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亚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有什么区别?

2.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

3.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_洲_部

4.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哪里

5.高中地理:南美洲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别是什么季节吹什么方向的风?为什么?请详细介绍。

6.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分布规律

7.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有哪些

8.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分布地区是什么?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规律及典型地区_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北纬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本区位于北纬25°~35°之间,按行星风系的气候分带,这里属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的干旱区,但由于海陆差异及青藏高原隆起所导致的温压场的改变,季风环流改变了近地面层行星风系的环流系统,变干旱的大陆性气候为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变干旱的荒漠景观为湿润的常绿阔叶林景观.再经过几千年的人为作用,使本区成为我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区域.

本区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本区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介于13℃~20℃之间,≥10℃积温为4000℃~6500℃.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长江以北0℃~2℃,江南2℃~10℃,南岭一带10℃~12℃.由于淮阳山地山势低矮而破碎,屏障作用弱,冬半年常受南下冷空气的影响,特别是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北接南阳盆地,南通湘桂走廊,冬季成为冷空气南下的通道,1月等温线在这里呈舌状向南凸出.长江以北,绝对最低气温可达-10℃以下,汉口曾出现-18.1℃的最低值(17年1月30日),长江以南,多在-7℃~-10℃之间.每当强冷空气南下时,气温下降的幅度常可超过10℃,上海曾出现过两天之内气温下降25.2℃的记录.所以,本区虽属亚热带,但冬季气温比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区为低.由于冬季的低温,中国亚热带所处的纬度偏南,其北界比理论上的界线南移4~5个纬度.和地中海地区比较,要偏南10~11个纬度.但中国的亚热带,特别在华中区,夏季普遍高温,7月平均气温均达28℃左右,有些地区超过29℃.5~9月常出现高于35℃的酷热天气.7~8月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天多,日照时间长,高温出现的频率最大,绝对高温常超过40℃,浙江的金华,湖南的安化,都有41℃以上的高温记录.4月和10月的平均气温为16℃~21℃,秋温略高于春温.

总的来说,长江中下游区冬温夏热,四季分明.一般冬长1~4个月,长江以北4个月左右,南岭一带不到1个月;夏长在4个月以上,一般由5月中下旬开始至9月下旬结束,南部则迟至10月上旬;大部分地区春、秋季节各长2个月,南部可达3个月.

本区平均年降水量一般在800

mm~1600 mm,比华北区多1~2倍,比西南区也要丰富些.降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浙江丘陵年降水量1200 mm~1800

mm,南岭山地和江南丘陵1500 mm左右,长江中下游平原1000 mm~1200

mm.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也很显著.一般山地多于平地,向风坡多于背风坡.例如安徽的屯溪和黄山,两地相距很近,而黄山的降水量就比屯溪多700

mm(屯溪1507.8 mm,黄山2263.9 mm).罗霄山、雪峰山年降水量可超过1800 mm.

降水的季节分配,以夏雨最多,春雨次之,秋雨更次,冬雨最少,但冬季的雨量亦可占全年降水量的10%以上.长江中下游区是全国冬雨比率较高、春雨最为丰沛的地区.

降水季节分配的这一特点是与长江中下游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大气环流过程密切相关的.

长江中下游区处在青藏高原的东面,冬季高空西风带南北两支急流在本区上空辐合,形成一条比较稳定的切变线,再加上南岭山地的影响,在地面层出现一条比较持久的华南准静止锋,气旋过境频繁,云雨天气特多,大部分地区12月与1月平均降水量均在40

mm~50 mm左右,2月份在60 mm~80

mm左右.从3月开始,南来暖湿气流增强,降水频度增加.3月下旬,赣南最先进入春雨期,并以此为中心,春雨渐次向西北、西南和东北方向延伸(图12.1.2).大部分地区直到6月上、中旬,春雨始告结束.江南丘陵春季降水多、雨期长,大部分地区春雨从4月上旬开始,5月下旬结束,雨期长达60天.本区春雨较多,长沙、南昌等地春雨比率在40%左右,比夏雨还多.南京、上海、温州等地,春雨约占年降水量的25%左右.

山地气候

山地气候(mountain climate)

受高度和山脉地形的影响所形成的一种地方气候.主要影响因素为海拔高度、山脉走向、坡向和地形.

山地气候的主要特点:

①大气压力按指数律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在晴空条件下,无雪盖的高山白天太阳直接辐射强度和夜间有效辐射强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大.因坡向不同,阳坡和阴坡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并因此影响气温和气流的分布.

②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一般气温垂直递减率在一年中以夏季最大,冬季最小.山脉走向和坡向对气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使山脉两侧的气温产生差异,并导致不同的气候现象.阳坡气温高,变化大,阴坡气温低,变化小.山顶和山坡的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相对较小,而且有秋温高于春温的现象,山谷和山间盆地的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相对较大,而且有春温高于秋温的现象.

③降水量和降水日数随山地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在一定高度以上的山地,由于气流中水汽含量减少,降水量又随高度增加而减少.降水量达到最大值的高度称为最大降水高度.坡向对降雨的影响表现为迎风坡雨量多于背风坡.特别是高大山脉两侧,雨量的巨大差异造成植被景观的很大变化.例如,北美西海岸科迪勒拉山系中南部处于温带西风带,迎风的西侧为森林景观,而背风的东侧为荒漠或半荒漠景观.山地地形也影响降雨量的日变化.一般山脉顶部以日雨为多,而山谷盆地则以夜雨为主.

④风速随山地海拔升高而增大.山顶、山脊以及峡谷风口处风速大,盆地、谷底和背风处风速小.高山上风速一般夜间大,白天小,午后最小,而山麓、山谷则相反.山地还能产生一些局地环流,如山谷风、布拉风、焚风、坡风、冰川风等(见地方性风).

⑤在湿度(水汽压和相对湿度)方面,水气压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在多数情况下,山地上部因气温低、云雾多,相对湿度高于下部,但冬季高山区也有相反情况,山顶冬季云雾较少而相对湿度小.山谷和盆地相对湿度日变化大,夜高而昼低,午后最低.山顶相对湿度日变化一般很小.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有什么区别?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的特点及分布如下: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或称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35°间的北美洲大陆东岸、墨西哥湾沿岸、南美洲和非洲的东南海岸及澳大利亚东岸。

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纬度、海陆位置和东亚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相似,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如东亚突出,因此未形成季风气候;气候特征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相似,但冬夏温差比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小,降水量年内分配较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均匀。

冬季温带气旋活动频繁,冬雨可占到年降水量的40%;自然景观亦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相似。

基本信息

季风气候在东亚最为明显,因为它处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所以冬夏季气温、夏季降水变化剧烈。其他地区,季风性就稍弱;冬夏季气温、降水变化相对减小,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成因

特殊的是,美国田纳西河中上游降水多集中在冬春两季。

这是因为在美国的南侧即墨西哥湾有全世界最大的暖流——墨西哥湾暖流,生成的暖气团和从极地地区长驱直下的冷气团相遇的结果。因为北美地区中部是块大平原,因而冷空气南下到达密西西比河口附近与暖气团相遇,成云致雨。

分布

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主要分布我国南部、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部,以及阿根廷、澳大利亚等的沿海地区,其最突出特征是,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常说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冬季温和湿润。

基本特征

其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植被

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种生态类型的植物群落结构是壳斗科、木兰科、金缕梅科、木犀科等为主,通常有1至多个优势种,其中乔木常又可分为乔木上层和亚层,林下有比较明显的灌木层和草本层。

这种植被类型的植物种类最丰富,主要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毛竹林或竹木混交林等。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有什么区别?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的区别

一是气温不同,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最冷月均温大于15摄氏度;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均温小于15摄氏度。

二是降水不同,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超过1500mm,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小于1500mm。并且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程度更高。

一、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2°~35°亚热带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雷州半岛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此外中国海南,台湾有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该气候区域冬季不冷,1月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8月份平均气温一般为25℃-35℃左右,由于受海洋气流影响,年降水量一般在800至10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区。

二、热带季风气候是气候类型的一种,其主要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季节差异很大,分干季和雨季。主要分布于北纬10°至23°26的亚洲大陆南岸地区,是亚洲独有气候。具体分布在中国广东雷州半岛、海南岛全部、南中国海、台湾岛南部、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中部以北)、菲律宾群岛北部、南亚等地区,即南亚季风区。

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有什么区别?,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有什么区别

亚热带季风气候比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季风性更明显,因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更大,所以,降水和气温的季节变化较后者更大。

亚洲东部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与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为显著,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以外的地区,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略小一些,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有什么区别?

1 纬度位置不同

大约以北纬35°分界

2 最冷月均温不同

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均温低于0℃,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均温高于0℃

3 气温年较差不同

温带季风气候的气温年较差比亚热带季风气候大

4 年降水量不同

温带季风气候的年降水量一般低于800㎜,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年降水量一般高于800㎜

5 降水的季节差异不同

温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差异比亚热带季风气候大

气温:最冷月均温:亚热带季风气候在0℃以上,温带季风气候在0℃以下。

降水:年降水量,亚热带季风气候在800-1500毫米,温带季风气候在400-800毫米;雨季长短,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长,温带季风气候雨季短。

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有什么区别吗?

热带季风气候:纬度10度到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部。 全年高温,降水集中在夏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25~35度的大陆东部。夏热冬温,降水集中夏季

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区别

1、气温:最冷月均温,热带季风气候在15℃以上,亚热带季风气候0~15℃之间。

2、降水:年降水量,热带季风气候一般在1500~2000mm,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1500mm;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降水更为集中,雨季降水更多,雨旱季更分明。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_洲_部

1、类型不同

季风气候是特指在亚洲的一种显著的气候类型,根据温度带的不同可以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三种。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的东岸,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而形成(南亚夏季风的形成是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而形成)。

在其他大陆东岸某些地区也会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同类型气候,但在名称上一般称之为季风性湿润气候,如北美洲的东海岸、澳大利亚的东海岸都有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存在。

2、分布不同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2°~35°亚热带大陆东岸,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雷州半岛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

亚热带湿润气候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主要分布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部,以及阿根廷、澳大利亚等的沿海地区,其最突出特征是,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常说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冬季温和干燥。

3、表现不同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冬季不冷,1月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8月份平均气温一般为25℃-35℃左右,由于受海洋气流影响,年降水量一般在800至10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区。其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亚热带湿润气候其1月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上,7月平均气温一般在25℃左右,其它地区由于降水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的降水相比而言较均匀,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常说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冬季温和干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哪里

分布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东亚地区最具代表性,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部的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与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此外,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也有分布。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名称

也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编辑本段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大大陆—亚欧大陆与最大大洋—太平洋)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的气候特点

1月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东南部、南美洲的阿根廷东部以及澳大利亚的东南部。这些地区由于冬季也有一定数量的降水,冬夏两季的干湿差别不如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显著,因而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成因也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只是其分布地区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没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区显著。

注两种气候可统称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别不大。

补充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所处的大陆都不是最大大陆,所临海洋也不是最大洋(由于海水与土的比热容不一样,所以会产生冷热差异,形成季风),冷热差异并不十分显著,冬夏干湿差别不大,所以其气候的季风特征虽有但不是特别典型。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只在亚洲东部;其他大洲的东岸季风性不典型,所以被称作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编辑本段气温特征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介于13℃~20℃之间,≥10℃积温为4000℃~6500℃。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长江以北0℃~2℃,江南2℃~10℃,南岭一带10℃~12℃。由于淮阳山地山势低矮而破碎,屏障作用弱,冬半年常受南下冷空气的影响,特别是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北接南阳盆地,南通湘桂走廊,冬季成为冷空气南下的通道,1月等温线在这里呈舌状向南凸出。长江以北,绝对最低气温可达-10℃以下,汉口曾出现-18.1℃的最低值(17年1月30日),长江以南,多在-7℃~-10℃之间。每当强冷空气南下时,气温下降的幅度常可超过10℃,上海曾出现过两天之内气温下降25.2℃的记录。所以,本区虽属亚热带,但冬季气温比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区为低。由于冬季的低温,中国亚热带所处的纬度偏南,其北界比理论上的界线南移4~5个纬度。和地中海地区比较,要偏南10~11个纬度。但中国的亚热带,特别在华中区,夏季普遍高温,7月平均气温均达28℃左右,有些地区超过29℃。5~9月常出现高于35℃的酷热天气。7~8月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天多,日照时间长,高温出现的频率最大,绝对高温常超过40℃,浙江的金华,湖南的安化,都有41℃以上的高温记录。4月和10月的平均气温为16℃~21℃,秋温略高于春温。

总的来说,长江中下游区春暖秋凉,夏热冬寒,四季分明。一般冬长1~4个月,长江以北4个月左右,南岭一带不到1个月;夏长在4个月以上,一般由5月中下旬开始至9月下旬结束,南部则迟至10月上旬;大部分地区春、秋季节各长2个月,南部可达3个月。

编辑本段降水特征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平均年降水量一般在800 mm~1600 mm,比华北区多1~2倍,比西南区也要丰富些。降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浙江丘陵年降水量1200 mm~1800 mm,南岭山地和江南丘陵1500 mm左右,长江中下游平原1000 mm~1200 mm。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也很显著。一般山地多于平地,向风坡多于背风坡。例如安徽的屯溪和黄山,两地相距很近,而黄山的降水量就比屯溪多700 mm(屯溪1507.8 mm,黄山2263.9 mm)。罗霄山、雪峰山年降水量可超过1800 mm。

降水的季节分配,以夏雨最多,春雨次之,秋雨更次,冬雨最少,但冬季的雨量亦可占全年降水量的10%以上。长江中下游区是全国冬雨比率较高、春雨最为丰沛的地区。

降水季节分配的这一特点是与长江中下游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大气环流过程密切相关的。

长江中下游区处在青藏高原的东面,冬季高空西风带南北两支急流在本区上空辐合,形成一条比较稳定的切变线,再加上南岭山地的影响,在地面层出现一条比较持久的华南准静止锋,气旋过境频繁,云雨天气特多,大部分地区12月与1月平均降水量均在40 mm~50 mm左右,2月份在60 mm~80 mm左右。从3月开始,南来暖湿气流增强,降水频度增加。3月下旬,赣南最先进入春雨期,并以此为中心,春雨渐次向西北、西南和东北方向延伸。大部分地区直到6月上、中旬,春雨始告结束。江南丘陵春季降水多、雨期长,大部分地区春雨从4月上旬开始,5月下旬结束,雨期长达60天。本区春雨较多,长沙、南昌等地春雨比率在40%左右,比夏雨还多。南京、上海、温州等地,春雨约占年降水量的25%左右。

编辑本段区域植物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植物是常绿阔叶林。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和金缕梅科等是常绿阔叶林中的主要树种。典型的常绿阔叶林中的树木通常具有樟科植物的特征,叶片革质全缘、表面光亮,叶面常迎向阳光照射的方向

高中地理:南美洲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别是什么季节吹什么方向的风?为什么?请详细介绍。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纬度在25°至35°之间,主要有: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和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意思是是一种受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和降水季节变化都非常显著的中纬度季风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根据其热量和降水等气候因子的差异,将亚热带季风气候划分为北亚热带季风气候、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1、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处冷暖气团交汇和南北气候过渡区,其温暖指数高于135摄氏度每月,1月均温0-5摄氏度,7月均温24-29摄氏度,年平均气温约13.5-16.5摄氏度,绝对最低气温大于零下20摄氏度。10摄氏度以上年积温约4500-5400摄氏度,无霜期约200-250天。

2、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亚热带的中间地带,其温暖指数不足175摄氏度每月,其受海洋影响相对较大,具有海洋性暖湿气候特点,特别是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南部。各地的年降水量普遍丰富,大多为1000-1500毫米。年均温多在16-20摄氏度左右,最冷月均温一般在2-8摄氏度之间,冬季绝大部分地域比较暖和。

3、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部与热带季风气候相邻,受海洋影响较大,其温暖指数为175摄氏度每月至240摄氏度每月之间,热带海洋气团较为活跃,夏秋之交多台风雨,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有明显亚热带向热带过度的特征。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分布规律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

亚热带季风气候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

南美洲:圣保罗(巴西)、库里蒂巴(巴西)、阿雷格里港(巴西)、亚松森(巴拉圭)、蒙得维的亚(乌拉圭)、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罗萨里奥(阿根廷)。

南美洲东南部夏季(1月份左右)靠近南大西洋高压,盛行从该高压吹来的东北风,带来了大西洋湿润水汽,同时有巴西暖流经过,降水较多.冬季(7月左右),气压带、风带等北移,南大西洋高压亦然,此时南美东南部盛行从巴西高原吹来的偏北风(反气旋北移导致方向改变,如图),干燥少雨.这与中国的东南部季风气候类似.

墨西哥湾(美国东南部)那里也是类似的道理,夏季(7月)盛行从北大西洋高压吹来的东南风,有墨西哥暖流经过,湿润、降水多;冬季(1月),盛行从北美高压吹来的西北风,干燥、降水少.

所以两者都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受南半球东南信风带控制,盛行东南风;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北半球吹来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向左偏转成西北风

夏季大陆高温形成低压,由海洋吹向内陆,形成东南季风。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有哪些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的想知道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分布规律的,我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处中低纬度,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寒冷干燥的冬季风的影响,温和少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湿润性季风活跃时,降水量可能在1300以上。

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这类气候以中国东南部最为典型。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形成原因是什么

亚热带的季风气候同时也是因为在回归线的附近,因此形成了亚热带的气候,大部分的亚热带的季风气候都会在北回归线的北部,

主要也会因为海陆热力的性质差异造成抵触沿海一带的夏季收到海陆气温的差异影响,吹东南风;而冬季受到寒风影响就会吹西北风,这样的轮流交替,就形成了季风

亚热带季风气候建筑特点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由于降水丰富,所以人们一般选择人字形房屋为最佳.这种房屋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较为常见,如果能到长江中下游平原去看,就自然明白了.他们所居住的房屋的房梁较陡,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是分不开的,设计人字形房屋边有利于排水.另外,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较为湿润,所以建筑物都会注意窗户的建造,在一般情况下,窗子都是比较大的,这样有利于通风,使室内的空气流通.例如广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多雨,广西人民就根据当地的天气、气候、环境等条件,形成了一种建筑风格——干栏式建筑.

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分布地区是什么?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亚热带气候是按照气温的不同对世界气候类型做出的区域性划分。以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归纳,希望能给地理的学习带来帮助。

亚热带季风气候概述

位于北纬25°~35°之间,按行星风系的气候分带,这里属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的干旱区,但由于海陆差异及青藏高原隆起所导致的温压场的改变,季风环流改变了近地面层行星风系的环流系统,变干旱的大陆性气候为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变干旱的荒漠景观为湿润的常绿阔叶林景观。再经过几千年的人为作用,使本区成为中国等地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区域。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

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因为地处回归线附近,形成亚热带气候,大部分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北回归线北部,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又由于地处沿海一带,夏季受海陆气温差异影响,吹东南风,冬季受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影响,吹西北风,这二者轮流控制,季节替,形成了季风。

亚热带季风气候成因

亚热带季风气候因为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形成亚热带气候,又由于地处沿海一带,夏季受海风影响,吹东南风,冬季受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影响,吹西北风,这二者轮流控制,季节性的交替,形成了季风。

由于少数势力性质的差异,冬季处于大陆高压南伸的前方,高空又有南支急流通过,故气旋过境频繁,云雨较多,降水量约占全年的10%;夏季随着海洋季风北进和极锋的北退,本区的梅雨区也从南向北推进,梅雨期一般延续20—30天,梅雨降水量约占本区六、七两月总降水量的70%;九、十月间沿海一带还有台风雨;可见亚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量比温带季风气候要丰富得多。

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

1、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人类居住,主要位于太平洋边缘,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介于13℃~20℃之间。

2、长江中下游区春暖秋凉,夏热冬寒,四季分明。一般冬长1~4个月,长江以北4个月左右,南岭一带不到1个月;夏长在4个月以上,一般由5月中下旬开始至9月下旬结束,南部则迟至10月上旬;大部分地区春、秋季节各长2个月,南部可达3个月。

3、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平均年降水量在800mm~1500mm。降水的季节分配,以夏雨最多,春雨次之,秋雨更次,冬雨最少,但冬季的雨量亦可占全年降水量的10%以上。

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业生产

本区适宜各类需要量大的作物生长。由于本区气候湿润,物产特别丰富。本区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其次在部分山区还大量种植玉米。油料作物主要是油菜等到极大推广。饮料作物以培植茶树为主。此外,棉花,花生,各种药材如杜棕,百步根等也生长很好。本区由于物产丰富,家禽养殖业也相当繁荣。

由于降水丰富,河源众多,水产养殖业也很发达,以及建立在加工这些农副产品上的工业门类也发展迅速,例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很典型,近年来已经成为外向型农产品加工业基地。人们常这样形容本区的特点:只要人不偷懒,想种啥就长啥。的确,这样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在整个地球上是很难有的。

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

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的地区,由于水势配合得当,因此,植被多是常绿阔叶林。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和金缕梅科等是常绿阔叶林中的主要树种。典型的常绿阔叶林中的树木通常具有樟科植物的特征,叶片革质全缘、表面光亮,叶面常迎向阳光照射方向,常绿阔叶林又有照叶林之称。典型的有樟树,茶树,柑橘树等 。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亚热带季风气候,亦称之为副热带季风气候,是一种受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和降水季节变化都很显著的中纬度季风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热冬温,四季分明,季风发达。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

价值意义

亚热带季风气候因其雨热同期,冬季温暖的特征,物产较为丰富。普遍种植水稻,拥有长江三角洲、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等高产商品粮基地。在部分山区还大量种植玉米。

油料作物得到推广,种植的茶叶一直为中国等东亚国家的重要饮料作物。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由于降水丰富,河流众多,水产养殖业也很发达,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已发展为外向型农产品加工业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