶段气温下降;Antevs把全新世气候期称为:阶段I变暖期(anothermal)、阶段Ⅱ高温期(altithermal)、阶段Ⅲ稍变冷期(medithermal)。其温暖期的时间相当于晚北方期、大西洋期、亚北方期,北欧为距今8000~2500年。前面研究结果表明,这个气候波动规律在河南平原有着明显的反映。

综上看出,河南平原及其周边地区全新世大暖期时段应为8500~5000aB.P.时段;其鼎盛期,即大洪水时期约为距今7200~6000年时段;大约从距今4000年前后气候明显变冷。但在大的气候阶段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由暖湿到干冷或由干冷到暖湿的气候波动的变化。

上述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对河南平原乃至平原周边地区更新世、特别是全新世以来的古气候古环境进行了研究。在较高分辨率层次上对挽近时期以来的古气候古环境开展了分析,这对于探讨该地区未来若干年气候、环境的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作出力争多少年前实现碳达峰

ecological indicators比较好中。

ECOLOGICAL INDICATORS是SCI期刊,4.958的影响因子,影响因子是比较高的。

从2021?年1 月起,Ecological Indicators将成为开放获取期刊。在Ecological Indicators 中发表文章的作者将能够立即、永久且免费地访问他们的作品。

在线投稿网址: ://ees.elsevier/ecolind/。

生态指标继续保持相同的目标和范围、编辑团队、提交系统和严格的同行评审。

生态指标作者将支付文章出版费 (APC),可选择许可选项,并保留其已发表作品的版权。APC 将在同行评审和接受后申请。

2020 年 9 月 30 日之后提交的所有被接受的文章都需要支付 APC 费用。APC 用于生态指标为 2500 美元(不含税)。

偏重的研究方向: 地球科学(15) ,地理学(10) ,土壤学(3), 生命科学(3) ,大气科学(3) ,工程与材料(2) ,水利科学与海洋工程(2) ,化学科学(2), 地球化学(2) 。

生态学(2) ,人文社科(2), 应用气象学(2) ,管理综合(2), 宏观管理与政策(1) ,环境政策与管理(1), 水环境与生态水利(1) ,水文,水(1) ,林学(1), 森林经理学(1) 。

遥感机理与方法(1) ,景观地理学(1) ,环境变化与预测(1), 化学工程及工业化学(1) ,能源化工(1), 计算机应用技术(1) ,计算机科学(1) ,信息科学(1), 景观与区域生态学(1) 。

种群生态学(1) ,自然地理学(1), 环境地球化学(1) ,人文地理学(1), 生物地球化学(1) ,大气环境与全球气候变化(1), 区域可持续发展(1), 地理信息系统(1), 环境化学(1) ,化学环境污染与健康(1)。

投稿录用比例: 91%,审稿速度: 平均 5 个月的审稿周期。

环境生态工程就业如何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作出力争2030实现碳达峰。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中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达峰目标包括达峰年份和峰值。

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发展需要消耗能源。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研究院院长邵敏介绍,“碳达峰”就是我们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而到2060年,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这就是“碳中和”。

出台政策:

2021年2月,农工党中央在一份《关于奋力推动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提案》中指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2021年2月2日,《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院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当你调高温度冲突上升了,是咋看对气候变化和招募之间关系的跨学科研究呢?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尤其在当前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增强的背景下。

以下是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就业前景的一些方面:

1、环境工程师: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在环保部门、环保科研机构或环境咨询公司等单位工作,从事环境评估、环境监测、废水处理、废气治理、土壤修复等环境工程师的工作。

2、生态设计与规划师:毕业生可以在城市规划部门、环境咨询公司、生态旅游管理机构等单位工作,参与城市生态规划、景观设计、生态保护与恢复等方面的工作。

3、企业环境管理:毕业生可以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环境管理工作,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环境政策制定与执行、环境监测与评估、环境法规合规等。

4、可再生能源与气候变化专家: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增加,毕业生可以在能源公司、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机构、部门等领域从事与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相关的研究、开发与管理工作。

5、生态系统管理:毕业生可以在自然保护区、生态公园、自然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生态系统保护、恢复和管理工作,负责保护野生动植物、生态系统监测与保护规划等。

6、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顾问:毕业生可以在教育机构、非组织或可持续发展机构等场所工作,从事环境教育推广、可持续发展项目评估与咨询等工作。

拓展知识

此外,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相关政策的推动,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还将进一步拓宽。对于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来说,继续深造、获得相关证书或参与实践项目也是进一步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方式哦。

气候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造成了一场全球人道主义危机。不断增长的人口、不稳定的政治结构和对稀缺的竞争正在产生前所未有的不安全感。恐怖组织利用这些复杂的情况,把环境作为战争的武器,利用气候变化带来的压力和不满来增加支持,帮助招募,并煽动暴力。

在当代分析中,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对左翼恐怖组织的潜在影响常常被忽视。因此,本文提出的研究取了跨学科的方法,将恐怖主义研究与灾害管理结合起来,研究存在于气候变化和左翼冲突之间这种重叠关系中的特定类型的安全危机。本文详细研究了三个地区的恐怖组织和活动案例哥伦比亚的革命武装力量、秘鲁的光辉道路和印度的纳萨尔派。文章揭示了气候灾害背后的复杂问题,重点是森林砍伐、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冰川退缩、干旱、饥荒、缺水和移民等危害对左翼恐怖分子招募和活动的影响。

气候变化是对我们目前生活方式的最大和最紧迫的威胁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它的影响正变得更加严重、不可预测和频繁。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恐怖组织的崛起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给国家、地区和国际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因为全球变暖带来的复杂风险促进了非国家武装组织的出现和发展。施瓦茨Schwartz将其概念化为“环境恐怖主义”,当在武装冲突中既作为目标又作为武器时,就会出现气候冲突现象。这导致了不稳定状况的循环,加剧了气候变化的潜在影响,反过来又促进了进一步的不稳定。即使在气候变化和恐怖主义之间没有直接联系的情况下,更广泛的挑战,如贫困、不平等、边缘化和软弱的,也会为非国家武装团体的发展和挑战国家权威提供肥沃的土壤。

气候模型显示,人类活动(由人类驱动)的气候变化的影响预计将更加频繁和严重,全球气象趋势将达到前所未有的极端。飓风和风暴系统的强度和数量都打破了记录,对岛屿社区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同样,破纪录的地震、地震灾害和火山爆发也震撼了全球人民。诸如干旱和饥荒等长期危害继续影响着社区和那些因贫困和战争等社会和环境因素而被迫生活在更高风险地区的人们。这些组织利用不确定性的机会仍然普遍存在,必须加以解决以避免未来的人道主义状况。

大气层和生物圈的数值模型表明,森林砍伐和土地使用的变化导致了地表温度的大幅上升,并对降雨模式造成了潜在的毁灭性破坏。气候变暖也助长了世界各地的冰川退缩,实地、卫星和气象记录证实,10-2000年,喜马拉雅山脉9%的冰层消失了。令人震惊的是,气候模型、水预算和社会经济数据的结合表明,世界上大多数人口已经在经历缺水。在当代对人为气候变化的分析中,以及在更广泛的恐怖主义文献中,经常被忽视的是左翼恐怖组织带来的潜在安全风险。

对这些组织的评估仍然很重要,因为对自然界某些方面的破坏和/或开发,加上复杂的气候、政治和社会问题,如果没有有意义的干预,将导致更大和更持久的动荡。为此,我们迫切需要了解恐怖组织如何利用这些情况并从中获益。因此,本文试图进一步分析和评估由于气候变化和左翼冲突之间的互动而存在的新出现的人道主义危机类型。

因此,本文将考虑气候变化加剧的不满如何成为左翼恐怖组织的“拉动因素”,从而帮助招募。为了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与左翼恐怖主义之间的联系,本文用了跨学科的方法,将恐怖主义研究与灾害管理相结合,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组织在崛起时利用自然界来增加支持和招募。我们选择了三个地区的恐怖组织和活动的案例研究哥伦比亚的革命武装力量、秘鲁的光辉道路和印度的纳萨尔派,以证明每个组织是如何通过破坏环境的手段获得吸引力的。

这些研究揭示了与气候灾害有关的复杂问题,特别强调了森林砍伐、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冰川退缩、干旱、饥荒和水匮乏对人类居住区、经济活动和社区士气的影响。每个案例研究都将围绕恐怖组织崛起的政治、社会和环境因素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它们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我们希望通过跨学科的分析,能够更好地识别和理解左翼恐怖组织在经历气候变化的世界中的活动方式。

然而,一旦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在2016年的和平协议后撤出,新的武装叛乱团体开始从事非法伐木,每周清除一百多公顷的森林,导致这些以前相对未触及的地区迅速被砍伐,并大大加剧了该地区的气候变化。此外,叛乱团体开始无管制的黄金开活动,进一步破坏了森林,并使周围的土壤和水受到汞的毒害。因此,土地无法维持农业生产,水也无法饮用,迫使社区迁离该地区,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经济压力。有点矛盾的是,和平带来的更稳定的社会政治条件使环境面临更大的风险。

面地了解气候和冲突之间关系的产物:如果要了解未来左翼恐怖主义环境行为的原因和后果,并成功地尝试减轻和防止它们,这种努力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