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天台气象台预报_天台气象台气象
1.台的笔顺部首和结构
2.防气象灾害小知识
3.欣赏气象景观应掌握哪些原理方法,要详细一点的
4.台州市防指办发布做好近期强降雨天气防范工作的通知
5.天台也可以种植,那有哪些蔬菜水果适合种在天台上呢?
6.楼\台\殿\阁\斋\舫\堂\塔\亭\榭\轩\馆
据史载,旱在刘宋初年(421年),整修华林园时.就在鸡笼山顶建了“司天台”,设专职官员观天象、测风候,提供数据,编制历法。到了元朝,原址复建观象台,至正元年(1341年)首次配置了天文学家郭守敬发明的天文仪器。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改建为钦天台。永乐帝迂都北京后,钦天台规模大不如前.到清康熙初年,所剩仪器设备全部运往北京,钦天台废弃。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帝南巡,曾登临鸡笼山游览,畅观金陵山川风貌,古都景色,深为赞赏,题有“旷观”二字赐给官僚,后地方官员在此立碑建亭.这就有了著名的北极阁、万寿阁等建筑.以“北极”命名,可能阁址位于六朝古都之北有关(一说以北极真武神用意)。
清乾隆时期,鸡笼山,北极阁胜景,曾以“鸡笼云树”名称,列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咸丰三年(1853年).北极阁等建筑被太平军焚毁 同冶十年(1871年)重建。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张勋设指挥所在北极阁。遭江浙联军炮轰,毁损严重。到1927年,竺可桢任中央研究阮气象所所长初拟建气象台时,北板阁已濒临倾倒。后1931年,气象研究所又在气象台北侧建有二层图书馆,地下承台设地震观察室。奠基石还有当时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题字。
到了近代,原钦天监在山上所设观象台的天文观测和研究功能被转移到紫金山天文台。北极阁东麓有始建于萧梁的鸡鸣寺。山南侧现东南大学所在地为明国子监西北一部分旧址。
台的笔顺部首和结构
北极阁位于鼓楼东面,北依台城、玄武湖,南朝为苑囿之一。南朝宋时,在山顶上建立了第一个日观台,为南京第一个气象台。明代朱元璋在此建“观象台”,又名“钦天台”,鸡笼山南设国子监,这是十四、五世纪我国最大的国立大学。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在此又建观象台,上设铜铸的浑天仪、简仪、圭表等天文仪器,清建“万寿阁”、“御碑亭”于其上。因亭阁位于明代“ 万真武庙”后上方,故称北极阁。北极阁是中国近代气象发祥地,在中国气象界和世界气象界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北极阁上的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气象专业性博物馆。
防气象灾害小知识
台的笔顺部首和结构如下:
台的笔顺:フ丶丨フ一。
1、读音:tai。
2、部首:口部。
3、笔画数:5画。
4、读写:折捺竖折横。
台字组词:
台湾、坐台、烟台、台币、台风、二人台、茅台、邢台、铜雀台、台球、五台山、天台、台北、台历、站台、台灯、电视台、台儿庄战役、东台、广播电台、阳台、钓鱼台、吧台、平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茅台酒、舞台、台阶、雨花台、前台、打擂台、凤凰台、梳妆台。
台字造句:
1、烽火台:我可不能做懦夫,想到这儿,我脚下生风,“蹭蹭蹭”加快了步伐,没过多久,我便征服了第六个和第七个烽火台。
2、灯台:所以应当回想你是从那里坠落的,并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你若不悔改,我就临到你那里,把你的灯台从原处挪去。
3、后台:这个过程会耗时半个小时或更长时间,因此,需要在后台运行该过程,以便可以执行其他任务,但是这个重要的测试部分是免费的。
4、气象台:他提供的天气预报如此之准确,以至于英国北约克镇的农民们干脆忽略国家气象台的预告,每天都对坎西克发布的天气预报情有独钟。
欣赏气象景观应掌握哪些原理方法,要详细一点的
1.防灾减灾知识
原发布者:XX心魔
防灾减灾小知识人生命,要守护,十条法则要记住,一旦灾害发生时,及时应用心有数。1、地震: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2、火灾:火灾起,怕烟熏,鼻口捂住湿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滚,不乘电梯往下奔,阳台滑下捆绳索,盲目跳楼会伤身。3、洪水:洪水猛,高处行,土房顶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树能拴救命绳,准备食物手电筒,穿暖衣服度险情。4、台风:台风来,听预报,加固堤坝通水道,煤气电路检修好,临时建筑整牢靠,船进港口深抛锚,减少出行看信号。5、泥石流:下暴雨,泥石流,危险处地是下游,逃离别顺沟底走,横向快爬上山头,野外宿营不选沟,进山一定看气候。6、雷击:阴雨天,生雷电,避雨别在树下站,铁塔线杆要离远,打雷家中也防患,关好门窗切电源,避免雷火屋里窜。7、暴雪:暴雪天,人慢跑,背着风向别停脚,身体冻僵无知觉,千万不能用火烤,冰雪搓洗血循环,慢慢温暖才见好。8、龙卷风:龙卷风,强风暴,一旦袭来进地窖,室内躲避离门窗,电源水源全关掉,室外趴在低洼地,汽车里面不可靠。9、疫情:对疫情,别麻痹,预防传染做仔细,发现患者即隔离,通风消毒餐用具,入受感染早就医,公共场所要少去。10、防化:化学品,有危险,遗弃物品不要捡,预防烟火燃毒气,报警说明出事点,运输泄漏别围观,人在风头要离远。人生命,重于山,防灾避险于未然,掌握技能常演练,祝愿
2.防灾常识有哪些
1、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不要惊慌,不要盲目乱跑。火势小可参与扑救并快速拨打119报警。火势无法控制的情况下,按照疏散指示标志有序逃生,切忌乘坐电梯。
2、穿过浓烟时,要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和墙边,弯腰或匍匐前进。如衣服着火,应水浸、水淋、卧倒翻滚,不要直立奔跑或站立。逃生时应随手关闭身后房门,防止浓烟尾随进入。逃生时,不可互相推挤,不要急于跳楼。无法逃离时,应退至阳台或屋顶等安全区域,发出呼救信号等待救援。
3、在高层建筑内遇火灾逃离时,若下层楼梯已冒浓烟或被大火封堵,不要硬行下逃,向上逃离更安全,可以到凉台、天台等地等待救援。不可钻到床底下、衣橱内、阁楼上躲避火焰或烟雾。住所如果离楼顶较近,可直奔楼顶平台,发出求救信号。
4、洪水来临时,要选择一切可以救生的物品逃生。首先挑选体积大的容器,如油桶、储水桶等,迅速倒出原有液体后,重新将盖子盖紧、密封。空的饮料瓶、木酒桶或塑料桶都具有一定浮力,可以捆扎在一起应急。足球、篮球、排球的浮力都很好,树木、桌椅板凳、箱柜等木质家具都有浮力。
5、万一掉进水里,要屏气并捏住鼻子,避免呛水,试试能否站起来。如水太深,站不起来,又不能迅速游到岸上,就踩水助游,抓住身边漂浮的任何物体。如不会游泳,千万不要慌乱,可按以下两种办法行动:一是面朝上,头向后仰,双 *** 替向下踩水,手掌拍击水面,让嘴露出水面,呼出气后立刻使劲吸气;二是迅速观察四周是否有露出水面的固定物体,并向其靠拢。
6、落入水中时要及时脱掉鞋子,减少阻力,将头露出水面,调整呼吸。浪高水急、徒身漂浮时,不要做无谓的挣扎,尽可能节省体力。要及时躲避漩涡及水中夹带的石块等可能危及身体的重物。千万不要攀登电线杆,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7、如果车掉进水中,必须在水漫至车窗前逃离,这时车还浮在水面。当车沉没水中时,要摇起车窗,并打开所有车灯,作为求救信号。如果车门打不开,一定保证车内的人在水面以上。水漫到下巴位置时,车外面的水压能轻一些,这时打开车门,深吸一口气游到水面上。如果车门还是打不开,就设法砸开玻璃往外爬。逃生时,乘客可以互相牵扯,这样门既不会关上,又可以避免人被冲走。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3.防止自然灾害的知识
1、雷电灾害与防范
(1)雷电天气时,要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
(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3)雷雨时,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应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2、地震灾害与防范
(1)教室的照明灯具、实验室的橱柜及图书馆的书架应加以固定。
(2)地震时避于桌下,背向窗户,并用书包保护头部。
(3)地震时切忌慌乱冲出教室,并避免慌张地上下楼梯。
3、热带风暴灾害与防范
(1)注意收听有关天气预报,做好预防准备工作。
(2)房屋需要加固的部位及时加固,关好门窗。
(3)准备好食品、饮用水、照明灯具、雨具及必需的药品,预防不测。
(4)疏通泄水、排水设施,保持通畅。
4、龙卷风灾害与防范
(1)龙卷风袭来时,应打开门窗,使室内外的气压得到平衡,以避免风力掀掉屋顶,吹倒墙壁。
(2)在室内,人应该保护好头部,面向墙壁蹲下。
(3)在野外遇到龙卷风,应迅速向龙卷风前进的相反方向或者侧向移动躲避。
5、洪水灾害与防范
(1)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顶、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4.谁知道一些自然灾害的急救常识
战略措施1:制订预案,常备不懈 通过在国家、省、市、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制订与演练应急预案,形成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有条不紊、有备无患的局面。
应急预案应包括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保障、调查评估等机制,形成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 不能将预案束之高阁,要通过培训和预案演练使广大群众、灾害管理人员熟练掌握预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预案。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要增强忧患意识,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
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 *** 应鼓励社区制定紧急防灾预案、开展救灾演练、装备专门的通讯设备在紧急条件下替代常用的通讯方式,并保证必要的紧急储备物资和设施。
积极做好装备、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应急准备。 战略措施2:以人为本,避灾减灾 以人为本,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灾减灾的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面对自然灾害,科学防御,从早期盲目的抗灾到近年来主动地避灾,体现了在防灾减灾中的科学发展观。 战略措施3:监测预警,依靠科技 在防灾减灾中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 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
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2005年台风防御工作实践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气象科技在防台抗台中的重要作用。
新一代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移动气象台,以及气象卫星等现代化探测手段,提高了对台风的最新动态进行实时监测的能力;数值预报产品,为准确预报台风未来的路径提供了参考依据,使预报员对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更有信心、更有把握,为准确超前的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骨干预报员在台风预报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战略措施4:防灾意识,全民普及 社会公众是防灾的主体。
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需要广大社会公众广泛增强防灾意识、了解与掌握避灾知识。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普通群众能够知道如何处置灾害情况,如何保护自己,帮助他人。
*** 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把灾害、灾害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社会公众要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取积极有效的应对。
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重要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能即时插播和滚动播出。
有关部门能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有效时间内到达有效用户手中,使他们有机会取有效防御措施,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近年来,气象部门在重大气象预警信息服务中,向 *** 相关部门呈送供决策的气象信息的同时,在电视上滚动播出气象警报,并用手机短信将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至用户,使基层干部和群众对预警情况心中有数,从而解决气象产品从气象局到普通用户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战略措施5:应急机制,快速响应 *** 、相关部门需要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快速响应、协同应对”是应急机制的核心。
防灾减灾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 *** 组织领导,各个部门积极响应。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中,气象部门在内部上下联动的同时,加强了与新闻、水利、民政、安全监督、海洋、农业、林业、环境等部门的横向联动和紧密协作,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把气象工作纳入各级 *** 的公共服务体系。
需要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规范、高效的灾害管理工作流程。 战略措施6:分类防灾,针对行。
5.关于防御自然灾害的知识~
一、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预警信号根据逼近时间和强度分四级,分别以蓝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一)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含义: 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低压影响, 平均风力为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做好防风准备; 2、注意有关媒体报道的热带低压最新消息和有关防风通知; 3、把门窗、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固紧, 妥善安置易受热带低压影响的室外物品。
(二)台风**预警信号 含义: 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风暴影响, 平均风力为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进入防风状态,建议幼儿园、托儿所停课; 2、关紧门窗,处于危险地带和危房中的居民,以及船舶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通知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人员停止作业,危险地带工作人员撤离; 3、切断霓虹灯招牌及危险的室外电源; 4、停止露天集体活动,立即疏散人员; 其它同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三)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12小时内可能受强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强热带风暴影响, 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进入紧急防风状态,建议中小学停课; 2、居民切勿随意外出,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 3、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加强值班,密切监视灾情,落实应对措施; 4、停止室内大型 *** ,立即疏散人员; 5、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只走锚、搁浅和碰撞; 其它同台风**预警信号。
(四)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含义: 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已达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进入特别紧急防风状态,建议停业、停课(除特殊行业); 2、人员应尽可能呆在防风安全的地方,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3、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 其它同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二、暴雨预警信号 暴雨预警信号分,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的省级气象主管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暴雨预警标准,报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审批。
(一)暴雨**预警信号 含义: 6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家长、学生、学校要特别关注天气变化,取防御措施; 2、收盖露天晾晒物品,相关单位做好低洼、易受淹地区的排水防涝工作; 3、驾驶人员应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4、检查农田、鱼塘排水系统,降低易淹鱼塘水位。
(二)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 3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尽可能停留在室内或者安全场所避雨; 2、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加强值班,密切监视灾情,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落实应对措施; 3、交通管理部门应对积水地区实行交通引导或管制; 4、转移危险地带以及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 其它同暴雨**预警信号。
(三)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含义: 3小时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人员应留在安全处所,户外人员应立即到安全的地方暂避; 2、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3、已有上学学生和上班人员的学校、幼儿园以及其他有关单位应取专门的保护措施,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停课、停业,立即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暂避; 其它同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三、高温预警信号 高温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干旱地区的省级气象主管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高温预警标准,报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审批。
(一)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含义: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至37℃以上。 防御指南: 1、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有关部门应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设备负载大而引发火灾; 3、户外或者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当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注意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必要时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 5、媒体应加强防暑降温保健知识的宣传,各相关部门、单位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
(二)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含义: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到40℃以上。 防御指南: 1、注意防暑降温,白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2、有关部门要特别注意防火; 3、建议停止户外露天作业; 其它同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四、寒潮预警信号 寒潮预警信号分,分别以蓝色、**、橙色表示。对寒潮预警标准中的大风标准,各省级气象主管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以下标准制定,报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审批。
(一)寒潮蓝色预警信号 含义: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已经下降8℃以上。
6.预防自然灾害安全措施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天气气候灾害使农田受灾面积达3400万公倾(5亿多亩),受干旱、暴雨、洪涝和热带风暴等重大灾害影响的人口约达6亿人次,平均每年因受天气气候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的3%-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天气气候灾害造成损失的绝对值越来越大。考虑到天气气候灾害引发的生态、环境、地质、社会、人文、经济等继发性灾害,则经济损失更为严重。
世界气象组织把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定为“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对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长期与自然共存的实践中,社会各界、从事防灾减灾研究、业务、管理人员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
战略措施1:制订预案,常备不懈 通过在国家、省、市、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制订与演练应急预案,形成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有条不紊、有备无患的局面。应急预案应包括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保障、调查评估等机制,形成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
不能将预案束之高阁,要通过培训和预案演练使广大群众、灾害管理人员熟练掌握预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预案。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要增强忧患意识,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
*** 应鼓励社区制定紧急防灾预案、开展救灾演练、装备专门的通讯设备在紧急条件下替代常用的通讯方式,并保证必要的紧急储备物资和设施。积极做好装备、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应急准备。
战略措施2:以人为本,避灾减灾 以人为本,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灾减灾的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面对自然灾害,科学防御,从早期盲目的抗灾到近年来主动地避灾,体现了在防灾减灾中的科学发展观。
战略措施3:监测预警,依靠科技 在防灾减灾中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
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2005年台风防御工作实践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气象科技在防台抗台中的重要作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移动气象台,以及气象卫星等现代化探测手段,提高了对台风的最新动态进行实时监测的能力;数值预报产品,为准确预报台风未来的路径提供了参考依据,使预报员对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更有信心、更有把握,为准确超前的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骨干预报员在台风预报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战略措施4:防灾意识,全民普及 社会公众是防灾的主体。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需要广大社会公众广泛增强防灾意识、了解与掌握避灾知识。
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普通群众能够知道如何处置灾害情况,如何保护自己,帮助他人。 *** 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
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
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把灾害、灾害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社会公众要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取积极有效的应对。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
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重要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能即时插播和滚动播出。有关部门能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有效时间内到达有效用户手中,使他们有机会取有效防御措施,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近年来,气象部门在重大气象预警信息服务中,向 *** 相关部门呈送供决策的气象信。
7.关于防灾减灾内容50个字左右
防灾减灾,保卫家园
灾害是人们的天敌,它不仅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还剥夺了数万同胞的生命。干旱就是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即使是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它们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干旱化趋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其实,干旱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植物系统分布,温度平衡分布,大气循环状态改变,化学元素分布改变等与人类活动相关的系统改变有直接的关系。水土流失,植树被破坏,水利工程缺乏或者水利基础设施脆弱,没有涵养水源,没有顺应洪涝和干旱汛期规律,做到洪涝时蓄水涵养,干旱期取水调水,遵循自然规律,促进水动态平衡 这些种种人为原因,使灾情越来越严重。
2009年秋季以来一直到2010年初中国西南地区遭受严重旱情。特别是云南发生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春连旱,全省综合气象干旱重现期为80年一遇;贵州秋冬连旱总体为80年一遇严重干旱,省中部以西或以南地区旱情达到百年一遇。目前,云南全省、贵州大部、广西局部持续受旱时间超过五个月,损失十分严重。截止到3月23日,旱灾致使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五省(区)受灾,受灾人口6130.6万人,饮水困难人口1807.1万人,饮水困难大牲畜1172.4万头,农作物受灾面积503.4公顷,绝收面积111.5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36.6亿元。
看到这些惊人的数据,想必大家都会不禁心头一震。身为家园中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去保护地球家园,通过各方面的行动,减缓旱情。从水利工程建设来说,从抗旱角度来说,确实不能抓大放小,应该二者兼顾。既要抓大,也要兼顾到小的问题。因为大的问题主要是重点工程,重点工程解决它是重点的控制性的方面的问题,但是小的又兼顾到面上,千家万户的,老百姓的,解决生活用水,生产的一些必要的补充水源的用水,它是非常重要的,对老百姓来说,五小工程,也就是说小塘坝,小水窖,小水井等等这些小型的工程,对千家万户老百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都涉及到他们切身的利益,而且在抗旱中发挥的作用很大。
关键还是要增加投入,要加大投入力度,现在我们这方面的投入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历史欠帐太多了,抗旱是面的概念,点多面广量大,所以光靠 *** 的一点投入还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发动社会各个方面。我们不仅要补充水源,还要节约水源,必要的宣传循环用水和不随意用水,使大部分人民都投入到内,这样,在缓解旱灾的同时,还能够节约大量的水,久而久之,旱灾一定会渐渐离我们远去。
在灾害中,除自然灾害外,还有一些人为的灾害。比如煤气中毒、火灾、爆炸等。其中,火灾时最常见的。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火,但如果使用不当或管理不好,就会很容易发生火灾。所以,我们平时在任何地方,也应注意周围的防火安全,以免发生火灾。
在还会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严重威胁,但只要我们正确使用,一些灾害也就会离我们远去。
台州市防指办发布做好近期强降雨天气防范工作的通知
气象气候景观概况
人们在旅游过程中追求的是美好、舒适的环境,赏心悦目的奇特景观和尽兴尽致的与运动。这一切都离不开决定环境特征的主导因素——气象和气候。气象是地球大气层中经常出现的大气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总称。它包括: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霜、雾、雷、电、虹、 霞、光等。气象瞬息万变。气候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天气状况的综合, 不仅包括该地相继稳定发生的天气状况,也包括偶尔出现的极端天气状况。
一、自然奇观
云、雾、雨、雪、霞、光、风本是人们司空见惯的气象景观 ,在特定环境下就能构成各种美的意境。
1.云、雾、雨奇景
温暖湿润地区或温湿季节出现的气象景观。 薄云、淡雾、细雨好似奇妙的轻纱,赋予大自然一种朦胧美。透过云、雾、雨观看风景时,其中景物若隐若现,模模糊糊,虚虚实实,令人捉摸不定, 于是产生飘若入仙般的虚幻、玄妙、神秘之美感,给人留下充分遐想的余地。 空旷的原野、平静的水面如此,起伏错落的山区更佳。 如宋代画家郭熙所言: “山无云则不秀”,“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 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 因此,在我国各风景名胜区内,以薄云、淡雾、细雨命名的佳景颇多。如川东的“巴山夜雨” 。
流云飞雾变化莫测,气势磅礴,是云雾赋予大自然的另一种景观。如果说薄云、淡雾、细雨只是对其他实体景观的叠加,以重新构景,那么流云飞雾则是云雾自身构成的景观。这些多发生在风景名胜山地。如黄山、泰山。
2.冰、雪、雾凇奇景
寒冷季节或高寒气候区才能见到的气象景观。其以纯洁的白色和借助于其他因素(如地形、树木、建筑物等)所构成的,或是宏伟壮观的、或是婀娜多姿的、 或是栩栩如生的造型,给人以磁石般的引力, 以至于化解了人们对寒冷气候的不适感觉。特别是当冰雪与绿树交相辉映时,景致更为诱人。一首《沁园春·雪》高度概括和赞美了雪景的壮观美感。由于冰雪景观的极高观赏价值,使其成为世界许多地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如: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冰雪公园、我国东北的林海雪原。 除此,在我国的许多风景名胜区内也有由于雪景构成的壮丽景观。 比较著名的有:黄山雪景、台湾八景之一的“玉山积雪”等。 雾凇(又名树挂)是雾气在低于0℃的附着物上直接凝华而成的产物。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集聚、包裹在附着物的,呈絮状。雾凇与冰雪不同,其景致的美感不表现为覆盖地物的宏观造型,而是保持一切原有形态的微观造型。因此,更多的是婀娜多姿,特别是河边的垂柳。我国著名的雾凇景观出现在吉林市的松花江畔。 “吉林树挂”每年可出现 60 余天, 以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的盛名而享誉海内外。 根据雾凇形成的物理过程, 这一奇景的观赏分三个时段,分别为:夜看雾、早看挂、近午赏落花。
3.日出、日落与霞之奇景
日出、日落的壮丽景观不是产生于太阳本来的形状和东升西降的视运动,而是由于大气折射作用产生的蒙气差的突变,所造成的硕大、椭圆的太阳光盘和跃然而出而没的动态,以及托衬太阳的彩云霞光。观日出、日落以晴天最佳,少云天亦可。晴天,在太阳刚露头或即将沉没之际,地平线上会出现第一道或最后一抹美妙的绿光。这种景观持续的时间很短暂,在南北纬 60°以内的地区,最长不超过1.7秒,最短只有1秒,而且对天空的透明度要求得非常高。 因此,只有在海滨或海上才能看到。日出、日落奇景,只有在天地交界的地平线处才能见到。因此,最佳观景点都在可以见到地平线的海滨和前无视线 障碍的中低山地峰顶。如:庐山的汉阳峰、含鄱口;黄山的翠屏楼;泰山的日观峰;华山的东峰;衡山的祝融峰;峨眉山的金顶;九华山的天台; 北戴河海滨的鹰角亭;钱塘江口的初阳台;普陀山海滨等,都是我国观日出的最佳位置。而观日落则以庐山天池亭最佳。
霞是斜射的阳光被大气微粒散射后,剩余的色光映照在天空和云层上所呈现的光彩,多出现在日出、日落的时候。由于大气微粒对长波光散射的强度低,所以朝霞和晚霞多呈红、橙、黄等颜色,且云量越大,红色越浓。当朝霞和晚霞与周围其他风物景致交相辉映时,常构成一幅幅壮美的画卷。 置身于如此美妙的环境中,人们怎能不为之倾倒而流连忘返,又怎能不焕发出文人的诗兴。因此,在我国许多风景名胜区内,都留下了古人对其赞美的绝句。
4.佛光、蜃景
“佛光”和“蜃景”均是大气中光的折射现象所构成的奇幻景观。佛光又称宝光,以峨眉“金顶佛光”最为著名。七色的光环围绕着中心人的身影,犹如传说中普贤菩萨“真相”的显露,以至使一些有幸见到此景的人,误以为菩萨来接引自己去“极乐世界”,而纵身跳下悬崖。因此,“金顶佛光”观景点“睹光台”易名为“舍身崖” 。其实,佛光景观并非峨眉独具, 我国的庐山、泰山、黄山都有佛光的观景点,乃至乘坐飞入云层上空的飞机也会观看到这种现象。佛光出现的原理与雨后天空上的彩虹是一样的,都是云层将雾气水滴对阳光折射后分离的七色光反射到人眼中的景观。 佛光出现的条件为,天空 晴朗无风,阳光、云层和人体(或物体)三者同处于倾斜 45°的一条直线上, 人位于云层与阳光之间。 佛光出现的次数,光环美丽的程度,因雾日的多少、 空气湿度的大小而不同。峨眉山所以著名,是由于此处云雾天数最多,湿度 条件最高,风速最小,因此佛光现象出现的次数最多,色彩也最鲜艳。
蜃景,即“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气象奇观。在无风或微风的日子里,大气层较稳定。由于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剧烈变化,使空气密度的垂直分布随之显著变化。远处的光线通过密度不同 的空气层,就发生折射和全反射,即在空中或地面显现出远方景物的影像。这种现象多在夏季出现在沿海或沙漠地带,在山区也时有发生。早上,底层 空气密度较大,远处景物影像呈正像,直立于空中,此称为“上现蜃景” ;中午或下午,上层空气密度较大,远处景物影像呈倒像,倒立于地面,此称为 “下现蜃景” 我国山东蓬莱海边常可看到上现蜃景,沙漠中常见下现蜃景。 此外,还有“侧现蜃景”,日内瓦湖上的绝景即为侧现的船只。海上蜃景奇观古人早已察觉,因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便附会为蛟龙一类的“蜃”,吐气为楼构成海上神仙住所的传说。因而,这种奇观也就得名为“海市蜃楼” 。古人的解释虽不科学,但也已注意到“气”与蜃景的关系。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 “登州 (蓬莱)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 谓之‘海市’” 。
二、人工美景
冰雪雕塑是寒冷地区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雕塑艺术,是人类利用大自然创造出来的又一奇观,也是这些地区极为引人注目的旅游项目。目前, 世界上以此为主要吸引物来发展冬季旅游的三大著名艺术区分别是:加拿大魁北克省的雪塑,日本札幌的冰雕和雪塑,我国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的冰雕。我国有“冰城”之称的哈尔滨和齐齐哈尔市的冰雕,是在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制做冰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是这一的开发,使哈尔滨由旅游冷点城市转化为冬季旅游热点基地。在加拿大魁北克修建了北美地区的第一座冰雪旅馆,它包括几个豪华套间、一个冰雪酒吧、两个冰雪雕展室和一个冰雪影剧院。在日本札幌冰雪节也有冰块筑成的“冰 酒吧”和“咖啡屋” 。此外冰雪堡垒是展览大型冰雕和展览不同画家的精品之作的画廊。近年更有人创造了“冰音乐”— —用大小不一的冰条演奏音乐。由于冰雪运动极强的参与性,这项旅游活动越来越受到旅游者青睐,以至在欧洲掀起冬季旅游度的 “白色旅游” 热潮。 因此,冰雪运动也越来越受到中、 高纬地区各国旅游业的重视。滑雪场地目前,场地规模最大、分布最集中的是欧洲。主要分布在降雪量大,干雪保留时间长,又有适宜的地形的阿尔卑斯山地、比利牛斯山地和斯堪的纳维亚山地。我国的滑雪运动,历史也很悠久。据《北史》和《新唐书》中的记载, 59 我国东北、西北地区,每年积雪时间较长,生息于此的鄂伦春、赫哲及哈萨克等民族,世代相传凭滑雪技术从事等生产活动。为克服气候的限制,近年 纷纷开始建造大型室内滑雪场。北京、上海都已落成,杭州也在建。最令人惊奇的是在阿联酋,那里终年酷热难耐,夏天时沙漠里高达 60℃ 左右,冬天的白天最高温度也在 40℃上下,竟然建成了号称世界最大的室内滑雪场,也是中东首家室内滑雪场。
三、气象气候景观的分布规律
由于气象气候地域差异,造成自然旅游的游览观光内容及旅游活动项目的地域性; 由于气象气候的季节性节律变化,导致人类旅游行为发生的同步变化, 因而形成旅游业淡、旺季交替的变化节律;由于气候条件存在着明显的优劣差异,因此气候对旅游客流具有决定性的导向作用。因而气候与旅游者的行为、旅游的分布、旅游业的分布与发展方向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气象气候旅游,并非是它们的全部,而是指具有能满足人们正常的生理需求和特殊的心理需求功能的气象景观和气候条件。气候旅游不仅存在于以优越的气候条件为主要吸引力的消寒避暑胜地,而且是任何一个旅游环境必不可少的重要构成因素,也称其为背景旅游。故气候旅游的分布规律具有地域性、特定性的特点,也具有普遍性的特征。这是气候旅游不同于其他旅游的特殊性。
经过对人体状况受天气影响的长期研究,现代疗养学家认为,天气除影响人体的健康外,还影响着人的情绪。若仅从人体一切生理过程正常进行的角度来确定,在标准大气压状况下,气候是否宜人是根据皮肤的温度、出汗量、热感和人体热量调节系统所承受的负担来确定的。它主要是取决于使人感到舒适的气温、湿度与风效(空气运动带走体表热量水分,对体温的外在调节效应)三项指标。若兼顾人体的健康与情绪,则除上述指标外,还应考虑到日照时数指标和天气变率指标。
宜人的气候受影响气候形成与分布的诸多因子的制约,宜人气候的空间分布同样存在着明显的地带性、非地带性规律。在水平地带结构中,宜人气候分布中、低纬度上的湿润气候与半湿润气候区内,尤以海滨、岛屿地区最佳。在山区垂直地带结构中,宜人气候分布的上、下限因地而异,特别是上限。这主要 决定于气温、气压的垂直变化状态。山区的宜人气候在中纬地带,其绝对海拔高度的上限为2000米;在低纬地带可突破 2000 米。除此,还有众多内陆水面(内海、湖泊、水库)沿岸地区,也分布着宜人的小气候。我国幅员辽阔,地处亚洲大陆东部的中、低纬地带,南北地跨50个纬度, 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三个热量带。海岸线自西南向东北绵延1.8万公里。以大兴安岭、燕山山脉、太行山脉、秦岭、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线为 界,东半部为各个热量带的半湿润、湿润气候区,是我国水平地带上的宜人气候的集中分布区。这里恰是我国的中、低山地的主要分布区,故而,也是我国垂直地带上的宜人气候集中分布区。
奇妙的气象景观与冰雪运动是满足人们特殊的心理需求的旅游。 所谓特殊,即对只有在特定的气象、气候条件下才能出现的奇妙景观,才能进行的活动和体育运动,才能展现的艺术创造的需求。而这些特定的气象气候条件并非宜人。对旅游者来讲,他所追求的不是温暖和舒适,而是特有的享受。
天台也可以种植,那有哪些蔬菜水果适合种在天台上呢?
台州市防指办发布做好近期强降雨天气防范工作的通知
受强对流云团影响,近期我市强降雨频发,8月12日台州市区、临海、温岭、玉环、天台、仙居等地均发布了暴雨橙色预警,三门发布了雷电**预警。下午至傍_各地陆续发生了强降雨过程,局地短时降雨强度大。气象预报,13日、14日午后阴有阵雨或雷雨,有雷雨时局地有短时暴雨和强雷电,15—18日,受高空槽和切变线南北摆动影响,持续阵雨或雷雨天气。未来七天降水过程多、小时雨强大。为做好防范工作,现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确保人员安全。由于近期降雨量大,目前我市水库山塘运行水位普遍较高,山体土壤含水率高,再遇强降雨时,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城乡内涝等次生灾害发生风险较高。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强降雨的防范应对,根据预案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各级各类防汛责任人要及时进岗到位,认真履行防汛工作职责,及时组织危险区域人员转移,全力做好强降雨的各项防御工作。
二、加强测报预警确保到户到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监测、预报,提高短临预报的颗粒度和精准度。要强化点对点的预警,根据监测预报情况,及时启动预警叫应机制,针对可能发生的灾险情快速预警到户到人。
三、及时落实各项风险管控措施。各地要加强风险隐患的排查,落实管控措施。高水位运行的水库山塘要严格按照控运调度,病险水库山塘要严格落实限蓄措施。要加强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的防范,加密巡查预警,发现险情及时处置。要及时检查城乡排水设施,清理影响河道行洪的障碍物,做好地下车库等地下空间和重要设施的安全管理,必要时进行交通管制,加强内涝防范。
四、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做好应急处突准备,遇突发及时处置和报告。防指办和有关成员单位要按照“六问”机制加强对基层责任人进岗履职情况的抽查和通报。
台州市人民
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
2021年8月12日
楼\台\殿\阁\斋\舫\堂\塔\亭\榭\轩\馆
首先给大家讲一下维系一个阳台果园,需要哪些“基建”。
顶楼自有其特殊气象条件,南北方不同,楼高楼底又不同。总体来说,所有楼顶花园,五行“偏火”、“缺水”。意思是阳台开放性空间,每日烈日暴晒,“火”很足,然后浇水并不是特别方便,“缺水”,如果顶楼没有安装水龙头、不能扯水管浇水,仅指望人力浇水,是很难维系运转的。“木生火”,如果再种植高大果树,那么大植株植物每日剧烈的蒸腾作用,会加剧水的消耗、让“火”更旺,五行失衡,导致种植大业惨败收场!如果在南方,夏季普遍气温较高,特别是在夏季,烈日炎炎,只要水分供给不足,种植极为困难。如果是在北方,冬日寒风吹动,而冬季植物容易冻死,除了绝对温度太低之外,大部分其实是因为寒风吹动、对流加剧。也就是说,在北方顶楼种植,不耐寒到当地最低气温再低十度的水平,基本无法越冬。
这是一张渲染图,就是是素材做的图。因为真的植物很难良好养护,所以网上找个真图都不容易。
面对这些现实情况,楼顶花园需要准备哪些东西呢?
搭架子,覆盖遮阳网。没有遮阳网,一是很多植物不能耐受暴晒(除了直接暴晒,也包括楼顶整体晒热后环境整体温度的上升,大夏天地面五六十度的温度轻轻松松),二是覆盖遮阳网可以降低浇水压力,“火”少了,需要用来平衡五行的“水”也就少了。准备大容器,容器小了不行。容器小了,储土量小、进而储水量就小了,除非自己整个白天守着不停的浇水,否则盆土很快就被蒸腾作用吸干,植物就会在短时间内被烈日晒干!选好土。黄泥土因为储水量低,不适应楼顶花园需要。楼顶花园需要泥炭土、腐叶土、椰糠等非传统土和珍珠岩、蛭石等透气、保水颗粒混合使用。铺设供水管路。可以是全自动滴灌、也可以是牵一条耐晒的水管浇水。用喷壶接水浇灌很不现实,大夏天坚持不住的,一天断水,一年白干!准备授粉道具。如果是五六层楼的顶楼,不需要进行授粉,因为会有传粉昆虫。如果楼层太高,昆虫不会飞上来的,那就需要自行授粉,每朵花每朵花授粉,并不是一个简单工程。有些品种需要准备隔离网,否则收获机今天还硕果累累,明天一群鸟呼啸而过,一个果子也没了。防水。如果种植植物较多,那防水可能就要重新做了,否则后果很严重。新楼盘防水一般做的都不错了,老房子防水基本都老化或者当时没做好,重新做是必须的。这些基建,基本上都不能缺少,并且都造价不菲,加起来没个几千块钱或几万,打不住!所以,楼顶花园只能是富裕阶层用来陶冶情操的方式,不是“自己种水果,省心买水果钱”这种情况适用的。
然后再来讲一讲品种选择首先说明,北方是不可能存在“一年四季”的水果的。北方只存在“一年四季辛勤养护,结果一次”的水果,当然了北方水果可以通过不同品种选择,组合成一个“一年四季有果子”的果园。
南方水果倒是可以做到一年四季结果,这个要看题主所在的环境了。
前面也讲了,养好水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五行平衡”,根据楼顶具体情况,火太大,就加强供水,并且选择“小木”来缓解,毕竟木生火。小型树种,有蓝莓,修建控型的无花果(无花果不适宜黄河以北北方楼顶,会冻死),当然了盆栽西红柿也可以,我写了一篇详细介绍盆栽西红柿的文章,可以关注我,移步主页观看。
如果能保证供水,那么藤本果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葡萄、猕猴桃、软枣猕猴桃、百香果(南方)。藤本搭架子比较漂亮。
其它可选植物有长果桑(真正四季结果,但北方不行,会冻死)、其它桑树比如十大(北方可种,但单季),还有各种树莓,有些可以两季结果。前文提到的无花果也可以两季结果。
至于大宗耐储运水果,比如橘子、苹果、香蕉这些,特别是本地是产区的,其实并不推荐。因为本地是产区,这些水果没有那么稀奇,玩楼顶花园,花费大量时间金钱,不如图个新鲜,更有成就感。
最后讲一讲误区第一个误区是以为天台果园很轻松摘果子、自产自足,物美价廉。天台种植,是一种玩乐、愉悦身心的活动,花大把钱和时间,并且很难操作,有很强技术性。第二个误区,是以为天台果园很漂亮,都是盆景。其实天台果园,每个植物,都需要配一个数倍于植物体型的种植箱,笨重而不美观。并且并不是你种了果树,就会硕果累累,大部分时候,都是光头没果子的。比如这种盆栽苹果,这么小的花盆,在高温的天台,撑不过一天就死掉了,只能养在湿润气候(环境温度低),并且覆盖遮阳网,由专人精心照顾。
楼
解释:
第一大类:常意
(!)、楼(lóu):(形声。从木,娄声。本义:楼房,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房屋)
楼,重屋也。――《说文》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古诗十九首》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杜牧《阿房宫赋》
又如:教室楼;办公楼;科技楼;
楼额(楼上的匾额);
楼观(高楼的泛称;道观的观名);
楼外楼(楼外有楼。楼房相连属);
楼角(高楼的檐角);
楼舍(楼房)
(2)、楼房的一层 [story;floor]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又如:一楼;二楼
(3)、房间上部空间附设的可供藏物或住人的分层结构 [attic]。如:暗楼;阁楼
(4)、建筑在高处的建筑物 [superstructure]。
如:楼子(楼阁);
楼榭(高台之上的房屋,泛指楼房);
楼堞(城楼上的矮墙)。
(5)、又指有上层的车船,其上层也叫楼。
如:楼车(古代战车。上设望楼);
楼舟工(楼船)
(6)某些店铺如茶肆、酒店、歌舞场、旧时妓院等场所也称楼 [house]。如:茶楼;酒楼;银楼
第二大类:网络超现代:
现在人称网络帖子为楼,一个帖子如果吸引人,就会有很多人回帖。第一个帖子和回帖,从上到下以时间顺序排列,下面的称上面的叫楼上,或者按次序称之为第N楼的。回帖的人有时也会相互讨论,楼上楼下打成一片,而这个一系列帖子的发起者(原帖)就成了楼主。
一张帖子就是一栋楼,这个帖子的发帖者我们称之为楼主,简称LZ。
跟帖一般可以称之为盖楼,楼主是一楼,第一个跟帖者为2楼……每跟一帖就相当于楼多盖了一层。
我们称2楼为沙发,三楼为板凳,4楼为地板,5楼之后叫法不一。
台
解释
第一大类:今义
①高平的建筑物:亭台楼阁。
②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台。窗台。灯台。
③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台鉴。台甫。
④量词:一台戏。
⑤台湾省的简称:台胞。台币。
台湾一名源于西拉雅族的台窝湾支族。台湾在秦汉时称“东鳀”。三国时称“东夷”。元时称“瑠求”。明万历年间正式在公文上使用台湾一名。清光绪11年(1885年)设台湾?
⑥ 桌子、案子等有光滑平面、由腿或其他支撑物固定起来的像台的家具,用于家庭生活或某种工作 [desk;table]。 如:手术台;梳妆台;写字台;台历;台球台;乒乓球台。
⑦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
⑧ 姓。
⑨〔天台〕
a.山名,在中国浙江省;
b.地名,在中国浙江省。 “台州”的简称 [Taizhou prefecture]。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海州为台州,以境内天台山得名,治所在今浙江省临海县。元改为路,明改为府
南发交广东温台。—— 王安石《和王微之登高斋二首》
第二大类(古义)
① 台(读yí)。从口,与表示喜悦有一定的联系。本义:喜悦。
②三台。星名。古代用三台来比喻三公。
如:台鼎(古代称三公或宰相,意为职位显要);
台宿(三台星);
台光(三台星光);
台阶(三台星亦名泰阶,故称台阶);
台斗(比喻宰辅重臣);
台司(指三公等宰辅大臣);
台臣(指宰辅重臣)
③ 鱼名。背上有黑的花纹。后作“鲐”。
黄台背,以引以翼。——《诗?大雅?行苇》
④(会意。从至,从之,从高省,与室屋同意。按积土四方高丈曰台,不方者曰观曰阙。本义:用土筑成的方形的高而平的建筑物)
台,观四方而高者。——《说文》
可以处台榭。——《礼记?月令》
层台累榭,临高山些!——《楚辞?招魂》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杜牧《阿房宫赋》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多少楼台烟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台阁相向。——唐? 李朝威《柳毅传》
守台军士。——《广东军务记》
如:台门(古代诸侯所筑用来了望守卫的土堆高台);
台榭(垒土高起的平方地叫台,台上的亭子叫榭);
台阁(台榭楼阁);
台观(楼台宫观);
台下(台榭的下面);
台馆(楼台馆阁)
⑤ 通常高于附近区域的平面(地面的或地板的)。
如:站台;讲台;检阅台;
台城(古代守城拒敌的设备);
台门(古代天子、诸侯宫室的门。因以土为台基,故称)
⑥ 器物的底座 [stand;support]。
如:台盏(一种酒盏,有托盘);
砚台;镜台;灯台;船台;锅台;烛台
⑦ 站;单位 [station]
今从宽将贾赦发往台站效力赎罪。——《红楼梦》
又如:气象台;电视台
⑧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跟对方有关的行为
台,侍也。——《广雅?释诂一》
仆臣台。——《左传?昭公七年》。服注:“给台下征召也。”
又如:台讳(对人官名的尊称);
台坐(敬辞。坐于尊位);
台表(敬辞。用于称呼人的字);兄台;
台鉴(请对方阅览的敬词);
台屏(敬辞。尊称对方的家);
台甫(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
台安(敬辞。多用于书信结尾,表示对收信人的问候);
台候(敬辞。用于问候对方寒暖起居);
台席(古以三公取象三台,故称宰相的职位为台席)
⑨莎草 [nutgrass]
南山有台, 北山有莱。——《诗?小雅?南山有台》
⑩古代中央官署名 [central office]
尚书初入台为郎中。——《汉官仪》
台谒当以属礼。——清? 张廷玉《明史》
又如:台垣(高级官署);
台辅(高级官署或官位);
台臣(台阁之臣,国家的大臣;谏官);
台官(官名。汉代以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后世因此又称尚书或御史为台官);
台郎(尚书郎);
台省(汉时称尚书为台省。因尚书省的办事处中台在禁省中而得名)
第三大类:词语
◎ 台安 tái'ān:意为大安,信末常用敬语
◎ 台步 táibù:戏曲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所走的步法
◎ 台臣 táichén:[admonishing official of Yuay dynasty] 谏官,此特指元朝行御史台的长官
台臣弗为理。——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台臣惭。
◎ 台秤 táichèng[platform scale; platform balance] 一种带有平台的称重机械,物体置于其平台上称重
◎ 台词 táicí[stage lines] 戏剧表演中角色讲的话,分为对白,独白,旁白
◎ 台灯 táidēng
(1) [desk lamp; table lamp]∶可放在平面台架上的有座电灯,多带灯罩
(2) [reading lamp]∶为阅读而设计或使用的灯
◎ 台地 táidì[tableland;platform] 高出于附近邻域地表面的平的或接近于平的地区
◎ 台风 táifēng
(1) [typhoon;hurricane]
(2) 指亚洲太平洋海域的旋风。例:约瑟夫?康拉德中描述的台风
(3) 菲律宾或中国海地区发生的热带气旋
(4) [stage manner of an opera actor]∶戏剧演员在舞台上表现出来的风度
◎ 台甫 táifǔ:[May I know your honourable name] 敬辞,旧时用于问对方的表字
请教尊姓台甫?——《官场现形记》
◎ 台阁 táigé:[official residence?] 官府。本指尚书台,此指大官府
仕宦于台阁。——《广东军务记》
◎ 台光 táiguāng:[your presence] 请人光临的书面敬语。如:敬希台光
◎ 台驾 táijià[your Honour;you] 敬辞,尊称对方。如:敬候台驾光临
◎ 台鉴 táijiàn[a form used after the name in the salutation of a business letter] 敬辞,用于请对方阅览
◎ 台阶 táijiē
(1) [flight of steps leading up to a house]
(2) 供人上下行走的建筑物,因一阶一阶的,故称为台阶
(3) 在土山坡、岩石或冰坡上凿出的踏脚点
(4)∶比喻避免因僵持而受窘的途径或机会。如:给他个台阶下
◎ 台览 táilǎn: 敬辞,用于书信,表示请对方阅览
◎ 台面 táimiàn
(1) 〈方〉
(2) [on the table]∶桌面;多用于正式场合
(3) [ante]∶时放在桌面上的赌资
◎ 台命 táimìng[your instructions] 敬辞,旧时称对方的嘱托。如:谨遵台命
◎ 台启 táiqǐ:敬请启封之意,写在信封上的敬语
◎ 台柱子 táizhùzi剧团里的主要舞台表演演员;比喻集体中挑大梁的人
◎ 台座 táizuò基座、工作台或支架
台湾的简称
取全称中的“台”字作为简称。
殿diàn
释义 ①古代泛指高大的房屋,后专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事的大厅:宫殿|佛殿|太和殿。
②排列在最后:殿后|殿军。
殿,堂之高大者也。――《说文古本考》
苍鹰搏击于殿上。――《战国策?魏策》
王子皇孙,辞楼下殿。――杜牧《阿房宫赋》
中绘殿阁,类兰若(佛寺)。――《聊斋志异》
有举孝子者先上殿。――《汉书?黄霸传》
浮屠北有佛殿一所。――《洛阳伽蓝记?永宁寺》
又如:宫殿(泛指帝王居住的高大华丽的房屋);
殿陛(帝王宫殿的台阶。借指朝廷);
殿直(在宫殿中值勤的人);
殿使(皇帝派遣的使臣);
殿脚人(即“殿脚女”。相传隋炀帝巡游江,牵挽龙舟的女子。清代杜文澜在其编撰的《古谣谚》一书的卷九十引唐代《开河记》一书中的记载云:“功既毕,上言于帝,决下口,注水入汴梁。帝自洛阳迁驾大渠,诏江淮诸州,造大船五百只。龙舟既成,泛江沿淮而下。到大梁,又别加修饰,砌以七宝金玉之类。于是吴越取民间女年十五六岁者五百人,谓之殿脚女。
词语:
殿阁大学士官名。明太祖开始设立。主要侍从皇帝左右,备皇帝顾问。初无实权,明中叶后逐渐参与机要,实为内阁长官。起草诏令,代皇帝批答奏章,实际掌握宰相之权.
殿后行军时走在队伍的最后面。
殿军①行军时走在最后的部队。
②参加体育、文艺等竞赛的最后一名。也指获得优胜的最后一名(一般是第三名)。
殿试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皇帝在殿廷上亲自考核会试录取的贡士。始于唐武则天时。根据成绩分若干等次,委以不同的官职。殿试第一名称状元。又称廷试。
殿下对太子或亲王的尊称。
(阁)gé
解释:
一,常类
(1)阁下(对人的敬称,意谓不敢直指其人,故呼在其阁下的侍从者而告之;现代多用于外交场合)。
阁下:具有显赫的地位、尊严或价值的人——用作对某些高级的显要人物的尊称或称呼;泛指对人的敬称
阁下为仆税驾十五日,朝觞夕咏,颇极平之欢。——唐?白居易《与刘苏州书》
(2) 一种架空的小楼房,中国传统建筑物的一种。其特点是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楼阁。滕王阁。接屋连阁。——《淮南子?主术训》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唐?杜牧《阿房宫赋》
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聊斋志异?促织》
如:阁中(楼阁之中);
亭台楼阁;阁仔(小木板屋);
阁束(束之高阁);
阁室(阁道中的小室);
阁馆(楼阁馆舍);
阁殿(楼阁官殿)
阁楼:屋顶层内的房间
阁子:①木板构成的小房子
说得入港,只听得隔壁阁子里有人哽哽咽咽啼哭。——《水浒》
②阁楼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3) 特指女子的卧房:闺阁。出阁(出嫁)。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乐府诗集?木兰诗》
(4) 某些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内阁(简称“阁”)。组阁。入阁。
官署名。内阁的简称 [cabinet]
会帝有疾,烦懑不乐,召阁臣徐阶议内禅。——《明史?海瑞传》
如:组阁;入阁;
阁老(大学士及翰林学士入阁办事的大臣);
阁抄(中央的公报);
阁学(内阁学士)
阁僚:内阁,部长们
阁员:内阁的成员
减少阁员,精简办事机构
(5)藏书的地方,或指供佛的地方。
时雄校书天禄阁上。——《汉书?扬雄传》
如:汉时有“天禄阁”、“石渠阁”,清时有“文津阁”、“文汇阁。”
又如:文渊阁;佛香阁;阁斋(书楼);阁本(帝王秘阁所藏的书籍、法帖等)
(6) 架空的栈道。用木板架筑在山岩绝险处的道路
为栈道木阁而迎王与后于城阳山中。——《战国策?齐策》
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三国志?魏延传》
又如:阁梁(阁道的横梁);阁路(栈道)
(7) 搁置食物等的橱柜 [cupboard]。
如:阁儿(酒阁子。酒店中隔成的客座小房间)
二,非常类
(1) (形声。从门,各声。本义:古代放在门上用来防止门自合的长木桩),门限
阁,所止扉也。门开则旁有两长橜杆辂之,止其自阖也。——《说文》
高其闬阁。——《左传》。
所以止扉谓之阁。——《尔雅》。
郝懿行疏:“此阁以长木为之,各施于门扇两旁,以止其走扇。”
(2) 通“搁”。放置,搁置
险绝之处,傍凿山崖而施版梁为阁。——《史记?高祖本纪》集解引崔浩
又如:阁笔(停笔。同搁笔);
阁压(搁置积压)
廊
colonnade
廊是指屋檐下的过道、房屋内的通道或独立有顶的通道。包括回廊和游廊,具有遮阳、防雨、小憩等功能。廊是建筑的组成部分,也是构成建筑外观特点和划分空间格局的重要手段。如围合庭院的回廊,对庭院空间的处理、体量的美化十分关键;园林中的游廊则可以划分景区,形成空间的变化,增加景深和引导游人。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廊常配有几何纹样的栏杆、坐凳、鹅项椅(即美人靠)、挂落、彩画;隔墙上常饰以什锦灯窗、漏窗、月洞门、瓶门等各种装饰构件。
[相关词]
廊庙:指朝廷。
廊檐:廊顶突出在柱子外边的部分。
廊子:屋檐下的过道或独立的有顶的过道。
榭
xiè
<名>
建在高土台或水面(或临水)上的木屋 [pilion or house on a terrace]
湖旁筑几条长堤,堤上百步一亭,五十步一榭。——《隋唐演义》
楼观亭榭。——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舞榭歌台。——宋·辛弃疾《永遇乐》
又如:歌台舞榭
古代指无室的厅堂。也为藏器或讲军习武的处所 [hall]
将谋于榭。——《左传》
轩
xuān
名
(形声。从车,干声。本义:中国古代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帷幕的车子,供大夫以上乘坐)
同本义〖ahigh-fronted,curtainedcarriage(usedinancienttimes)〗
轩,曲輈藩车。——《说文》
轩,安车也。——《声类》
而乘轩者三百人也。——《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舍其文轩。——《战国策·宋策》
俄轩冕。——扬雄《羽猎赋》。注:“车有轓曰轩。”
如轾如轩。——《诗·小雅·六月》
后重曰轩。——《通俗文》。按,后重曰轾,前高曰轩。
舍其文轩。——《墨子·公输》
文轩之与敝舆。
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左传·闵公二年》
又如:轩服(轩车与冕服);轩朱(古代显贵者所乘坐的车子);轩车(曲辕而有帷幕的马车。是古代大夫以上的坐车);轩冕(古代卿大夫的轩车和冕服)
泛指华美的车子〖chariot〗
至若龙马银鞍,朱轩绣轴。——江淹《别赋》
又如:轩车下坠(比喻日落);轩帆(车和船);#楼板,建筑物的上层结构部分〖floor〗
于是左右平,重轩三阶。——《后汉书》
屋檐〖ee〗
轩,檐宇之末曰轩,取车象。——《集韵》
又如:轩宁(殿前檐下的平台和殿上屏门之间);轩檐(屋檐)
殿堂前檐处〖frontofapalaceundertheees〗
酒半酣,辽主临轩,命诸部长次弟起舞。——《续资治通鉴》
又如:轩砌(殿堂前的台阶);轩陛(殿堂的台阶)
房屋。也用作书斋、茶馆的字号〖house〗
我们家里如今虽有几处轩馆,我又不住着,借了来也没趣。——《红楼梦》
又如:轩子(屋室);轩宇(轩敞的屋宇);轩序(指住宅);轩房(住室)
以敞朗为特点的建筑物〖balcony〗
新构一轩跨路,貌灵官于中。——《徐霞客游记》
又如:轩榭(指以轩敞为特点的亭阁台榭一类建筑物);轩厂(棚舍)
厕所的别称〖latory〗
厕或曰轩,前有版似殿轩也。——《释名》
是日,武帝起更衣,子夫侍尚衣,轩中得幸。——《史记·外戚世家》
均之土也,或基堂殿,或涂轩户。——《论衡·幸偶篇》
又如:轩厕
槛板〖shresholdboard〗
轩,谓槛正板也。——唐·慧琳《一切经音义》
又如:轩栏(栏板)
有窗槛的小室或长廊〖asmallroomorverandawithwindows〗
啸傲东轩下。——陶潜《饮酒》
读书轩中。——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轩东故尝为厨。
从轩前过。
轩凡四遭火。
又如:轩子(有窗的长廓);轩陛(指居室);轩栏(殿前长廊的栏干);轩楹(堂前的廊柱)
指窗户或门〖windowordoor〗
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开轩面场圃。——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又如:轩户(门户。指人家);轩扉(门窗);轩榥(窗户)
星名〖star’sname〗。如:轩宫(星名。轩辕之宫的简称);轩辕(中国星官名);轩光(轩辕星的光辉)
轩辕的省称。传说中的古代帝王名〖Xuanyuan〗。如:轩后(即黄帝轩辕氏);轩主(即轩辕氏。南朝梁宣帝);轩室(帝王的宫室)
轩
轩
xuān
形
古代车子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轾”。引申为高大〖high〗
中轩敞者。——明·魏学洢《核舟记》
又如:轩昂(气概不凡;高大雄伟);轩秀(挺拔秀出);轩眉(即扬眉。形容人志气高昂或高兴的样子);轩峙(高耸矗立);轩特(轩昂出众);轩举(高昂,爽朗)
重〖hey〗
夫居前不能令人轾,居后不能令人轩,与人怨不能为人患,臣所耻也。——《后汉书》
宽悦。也作“刳”〖comfort〗
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庄子》。唐·陆德明释文:“刳,崔本作轩,云:‘宽悦貌。’”
轩
轩
xuān
动
高扬;飞扬〖fly〗
归雁载轩。——王粲《赠蔡子笃》
翔雾连轩。——木华《海赋》
交吕既鸿轩,攀嵇亦凤举。——颜延年《五君咏向常侍》
又如:轩轩(起舞的样子;扬扬自得的样子);轩毳(飞鸟);轩翥(飞举);轩举(高扬飞举)
轩敞
xuānchǎng
〖spaciousandbright〗高大宽敞
轩豁
xuānhuò
〖spaciousandbright〗∶敞亮
客厅十分轩豁
〖sanguine〗∶开朗
性格轩豁
轩朗
xuānlǎng
〖openandclear〗高大明亮
屋宇轩朗
轩眉
xuānméi
〖expandtheeyebrows〗将眉毛抬起
轩眉而视
轩邈
xuānmiǎo
〖Itseemsthatthemountartsareallgrewingupandmeanderingaround〗轩邈,仿佛(高山)都争先恐后地往高处长和向远处伸展。轩:本义指古代一种前顶较高而又有帷幕的车子。邈:远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吴均《与朱元思书》
轩然
xuānrán
〖delightedly〗∶形容笑的样子
轩然大笑
〖mighty〗∶高
轩然大波
轩然大波
xuānrán-dàbō
〖agreatdisturbance;crisislikeabigcrushingwe;mightyuproar〗高涌的大波涛。后比喻大的风波或纠纷
轩然大波起,宇宙溢而妨。——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
轩轾
xuānzhì
〖highorlow;goodorbad〗车前高后低为“轩”,车前低后高为“轾”,喻指高低轻重
戎车既安,如轾如轩。——《诗·小雅·六月》
轩轾浪杂
轩 姓也 黄帝号轩辕 后因为氏 轩氏 轩辕之后
<<姓解.六三>><<姓苑>>中解释:轩氏.辕氏.轩辕氏 皆黄帝之后. 黄帝之后以号为姓 轩辕即黄帝 姓公孙或言姓姬 黄帝少典氏之子
黄帝共二十五子 十二子有姓
<<潜夫论.志士姓>>中:轩氏.丰氏.驷氏.游氏.国氏.然氏.孔氏.羽氏.良氏.大季氏.十族之祖穆公之子也.各以字为姓.该书的作者是东汉后期思想家.政治家---王符
春秋时期 郑国 轩虎 轩达 <<左传>>轩读(HAN音喊)
汉 朝 谏议大夫 轩和 <<汉书>>
唐 朝 自轩氏至大季氏凡十族皆穆公子之后<<元和姓纂>>
宋 朝 登科轩彦绩 <<通志>><<二七氏族>><三以邑为氏>
元 朝 轩成 <<金史>>列传第五十六
明 朝 登科进士轩輗 字惟行或惟衡 河南鹿邑人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进士 授行人司副 宣德六年用荐改御使 正统五年浙江按察使 "况三百年而仅一轩輗乎 廉政不易得"-----明英宗
<<明史>>列传五十八.六十.六十四
轩氏 . 轩辕氏. 辕氏.轩丘氏皆黄帝之后.各有各的支系.乃四种姓氏.中国现有姓氏三万余种.
轩辕氏 唐 诗人 轩辕弥明
辕 氏 春秋陈国大夫 辕选 辕涛涂
西汉经学家 辕固生
轩丘氏 复姓 系出芈姓 汉有梁相轩丘豹
军 氏 周时郑武公之子 共叔段之后有军氏 军氏入轩氏<<潜夫论>>
宋 朝 轩 同 车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