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个基本气候带是怎样划分的?

2.建筑气候区划的划分

3.为什么我国的气候区的划分现在出现了好多不一样的标准啊,到底哪个是对的,希望国家能够规范下啊

4.七个气候带的划分标准

5.我国分为那五个温度带?地理界线是什么?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什么?

6.七个温度带划分图

7.我国气候分界线

8.十一种气候类型的划分是这样的

气候区域划分表_气候区划分标准最新

中国气候区划数据是中国国家气象局于18年利用用1951~10年的气候资料编绘的中国气候区划图。中国气候区划以日平均气温不低于10°C稳定期的积温和最冷月气温或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值为热量指标,以干燥度(见气候指数)为水分指标。

根据热量指标,他们把全国分划成六个气候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①赤道带。积温9000°C左右,生长热带植物。②热带。积温达8000°C以上,终年无霜,橡胶、槟榔和咖啡等均宜生长,稻可一年三熟,主要植被为樟科等。③亚热带。积温8000~4500°C,稻可一年二熟,自然植被为亚热带季风林、常绿阔叶林以及它们和落叶林的混生林,柑橘、茶、棕榈、油桐和毛竹等为其代表性植物。④暖温带。积温4500~3400°C,冬冷夏热,农作物可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⑤温带。积温3400~1600°C,冬天严寒,不宜冬作物生长,春小麦、大豆为主要作物。自然植被为针叶树和落叶阔叶树的混交林。⑥寒温带。积温低于1600°C,尚可种植春小麦、马铃薯、荞麦和谷子。主要植被为针叶林。⑦高原气候区(青藏高原)。积温低于2000°C,其光照条件优于寒温带。该区虽不适宜林木生长,但除部分地区外,尚可栽培耐寒作物和蔬菜。

根据干燥度,将全国湿进而结合中国地形特点和历史行政区划传统,又将全国分为8个一级气候地区和32个二级气候区。

五个基本气候带是怎样划分的?

根据《中国气候学》中气候带的两级制划分标准,以热量等温度指标划分气候带,以干燥度划分气候大区。因此,我国亚热带分为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热带分为北热带、中热带和南热带,分带的热量和温度指标见表0-1。

一般来说,≥10℃积温6500℃能满足南亚热带多年生喜温植物一年内顺利完成一个生长周期所需要的热量要求,故可作为划分热区的起点。西南地区由于地形地貌的特点,热量有效性高,其热区的起点为≥10℃积温6000℃。≥10℃的起讫期与无霜期的起讫期相差不大,也是喜温植物生长的起讫期,因此可用≥10℃积温的天数来衡量生长期的长短。最冷月均温≥10℃表示冬季南亚热带喜温植物基本不受低温抑制,能正常生长。年极端低温则反映喜温植物在冬季可能遭受低温危害的程度。我国是季风气候区,夏热冬冷,很多地区不是因为积温不足,而是因为冬季温度太低,不能划入热区。故用最冷月平均温度(抑制性低温)和年极端最低温度(杀伤性低温)来作为限制性指标。

表0-1 我国华南及西南气候带划分指标

注:据《华南的气候》、《西南的气候》综合而来。

根据上述划分标准,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北界,由东至西大致位于福建“福州—永春—华安—龙岩”,广东“蕉岭—和平—曲江—连山南部”,广西“贺县中部—象州—鹿寨—东兰—田林”,云南“广南东—富宁—开远—华宁—双栢—南涧—腾冲”一线,即包括台湾全省、福建南部、广东大部、广西中南部、云南南部与西南部以及海南省。此外,还有此线以北的两块“飞地”,即四川、云南交界处的江干热河谷地带,以及贵州西南部的红水河南、北盘江河谷地带。

南亚热带南区与北区的分界线,大致是沿福建“东山—漳州—南靖—云霄”,广东“潮州—普宁—惠州—花都—肇庆”,广西“容县—合浦—南宁—百色—大新—龙州”一线。云南海拔垂直变化对气候的影响比纬度更大,不再划分北区和南区。

南亚热带和热带的分界线,东段位于台湾南部、中段位于广东雷州半岛北部、西段分散于云南南部若干海拔在300m(东部)至750m(西部)的低热河谷地的等高线上。

热带区包括雷州半岛南部、海南、西沙、南沙等。

云南气候主要受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影响,大致上海拔300~750m以下各地属热区。实测热区分布于六大江河流域海拔较低的河谷、平坝及山地,且多沿江河谷地呈树枝状向上延伸。超过一定海拔高度的都不属热区。划在热区以外(北)的某些县市,也会有一些具热区气候类型的零星小环境,如云南中北部的泸西、玉溪、楚雄等数十个县;江流域的四川金阳等县;贵州南部的贞丰等县。小面积热区土地量少、分散,图上未标出。

气候带之间具有一定宽度的过渡地带,在过渡带上发展生长条件要求较高的果树时,要特别注意地形所引起的小气候变化,选择有利地形取一切措施来避免或减轻自然灾害。

我国热区面积约48万km2,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各省热区面积及比例见表0-2。

表0-2 我国各省热区统计表

注:1.据各省自报数字统计;2.*凡含有热区土地的县都统计在内。

建筑气候区划的划分

关于气候带的划分原则和方法,是随着气候学的发展历史而不断演进的。最早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曾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把地球上分为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等五个气候带。它是完全按照天文因素,即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也就是根据地球表面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来划分的。因此,这种分法通常称之为天文气候带。但它的名称是气候名称,可见天文五带是气候带的基础。另外,以回归线和极圈四条纬线划分的五带,都是一定的纬度地带,所以又可以说五带是纬度带。五个气候带的特征如下:

(1)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这是地球上唯一阳光能够直射的地带,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热带地区气候终年炎热,四季和昼夜长短变化都不明显。

(2)温带: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之间的广大地区。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温带地区,地面阳光斜射,寒暖适中,得到的光热比热带少,但比寒带多;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昼夜长短变化明显。

(3)寒带:南、北极圈以内的地区。北极圈以北的地区是北寒带,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是南寒带。寒带地区,太阳斜射得很厉害,一年中有一段时间是漫长的黑夜,因此,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故称寒带。这里气候终年寒冷,没有明显的四季变化,有极昼、极夜现象。

天文气候带没有考虑下垫面的性质和大气环流与洋流的热量输送,显然是不妥当的。而气候学上通常用等温线为划分气候带的界线,这叫温度带。早在1879年苏潘就提出以年平均气温20℃和最热月10℃等温线划分三个气候带。1953年发表的柯本气候分类法,以气温和降水两个气候要素为基础,并参照自然植被的分布,把全球分为五个气候带,即热带、干带、温暖带、冷温带和极地带。以等温线作为划分气候的界线,比起天文气候带的划分来,前进了一步。

为什么我国的气候区的划分现在出现了好多不一样的标准啊,到底哪个是对的,希望国家能够规范下啊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由于地理纬度、地势等条件的不同,各地气候相差悬殊。因此针对不同的气候条件,各地建筑的节能设计都有对应不同的做法。炎热地区的建筑需要遮阳、隔热和通风,以防室内过热;寒冷地区的建筑则要防寒和保温,让更多地阳光进入室内。为了明确建筑和气候两者的科学关系,中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将中国划分为了7个主气候区,20个子气候区,并对各个子气候区的建筑设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

七个气候带的划分标准

为什么有多个标准?

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按一定的标准,同时结合生产实际需要适当照顾自然区或行政区,将全国或某个区域按不同气候特色划分为若干小区,称为气候区划,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气候分类,只不过这种分类局限在一定范围,而且侧重于气候应用和服务。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气候区划。

更多更详细的划分,可以参见:://liangshzh0816.blog.163/blog/static/347767620111219179589/

我国分为那五个温度带?地理界线是什么?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什么?

多彩的气候类型 气候带的划分

作者:t7yb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多彩的气候类型

地球上的气候是多种多样、千万变化、错综复杂的,几乎找不到任何两个地方的气候是完全相同的,也没有任何一个地方的气候每年的状况都是一样的。然而,气候的分布却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或地带性,特别是在地势比较平坦的海洋或平原,地带性就更为明显。气候的地带性,引起地理环境中的土壤、生物、水体等都具有地带性。

看一看世界气候就可以发现,气候带的特征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是非常明显的。所谓气候带,就是环绕着地球的带状分布的气候区域。在这个地带内,由于辐射平衡、温度、蒸发、降水、气压和风等,都表现出一种地带性特征,而且气候的最基本特征是一致的,它们结合起来,明显地反映出气候的地带性。而引起气候地带性的原动力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在地表是按地理纬度分布的,因此,古代的希腊学者根据纬度把全球的气候带分为五个气候带:即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它们的界线是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划分的。这种划分法,使气候带与纬度平行,并呈十分规律的环绕地球的带状分布区域。这就是“天文气候带”。天文气候带是实际气候带的基础,与实际的气候带基本相符。但由于海陆交界的地区,或在地势高低变化大的地区,气候带表现的就不那么明显,甚至还有偏离或间断的现象。这说明地球上气候带的分布是随着各个地区的条件而有变化的。低纬地区大部分是海洋,下垫面比较均匀,所以气候带在低纬地区表现得最明显。比如热带雨林、热带干湿季气候、热带干旱气候等地带性分布明显,这主要是由于热带地区下垫面相对来说比较均匀。在高纬地区,地面主要为冰雪覆盖或大部分时间为冰雪覆盖,地面性质相对来说也比较均匀,所以在高纬地区,气候带的分布也比较明显。但是,在中纬地区,由于陆地面积相对增大,而且海陆交错分布,地势也非常复杂,有大的山脉、高原,也有低的盆地、平原,这就造成了中纬度地区地带性分布不很明显,往往发生间断、分裂,甚至偏离和消失。所以,地带性分布在不同纬度,由于条件不同,所表现出的形式也不完全一样。

另外,从世界气候图上,我们还发现,地球上很多地区的气候是相类似的,虽然两个地区不连续,不在一个地方,但是气候却是相似的,在相似的条件下可以产生相似的气候。比如地中海式气候,反映了特有条件下形成的特性,即我们所说的副热带夏干气候,但这种气候不仅出现在地中海地区,也出现在与地中海相类似条件的其它地区,所以地中海气候在北半球有,在南半球也有,在欧洲大陆有,在美洲大陆也有。这许多地区的气候本质属性基本相似,不是相同,我们把这些相似的气候归为一个类型,叫同一气候型。气候带是连续的,而气候型是不连续的。我们根据地球上气候带中各地区的热量和水分分布的状况,又将全世界分为十个气候类型。

天文气候带与物理气候带

气候带是大致与纬圈平行,环绕地球呈带状分布的气候分类单位,是地球上最大的气候区域单位。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气候带按一定顺序分布。气候带的划分是由最基本的气候形成因素-太阳辐射这一条件决定的。古希腊亚里斯多德就曾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把地球气候划分为五个气候带,即: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称为天文气候带或地理气候带。这种古老的气候带划分方法,只是根据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所以也称为太阳气候带。

根据太阳气候带,每个气候带的面积占整个地球总面积的百分比是:热带占40%,温带占52%,寒带占8%。

温带处于中纬度地区,南北温度梯度大,气候有极大差异。温带如此大的面积,与实际气候分布很不相称。因此,温带一般又分为三个带,即:亚热带、温带和冷温带。赤道无风带是空气辐合的地带,除了全年高温外,也全年多雨,不论气候和植物都与热带其他地区有明显不同,况且热带面积也太大,所以又从热带中划出赤道气候带,热带就只包括赤道气候带与回归线之间的地区。这样,地球上的气候带就包括:赤道带、热带、副热带、温带、冷温带和寒带。

因为地球表面实际并不均匀,海陆分布、地形和洋流都影响气候,上述划分的各个副带并没有人们公认的界线,实际上,等温线并不与纬圈完全平行,用回归线和极圈划分的气候带与实际气候有很大差别,尤其是以高纬度地区最为突出;但是由于这种方法简单,并且能大致反映地球上的生物现象分布情况,所以至今还是被人们用。

赤道气候带

赤道气候带出现在赤道无风带的范围内,包括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非洲扎伊河流域、几内亚沿海、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太阳每年有两次越过天顶,湿度在春、秋分以后有两个极大值,冬、夏季则为两个较凉季节,太阳徘徊于赤道附近,使赤道气候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25~30℃,年较差极小,平均不到5℃,日较差相对比较大,平均达10℃,远大于年较差,真所谓"一天有四季"。赤道地区最高温度很少达到35℃,但因终年高温,终年闷热,只有短暂的海风,才能使闷热稍减,风息之后,又闷热异常。

赤道气候带降水丰沛,是地球上最多雨的地带。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2500毫米的情况也很常见,降水量全年分配均匀,没有明显的干季,降水多为对流雨。

赤道气候带位于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的辐合线上,温度水平分布均匀,气压梯度小,空气极少流动,风速微弱或静稳;所以海陆风易于发展。每日凉爽的海风,给人们带来短暂的舒适和快意。

热带气候带

热带气候带分布在赤道气候带与回归线之间,太阳高度仍然很高,常年高温,四季不明显,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冷月气候在15~18℃之间,年较差可大到12℃。晴朗干燥时气温还可高于赤道。最高温度可达43℃以上。夜间降温迅速,清晨可降至10℃,冬季还可出现霜冻。因为雨季出现于夏季,使夏季的温度降低,所以最热时期出现在雨季之前。但是雨季因为湿度大,常常感到闷热。雨季后温度又有升高。

热带虽然四季不明显,干湿季却十分显著。干、湿季转换时间各地稍有差异,雨季时间大致是5~10月,干季为11~4月。热带雨季的气候与赤道带相似,高温、多雨、闷热,日较差小,常间的短暂的晴朗天气,雨量在100~1500毫米之间。越靠近赤道雨季越长,干季越短,雨季以后的干季,在信风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气候干燥,相对湿度60~70%,雨量极少,植物凋萎,土壤干裂。

热带夏季,海洋面上水温在26.5℃以上。热带气旋(台风)易发生,台风路径在热带多为向西行进,然后向北,出了热带,则向东行进。在热带气旋行进路上,如无减灾防灾措施,就可能遭受洪水和暴风袭击,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副热带气候带

副热带也称为亚热带,副热带气候带出现在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地带,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受信风吹拂,盛行下沉气流,地面温度高,日照强,少云,大气稳定,气候干燥。沙漠广泛分布,撒哈拉,澳大利

七个温度带划分图

如果是细分的画,我国可以分为6个温度带,而不是5个。

1、热带: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

2、亚热带:北回归线以北,青藏高原边沿以动,秦岭淮河以南。

3、暖温带:青藏高原、秦岭淮河以北,新疆天山山脉以南,河西走廊以南,内蒙古自治区的省界限、到辽宁中部以以南。

4、中温带:新疆天山山脉以北,河西走廊以北,内蒙古自治区的省界限,到辽宁中部以北。

5、寒温带:东北大兴安岭北部山地区。

6、高原气候区:主要是青藏高原地区。

中国的温度带?中国用积温来划分温度带,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所以通常把日平均气温连续≥10℃的天数叫生长期。把生长期内每天平均气温累加起来的温度总和叫积温。活动积温反映了一个地方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积温是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

附图一张清晰明了。。

我国气候分界线

七大洲的温度带划分标准为:23°26′N(北回归线)到23°26′S(南回归线)为热带,北纬(南纬)23°26′到北纬(南纬)66°34′(北极圈、南极圈)为南、北温带,北纬(南纬)66°34′到北纬(南纬)90度为南北寒带。

每个气候带的面积占整个地球总面积的百分比是:热带占40%,温带占52%,寒带占8%。温带处于中纬度地区,南北温度梯度大,气候有极大差异,因此,温带一般又分为三个带,即:亚热带、温带和冷温带。

赤道无风带是空气辐合的地带,除了全年高温外,也全年多雨,不论气候和植物都与热带其他地区有明显不同,况且热带面积也太大,所以又从热带中划出赤道气候带,热带就只包括赤道气候带与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因为地球表面实际并不均匀,海陆分布、地形和洋流都影响气候,上述划分的各个副带并没有人们公认的界线。实际上,等温线并不与纬圈完全平行,用回归线和极圈划分的气候带与实际气候有很大差别,尤其是以高纬度地区最为突出。

我国温度带的分布情况:

中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其中分为寒温带(黑龙江北部,内蒙古东部),中温带(东北,内蒙大部分地区,新疆北部),暖温带(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新疆南部),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热带(滇的南部,雷州半岛,台的南部和海南省)和高原气候。

中国跨纬度广,热能分布因纬度而不同,存在着不同的温度带。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或以上,大多数木本植物或农作物生长活跃,所以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就是根据日平均气温≥10℃累计值为标准,称为活动积温。

十一种气候类型的划分是这样的

用中国北方1951~1999年年降水量和年蒸发量资料,计算了干燥度指数 (D), 并据此将中国划分为干旱区 (D(0.20)、半干旱区(0.20~0.50)和湿润区 (D(0.50))。近50a中国干湿气候波动显著,区域差异大:50a波动幅度东北区为20~400 km,华北区为40~400 km,西北东部为30~350 km,西南区为40~370 km。以80年代为界,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包括80年代),西南区气候具有显著变湿趋势;西北东部稍变湿;华北区和东北区具有变干趋势,且华北区变干程度比东北区严重。进入90年代,西南区和西北东部气候有变干迹象,华北区西部气候的干旱程度有所增加,华北区东部有所减弱,东北区气候进一步变湿。半干旱区是湿润区与干旱区之间的过渡区,是中国季风的边缘地带,也是环境变化的敏感区。20世纪60~70年代中国 (北方)干湿气候存在一次突变,由较湿润变为干旱。50年来干湿气候界线呈现出整体移动和东西、南北相异波动的特征。当干湿气候界线同时向西或向北移动时,中国北方气候就变的相对湿润;当同时向东或向南移动时,北方气候就变的相对干旱;当干湿气候界线东西、南北相异移动时,北方气候的干旱程度就介于二者之间。

近50年来中国干湿气候界线的10年际波动 杨建平1, 丁永建1, 陈仁升1, 刘连友2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兰州 730000; 2. 北京师范大学与环境研究所, 北京 100875) 摘要:利用中国北方1951~1999年年降水量和年蒸发量资料,计算了干燥度指数 (D), 并据此将中国划分为干旱区 (D(0.20)、半干旱区(0.20~0.50)和湿润区 (D(0.50))。近50a中国干湿气候波动显著,区域差异大:50a波动幅度东北区为20~400 km,华北区为40~400 km,西北东部为30~350 km,西南区为40~370 km。以80年代为界,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包括80年代),西南区气候具有显著变湿趋势;西北东部稍变湿;华北区和东北区具有变干趋势,且华北区变干程度比东北区严重。进入90年代,西南区和西北东部气候有变干迹象,华北区西部气候的干旱程度有所增加,华北区东部有所减弱,东北区气候进一步变湿。半干旱区是湿润区与干旱区之间的过渡区,是中国季风的边缘地带,也是环境变化的敏感区。20世纪60~70年代中国 (北方)干湿气候存在一次突变,由较湿润变为干旱。50年来干湿气候界线呈现出整体移动和东西、南北相异波动的特征。当干湿气候界线同时向西或向北移动时,中国北方气候就变的相对湿润;当同时向东或向南移动时,北方气候就变的相对干旱;当干湿气候界线东西、南北相异移动时,北方气候的干旱程度就介于二者之间。关 键 词:中国; 干燥度指数; 干湿气候界线; 波动中图分类号:P467 1 引言全球气候变暖,这已是确定无疑的事实。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全球水循环以及水量、水的分布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有的地区在变湿,有的地区在变干。中国各地的干湿变化又如何呢?长期以来,中国的水量分布一直是北少南多,西少东多,北方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距海远近不同等因素形成了干旱半干旱气候,气候的干湿变化对该地区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活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研究该地区干湿变化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干湿气候界线的波动能直观明了的反应某个地区气候的干湿变化。但有关中国干湿气候界线波动的研究并不很多,主要集中研究干旱半干旱分界线 (年降水量250 mm雨量线) 的波动情况。张兰生等[1]将年平均降水量介于250~450 mm等值线之间的地区称之为北方季风尾闾区,并认为年平均降水量250 mm等值线为北方季风尾闾区的西北界。他对鄂尔多斯地区全新世以来不同时期250 mm等降水线在空间的摆动进行了研究。认为在104、103、101年3种尺度下季风尾闾区的空间摆动幅度分别达到800 km、400 km、200 km。对干旱半干旱分界线 (年降水量250 mm等值线) 在丰枯年份和丰枯期空间摆动情况的研究表明,丰枯年份此界线的空间摆动幅度最大为110~130 km,在丰枯期的摆动幅度为30~80 km[2] 。 中国干湿气候界线波动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干旱半干旱分界线的波动情况,虽对中国北方农牧业发展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揭示中国干旱半干旱气候变化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但是还很不全面,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3]。因此,本文用干燥度指数为干湿指标,结合中国的气候和地理状况,在10年际尺度上详细地研究中国干旱半干旱分界线、半干旱湿润分界线的波动情况。 2 资料与方法年平均降水量和年总蒸发量用的是国家气象局整编的1951~1999年中国北方分省 资料,由于有些站点缺测较多,有些站点迁移变动较大,故缺测较多和变动较大的站点舍弃不用,这样共有295个站,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藏14省区 (图1)。在所选的295个站中,有少数站点个别年份资料缺测,故在使用前首先进行了插补订正。由于中国大多数测站是在20世纪50年代建起来的,因此资料年份起点不一,鉴于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考虑,20世纪50年代资料凡是少于5年的,均不参加50年代干湿气候波动的分析。就资料年限而言,除西藏地区只有30年外,绝大多数站点为49年,少数站点为44年。在选择干湿指标时,考虑到实际应用情况,用干燥度指数作为干湿气候划分的标准。具体用的标准是17年联合国有关组织 (FAO,ESCO,WMO和UNEP等) 用的干燥指数,公式为: D = r / EPT(2-1) 式中: D为干燥度,r为年降水量,EPT为年总蒸发量, D <0.03为很干旱区;0.03~0.20为干旱区;0.20~0.50为半干旱区[4]。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以及近年来对干湿气候区划分的许多研究成果[5,6],将以上的划分标准作了一些调整 (表1)。以D = 0.50为半干旱湿润分界线,D = 0.20为干旱半干旱分界线。需要说明的是,干旱半干旱分界线与半干旱湿润分界线较其它气候区划图中的界线整体上稍偏南,这主要有以下2点原因:(1) 气候在变化,干旱半干旱气候区也在不断变化,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中国降水出现了南湿北干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干旱半干旱分界线的位置,甚至半干旱湿润分界线的位置肯定会发生变化。(2) 与本文选用的干湿指标有关。为了与世界接轨,选用了联合国有关组织绘制世界沙漠化图用的干燥指数,这也许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范围有所扩大。 3 干湿气候界线与分布图2是中国1951~1999年干湿气候分布图,图上干燥度指数0.20、0.50等值线是50年来的平均位置,也是中国干湿气候的两条重要分界线,0.50等值线以南是湿润区,0.20~0.50之间是半干旱区,即阴影区,0.20等值线以西是干旱区。由图可见,中国湿润区、半干旱区与干旱区自南向西北成带状分布,半干旱区是湿润区向干旱区变化的过渡区。本文半干旱湿润分界线的划分与张庆云[4]利用湿润度指数划分的干湿气候分布基本一致,他以湿润度指数零线为界,将中国划分为湿润气候区与干燥气候区,分界线以北,包含干燥、半干燥和半湿润气候区,以南为湿润气候区。任福民[6]应用K—均值动态聚类做了中国160站1951~1992年的年降水分区,其结果是:从沈阳—大连—青岛—郑州—西安到德钦一线为中国干旱半干旱区与非干旱区的分界线,分界线以北是干旱半干旱区,以南则为非干旱区,该线正好与年降水700 mm等值线位置相同。由以上可知,不论是用降水单一指标,还是用降水蒸发比综合指标,所做出的半干旱湿润分界线均与本文的划分一致,说明本文划分结果是合理可信的。 4 干湿气候界线的10年际波动半干旱区是湿润区向干旱区变化的过渡区,是中国季风的边缘地带,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因此本文以此区为重点研究区域,通过对半干旱区50年干湿气候波动的分析来揭示中国北方近50年干湿气候界线的10年际变化情况。由于半干旱区纵跨20多个纬度,由南向北属于不同的气候带,东西横跨30多个经度,距海远近不同,因此为便于详细的研究,根据地理条件,将其划分为东北、华北、西北东部和西南4个区 (图2)。东北区为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大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华北区包括河北、山东、山西、内蒙中断南部和河南北部;西北东部包括甘肃和陕西大部、宁夏部分地区和青海东北部;西南区包括西藏东部、青海西南、云南和四川西北部。在计算各区范围时,为简化计算难度,在以墨卡托投影绘制的中国地图上,选取 45oN、115oE、105oE,30oN经纬线分别为东北区、华北区、西北东部区和西南区计算的基准,在此基础上求各区干旱半干旱分界线与半干旱湿润分界线之间的距离,其中东北区和西南区为东西距离,华北区和西北东部为南北距离,以此距离大致的表示各区的范围 (表2)。各区是10年际干湿气候界线波动情况如下(图3): (1) 西南区 西南区20世纪80年代的范围最大,达1080 km,90年代最小为710 km,50~70年代介于中间。干旱半干旱分界线 (0.20等值线) 50年代偏东,60年代以后一直西移,80年代达到了其最西位置,90年代又显著偏东,且总体上达到了其50年来的最东位置。半干旱湿润分界线 (0.50等值线) 50年代偏东;60年代西移;70年代显著东移;80年代又西移;90年代又东移,但幅度不及50和70年代。50年代西南半干旱区范围大主要是由0.50等值线东移所致,表明此区50年代气候干旱;60年代此区范围缩小 (缩小了 160 km),这主要是由0.50等值线显著西移所致,表明60年代该区气候相对较湿;70年代该区范围在60年代的基础上扩大了120 km,引起这种扩大的原因是0.20等值线西移,而0.50等值线显著东移,表明该区70年代气候又干旱,但不及50年代;80年代该区范围达到最大,这种扩大主要是由0.20等值线显著西移所致,表明该区80年代气候相对湿润,且范围向西扩展;90年代该区范围最小 (710 km),这主要是由于0.20等值线显著东移所致,表明西南区90年代气候又较干旱。西南半干旱区50年来干湿气候界线波动幅度为40~370 km,气候的干与湿是波动变化的。50年代相对干旱;60年代相对湿润;70年代又干旱;80年代又较湿润,且范围向西扩展;90年代又较干旱。50年来该区气候的干湿变化具有显著的年代际特征。 (2) 西北东部区 西北东部区20世纪70年代范围最大,达550 km,80年代范围最小为200 km,50、60和90年代介于2者之间。在西北东部的河西地区,干旱半干旱分界线变化显著:50和60年代偏东南,且60年代比50年代偏东南幅度大,70~90年代偏西北,说明河西地区50年代较为湿润,60年代干旱,自70年代以来气候变的相对较湿,且湿润程度大于50年代。在河西地区之外的西北东部其余各地,0.20等值线变化不大。50a来该区半干旱湿润分界线波动显著,50年代偏南;60年代北移;70年代显著南移;80年代又显著北移;90年代又显著南移,但幅度不及70年代。西北东部50年代范围较大,主要是由0.50等值线南移所致,表明该区50年代气候干旱;60年代该区范围缩小,但幅度不是很大,为30 km,表明60年代仍较干旱;70年代该区范围显著扩大,比60年代大270 km,这种扩大主要是由0.50等值线显著南移所致,表明该区70年代气候很干旱;80年代该区范围缩小,比70年代小350 km,这主要是由0.50等值线显著北移所致,表明该区80年代气候相对湿润;90年代该区范围又扩大了110 km,这种扩大主要是由0.50等值线显著南移所致,表明该区气候90年代又较干旱。以上分析表明,西北东部半干旱区50年来波动幅度为30~350 km,经过20世纪50、60和70年代的气候干旱以后,进入80年代气候变的相对湿润,90年代又有变干的迹象。 (3) 华北区 华北区20世纪70年代范围最大为1070 km,90年代最小为670 km,50、60和80年代介于其间。自60年代以来,华北区干旱半干旱分界线一直南移,而半干旱湿润分界线的波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115oE以西的华北地区 (华北区西部) 50和70年代偏南,且70年代偏南幅度大,60、80和90年代偏北,80年代偏北幅度大。115oE以东的华北地区 (华北区东部) 50~60年代偏北,70~80年代偏南,90年代又稍偏北。以上分析表明,华北区气候的干湿变化具有地域性,华北区西部50和70年代干旱,60、80和90年代较为湿润,但这种湿润只是相对于50和70年代的特干旱而言的,80年代的相对湿润使70年代的干旱程度有所减缓,而90年代又出现干旱程度增加的迹象;华北区东部50和60年代较为湿润,70年代以来逐渐变旱,80年代是50a来最旱的十年,90年代干旱程度有所减缓。以上分析表明,华北半干旱区50a来波动幅度为40~400 km,干旱半干旱分界线和半干旱湿润分界线各地变化大。50a来该区气候的干湿变化也具有显著的年代际特征。 (4) 东北区 东北半干旱区近50 a来的干湿变化是复杂的,0.20和0.50等值线的波动有以下5种情况:1) 50年代2界线同时西移,且2者之间距离较大为680 km;2) 60年代2界线同时东移,2者之间范围缩小了190 km;3) 70年代2界线又继续同时东移,湿润区、半干旱区范围缩小,干旱区范围显著扩大;4) 80年代2界线又同时西移,但幅度不及50年代;5) 90年代0.20等值线显著西移,且幅度远大于50年代,0.50等值线各地变化不一 (在45oN线上变化不大)。表明东北区50年代气候湿润;60年代较干旱;70年代最为干旱;80年代气候相对较湿;但湿润程度远不及50年代,90年代该区气候进一步变湿。气候的干湿变化同样具有显著的年代际特征。 5 结 论 (1) 近50a中国干湿气候界线波动显著,区域差异大: 50a波动幅度西南区为40~370 km, 西北东部为30~350 km,华北区为40~400 km,东北区为20~400 km。以80年代为界,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 (包括80年代),西南区气候具有显著变湿趋势;西北东部稍变湿;华北区和东北区具有变干趋势,且华北区变干程度比东北区严重。进入90年代,这种西南西北湿,华北东北干的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即西南区和西北东部气候有变干迹象,华北区西部气候的干旱程度有所增加,华北区东部气候的干旱程度有所减弱,东北区气候有变湿迹象。半干旱区是湿润区与干旱区之间的过渡区,是中国季风的边缘地带,也是环境变化的敏感区。 (2) 20世纪60~70年代中国北方干湿气候存在一次突变,由较湿润变为干旱,但各地干旱程度不同。 (3) 近50a中国北方干湿气候变化具有显著的年代际特征。西南区、西北东部 (除河西地区) 和华北区西部20世纪50s、70s和90s较干旱, 60s和80s较湿润。华北区东部50~60s较湿润,70s以来一直干旱,80s是近40a最干旱的十年, 90s以来干旱程度有所减缓。东北区50s、80s和90s较湿润,60~70s较干旱。 (4) 50a来干湿气候界线呈现出整体移动和东西、南北相异波动的特征。当干湿气候界线同时向西或者向北移动时,中国北方气候就变的相对湿润;当同时向东或者向南移动时,北方气候就变的相对干旱;当干湿气候界线东西、南北相异移动时,北方气候的干旱程度就介于2者之间。值得注意的是,河西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气候一直变湿。西南区、西北东部 (不包括河西地区) 和华北区从90年代以来又变干,这使的本来就缺水的西北东部和华北区雪上加霜。西南区是中国许多大河的发源地,该区气候的变干,会严重的影响整个流域的来水量。东北区气候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继续变湿,这也许是对全球气候变暖高纬地区降水增加的响应。

(1)热带雨林气候(也称赤道雨林气候)。位于各洲的赤道两侧,向南、北延伸5°~10°左右.

(2)热带(又称热带季雨淋)气候。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即南、北纬5°~15°左右(有的伸达25°)的中美、南美和非洲。

(3)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别降水更少。

(4)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也称热带荒漠气候)。它分布于热带干湿季气候区以外,大致在南、北纬15°~30°之间,以非洲北部、西南亚和澳大利亚中西部分布最广。

(5)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以及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菲律宾群岛;此外,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沿海地带也有分布。

(6)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大陆西岸,南、北纬40°~60°地区。

(7)亚热带夏干气候(也称地中海式气候)。位于副热带纬度的大陆西岸,约在纬度30°~40°之间.

(8)温带季风气候。出现在北纬35°~55°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

(9)亚热带季风气候。出现在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

(5)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北纬35°~50°的大陆的大陆内部。

(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这种气候出现在北纬50°~65°之间的大陆中东部地区。

(11)极地气候(又称冰原苔原候)。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 。冰原气候与苔原其后的区别是:冰原气候区的夏季最高温度都在0°以下,而苔原气候区温度高于0°.